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爱丁堡城里,约翰。斯图尔特则只留下了1000禁卫军士兵,算上之前他带回国的100法国卫士,以及后来法国支援的大约600援军,爱丁堡城里只剩下了1700守军。当然,这些守军都是精锐,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且,若是法国继续派来援军的话,那就更没的说了。甚至,约翰。斯图尔特打算,再来法国援军的话,就派往前线,帮忙阻挡英格兰军队的进攻。毕竟,就目前看来,最大的威胁,还是南部边境上英格兰大军的进攻。

    至于跨海登陆,好像英格兰方面没有露出这样的迹象。但谨慎的约翰。斯图尔特还是派了一队民兵驻守在爱丁堡的码头上,防备英军从此登陆。如有必要,那队民兵会烧掉码头,不给英军在此登陆的机会。

    但约翰。斯图尔特不知道,第四军团压根就没打算在爱丁堡码头上登陆。因为,作为首都的码头,肯定会有戒备。所以,第四军团选择登陆的港口,是爱丁堡以东4英里外的塞顿港。当然,现在还不叫塞顿港,那里也没有正规码头,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只有一个长桥码头,方便本村渔船的停靠。

    但马林麾下精通苏格兰盖尔语的间谍,已经混入了这个小渔村,以苏格兰土财主的身份,买下了这里码头边上大片空地,并出资修建了几条长桥码头,还买下了几条渔船,一副要当渔业大亨的架势。到时候,舰队在此登陆,可以利用好这几条长桥码头,卸载辎重和马匹。而士兵们,则主要涉水登陆。毕竟,使用那几条狭窄的长桥码头的话,天知道一万大军要花费多久的时间登陆。而偷袭爱丁堡,要的就是快。因此,让大部分将士涉水登陆,是最快捷的办法。

    事实上,在意大利,马林也用了同样的办法。在教皇国西海岸,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特地挑选了一处偏僻的滨海渔村,将村民全部搬走。然后,将这处偏僻的小渔港,作为马林进攻锡耶纳的大军的临时停靠点。等到开战后,马林的大军将会以这个小渔港为母港,乘船前往锡耶纳共和国沿海的格罗塞托地区靠北的沿海,寻找适合登陆的渔村。

    然后,马林会派出麾下意大利籍的间谍,以塞顿港那边同样的手法,在那个渔村买地买船,并修建码头等到大军在此登陆,那些码头正好用得上

    不过,这次出兵意大利,马林的军队都是轻装上阵,不带火炮等辎重,连马都不带。只有一些火药桶因为怕潮,需要走码头。至于普通士兵,涉水登陆就行

    马林这种走偏僻渔村登陆的方式,也算是避开了敌军的防守。同时,更加隐蔽,更能达到偷袭的最佳效果。毕竟,谁特么会想到派兵去防守一个偏僻的小渔村?

第957章 变化和糖姜片() 
当然,不是每个海边渔村都适合大军登陆的。大军涉水登陆,前提条件是登陆区域必须有大片的浅滩,可以涉水。要是都是深水区,没有沿海浅滩,是无法涉水登陆的。

    不过,有没有浅滩也很好判断,只要派几个水性好的间谍去查探一下就知道了。大船靠近,然后让间谍划小艇靠近海边,寻找浅滩,并亲自趟水测试。只有确认好了,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否则,若是草率选择一个不适合抢滩登陆的地点,会淹死很多士兵的。毕竟,不是所有士兵都有很好的水性的。

    比如,马林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军团的精锐,多半来自南部德意志山区。山民嘛,擅长翻山越岭,但多半是旱鸭子。倒是萨卡拉的第四军团,大多是英格兰人,水性好的比较多。

