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若是真的动武了的话,被逼急了的格德司军队,很有可能杀俘泄愤。到时候,自己承诺的帮乔治解决战俘问题的承诺就要落空了。

    所以,这一次,马林打算采用军队威吓为主,谈判为辅的办法,来解决西弗里斯兰的问题。

    首先,马林肯定要派出大军,而且是要派出让格德司人感到绝望的优势兵力,让其生不出抵抗的心思。这样,逼其交出西弗里斯兰,就没太大的问题了。

    其次,战俘问题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按照欧洲人的习惯,战俘有被赎回去的资格。但是,若是战败者支付不出赎金的话,胜利者却是有资格处理战俘的。贵族还好点,要是嫌浪费粮食的话,杀掉一批平民战俘,还是可以的。毕竟,那些农奴出身的战俘,在贵族眼里都不算个人。

    可问题在于,乔治第二次战败时,他的军队的大部分人,都是盟友赞助他的,包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借给他的四千尼德兰战士。

    这些军队,他非赎回去不可,包括那些平民战士。不然,没法向盟友交代。所以,马林要完完整整地得到这批战俘,然后归还给乔治。否则,就算马林没完成双方交易的约定,没准可能被认定为购买西弗里斯兰失败。

    所以,安全起见,马林不打算此时和格德司军队动武,避免他们狗急跳墙,大规模杀害萨克森战俘。

    而且,马林早就打算好等找到格德司人勾结法国的证据后,就出兵格德司公国本土了。所以,此时没必要打草惊蛇,过早地和格德司人开战。

    所以,马林的办法是——一方面靠着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威吓格德司人,迫使他们主动放弃西弗里斯兰;另一方面,用较低的价格,强买那一万多萨克森战俘

    只要马林肯出钱,格德司公爵就不会气愤到杀俘泄愤。毕竟,钱多钱少都是钱。

    那一万多战俘,马林打算出价30万金币。实际就是卖给皇帝二手武器得的25万金币,再添加个5万金币的零头。

    这个价格,也许和实际价值的超过百万金币完全没法比。但是,那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到底是交出那1万多萨克森战俘,以换取那30万金币,还是杀俘泄愤,相信老奸巨猾的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还是知道该怎么选的。

    当然,为了防止意外,主要是防止格德司人转移战俘。因此,马林特地派遣了1。4万主力部队,一人双马,急急地赶往西弗里斯兰西部平原,封堵住格德司人南下的道路。

    之所以这么做,是怕监督那一万多萨克森战俘的格德司军队,在得知格罗宁根遭到攻击后,会果断带着战俘南下。若是他们把那些战俘带回了格德司公国本土境内,马林还真不讨好追击。

    毕竟,这接下来很长时间他都要装和平鸽的,能不搞事就尽量不搞事。而且,不开战的话,也可以充分迷惑下格德司公国,让他们以为安全了。之后马林找到证据后再突袭格德司公国,将会更加的轻松。今天花点钱把战俘安全赎回来。等到真正发现格德司的卖国证据后,再攻下格德司,那点损失完全可以拿回来,还能得到更多。

    这次出兵,除了威吓对手,还有就是防备敌军把那些萨克森战俘杀害或转移了。然后,再花少量的钱,把战俘都赎回来。这样,他不但占据了西弗里斯兰,还会完成夺回那一万多萨克森战俘的承诺。

    所以,在排除2万大军进入西弗里斯兰的同时,马林还派人往格德司公国本土送了一封信给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本人,先告诉对方自己派了2万大军进入西弗里斯兰的事实,然后,强势地提出用30万金币购买那价值百万金币以上的战俘的要求。

    在自己的大军的威逼之下,相信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还是懂得该如何选择的

第539章 又见秋收() 
事实果然如同马林所料,在收到马林这满含威胁的信后,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被马林这种类似摘桃子的行为气得怒火万丈,恨不得提刀来砍马林。

    可是,最终,查理二世还是冷静了下来,选择屈服

    为何?因为此时格德司公国根本无力和马林抗衡啊。眼下,格德司公国的军队,本土的和西弗里斯兰的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完全无法和马林的四万大军相比。

    而且,论起战斗力,马林的大军击败了拥有2万瑞士雇佣兵的5万精锐的勃萨联军。格德司公国的军队虽然走的也是瑞士雇佣兵的路线,但战斗力还是赶不上瑞士雇佣兵的。所以,他们根本无力和马林的大军相抗衡。

    所以,让出西弗里斯兰是必然的。即使查理二世不想让,马林也能打下来。与其如此,还不如撤回自家的七千军队,保存实力呢。

    对于那一万多萨克森战俘,马林出价30万金币,显然是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但是,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无法拒绝啊。因为,马林在给他去信的同时,已经派兵急速西进,并占据了西弗里斯兰的西南边境,堵住了在西弗里斯兰西边垦荒的四千格德司军队和一万多萨克森战俘的南下道路。格德司公国即使想要转移战俘回国,退路也被马林的大军给切断了。

    而且,查理二世也不敢下令杀俘。不说这不合规矩,还容易引起马林的愤怒。那进入西弗里斯兰的2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若是激怒了他们,那呆在西弗里斯兰的七千格德司士兵,可就没有活路了

    思考再三后,查理二世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先把人撤回来再说。不管怎么说,勉强还能拿回30万金币。要是开打,他就什么都没了,没准还会被马林趁势攻入本土。

