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若是爱丁堡被攻破了,那么,苏格兰行政机关算是彻底毁了。之后,没有人会再给前线的苏格兰抵抗军运送补给,也没人会给军队下命令。到时候,苏格兰边境守军必然崩溃,然后投降。

    然后,英军就可以俘虏那些苏格兰边境军队,并长驱直入,抵达爱丁堡,正式灭亡苏格兰。

    而且,就算边境苏格兰守军继续抵抗也没关系。大不了,英军从纽卡斯尔港乘船先去爱丁堡呗。然后,再从爱丁堡这个苏格兰心脏向苏格兰四周扩散。

    总之,苏格兰这次在劫难逃

第944章 硝石不够?去智利挖!() 
本来,马林是打算从本土的三个最强悍的军团抽调一个军团去苏格兰助战的。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教皇那边也需要人去攻打锡耶纳,同样需要抽调1。5万人左右。

    如此一来,需要抽调的兵力,达到了2。5万人之巨。但本土不能没有足够的兵马守卫啊,不然,有敌人来攻击咋办?虽然马林又训练了一万多民兵,可民兵到底只是民兵,取代不了正规军。

    所以,马林思来想去,决定修改计划——他决定,把登陆爱丁堡作战的任务,交给目前驻扎在纽卡斯尔的萨卡拉的第四军团。

    而配合爱德华的大军进攻苏格兰南部的任务,马林让萨卡拉在诺森伯兰郡的几万难民中,找出1万壮丁凑数。

    反正,英格兰对苏格兰边境的进攻,其实算是佯攻,不需要太多主战部队。本来西瓦格的第五军团就要随爱德华的大军出征的。另外,爱德华还会凑出一个纯英格兰的万人军团一起行动。算上纽卡斯尔这边一个假的万人军团,大军总数达到了3万人。算上民壮,得五六万人。

    但说到底,到时候真正的主战力量,会变成西瓦格的第五军团。而爱德华的那个纯英格兰军团,则会变成辅助力量。至于纽卡斯尔那边准备的一万假军队,则完全是打酱油的,全程负责喊“666”

    另外,西瓦格的第五军团,也不会全部出动。因为,爱德华担心伦敦会有前朝余孽趁机发动叛乱。所以,第五军团的1万人,会留下3000精锐驻守伦敦,保护爱德华一家人的安全。而这个决定,也的确救了爱德华一家人的命

    如此一来,负责主攻的,其实就是第五军团的7000战兵,辅助的是1万纯英格兰军团,以及纽卡斯尔的一万“啦啦队”。

    若是正常情况下和苏格兰开战,这就是找死,很容易被苏格兰精锐给打垮。

    但现在不同,因为苏格兰精锐早就在前年的战争中被俘或被杀了。现在苏格兰剩下的,只有2000禁卫战斗力较强。其他的都是二线部队或者干脆就是民兵,战斗力比英格兰凑出的这支“杂牌军”还要弱。而且,数量绝不会超过一万。

    而且,英格兰大军这次的主要任务是佯攻吸引苏格兰主力部队来防守,另外给第四军团渡海作战打掩护。所以,他们不需要战斗力太强,只要声势够大就可以。

    在他们的掩护下,萨卡拉的第四军团,就可以趁机从纽卡斯尔港登船,前往苏格兰首都爱丁堡附近的港口登陆,然后奇袭爱丁堡,捉住苏格兰核心高层,结束这场战争。

    只不过,萨卡拉的第四军团貌似缺乏火器。因为,当初马林看重的,就是第四军团中英格兰弓箭手的远程打击能力。

    但是,弓箭手的远程打击能力,在攻城战中是没啥卵用的。所以,马林会给第四军团送20门重炮过去。这批重炮,是北海国铸炮厂最新研制成功的卡伦舰炮步兵版,而且是32磅炮。

    不过,和正版的19世纪英国卡伦舰炮相比,这种步兵版的卡伦炮重量大了点。正版卡伦舰炮32磅级的,重量才771。8千克。而北海国铸炮厂搞出来的32磅级卡伦舰炮,重量则达到了一吨,比正版卡伦舰炮重了近230千克。

    但这也没办法,毕竟,北海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和19世纪的英国差多了。而且,能弄出32磅级卡伦舰炮,已经算是个奇迹了。因为,目前的钢铁技术太落后了。也就马林搞出了碳钢,才能用中低碳钢铸造出如此轻便的重炮。要是换成熟铁,估计得要两吨重才安全。否则,很容易炸膛。

    32磅重的铁球炮弹,砸在城门和城墙上,分量相当足。最重要的是——根据情报,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居然没有换成铁城门。动用32磅卡伦舰炮集中轰击的话,是可以破开城门的。

    也难怪,苏格兰毕竟是欧洲的穷乡僻壤,很多流行的东西,传到苏格兰需要很久。而且,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南边,是大片的山地丘陵,构成了阻挡英军的天然屏障。若是南部山区也阻挡不住英军,爱丁堡换上铁门也没太大意义了。

    只是,苏格兰人没想到,马林这货居然想到用大规模登陆战的方式,来袭击苏格兰首都。

    若是平常,苏格兰一般在首都会驻扎几千主力部队,倒也不怕马林登陆一万军队。毕竟,守城一方有天然地利优势。可如今,苏格兰主力部队大多被俘,只剩下几个歪瓜裂枣,而且大部分还要送去南边防备英格兰。如此,留守爱丁堡的军队肯定不多,而且战斗力有限。马林这时候忽然派出一万精兵搞登陆战,对方要是能挡得住才怪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大口径火炮,火药的消耗极度惊人。一般情况下,舰炮火药的消耗和炮弹重量比是1比3。也就是说,打一发32磅的铁球炮弹,可能需要10磅火药左右。要是20门齐射,那就是一轮消耗200磅火药了。要是打个100轮,那就要2万磅火药了可是,如今欧洲硝石如此奇缺和昂贵所以,重炮打不起啊

