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诸侯们防备的是我们北海国招募移民,而那些人假扮成转场的雇佣兵团,只要不打出北海国的旗号,而是用别的佣兵团的名义,一般没人理会他们的。而且,佣兵团也都不是好惹的!”

第894章 哥萨克来了() 
马林这个时候也是恍然大悟,这十几年来,马林一直在建设正规化和雇佣军,和正规化的北海国雇佣兵接触久了,让他几乎忘记了普通德意志雇佣兵的德行。

    怎么说的,普通的德意志雇佣兵,几乎就是一群有武力的流动人口集合体。这些敢于拼命的家伙,离开了家乡后,跟随佣兵团辗转四方,接受不同的雇主雇佣。

    这些人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朝不保夕。所以,很多雇佣兵行为很是放纵。他们爱喝酒,因为喝酒才能麻醉自己。也爱招女支,因为年轻力壮的他们浑身都是精力,无处发泄。

    所以,很多酒贩子和女支女,因为这些雇佣兵的需求,选择了跟在那些有钱的雇佣兵身后,赚取雇佣兵卖命得来的佣金。

    当然,也有一些恋家的雇佣兵,选择把妻儿带在身边,跟随雇佣兵大部队一起行动。还有的把父母也带在身边随军行动。

    这些雇佣兵家属,也不是白跟的。平时,这些雇佣兵家属,还会负责给雇佣兵们做饭,帮他们缝补衣服,解决佣兵们的后顾之忧。

    只有战争打响的时候,佣兵们才会暂时与跟团的家属和商贩、女支女们分开。打完之后,他们又会混在一起。

    甚至,有些领主,很喜欢这种带家属的佣兵团,帮自己守城。为何?因为有了家属,这些雇佣兵就不会随便投降。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军队,有屠城的习惯。若是城破,那些雇佣兵家属也难逃一死。所以,反而会让那些雇佣兵在守城时更加卖力。

    因此,施瓦茨的这个建议,还是很靠谱的。只是,有个问题

    “施瓦茨,你说的让移民青壮假扮雇佣兵的主意的确不错。可是,一般的情状,根本装不出雇佣兵的剽悍啊。你知道的,很多农奴,看到那些官兵就害怕。在那些守关的官兵面前,他们会露馅的”

    施瓦茨想了想,道: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在队伍出发前对他们进行几天的紧急军训啊。不要训练什么战斗技巧,只要训练队列就行。另外,训练他们不东张西望的习惯。只要不随便和守关的官兵目光接触,那些人也没那么容易暴露!”

    “而且,我们可以边赶路边训练队列。只要队列走得好,看起来像正规军就可以了!”

    马林一想,还真是,这种走队列好看,真打仗怂逼的军队,后世多得是。反正,又不用他们正面刚守关的诸侯国军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应该没啥问题。

    不过,为了装得更像一些,马林决定——派出一些老兵,担当这些移民青年的教官。有老兵在前面撑着,看起来更像是正规的雇佣兵队伍了。

    这时,科勒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对了,如果有太多的佣兵团队伍向北而来,别人就是再傻,也能猜到是来北海国的了。一旦猜出来,肯定会继续阻止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马林和施瓦茨顿时一怔

    是啊,要是几支佣兵团队伍向北,别人还不会怀疑什么。可是,马林想要长期移民,数量肯定非常庞大。若是天天有“佣兵团”赶往北海国方向,别人想不怀疑都难。

    马林思考了很长时间后,道:

    “这样吧,我们把德意志地区化为几个大区,分区解决。德意志中北部地区靠近北海国的,直接化装成佣兵团,进入北海国。”

    “至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则可以先向东,进入波兰境内。波兰国王是我妹夫,进入波兰,肯定一路畅通,然后抵达波罗的海边,装船运回北海国”

    “至于德意志西南地区的移民分为两路,靠近莱茵河的,尽量走水路。不靠莱茵河的,就求助奥地利,让他们开证明,证明是奥地利本土去尼德兰的。到了尼德兰,北海国就在边上了”

    科勒连连点头:

    “这个主意好,如此一来,需要直接进入北海国的,只有中北部地区的移民了。而东南和西南的移民,可以分别向波兰和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借道,或者走莱茵河。如此,那些诸侯就更难拦截了。”

    施瓦茨又补充道:

    “如果怕那些诸侯担心通过的人太多的话,也可以把假扮佣兵的人分成两部分的——一部分继续假扮佣兵带着家属随行;另一部分,则继续走小路”

    科勒插话道:

    “走小路的不怕被拦截吗?”

    施瓦茨道:

    “不怕,两支队伍一起前进,互相呼应。当明面上那支假扮佣兵团的队伍过关时,那些诸侯国的军官绝不敢分兵去拦截走小路的队伍的。因为,他们要防备那支‘雇佣兵’队伍”

    “原来如此”科勒恍然大悟。

    这个年代,雇佣兵和强盗的区别不是很大。所以,雇佣兵过境,那些诸侯们固然不愿轻易招惹,但肯定是充满警惕的。所以,他们的军队,肯定要防备过境的“雇佣兵”。至于山林小路中的流窜者,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等明面上的队伍过去了,走小路的也差不多离开那边了。这时候,就算诸侯国军队去查看,也找不到走小路的队伍了如此,有明面上的“佣兵团”帮忙掩护,走小路的队伍,也可以避开那些诸侯国军队的拦截

    商量好这些细节后,马林便安排科勒去安排这事去了。科勒主管情报组织“北海商会”多年,对于这些私下的活儿已经很熟练了,不会出啥差错。

    不过,马林还是写条子,让科勒去绍尔那边,借调了一批侦察兵。毕竟,论起在野外走小路和避开敌人官兵的能力,那些侦察兵才是专业的。有那些侦察兵带路,走小路的队伍也会更加顺利些。

    忙完这些事情后,马林刚想休息会儿,手下侍卫却来报:

    “大公,克里米亚人的代表来了,说带来了您要的2000户哥萨克!”

