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还是马林向他们保证,只要表现好,可以被教廷册封为全欧洲都承认的教会骑士,才打动了其中25人。

    毕竟,教廷是全欧洲最权威的机构。被教廷承认的骑士,在欧洲各国都是有贵族豁免权的。虽然教廷册封的骑士未必有封地,可他们也不需要为教廷服役一辈子啊。只要服役10年,他们就有很大机会被教廷册封为护教骑士。以后,他们就一辈子顶着骑士的封号,想去哪就去哪。就算没有田地,他们也可以像条顿骑士团国和利沃尼亚骑士团国的那些骑士那样,从事商业。而贵族从事商业的话,是拥有特权的。比如,一般税务官就不敢肆意盘剥贵族的商队。有些税收,比如入城税,贵族就可以免交。所以,当个贵族商人,也是不错滴。

    之所以要换回25名中层军官,马林是打算组建第六军团了

    眼下,马林已经拥有5个军团共5万大军(不包括常驻罗马的兵马)。按理说,这么多兵马,在德意志绝对属于名列前茅了,马林不需要更多兵马了。

    可问题是,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的两万大军,现在需要常驻英格兰和苏格兰,根本不在本土。而马林急着要去一趟明朝,但他担心自己离开后,北海国会遭受敌人的攻击。毕竟,马林的仇家不少。即使本土目前有三个军团,马林也不太放心。

    因为,这3万人要分散驻扎在整个北海国,兵力较为分散。一旦遭受敌人的攻击,很可能会被分割包围。

    届时,守卫首都奥里希的兵马,可能会只有第一军团的1万人。如此兵力,若是面对多国联军,是不足以保证首都安全的。而第二军团需要常驻鲁尔区,保证南部国土的安全。第三军团则常驻石勒苏益格,保证日德兰半岛的安全

    所以,马林需要再组建一个新的军团,协助第一军团保证首都的安全。即便这个新的军团战斗力赶不上三个老军团,可他们守住奥里希,应该不是问题。到时候,若是第二军团或第三军团遭到攻击或阻拦,第一军团就可以放心地去救援或接应了。不像现在,因为第一军团需要守卫奥里希,不敢离开。就算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遭到攻击,也无法出击帮忙。

    马林组建第六军团的用意,就是为了解放第一军团,使其可以随时救援和接应其他两个本土军团。同时,在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奥里希的时候,也可以和第一军团一起守城。有两个正规军团守城,加上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也可以回援,本土方能保证安全。

    而组建一个新的军团,首先需要一个军团长和一批能干的中层军官。

    新的军团长马林早就物色好了——他就是此前跟随马林南下意大利的年轻军官海因克斯

    这是一个来自德意志南部符腾堡公国山区的骑士子弟,能力不错,善于动脑。而且,这家伙虽然是出身于骑士家族,可也豁得出去,居然把全家都搬来北海国了,包括他的身为采邑骑士的老爹而如此做法,显然让马林对他更放心了。

    起初,马林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名字。毕竟,在后世,德国的名帅“海公公”也是一号人物,是拜仁的名帅。

    而因为名字特别注意到此人后,马林发现,这个年轻的军官还真不错。年纪轻轻,已经凭借能力成为方阵长了。再往上,可就是军团长了啊

    于是,南下意大利的时候,马林特地把他带上,加以培养

    如今,马林正好要离开北海国去大明。这中间,估计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马林怕出意外,于是决定再组建一个新的军团,以保证本土的安全。然后,马林此前打算培养的海因克斯,就这么幸运地成为了新的军团长的人选

    海因克斯本就已经是仅次于军团长的方阵长,在吕贝克战役中立过功,被封为世袭骑士。加上这次随马林南下意大利,再度立功。因此,马林将其提拔为新的军团长,大部分人是没意见的。

    当然,组建一个新军团,只有一个军团长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批中层军官。

    正好,驻守罗马的那个军团平时没啥事可做。不少中层军官闲得无聊,打报告请求调回本土。

    当然,不是他们好战。而是,跟着本土军团,战争机会更多,更容易立战功,然后升职和晋升爵位和获赐更多封地啊

    所以,马林干脆顺水推舟,趁着这次比武大会,打算挑选一批流浪骑士,派往罗马,代替那些想调回国的中层军官。

    本来,马林是打算调40个人回来的。可是,他相中的40人并没有全部接受他的招揽。所以,马林也就不强求了,只招揽到了25人。

    而且,并不是只有罗马的那个军团有人可用。在本土的三个军团里,他还可以从那些副方阵长和副连队长里挑选一批人来共同组建第六军团啊

    这些副方阵长和副连队长里,还是有很多人才的。不然,也晋升不到如此位置。原则上,一旦他们的主将阵亡,他们作为副官,是要顶上去接替主将的位置进行指挥的。

    所以,一般来说,这些副官们的能力也不错。即使不如主将,但也还能用了。至少,帮忙训练和组件一个新的军团,绝对是能够胜任的。

    至于罗马的那个守城的军团?平时都没仗可打啊毕竟,谁特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进攻教廷?因此,罗马那个军团的军官们都觉得很闲

    施塔德和施泰因道夫两人都担任过那个军团的军团长,但是,因为闲着没事干,加上马林需要用人,就把他俩都调回本土了。现在,担任那个军团的军团长的,是一个叫希茨的老骑士。此人原本是奥尔登堡伯国的采邑骑士,奥尔登堡被灭亡后,投降了东弗里斯兰。他的能力还可以,主要擅长防守。所以,马林干脆把他派去罗马养老去了。毕竟,他不是马林的嫡系,并不被马林看重。加上年纪大了,派去罗马负责城防也算不错的了。

