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7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在后世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丢勒其实是一个弱化版的达芬奇

    什么意思呢?就是丢了除了是一个大画家,和达芬奇一样,同样在雕刻、数学、机械、建筑和解剖学等领域很有天分。而且,这货还是个炼金术士

    只不过,他的这些成就不能跟达芬奇比,只能算作是弱化版的达芬奇。但历史只会记住那些最好的人或冠军,因此,丢勒这个全能大佬并不为人所重视。

    而且,丢勒之所以如此全能,貌似受到达芬奇的影响很大。这货还曾留学意大利,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很大。

    他之所以这么全面,貌似是因为崇拜达芬奇,模仿达芬奇所以,他是达芬奇的粉丝

    偶像在奥里希,丢勒这个达芬奇的粉丝,自然上门拜访。马林见到他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丢勒第三次拜访达芬奇了。

    眼见如此人才,马林哪能放过。当听了达芬奇的解释,说他在数学、机械和炼金等很实用的科学方面很有才华后,马林的眼镜快冒光了

    “你不用走了!以后就留在我这里吧!”马林强留下了本打算回纽伦堡的丢勒

    达芬奇看着这熟悉的一幕,立马劝说丢勒不要反抗。为啥?因为反抗的后果就是被打昏了,然后继续留下。对于这一点,达芬奇可是有着深刻的记忆啊当年马林那句“打昏带走”,可是达芬奇挥之不去的梦魇

第1082章 骗上贼船() 
丢勒还想说点什么,可马林身边的卡恩已经在摩拳擦掌了,只要丢勒敢说不,立即打昏带走不,是打昏留下

    无奈之下,丢勒只好同意留下为马林效力。然后,在马林的示意下,丢勒无奈写了封信给家里,让家人全部从纽伦堡搬来奥里希。

    需要指出的是,丢勒和妻子艾格尼丝貌似并不和睦。艾格尼丝听说是个泼妇,丢勒不喜欢她。他们的婚姻,也是家里给安排的。好像,这段婚姻是丢勒的父亲安排的,女方是丢勒父亲的朋友的女儿。

    婚后的丢勒对妻子并不满意,所以不怎么愿意呆在家里,而是到处跑,经常去意大利学习,也跑过很多德意志大城市。因为夫妻经常不在一起,因此,丢勒和妻子并没有子女。

    不过,因为和妻子感情不好,以及没有子女,所以,有人曾怀疑丢勒是同性恋。或者,是个双性恋。

    事实上,丢勒只是无法忍受他那个泼妇老婆而已,并不是真的是基佬。当然,可能因为他那个泼妇老婆,使得他对女人失望了。

    而在这个年代,普通人是没有能力离婚的。因为,离婚需要教廷的批准,甚至是教皇本人的同意。所以,无奈之下的丢勒,只能逃避他那个剽悍的泼妇老婆了。

    为了招揽丢勒,马林提出——只要丢勒愿意,他可以帮忙求教皇允许丢勒离婚。

    当然,离婚是大事,他并不推荐。所以,马林给丢勒两年时间考虑,作为冷静期。如果,他依然不能接受他的老婆,那么马林就会求教皇允许丢勒离婚。

    求教皇判决离婚,对别人可能是难事,可对于马林来说,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马林的这个能力,达芬奇在边上予以了证实。毕竟,在马林这里呆了这么久,对于马林和现任教皇关系的密切,达芬奇还是看在眼里的。

    而且,达芬奇早就怀疑,安吉拉或者费丽斯,其中一人和教皇有亲戚关系。因为,这两个女人满口的意大利语。就算说德语,也带着意大利口音。别人也许听不出,可达芬奇这个意大利老头如何听不出来?

    丢勒听说可以离婚,先是狂喜,但随后有犹豫了。毕竟,离婚可不是小事情。所以,他决定,再给自己的妻子一个机会,观察其表现。

    之前,因为吃定了丢勒无法离婚,他的妻子艾格尼丝是很嚣张的,经常对丢勒这个文弱的男人动粗。

    但现在,有马林可以帮忙离婚,丢勒相信,艾格尼丝应该可以收敛些

    为了拉拢丢勒,马林直接给了一个爵士的贵族头衔,并任命丢勒为宫廷画师。

    虽然这个爵士爵位是不世袭的,可是,丢勒马上要跟着马林去明朝,是可以计算功劳的。因此,晋升为世袭爵士并不是什么难事。

    之所以选择丢勒,是因为上辈子马林对丢勒画的如同黑白照片一般的双手和双脚的画印象太深了。由他执笔,正德皇帝和刘谨大太监等人的画像肯定栩栩如生。

    马林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打他算趁着刘谨还没倒台,让丢勒给刘谨、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等“正德八虎”,画一张集体油画,把“八虎”都画上去。

    这样,以后历史老师在说到“正德八虎”时可以指着丢勒画的油画说——看,这就是“正德八虎”,栩栩如生啊

    这些油画要是被珍藏起来,存个几百年。以后,就算是霍夫曼家族丢掉了王位,凭借这些珍藏的油画,也可以换很多钱——不提其历史影像资料的珍贵,但是凭“丢勒大师画的”这一条,未来价值起码都是千万美元级别的,甚至上亿

    不对,现在马林殖民了美洲,未来可能没有那个世界最强的老美了,也未必有作为世界通用货币的美元了啊

    听说要去东方大明,丢勒也很兴奋。他是在外面浪惯了的,并不排斥出国浪。而且,去遥远而又神秘的大明帝国,对于丢勒这个浪子而言,的确非常有吸引力。

    所以,丢勒就这么轻易地被马林骗上了贼船

    而为了方便丢勒在明朝那边绘画,马林立即派人收集了大量的画油画所需的颜料、画笔、支架等工具,让10艘战舰带上,免得到了大明那边不够用。纸张倒是没带多少,因为这玩意明朝那边不缺

