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04章 同意鼓励生育() 
卡恩毕竟是马林身边形影不离的保镖,他的消失,肯定会引发人们的猜测。到时候,再传出詹姆斯四世被猛将打死的消息,有心人两下一对比,难免会怀疑卡恩。

    因此,马林为了不让卡恩的消失引发外界猜测,特地找了一个体型和卡恩很像的壮汉,冒充卡恩。

    这个替身穿着卡恩的铠甲,骑着卡恩的马。只不过,他的面甲是闭合的,不把面目示人。而这段时间,这个假卡恩的任务,就是每天在卡恩的府邸和王宫之间走秀,不让人怀疑卡恩的失踪。而假卡恩到了王宫后,也会自己跑去王宫的休息室睡觉,下班了再闪人,尽量不与别人接触。

    而马林自己,这段时间也全部带在王宫里不出去,避免假卡恩露馅。毕竟,一旦马林离开王宫,卡恩作为头号大保镖,是必须跟在身边的。而和外人一接触,假卡恩就容易露馅。在宫里的话,只要安排好了,是不容易露馅的。

    这段时间,马林过得也很无聊。3月份正式春暖花开的季节,很适合春游。可是,为了配合卡恩的消失,马林也只好憋在王宫内,不能出去。

    无聊之下,马林只好更多地参与到政务处理中去,和杰弗里这个首相讨论政事。这让杰弗里紧张了好一阵子,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呢。不然,马林最近老盯着他干嘛?

    他不知道,马林只是因为不能出去春游觉得无聊而已,对他可没啥意见。

    要知道,这个时代,读书人很少,懂得处理政务的文官就更少了。杰弗里虽然是个骑墙派,不得马林信任,但处理政务还是有些水平的。至少,让自己很省心。不但如此,杰弗里还很懂得分寸,知道军队和财政大权不能擅自决定,往往都会请示马林。至于人事任命,杰弗里也不擅自决定,而是每次都给好两个以上选择后,让马林挑选。而马林提出的人员安排,他也从不反对这样让人省心的手下,马林哪有不喜欢的?在马林更信任的读书少年们成长起来前,马林只能依赖杰弗里这些老文官了。

    不过,马林对于杰弗里的信任,也是有限的。比如,刺杀詹姆斯四世这样的绝密消息,杰弗里就不知道。毕竟,杰弗里这种墙头草不是很可靠。太过重大的机密,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尤其是刺杀国王这种容易导致身败名裂的大事。要是消息泄露出去,马林就不用在圈子里混了。

    马林不告知真相,杰弗里自然紧张无比,以为马林终于决定将他炒掉了呢,所以非常紧张。

    实际上,马林还真动过炒掉杰弗里的念头。当初,能力更强的前丹麦首相米克尔投靠过来后,在石勒苏益格公国干得不错,马林就动过让其取代杰弗里的念头。毕竟,米克尔可是管理过偌大的卡尔马同盟的大佬,治国经验自然比杰弗里丰富多了。这事,杰弗里也知道。

    只是,后来马林占据了日德兰半岛,治下多了二十几万丹麦人。出于民族稳定的需要,马林最终不得不把身为丹麦人的米克尔留在了东边,好让米克尔随时安抚那些归顺不久的丹麦人。

    也就是说,现在的北海国的管理体系,其实分成两部分——西部地区归奥里希管,也就是归杰弗里管;而东部的日德兰省、石勒苏益格省两个丹麦人较多的省份,则是归米克尔管理。严格来说,杰弗里并非北海国总首相,而是管理西部省份的西相,而米克尔是东相。

    另外,负责管理北明斯特省的马基雅维利,目前也兼管了新并入的鲁尔省,虽然名义上是杰弗里的下属,但也隐隐有了和杰弗里分庭抗礼的势头。

    而海德尔这个马林招揽的第一个大学生,目前也管理着奥尔登堡省和不莱梅省,也是有取代杰弗里的势头的。

    事实上,海德尔就是马林计划培养来取代杰弗里的。只是,海德尔貌似办事没杰弗里漂亮,稍微有些刻板,马林才犹豫不决,没有立即换掉杰弗里。

    而马基雅维利,虽然能力强于海德尔,但考虑到这货是意大利人,而且是被自己绑来的,马林对选择谁来接任首相,其实非常犹豫。至于米克尔,岁数大了,天知道哪天会嗝屁。因此,未来的首相,肯定是在可靠的海德尔和能力更强的马基雅维利之间产生。因为,他们都是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可以用很久。

    而杰弗里正是因为知道能取代自己的人很多,所以对于马林忽然频繁到访才会有了不妙的感觉。事实上,他是多虑了。只是,马林也不能跟他明说。

    因为害怕失去首相的位置,杰弗里这些天做事特别卖力。这不,他主动谈到了北海国的人口增长问题

    正好,马林这段时间正发愁人口的引进,于是和杰弗里就讨论了起来。马林的打算,当然是从外部引进了。因为,从外面引进来得快,引进来就是成人。不像内部生育,要培养十几年呢,太慢了。

    而杰弗里则意见相反,他认为,外部引进固然来得快,但别人又不是傻子。比如,现在那些诸侯就开始限制北海国从他们国内引进人口了。在马林几年内都不打算动武的情况下,从外国引进人口,变得十分艰难。

    而且,杰弗里认为,这些外来的人口,可以共富贵,却不能共患难。真正靠得住的,还是本国出生的人口。而那些移民,能在北海国繁花似锦的时候过来,也能在北海国遇到灾害时离去。所以,还不如鼓励国内多生育人口呢