    而在准备好了军团长和中层军官的人选后,接下来就是招兵的问题了。但大部分兵源其实早就准备好了——此前马林和爱德华达成协议,从上万苏格兰战俘中,挑选了六七千苏格兰高地兵

    当初在选人的时候,马林故意把苏格兰军官都剔除了,只留下了普通苏格兰山民士兵。如今,马林安排上自己的军官,正好有利于掌控这支兵马。

    而且,为了方便掌控这支苏格兰军队,马林不仅会安排好自己的中层军官,还会从第二和第三军团抽调三千精锐老兵,和海因克斯等军团一同加入第六军团。如此,就算早期那些苏格兰高地兵有异动,也有把握镇压。

    而根据和爱德华的协议,这些苏格兰高地兵都会被带到东弗里斯兰,避免留在本土成为隐患。

    在离开了本土来到东弗里斯兰后,这些苏格兰兵也闹不起来。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主场。加上第六军团本来就有三千精锐老兵在,以及他们边上就是最强大的第一军团,马林也不担心他们闹出什么花样。

    至于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的损失,马林让他们直接在民兵里挑选突出的补入军中

第1095章 《里斯本条约》和马六甲变局() 
第六军团的建立,就是为了协助第一军团防卫首都奥里希。现在,军官有了,士兵也有了着落,组建起来是很顺利的。

    不过,考虑到在必要的时候,第六军团需要独自守卫奥里希。因为,第一军团可能要南下救援第二军团或东进救援第三军团。所以,马林心中有些不安。

    毕竟,奥里希城里,可是有他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牵挂。而第六军团的主力是苏格兰降兵,马林不怎么信任他们。要是第六军团独自守城时哗变,他亲爱的安吉拉和儿子凯撒就要倒霉了。

    思考再三后,马林做出了调整——第六军团组建计划不变,但是,协助第一军团守卫奥里希的,变成了原本驻扎在鲁尔区的第二军团。而第六军团则和第二军团进行互换,驻扎到鲁尔区。

    马林想过了,鲁尔区虽然重要,但在他推广蜂窝煤和蒸汽机之前,鲁尔区的重要性大家都看不出来。因此,没必要派第二军团这样的精锐驻守。第六军团这样的新兵军团,足以胜任防卫鲁尔区的任务。

    而且,第六军团也不是完全由新兵组成的军团。经过调整,第六军团的士兵组成为七千苏格兰降兵和三千北海国老兵。加上中层军官都是熟练的老牌军官,这个军团的战斗力也不低。

    唯一担心的,就是第六条军团的七千苏格兰降兵会哗变,要求返回家乡苏格兰。所以,马林没有把他们放在首都奥里希,也没有把他们换到石勒苏益格去。因为,这两个地方,离大海都很近。苏格兰降兵一旦哗变,可以快速打到海边,夺船逃回家乡。

    而把他们换到鲁尔区后,他们反而没机会夺船回国了。虽然说,莱茵河上不缺船只,可那些船基本都是内河小船,不足以在北海上航行。所以,把第六军团安置在鲁尔区,有助于让那些苏格兰降兵安下心来。这只是早期,等到这些苏格兰降兵习惯了第六军团的规矩和训练。到时候,每天那么大训练量,他们也没啥心思想别的了。

    而首都奥里希有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两个最强大的军团驻守,马林也能放心离开去明朝。

    但在离开前,马林特地走陆路,去了一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签署了一份里斯本条约。

    这个里斯本条约,主要详细规定了东番岛的归属问题。马林接下来将要以东番岛为跳板,展开和明朝的交流。

    但是,他担心之后葡萄牙会以“东番岛属于明朝,应当归葡萄牙”为理由闹事。所以,他事先特地跑了一趟里斯本,和曼努埃尔一世商定了东番岛的归属问题,白纸黑字留下证据。这样,以后葡萄牙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此前在罗马签署的条约规定——明朝是葡萄牙的殖民势力范围。而目前来说,东番岛还不属于大明管辖。一旦将来马林让东番岛加入大明,可能会引起外交纠纷。所以马林才会在出发前,先和葡萄牙人签署这样一份协议,堵住葡萄牙人的嘴。

    为了表示诚意,马林还拿出了明朝的大概地图和航海路线图,作为交换。

    而事实上,去年初,葡萄牙人就从哥伦布和孔泰手里偷走了航海图,并派船去大明了。而且,他们还套出了马六甲王国吉隆坡附近有储量巨大的锡矿的消息

    葡萄牙人并不知道这是马林故意让他们泄露给葡萄牙的,还以为自己偷到了天大的机密。而且,从利益上讲,葡萄牙若是夺取马六甲,的确获利很大。

    因此,马林这趟要求签约,曼努埃尔一世很好说话地答应了。毕竟,他做贼心虚,以为占了马林多大便宜呢。

    算算时间,葡萄牙派往大明的船队也应该返航了。就是不知道,这次能获利多少,曼努埃尔一世充满了对暴利的憧憬

    只是,曼努埃尔一世不知道,他的船队的确抵达了马六甲,也去了广州。可惜,葡萄牙人心术不正,一开始就打着入侵征服的打算。所以,这次派出去的船队吃了大亏

    事情还得从马林送给马六甲王国的那批枪炮说起

    当初,哥伦布奉命送一批火绳枪和佛朗机炮给马六甲王国。虽然哥伦布贪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