    除了绘画的材料外,马林这次让船队搭载的人和货物是很讲究的。

    比如,马林这次打算带一千兵马过去。当然,不是为了和谁打仗,而是为了作为仪仗队用的。一千人马身穿鲜亮的衣服,踢着整齐的正步,一定能亮瞎正德小皇帝的眼。

    而为了方便士兵行动,这一千将士们穿的板甲都是样子货。也就是那种用白铁皮剪出来的薄铁皮“板甲”穿着这种白铁皮剪裁出来的假板甲,士兵们行动是不受影响的。他们可以自如第穿着铁皮铠甲走队列,显摆显摆。要是穿真正的50斤重的板甲,估计战士们都走不了多远就累趴下了。

    当然,真正的板甲马林也会带上。而且,会多带几百套,全尺码的。

    多带的这些,是马林送给正德皇帝的。马林不知道正德皇帝的身高,于是,干脆让人做了1米6到1米85全尺寸的板甲。这样,正德总能挑到合适自己的。马林不相信,正德皇帝的身高会跳出这个范围

    除了板甲之外,马林还让船队带上了100匹骑士战马,专门搭配板甲。当然,骑枪也是配备的。

    10艘500吨级的大船,带上100匹马还是没问题的,每艘船10匹,都养在顶层甲板上就是。有马粪了,直接扫到海里,很是方便。

    另外,为了测试这些马匹对航海的适应性,马林早就让人开始挑选了。那些不适应海上颠簸航行的马匹,全给淘汰掉了。剩下的,全都是能够适应长期海上航行的战马。

    这些战马肩高都在1米7左右,属于典型的重型战马。也只有这样的重型马,才能驮得动全身板甲的骑士。

    而且,在华夏,高头大马是很少的。蒙古马那种肩高1米35的,在中原都能算“高头大马”了。像马林带去100匹肩高1米7的,估计会震撼大明朝的。尤其是,这不是一两匹,而是一百匹。

    明朝的文人习惯坐轿子,并不怎么懂马。而马林,就是打算用这种绝对意义上的“高头大马”,来唬住那些明朝官员。因为,这种高头大马,够威武雄壮至于真正厉害的阿拉伯马,马林反而一匹没带。毕竟,他是去糊弄文人博取明王朝好感的。至于那些真正懂马的武人,谁管他们怎么想?而且,这些马也的确都是战马,也不算很糊弄人了

    此外,送给大明王朝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红薯了。这可是绝对的高产作物啊,对于明朝这个农业国家,吸引力肯定大。

    不过,红薯马林决定从巴拿马那边带。那边现在已经规模种植了红薯,在那儿拿货很方便的说。

    除了红薯,马林还打算带上花生和玉米。这些巴拿马都有,船队在那停泊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当地拿。

    但最重要的,还是高产的红薯。因为,这是马林用来和重视农业的大明王朝讨价还价的终极武器

第1083章 烤红薯 猪肉粉条和鸭血粉丝() 
红薯有多厉害?这玩意在古代没用化肥的情况下,亩产至少十几石。这还是在贫瘠的山区的产量,要是换做江南熟田,精心种植,亩产可达二三十石,也就是三五千斤。

    这个数字,在现代也许没啥。可是,在没有化肥和精心育种的古代,亩产200斤才是正常。亩产300绝对算丰收。当然,这是指小麦。水稻的话,江南上等水田最高亩产可达500斤。

    当然,水稻亩产能达到500斤,本书前面就说过。这除了江南上等水田本就肥沃,还有淤泥和河水中因为江南河湖鱼虾的尸体带来了大量的磷元素,也就是天然的磷肥。

    水稻水稻,其植株很长时间内是泡在水里的。江南河湖纵横,鱼虾很多。鱼虾死后,会析出磷元素,成为利于庄稼的肥水。

    有粪肥,没事再堆点草木灰(钾肥),再长期泡着有鱼虾尸体的磷肥水,也不怪江南水稻高产。

    但即使如此,亩产500斤在古代也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水稻亩产,也不过300斤左右,小麦的普通产量则是200来斤。

    所以,像红薯这样动辄亩产一千几百斤,甚至能达到三五千斤亩产的东西,在古代农业社会,绝对是核弹一般的存在啊。

    不过,再厉害的农作物,因为是外来新品种,老百姓未必能快速接受。而马林前世在乡下待过,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官方推广”

    官方推广的威力多大?它可以让万亩良田短时间内改种另一种奇怪的经济作物,只要官方下大力气。

    在后世,马林可没少见一些有想法但不靠谱的官员拍脑袋决策,瞎指挥农民种植一些新奇作物,一会儿要种蓝莓,一会儿让种猕猴桃最后,因为市场接受程度不高,农民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这是现代。而且,那些官员推广的,一般都是经济作物,有可能会不被人接受。

    但红薯不一样,这玩意就是粮食。对古人而言,能吃饱才是大事。不像现代人,吃饱早就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发财

    想要发财,红薯还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但想要吃饱,红薯绝对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山区以及北方贫瘠土地上,红薯绝对是最佳选择。比如,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种植稻麦不行,可种植红薯,再怎么差,也有十石以上的产量,也就是一千几百斤。

    亩产一千多斤是啥概念?在后世,农村因为人口太多,一家只能分到几亩地,但因为水稻亩产一千几百斤,小麦亩产也有千斤左右。所以,虽然只有几亩地,一家人也是能吃饱的,还能卖掉很多粮食。只要亩产千斤,基本上,只要两三亩地,就能全家吃饱了。当然,想要房子、衣服什么的,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