    好在卡伦舰炮属于短身管火炮,装药重量只需要炮弹重量的8分之1,也就是说,32磅卡伦舰炮只需4磅装药。而20门卡伦舰炮齐射一轮,消耗火药只需80磅。但这也是很大的消耗了。击破厚重的城门,估计需要射击超过100轮,也就是需要耗费8千磅以上的火药,绝对算是大消耗了。

    对于马林而言,现在北海国不缺战舰,也不缺火炮。唯一缺的,就是火药(主要是硝石)。

    陆军对火药的消耗还是轻的,海军舰炮才是真正的火药消耗大户,也是吞金怪兽。如今,欧洲火药价格奇高,达到了1先令到2先令的高价。即使按照最低的1先令计算,8000磅火药也要8000先令了,价值1600金币。

    要是换成海军,一艘船20门舰炮齐射,50艘战舰1000门舰炮齐射一轮——偶滴个乖乖,一轮齐射几千磅甚至上万磅火药就没了。若是打一天海战全欧洲没有几个君主能撑得住不破产的

    印度那边硝石倒是便宜,可惜马林买了两次后,不但把那边的库存买光了,还特么引起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注意。如今,这两个国家也开始在印度购买硝石。但可惜的是,如今印度硝石年供货量只有上百吨。如今,要供给北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家,所以,马林能买到的量,肯定不足以支撑北海国战舰放开来打的。

    当然,印度那边硝石是足够的,现在硝石这么好卖,印度人肯定也会增加产量。但马林哪里能等得起?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了。

    而对马林而言,另外的硝石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大明帝国购买,但这充满不确定性,毕竟,谁知道明朝官员哪天会不会脑抽不供货了。

    因此,最稳妥的来源,就是去开发智利的硝石了。

    可智利硝石虽然多,但也有一个很大的麻烦——硝石都在智利北部的热带沙漠里,想要开采,必须深入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

    可是,马林的北海国臣民和英格兰那边的臣民,几乎没有能适应热带沙漠气候的。所以,这个计划暂时就搁浅了。

    但是,这段时间在考虑去塞内加尔收购犀牛皮的时候,马林忽然想到——北非那些大胡子们,貌似很适应沙漠气候啊

    毕竟,那些北非的阿拉伯白袍大胡子们,一直都是生活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的,对于那种气候早习惯了。

    所以,马林想到——是否可以从北非那边购买一批适应热带沙漠气候的奴隶,去智利开采硝石呢?

    同时,马林还打算从北非那边,购买一批“沙漠之舟”骆驼,用于把硝石从智利北部沙漠深处,运到沿海港口

    为此,马林决定——派人去埃及,联系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购买温顺的适应沙漠气候的奴隶,和一批骆驼,用于智利北部沙漠中硝石矿的开发而且,这个事情越快越好

第945章 马穆鲁克王朝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去埃及购买沙漠奴隶和骆驼呢?北非其他国家,诸如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不是也有吗?

    这就要从马林的政治考虑说起了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靠什么繁荣的?香料!马穆鲁克王朝和印度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印度的香料,也一直都是先从印度装船,然后经过阿拉伯海抵达红海,再从马穆鲁克王朝的领土上经过,运往亚历山大港,再转手卖给威尼斯商人。

    可以说,这种转手倒卖香料的生意,让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获得了暴利。或者说,香料贸易就是马穆鲁克王朝的经济命脉。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对印度的依赖远不止如此,除了香料外,马穆鲁克王朝还需要从印度进口大量的战马和乌兹钢。

    什么?你说马穆鲁克王朝从印度进口战马?是的,的确如此。这是因为,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缺乏产马的区域。

    马穆鲁克王朝的疆域,主要包括埃及地区、后世的巴勒斯坦地区、约旦、叙利亚,以及后世沙特西部红海沿岸的汉志地区。

    可问题是,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只有叙利亚地区好一点,可以出产较多的马匹。而其他地区,太过干旱,虽然也出产著名的阿拉伯马,可因为草地太少、沙漠太多,阿拉伯马的产量并不大,倒是骆驼比较多

    而叙利亚地区出产的战马数量有限,无法给马穆鲁克王朝的数万马穆鲁克骑兵提供足够的战马。

    据说,马穆鲁克骑兵因为马匹短缺,在出兵的时候,骑兵只有一匹马,然后会外带一头骆驼,作为换乘的坐骑,并负责背负马穆鲁克骑兵的装甲和补给。

    缺马怎么办?当然是买啊!毕竟,马穆鲁克王朝靠着香料贸易赚了不少钱,不差买马的钱。可问题是,马穆鲁克王朝北边的土耳其,和马穆鲁克王朝不对付。

    东边的白羊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因为伊拉克地区的争夺,也关系紧张。而新打败白羊王朝取而代之的波斯萨法维帝国,是他喵的什叶派的,天然和逊尼派的马穆鲁克王朝是死对头

    所以,马穆鲁克王朝只能选择向印度购买战马。而印度西部出产的马瓦里马,也非常出色。马瓦里马作为阿拉伯马的苗裔,不但具有阿拉伯马的有点,还能够耐湿热气候,属于上等战马。这也是为什么马林想要去印度买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也看中了马瓦里马。

    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据说只有苏丹亲兵以及一些精锐部队,才能够骑乘马瓦里马

    而乌兹钢,那就更不用说了。马穆鲁克骑兵使用的大马士革弯刀,严重依赖从印度进口的乌兹钢。没了乌兹钢,就打造不出大马士革弯刀了。

    可以说,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对印度的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