    “什么?这么快他们就准备好了?”马林大吃一惊。要知道,他下单的时候,是11月份。贾马汗从北海国回去,也得个把月吧。现在才2月份,而克里米亚汗国送来哥萨克家庭的队伍也要赶路个把月。也就是,中间他们抓到2000户哥萨克的用时,非常短

第895章 蒙古骑兵的骚操作() 
不过,这也难怪。要知道,克里米亚汗国是专业抢劫的国家,举国皆兵。而且,克里米亚汗国举国皆兵不是为了防备外敌入侵,而是为了抢劫他国。

    因此,当贾马汗回国后把马林的收购意向传达后,见钱眼开的克里米亚汗国,毫不犹豫地触动了几千鞑靼骑兵,对扎波罗热地区的哥萨克村庄发起了攻击。

    虽然因为哥萨克的反抗,带来了一些损失。但是,在每户哥萨克40金币的高价面前,穷逼惯了的克里米亚汗国觉得这是值得的。更何况,算上那些哥萨克村落缴获的战马在马林那里也能换取20金币。如此一来,每俘虏一户哥萨克,就可以跟马林交换道60个金币。那么,2000户哥萨克,就能换到12万金币之巨。

    12万金币是啥概念?原本历史上,齐格蒙特一世仅仅花了15000个金币,就诱使克里米亚汗国和原本的盟友莫斯科大公国翻脸交战,12万金币,基本可以让克里米亚汗国疯狂了。

    虽然说,现在克里米亚汗国每年卖1万头牛给马林,能换取8万金币。卖2000匹东欧蒙古马战马给马林,也能换取4万金币。可是,谁会嫌钱少呢?而且,卖牛卖马还需要把牛马养大,多不划算?哪有直接去抢来得快?所以,强盗成性的克里米亚汗国,毫不犹豫地接了马林这个大单子

    这一次,押送这2000户哥萨克约八千多人的队伍的,还是上次来的贾马汗。除了庞大的人口队伍,就是同样庞大的牛马队伍了。

    马林看了看牲口规模,感觉有些不对:

    “不对啊,贾马汗先生,我没要那么多牲口啊!上次那1万头牛和2000匹战马不都交割了吗?”

    即使每户哥萨克配备一匹战马,也就2000匹战马啊。而贾马汗这次带来的马匹数量,尽然上万了,这让马林感到很不对。

    贾马汗不以为意地说道:

    “大公,这些马匹不都是卖给您的,其中大部分是这次长途跋涉的口粮!”

    “什么?你们拿马匹当口粮?”马林大吃一惊。要知道,马肉并不好吃。另外,马匹作用那么大,用来杀了吃,也很浪费呀。除非是残疾的马或者老得无法服劳役的,才会杀了吃肉。

    “哈哈哈”贾马汗大笑起来。

    然后,他给马林解释道:

    “大公您误会了,我说的口粮,并非是指杀马吃肉,而是指马奶!这些奴隶赶路沿途总要吃饭吧?可我们没那么多钱买粮食给他们吃。所以,只能按照我伟大的蒙古帝国的传统了——喝马奶!”

    “我们蒙古人日常生活中,吃牛羊肉并不是主流,喝马奶和羊奶,或者吃奶酪才是主流。当然,要是有茶叶,做奶茶就更好了。至于羊肉牛肉,虽然经常吃,但不是天天吃的。”

    “像我们最伟大的先祖成吉思汗的军队,在大军西征的时候,一般每个勇士会带上三匹马。其中,有一匹是哺乳期的母马。它的作用,就是给远征的勇士提供马奶作为食物的。不然,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根本无法远征!”

    “竟然是这样!”马林大为惊叹,对于蒙古骑兵的这种骚操作也是万分佩服。

    的确,大军出征,如果像汉族军队那样不远万里运送军粮的话,不说国力吃不消,而且对于军队的机动也有很大的影响啊。粮车行动多笨重啊?有时候大军跑太快,还不得不停下来等辎重部队。不但如此,辎重部队还很容易成为敌军轻骑兵的袭击对象。一旦粮车被劫或被烧,大军就完了。

    而蒙古骑兵这种办法的确很风骚,带一匹处于哺乳期产奶的母马,就特么直接解决一切问题了。

    当然,带母羊也是可以的。可是,母羊跑太慢了,跟不上骑兵的行军速度。所以,大军远征,带产奶的母马是最佳的选择。

    马林包括后世的很多人,一直以为蒙古骑兵西征,带三匹马是为了更快赶路。可实际上,三匹马中,一匹是产奶的母马,是给骑兵当伙食的。当然,有时候也会换乘母马,但绝对不会让母马累着。不然,肯定影响产奶。而且,单是赶路的话,两匹马换乘也足够用了。

    当然,这一招也只有蒙古骑兵才用得出来。因为,蒙古马耐粗饲啊。即便长期赶路,蒙古马也只要吃草就够了。所带的吗,母马,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可以当军粮。

    不过,单单喝马奶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蒙古骑兵在行军中,也会掠夺沿途村庄的粮食,或者游牧部落的牲口,以获得粮食和肉食,全面补充营养。但在经过中亚地区一些不毛之地的时候,全靠马奶撑着。

    欧洲马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欧洲马一旦跑起来,就特么要喂精料。所以,大军行动,和汉族军队一样,需要强大的补给线。甚至于,每匹战马需要的粮食,比一个士兵要多几倍因此,欧洲也难以聚集起规模庞大的骑兵队伍

    而克里米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