    所以,查理二世非常不情愿低接受了马林提出的条件,决定主动放弃西弗里斯兰,并把那一万多的萨克森战俘交给马林,换取三十万金币的低价赎金。

    在十月份秋收开始前,双方完成了最后的交易。格德司军队七千人撤离了西弗里斯兰,并交出了一万多萨克森战俘。而马林,也如约,支付了30万金币的赎金给对方。

    接下来,马林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秋收上去了

    实际上,东弗里斯兰的耕地,因为使用了钾肥的原因,作物生长加速,秋收9月中旬就开始了。

    只是,除了东弗里斯兰和之前控制的奥尔登堡、石勒苏益格公国和北明斯特地区的农庄外,马林新得到的西弗里斯兰、不莱梅和日德兰地区的农田,大多是10月份才开始进行秋收的。所以,秋收会忙很长时间。

    而且,让马林无比兴奋的是——新到手的西弗里斯兰、不莱梅和日德兰,又将为他提供大量的田地。

    西弗里斯兰地区本来就有接近10万尤格拉姆的耕地,加上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利用那一万多萨克森战俘开垦的11万尤格拉姆的耕地,总计接近11万尤格拉姆的耕地。

    而且,这些耕地多半是无主的。为啥?因为之前的西弗里斯兰八大男爵基本都被杀光了。八大男爵下属的骑士们,也多半被杀。所以,那11万尤格拉姆的土地,大部分其实现在都无主了。原本,这些都被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和他的手下们给占据了。但是,格德司公国的人退出西弗里斯兰后,这些土地,基本落到了马林的手里。

    据统计,这11万尤格拉姆的土地,除了有一万多尤格拉姆属于教会不能动之外,其余接近10万尤格拉姆的土地,已经被格德司人巧取豪夺了8万尤格拉姆。但现在,这8万尤格拉姆的耕地,全部归了马林

    当然,这些土地马林也不是全部独吞的。因为,他还要把一部分土地作为战功,奖励给有功的将士。不过,因为马林这次抢夺的土地实在太多了,只需分一小部分,就可以完成奖励了。剩下的大头,还是马林的

    日德兰地区的情况和西弗里斯兰地区差不多,根据协议,丹麦国王汉斯,带走了当地六七百名大小贵族。所以,日德兰地区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约9万尤格拉姆的土地,也全部归了马林。

    别看日德兰半岛的土地面积广大,但丹麦人有发展畜牧业的传统,那么大的土地上,耕地只有9万尤格拉姆,还比不上只有五千多平方公里的西弗里斯兰。但是,日德兰半岛上的草场很多,很适合放牧。最关键的是,日德兰地区的土地,除了属于教会的上万尤格拉姆的土地不能动之外,其余全部属于马林

    至于不莱梅省,这里的情况要复杂一点。虽然不来梅大主教约翰。罗德。瓦尔出于利益上的考虑,接受了土地置换的计划,并带走了瓦尔家族的所有人(因为他们能在施滕达尔地区占到更好更多的土地)。其他随行的不莱梅大主教国的主教们,也带走了很多族人,留下了很多无主的耕地。但是,不莱梅大主教国6万多尤格拉姆的耕地,最后只有3万尤格拉姆的无主耕地。

    为啥?因为约翰。罗德。瓦尔大主教带走的,只是不莱梅大主教国的主要高层,并未带走所有的教士。大多数中低层教士,还是留在了不莱梅地区。

    这些人和他们背后的家族,以及教会,占据了剩下3万多尤格拉姆的耕地。对于这些人,马林还真不太好动。而且,能拿到一半的耕地,算是很不错的了。

    好在,不莱梅大主教国面积广大,还有很多土地尚未开垦出来呢。只要马林能够招募来足够的人口,面积高达6000平方公里的不莱梅省,有的是土地可开垦。除了那些沼泽地开发成本较高外,其他荒地的开垦,还是比较方便的,只要你有劳动力而这一点,对于其他诸侯也许是难题,但马林可以花费重金,去南方地区招募穷人和流民啊虽然把那些流民带到自家地盘上来花销很大,但马林最不怕的就是花钱了。而这些人来了之后,为马林种地,因为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肥料,能快速给马林带来更多的利润呢

    为了保证秋收的顺利,马林把大部分军队都派下田里帮助收割黑麦去了,只留下几千精锐保证安全。

    毕竟,这个年头,收割黑麦都是靠镰刀人工收割的,效率非常慢。若是收割速度太慢,又恰好遇到下雨的话,那就倒霉了,麦子可能会烂在地里。所以,每到秋收的时候,都会有“抢收”这个词,意思就是抢在天气变化前,把粮食收割完毕。否则,若是遇到阴雨,麦子烂在了地里,损失会很大的

第540章 殖民地也丰收() 
在工业革命没有开始之前,秋收是如此地重要,几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秋收有误,可能会导致饥荒和政局不稳。所以,为了秋收,马林把大部分将士都派去参与秋收了。只有南明斯特的几万战俘,没有参加秋收。因为,挖通连接莱茵河的运河,重要性不在秋收之下。

    在这个交通方式落后的年代,道路和河流,也是势力扩张的重要途径。在19世纪的华夏,英国人就通过长江这条重要水道,利用战船,把手伸进了长江流域。而俄国人,则通过举世闻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把手从遥远的欧洲,伸到了东北。

    只是,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太晚了,1916年才通车,而沙俄在1917年就完蛋了。但这条铁路也给后来的苏联带来的便利。所以,1905年沙俄毛子在东北惨败,而苏联在诺门罕战役中却取得了胜利。倒不是说苏军战斗力多强大,实际上,苏军伤亡要超过日军。只不过,因为有西伯利亚大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