    正好,已经是6月底7月初,天气变得炎热。马林想了想,决定把那准备带往意大利的1。5万山民步兵,统统拉到东弗里斯兰沿海,训练涉水登陆,以及,游泳

    旱鸭子并不是永远都是旱鸭子的,如果学习游泳的话,未必学不会。尤其是,这些士兵,还都年轻,学习能力都比较强。

    马林抽调了3000名弗里斯兰水手,轮流教那些旱鸭子步兵学游泳。教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在那些旱鸭子腰上拴上绳子,然后丢下水喝饱了水拉上来后,再教几个基本动作和游泳技巧,然后,再丢下水

    当然,这个过程是在埃姆斯河上进行的。毕竟,喝海水非常难受。即便让那些旱鸭子喝水,也得喝淡水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经历了多次喝饱水的可怕经历后,那些奋起挣扎的旱鸭子们,大多数学会了游泳。只有少部分一点有用天赋都没的二货,丢下去每次都是喝饱水被拉上来,完全没辙了

    但马林也不在乎,反正,他又不是游泳队的教练,不需要每个战士都学会游泳。大部分战士能学会游泳,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毕竟,这些步兵只是普通步兵,不是特种部队,一般用不到游泳这样冷僻的技能。而与之不同的是,所有侦察兵,必须学会游泳。因为,侦察兵渡河侦察是很正常的事。不会游泳,能叫侦察兵?马林记得,上辈子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渡江侦察记,人家那侦察兵,还游过了长江呢

    眼看那些士兵们游泳训练得不错,马林于是派出船队,开始把这1。5万步兵,秘密地运往意大利。教皇国那边的渔村已经腾出来了,只等大军入驻了。

    算算时间,这批军队运到意大利,估计也得9月份了。然后,加上等犀牛皮甲的时间,估计要等到10月份才能动手。而那时,正是秋收时节。秋收肯定离不开人,所以,马林这次决定不带民壮。因为,民壮们得参加秋收啊。

    但若是不带辅助人马,补给会非常困难。马林想了想,从弗里斯兰渔民中,抽调了7000水手,作为辅兵随行。

    当然,这些辅兵,并不参加翻山越岭的奔袭。因为,他们也不擅长翻山越岭。但是,他们会驻守在登陆的那个小渔村,负责补给。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离开渔村,从大路向内陆挺进,接应主力兵马。

    这些水手,虽然不是士兵,可也进行过船上格斗的训练,能够打接舷战。所以,他们并不是没有战斗力的农夫。若是拉出去打仗,未必输给那些怂货意大利雇佣兵。不过,他们只练过海盗的单手刀法,没有练习过长矛战技。所以,指望他们结成长矛方阵是不可能的。但是,马林打算提供一些破木遁,让他们客串一下刀盾兵,也是有不错的战斗力的。

    但水手战法和陆军不同,陆军需要号令严明,不能随便移动,需要和战友们统一行动。而水手们,平时主要练习跳船帮和在船只甲板上边晃悠边砍人,并不讲究整齐划一和统一行动。

    所以,马林从未将那些水手当成正规军。但是,在海上,正规军也打不过他们。因为,在晃动的船只上,双手持矛很容易站不稳。而那些水手们,使用单刀反而更灵活。他们可以左手扶着船帮或者其他地方,右手持刀砍敌。甚至,有些厉害的水手,可以左手拉着缆绳,从天空晃荡着飞过来,右手还兼顾着砍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擅长在晃动的船只上砍人的水手,到了陆地上,战斗力比较一般。也就能和怂货意大利雇佣兵掰掰手腕,遇上其他雇佣兵,难逃一败。所以,这次马林也就是让他们打打辅助,运运补给。只有那1。5万主力遭遇困难后,这些人才会冒险出击。如无特殊情况,他们还是呆在登陆的小渔村做好接应大军的准备就成。

