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马林只是给他画了一个看似美味的大饼而已。赞比亚地区的确埋藏有三千万吨铜。但是,那是分布在赞比亚7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的。想要把这些铜矿全部探测出来,以现在的水平,估计一百年都未必能办得到。因为,后世探测出来的矿,很多都是深埋在地下的。以现在的探矿水平,想要把地下的铜矿给探出来,那难度,绝对是地狱级的啊

    所以,西班牙人即使能在赞比亚探出铜矿,最多也只能探出地表的铜矿山而已。而这些,最多占赞比亚铜矿总储量的一小部分。而且,在炎热的非洲大陆内陆地区,如何把这些铜矿开采出来并冶炼成铜,也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反正,西班牙人算是掉坑里了。但是,这个坑太诱人了,光是661亿磅铜的储量,就足以让斐迪南二世义无反顾地往坑里跳了。

    就在西班牙人往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那边扩张的同时,葡萄牙人也吹响了向西非内陆的桑海帝国的“黄金之都”——廷巴克图进军的号角。

    葡萄牙人的基础比西班牙人要好,因为,他们早就在西非沿海岸建立了多个殖民点。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以沿海的殖民点为大本营,向内陆进发而已。

    可惜的是,葡萄牙人的陆军太渣了,远比不上学会了西班牙方阵的西班牙军队。而且,葡萄牙陆军目前火枪普及率很低,士兵们大多还用长矛这样的冷兵器。

    可是,非洲黑叔叔们也许害怕火枪,但绝对不会害怕使用长矛的葡萄牙人。所以,葡萄牙组织的向内陆进军的三支千人规模的陆军队伍,全部被打退了回来。为啥?用长矛互捅,西非黑人怕谁啊?虽然军队纪律没葡萄牙人好,可靠着熟悉地形和人数优势,他们愣是把三支葡萄牙侵略军队伍都打了回去

    痛定思痛之下,葡萄牙人决定换个方式——也开始推广在殖民军中大量使用火绳枪。等到葡萄牙人的火枪队伍训练完毕了,估计又是新一轮的进军了

    对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非洲的扩张,马林虽然关心,但也不是特别关心。毕竟,两国都入坑了,以后有的受了。非洲的恶劣气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不然,欧洲人也不会等到19世纪后期才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在此之前,西班牙人虽然也殖民热带地区,但也就殖民了古巴岛和海地岛等数个岛屿。对于其他地区的殖民,则主要在高原地区。比如秘鲁和厄瓜多尔的高原地区,虽然处于热带,但因为海拔高,结果气候也不炎热。同样地,墨西哥地区也是,墨西哥城所在的墨西哥盆地,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原盆地,气候虽然温暖,但并不炎热

    眼下,西葡两国都掉进了马林为他们挖好的坑里。以后,两国就慢慢在非洲挣扎吧。而马林,则自己去开发美洲去了

    因为编纂欧洲民族起源考的原因,现在马林在尚武的德意志贵族眼中,形象好转了很多。

    这一点,让马林非常开心。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个被大家讨厌的人。而且,形象好了,来组团群殴自己的人,自然会少很多。德意志地区这该死的群殴传统,让马林忌惮不已。即使强大如查理五世,最终也败在了群殴上面。马林不认为自己是超级赛亚人,能打遍天下。所以,能少一个来群殴自己的人,那也是好的。

    通过这次的事情,马林发现——编书好像有助于声望的提升。当然,前提是你编的书让人看了高兴,并认为很有价值。

    于是,马林决定再接再厉,再编写一些有用的书,造福大家,同时,也给自己再刷一波声望

    至于编什么书,马林已经想好了——他要编写德语词典和英语词典

    这个想法,是借鉴了满清的康麻子的做法的。康熙和乾隆为啥是清朝最耀眼的两个皇帝?因为他俩都编书了——康熙让人编写了康熙字典,而乾隆则让人修了四库全书

    我们且不去评论乾隆所谓的“修”四库全书是有功于历史还是历史的罪人,但康熙命人编写的康熙字典,的确是非常实用的。直到后世,这部康熙字典都是非常有用的参考文献。而我们的康麻子大帝,也靠着康熙字典,狠狠地刷了一波声望。

    当然,在文化昌盛的古代华夏,康熙编写字典,也算不上什么稀罕事。因为,在此之前,明朝人就编纂过字汇合正字通两部字典,更早的,还有汉朝人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所以,康熙字典实际上是把前人的字典进行汇总和增订、勘误而已。

    不过,在欧洲,到目前为止,除了配套圣经的拉丁语有一些词语注释外,其他语言,貌似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词典。

    是的,词典

    欧洲语言都是字母单词,不是字。因此,欧洲的字典,应该叫做词典。马林上辈子学过欧洲历史,他知道,欧洲第一部词典,应该是161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士院编纂的词集,是用意大利语编写的。但是,那不算是正式的词典,只是一个收录了不少日常用语的半成品的词典。

    而法国第一部法语词典是编写于1694年的法语词典,西班牙第一部词典是1726年到1739年编写的6卷本的西班牙标准语词典。而英国第一部大型的正式词典,是1755年出版的,编者为s。约翰逊。德语词典那就更迟了,直到1781年,克里斯托弗。阿德隆才编写出第一部德语词典。

