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兵,绝不能拖到冬天。

    最后就是食物了,因为是翻山越岭去奇袭,肯定不能带多少粮食。幸好,马林发明了压缩饼干。而戴上一大包压缩饼干,可以吃好几天。等到今春加拿大那边的枫糖运过来,马林就打算制作一大批枫糖压缩饼干,正好让战士们背着翻山越岭。

    当然,每个人还得配备一个水壶。毕竟,爬山是体力活,肯定要补充水分。而且,吃压缩饼干也必须喝水,不然会噎死的。

    还有就是,那些山民出身的步兵被挑选出来后,马林会对他们进行长达几个月的特训,专门训练他们背着大包爬山涉水的训练。不过,貌似北海国境内没啥山地啊

    “要不,拉到英格兰北部山区拉练一番?”打定主意后,马林决定,把挑选出来的人,秘密运往英格兰北部拉练一番,专门训练翻山越岭急行军

    就在马林安排着出兵意大利相关事宜的时候,埃姆登的第一场瓷器和丝绸的拍卖会的准备工作,也到了最后的阶段。

    很多德意志以及国外的大贵族的代表们,纷纷抵达埃姆登城,导致城里的旅馆都住不下了。为此,马林无奈之下,只好疏散民众,把民众先安排到城外的军营里暂住。然后,请那些代表,入住腾下来的民居里。当然,那些空出房屋的民众,也是会收到租金的。

    然后,最忙的,大概就是埃姆登的官方金库了

    为何?这年头可没有完备的银行体系。所以,很多来参加拍卖会的大贵族代表,直接带了大量的现金过来。

    这个年代的现金可不是后世的纸币,而是货真价实的金银币。每个大贵族代表带来的金银币,都非常重。好在他们没使用铜币,不然真装不下。

    所以,埃姆登官方金库,这些天就忙着给那些大贵族代表们存金币和开凭证了。毕竟,那些大贵族代表们去参加拍卖,不可能背着钱箱子去。所以,马林采取的办法是——让他们把钱锁在箱子里,存入埃姆登官方金库里,同时,金库方帮忙清点货币数量,并开具货币证明。

    拍卖的时候,那些大贵族代表们,只要拿着货币证明,就可以证明自己有足够资金参加拍卖,并在拍卖结束后去金库进行总结算

    当然,也有一部分贵族,是把钱存入了汉萨同盟的银行中。他们会持有汉萨同盟银行的汇票,参加拍卖。

    不过,马林也不知道他们汇票是否是真的。因此,这次拍卖会,马林把汉萨同盟的那些有影响的大银行的代表也请了过来,请他们当场验证银行汇票的真实性。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商人和小贵族。对于那些大贵族而言,他们还是不屑用假汇票骗人的。因为,他们丢不起那个人

    在正式拍卖举行之前,那些钱币的统计总算完毕,然后,就等拍卖会正式开始了

第917章 第一场拍卖() 
在这个年代,欧洲是没有全国性的银行的。往往,银行的经营范围,都只限于某个大城市。当然,也有跨城市的银行,但最多跨几个城市,而且都是大城市。

    就目前而言,意大利地区的银行业是比较发达的。比如,威尼斯的银行规模就比较大。但是,也仅限于在威尼斯共和国境内。出了威尼斯,影响就不大了。最多,在一些大城市还有些影响。

    当然,也有一些规模和影响比较大的银行家族。比如,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富格尔家族,他们家族的银行影响就比较大。甚至,罗马的枢机主教们都认富格尔家族的银行汇票。

    但是,那些大银行,往往只在大城市设立办事处。比如,在罗马,在维也纳,在米兰

    像埃姆登这样的没啥名气的小城,是没有那些大银行的分部的。而且,马林也不会允许外人在北海国设立银行,套取北海国的现金。

    事实上,马林是打算自己成立银行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没有组建成立。而且,就算他组建了北海国的官方银行,充其量也只能针对国内。想要扩大到别国范围,难度不小

    所以,埃姆登的这场拍卖会,资金的携带和验证,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埃姆登没有那些著名银行的分部。那些个参加拍卖的人,很多人干脆带着现金过来参加拍卖。但马林为了方便,还是从汉堡和科隆等地邀请了汉萨同盟的一些银行代表,给那些携带汇票的参拍者提供结算服务。但很多人不知道马林邀请了那些银行代表啊,为了能顺利拍到自己想要的货物,他们干脆带了大量金银币过来。

    而为了清点这些金银币,并开具票证,也是让北海国上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为了帮忙清点那些金银币,马林从各地调集了大量的税务官,前来帮忙清点货币数量。

    其实,但是清点数目的话,还是很简单的。但问题是,各国货币的价值不等啊!

    且不说别国货币问题,但是神罗内部的货币,就非常复杂。因为皇帝是选出来的,之前的皇帝,为了获得选票,就授权那些诸侯们可以自己铸币。然后,神罗的货币乱套了

    金币倒还好,大家都使用高纯度黄金铸币。而银币就比较乱来了

    同样是芬尼小银币,有的诸侯国银币含银量高,有的则含银量较低。像是奥地利和波西米亚,因为银矿较多,铸造的芬尼银币,含银量都不错,能达到一半左右。萨克森的银币,因为经济发达,也能达到40%左右。但有些经济不好的诸侯国,就比较乱来了比如特里尔大主教国,他们铸造的芬尼银币,含银量估计连四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还比别国的芬尼小银币要轻