    另外就是,秋收什么的,和这些渔民出身的水手没有关系。即便他们去了意大利,也不影响北海国的秋收。要是换成普通民壮,那可就影响秋收了。

    可那1。5万士兵本身对秋收就有影响。因为,秋收的时候,为了抢收,以避开可能的降雨,马林每年都会分出一半的兵力帮忙秋收。而今年,马林分出了一半兵力去意大利,秋收人手可能不足马林想了想,决定到时候从渔民中借调一万多人去帮忙秋收。当然,渔民们帮忙秋收,马林是发给工钱的。

    不过,罗马方便很快传来消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答应派出2万大军南下意大利,帮教廷造声势。但是,对方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出兵时间必须是在秋收结束后,也就是10月份。而奥地利大军开到锡耶纳附近,估计得11月份了

    11月份,可是深秋初冬了啊

    这个变化,让马林有些措手不及。为啥?因为如果是11月份发动攻击的话,天气因素会成为巨大的麻烦。因为,那时候天气会变得比较冷。若是涉水登陆,可能会有战士生病。还有就是,在初冬季节翻山越岭,夜间宿营的时候,也会很冷。若是战士们冻着了,也就不用打仗了

    可是,马林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也不能左右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决定。所以,他只能被动接受。然后,就是想办法避免那些麻烦了。

    其实,最主要的麻烦,就是涉水登陆和翻山越岭夜宿时,士兵不能大面积感冒。因为,在欧洲,感冒是可能会死人的。

    说起感冒,马林忽然想起了红糖生姜水。这可是治受凉感冒的神药。而且,马林手里也有生姜和黑砂糖,是有条件做生姜糖水的。

    可问题是,大军在翻山越岭途中,根本没条件煮生姜糖水

    正好,格林纳达岛上,此时运回了一批生姜、黑砂糖,以及香蕉干

    马林顿时受到了启发——生姜干?不对,貌似后世炒货店里有卖糖姜片的

    “对啊,糖姜片!”马林顿时眼前一亮。糖姜片将生姜和砂糖合二为一,就是生姜糖水的干燥版本。吃糖姜片,同样有生姜糖水的功效。吃了糖姜片,可以驱寒发汗,正是怕士兵冻着的马林所需的。只要每天晚上吃几片糖姜片,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备寒冷。

    当然,马林也不会真的指望靠吃这个杜绝感冒。在准备制作糖姜片供应军队的同时,马林还下令收购羊毛毯。到时候,让将士们吃着糖姜片,晚上裹上羊毛毯,大家再凑在一起取暖,基本就没啥大问题了。实在不行,沿途也可以抢夺当地意大利人的民房过夜嘛。反正,马林也不想在意大利刷好声望。对他而言,自己的战士才是最重要的。

    想通了这些后,马林开始下令收购1。5万条羊毛毯。同时,开始下令制作糖姜片。

    糖姜片制作很简单,就是把鲜姜切片后,加入黑砂糖搓揉。然后,拿出去暴晒

    最后,把制好的糖姜片,用油纸袋高温密封。然后,装船运往意大利。当然,现在不供应给将士们使用。当11月份的涉水登陆和奔袭开始后,才会发放给将士们服用。而且,会严格规定量,避免将士们一下子吃完了。毕竟,糖姜片的味道,的确还不错

第958章 换一种思路() 
只不过,马林的这一决定,让负责生姜和黑砂糖销售的北海商会的托马斯经理欲哭无泪。为啥?马林这次制作糖姜片,耗费了3万磅生姜和6万磅黑砂糖,让托马斯经理心疼得想哭。

    要知道,因为马林用生姜糖水救回胡安三世的壮举,导致生姜现在成为欧洲名药。其价值,已经和胡椒齐名,被炒到了10先令每磅。马林耗费3万磅生姜,等于就是浪费了6万金币啊!至于那6万磅黑砂糖,虽然没生姜贵,也价值2先令每磅。也就是说,马林也浪费掉了价值2。4万金币的糖这些要是都卖出去,就是8。4万金币啊,托马斯经理能不哭么?

    对于托马斯经理的哭诉,马林也有些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