    尽管之前马丁路德曾用德语翻译过圣经,但马丁路德版本的圣经谬误很多,很多都是自由发挥地翻译出来的。所以,根本不能用来当德语词典。因此,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德语词典,是1781年才出现的。

    当然,这是指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上发生的事情。在马林穿越的这个时空,马林实际上早就捣鼓出了英语国际音标和德语音标,并且初步编写了英语词典和德语词典。

    只是,因为编写得比较匆忙,缺漏很多。但有大体骨架在,马林现在只要找人再充实一下,增加一些内容,就可以了。

    当然,为了给自己刷声望,马林可不会把辛苦编纂出来的英语词典和德语词典还叫这么普通的名字。

    为了给自己刷声望,马林决定,学习康麻子大帝,把德语词典和英语词典,分别命名为马林词典(德语版)和马林词典英语版

    这样,以后的德国人和英国人学习德语和英语,使用的就是马林词典了。而用了这个词典,自然不会忘记马林这个始作俑者。这样,声望就能一代代地刷下去

    想到这里,马林心里别提多美了。于是,他让科勒派人,紧急去德意志各地和英格兰各地,高薪聘请一批语言学的大学教授,请他们一起来帮忙进一步充实和编写他之前匆忙带人编写出来的用于小学教育的初级版的德语词典和英语词典,使之内容更丰富和翔实当然,以后它们都叫马林词典谁用谁就想到自己强行为自己刷他一波声望

第610章 土地置换() 
编纂词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学者。光是请学者,估计都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所以,马林并不着急。因为,着急也没用。

    不过,考虑到未来要整合德意志民族和英格兰民族,因此,马林决定把德语称之为“高地日耳曼语”,而英语,则称之为“低地日耳曼语”。或者,也可以称德语为日耳曼语德意志分支,称英语为日耳曼语英格兰—弗里斯兰分支。这样,就淡化了两种语言的民族区分。总之,要让德意志人和英格兰人,互相觉得——对方语言只是另一种方言而已。

    而且,在德语词典和英语词典编纂完成后,马林还会编纂一部德语和英语互相对照的词典,以方便查阅。

    事实上,英语和德语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两种语言的语法和发音有较大的区别。比如,德语的鼻音比较多,而英语则没这种现象。

    当然,马林编写的德语,并非高地德语,而是低地德语和莱茵河流域的德语。在老霍夫曼的强烈要求下,马林把自己家乡鲁尔区马克伯国的德语方言,当成了标准发音。

    而德意志西北地区的德语,属于低地德语中的低地萨克森语,和东边和南边的高地德语,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低地萨克森语,介于德语和英语之间,属于一种可以同时和高地德语和英语相互交流的中间语言。当然,这是16世纪的德语。越往后,德语和英语差异就越大。即使是低地萨克森语,和英语也渐渐不能交流了。

    比如弗里斯兰语,实际上就是低地萨克森语的一个分支。当然,这个年代的弗里斯兰语更靠近英语的发音。

    低地萨克森语的分布,主要在后世的下萨克森州、不莱梅、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以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荷兰东部地区。而马林治下的地区,恰好就在这个范围之内。当然,鲁尔区也包括在内。

    所以,马林编纂的德语词典,实际上就是为德意志西北地区服务的。至于南方德意志人和东德意志人,未必适应这些发音。当然,有词典上的音标标注,那些使用高地德语的德意志人,学习起来也不困难。

    因为马林有着联合统治北德和英格兰的想法,所以,他才使用了低地萨克森语这种比较能和英语沟通的语言。换成高地德语,那就没法沟通了。

    而且,马林还有一种野心,那就是——用低地德语,去影响高地德语,然后,低地德语就成了标准了

    事实上,这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德语到现在还没有一部专业的词典。而马林的专业词典出来,正好可以作为学习的标准。

    到时候,马林还打算借助教廷的力量,推广这种低地德语,作为教会专用德语。如此一来,南方德意志人和东方德意志人,将不得不学习低地萨克森语的发音。因为,他们就算想学习高地德语,也没有教科书给他们学啊

    然后,低地德语就会成为德语的标准。马林再想想办法,把德语作轻微修改,使之和英语更接近。同时,也稍微修改下英语,好使得英语和德语之间,能够正常交流。如此一来,可以相互交流的德意志人和英格兰人,就不会把对方当异族了。大家相亲相爱在一起,多好这样,也方便联合统治。

    不过,这事急不来,需要慢慢筹划。马林打算,若是有时间,自己亲自加入编纂工作。

    因为,现在还没有作为标准的德语词典和英语词典。所以,这里面操作的空间相当大。马林完全可以把两种相似的德语单词和英语单词,拼写弄成一样。只是,标注音标的时候,还是按照低地萨克森语和英语来标注。但是,以后学过的人看到这个单词就知道啥意思。那样一来,德意志人和英格兰人,不仅可以口头上磕磕绊绊地交流,还能在文字上进行交流。因为,大家好多单词都差不多

    当然,就目前而言,编纂词典的事情,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连出兵英格兰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马林去做。那就是——土地置换

    何谓“土地置换”?就是马林打算把新夺取的日德兰半岛、不莱梅大主教国和西弗里斯兰的原有的地主小贵族们的土地,进行集中置换,把他们聚集到一处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马林这是为了保密

    马林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