    “鼓励国内生育人口吗?”马林忽然想起了越王勾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越王勾践的成功例子摆在前面,马林不得不承认,鼓励生育,也是一个成熟的人口增长模式。

    虽然这个周期有点长,可能接近20年。但马林现在还不满30岁,20年后,也才50岁。而50岁,对于医学比欧洲其他国家都发达的北海国而言,正是一个政治家创造辉煌的年纪

    “好吧,我同意鼓励生育!”一向贪图快捷方便的马林,终于定下心来,认可了“鼓励生育”这个见效不快的人口增长模式

第905章 英雄母亲和妇产医院() 
杰弗里之所以敢提出“鼓励生育”,除了想挣表现以保住首相地位之外,还有就是对北海国的国力有自信。

    人口的养育,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衣不好说,但食,北海国是不缺的。至少,作为首相的杰弗里就清楚,马林的粮食多得都拿去大规模酿酒了。甚至,酿出的酒多到卖不完。只要马林舍得粮食,让那些妇女们多生几个孩子还是轻松愉快的

    至于住和行,也没问题。对于农奴而言,是没什么“行”的。因为,他们要离开庄园,都必须得到农奴主的允许,根本没那么多自由。而住,对于其他国家也许困难。可对于北海国,实在太简单了。大不了,多修几间土坯房呗。泥土和茅草到处都是,修房子根本不要啥成本。这种在20世纪末被华夏人嫌弃并被作为贫穷落后象征的房屋,其实是古人眼中的神器

    土坯房比古代穷人居住的茅草屋坚固结实,不易受风吹雨打的影响。而且,因为砖石和木材等高价值建筑材料用得很少,导致土坯房的建设成本很低。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和会修建的工匠,想修多少就修多少,只要不嫌占地方。而且,土坯房住起来还很舒服。

    它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看起来寒碜了。另外,土坯房无法修建太大。毕竟,土坯结构无法支撑太高的建筑。

    可对于古代农奴而言,这些缺点丝毫不是缺点。古代农奴们很多住的都是漏风漏雨的破茅草屋,能住上厚实的且遮风挡雨的土坯房,都算高级的了,哪里还会嫌弃?只有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才会嫌弃土坯房。

    食、住、行都不是问题,至于衣马林最近好像搞出了用茅草编制的衣服,可以御寒如此一来,衣食住行,好像都不是问题了。那么,鼓励生育,又有何妨?更何况,要花费粮食,也是马林掏腰包,和杰弗里无关,他只管嘴炮

    而杰弗里的嘴炮,恰恰打动了马林

    通常情况下,马林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总是追求快、平、稳。然而,人口的增长,本就是没法太快的。若是别国愿意自己把人口送你,当然可以靠着移民快速增长人口。可现在是农业社会,人口就意味着生产力。所以,尽管初期不在乎马林的移民行为(各国也的确有一些富余劳动力),但到了一定阶段,富余劳动力没了,马林开始挖他们的非富余劳动力了,那些诸侯们都开始反对马林的移民政策了。因为,马林的移民等于就是在跟他们抢人啊。农业社会,抢人就是抢财富,谁特么乐意?所以,大部分诸侯都开始抵制马林的移民行为了。

    在这种快捷的手段遭到抵制的背景下,马林也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稳妥的解决方案。而杰弗里提出的在国内鼓励生育的方案,也的确很有道理。

    勾践“卧薪尝胆”,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增长了多少人口马林不知道,没有精确记载。但是,新华国从49年底到80年人口增长了多少,马林却是一清二楚的。

    后世华夏计划生育上说得明明白白,建国时华夏只有5亿多人,而到了80年,也就30年时间,已经达到了10亿,几乎增长了一倍

    而从49年到80年这30年内,华夏国内还是很穷困的,小孩夭折率很高。单是上辈子马林的奶奶,生了七个孩子,但因为医疗条件太差,结果才活下来三个。在那种医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尚且增长了近一倍,更何况是刻意的鼓励生育?

    事实上,北海国目前的物质生活条件,比改开前的华夏要好很多。别看这是16世纪初,但因为使用了足够的三大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北海国的亩产高达500磅以上。而华夏呢?建国后虽然也有化肥工业,可规模小,产量低。产出的化肥,根本不够用。大部分农村,还在使用古老的耕作方式,亩产两三百斤。直到改开后,才引进了一大批大型的化肥生产设备,逐步解决了化肥供应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改开前,华夏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量,是比不上北海国的。而且,因为农村人口太多,每家只能分到几亩地,导致华夏农村在改开前的生活水准,都不如1508年的北海国。那个时候,人们多半饿得面黄肌瘦,能长成胖子的,不是领导就是伙夫

    北海国还有大片土地没开垦呢,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加上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能供应大量的咸鱼,使得北海国食物更是不缺。因此,多养几个小孩,简直轻飘飘的没压力。

    唯一赶不上改开前的华夏的,大概就是医疗了。毕竟,那时候,青霉素等神药已经普及了。但对于那时候的乡下而言,药物供应未必充足。上辈子马林有一个叔叔和一个姑姑,就是因为乡里的医院药物不齐全,所以才病死的。

    如此算下来,马林的北海国和改开前的华夏农村(城里不算,改开前,城里和农村是两个世界,主要是在医疗条件上。因为,药物是优先供应城市的。)相比,居然还有优势

    下定了决心后,马林就和杰弗里一同起草了鼓励生育的文件。而且,学习苏联的办法,马林还提出了“英雄母亲”的概念——凡是生四个孩子以上(不包括4个)的女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