    因此,清点银币,是最让人崩溃的事情。参与清点的官员们,不但要计算货币数量,还要根据各诸侯国银币的含银量,进行汇率计算,很是繁杂

    一直到拍卖会前一天,那些可怜的税务官们,才把所有参拍者的资金计算清楚,并发给了票据证明。然后,这些参拍者,拿着票据证明,去拍卖管理处,领取了参拍的号牌。

    第二天,万众瞩目的拍卖会终于开始了

    模仿后世专业的拍卖行,马林特地找来了能说会道的拍卖师,并给了他一个小木槌,好让其“一锤定音”

    实际上,这个年代,还没有正规的拍卖行。历史上,正规的拍卖行,貌似是18世纪才出现的。当然,拍卖叫价,倒是很早就出现了。只是,没那么正规而已。

    马林给每个参拍者都分发了用来“举牌”的带木柄的号牌,还根据身份地位和参拍自产的多少,派了席位。一般而言,地位尊贵的和带钱多的,就安排在前排,而地位较低和钱少的,则排在后排

    然后,在展台设计上,马林也费了心思——这年头并没有电灯,所以灯光效果难做。但马林利用镜子,传播了户外的阳光,并让专门的“灯光师”,举着铜镜,把光芒照向展台,落在拍卖品上而且,这些“灯光师”必须随着太阳的高度,不停地调整镜子的角度

    然后,当拍卖开始后,买家们惊愕地发现——被摆上展台的瓷器,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亮眼

    “这是来自古老神秘的东方帝国的精美瓷器一件,起拍价10个金币,每次加价0。1个金币。现在,请拿出你的热情,开始叫价吧!请先生们注意,每次叫价,请先举起牌子。而我在倒数三二一后,落下槌子,才能确定由您拍到心仪的货物!那么,现在开始竞价吧!”拍卖师兴奋地喊道。

    事实上,最先拿出来的瓷器,都不是精品,而是普通民用品,每件成本绝不超过0。1两白银(100文)。

    但在场的欧洲土鳖们不知道啊,他们跟着拍卖师的蛊惑开始嗨起来。然后,他们纷纷叫价:

    “我出10金币!”一个管家服饰的胖子叫道。但是,这位却忘了举牌。显然,他还不适应这种新的拍卖模式。

    拍卖师皱了皱眉,但还是很客气地说道:

    “这位客人,请先举牌,然后再叫价!”

    胖子脸一红,这才举起牌子,重复说道:

    “我出10金币!”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个人也举起了牌子:

    “10。1个金币!”

    “很好,49号客人出价10。1金币,还有没有”拍卖师兴奋地大声喊道。

    “10。2金币!”另一个人也举牌。

    “36号客人出价10。2个金币”

    “15金币!”坐在最前排的一位管家模样的人不耐烦道。对于那些人0。1金币一加慢慢加,他可没那耐心。

    “好的,尊贵的10号客人出价15金币了,还有没有更高的出价?”

    “17金币!”忽然,前排的另一个人也出价了。显然,前排的都是大佬,加价都不带小数点的。

    “17。2金币!”忽然,后排也有人加入进来。显然,后排那位虽然身份不高,钱也不多,但真的很想得到这个瓷器

    然后,拍卖会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前排加价都是按整数金币加价的,而后排都是按小数点加价的

    最终,第一件普通的瓷器,拍出了33。2金币的高价,比孔泰在葡萄牙里斯本拍卖的最高级瓷器的均价还高。但是,这一开始拍卖的瓷器,都是最普通的货色啊

    然后,随着瓷器档次的逐渐提高,瓷器价格也直往上飙等拍到第500件瓷器(也就是最好的那件瓷器)的时候,单价居然达到了97个金币,是里斯本拍卖价的三倍还多

    这大概就是宣传后的效果吧,总之,这次500件瓷器的拍卖,均价高达46个金币。其总价,达到了2。3万金币之巨。而在广州,这500件瓷器的采购价,绝对不超过120个金币。也就是说,如果不算航海成本的话,其利润,高达191倍。即使刨除航海成本,也有百倍的暴利!

    接下来,丝绸的拍卖,倒没有瓷器那么火爆了。毕竟,欧洲也是产丝绸的,只是质量一般而已。而瓷器,这个年代是华夏的独家供应,自然更为稀罕。

    最终,丝绸的利润,大概只有十倍左右,远不能和瓷器相比。但是,这也让马林赚翻了。因为,丝绸的量更大些。主要是,瓷器的装运比较麻烦。毕竟,瓷器时空心的,比较占空间。而且,需要特制的木盒固定,避免打碎。而丝绸,则可以较为密集地塞在船舱里,因而量比较大。

    所以,这次埃姆登的拍卖会,让马林狂赚5万多金币的暴利。想到还有吕贝克、沃尔姆斯、罗马、巴黎、巴塞罗那和伦敦等欧洲大城市还有机场拍卖要搞,马林已经期待更多的金币了总之,这几场拍卖会下来,马林赚的钱绝对有二十几万金币了

第918章 铜币和零钱() 
这次的拍卖会上,还出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马林收到了不少自己铸造的假银币

    这些假银币,主要来自德意志西部靠近法国的诸侯国。他们和法国贸易频繁,收到的法国银币自然很多。而且,相比较之下,那些假银币,才更像是真银币。而真的银币,则糙太多了,像是假的。

    这还是马林让铸币厂的师傅们把钱模子弄得粗糙点了,要是采用更好的模子,估计能把正规的法国银币甩几条街。而且,马林也看得出来,那些西部诸侯,也没有意识到这些是假币。

    也难怪,法国本身的银币含铜量就超过白银,银币变得很硬。你要是想用牙齿咬,铁定崩牙。而马林做出来的假银币,外表看起来和真银币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