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那些战马和武器铠甲,马林原本也打算折现的。只不过,因为量太大,而且武器铠甲也不是新的。想要售卖的话,难免要打折出售。

    可现在,拿来奖励将士们的话,就不用打折了,而是按照其市场价格来计算。

    比如,一套板甲,在市场上卖50金币的,若是马林集中处理这些二手武器铠甲,没准只能卖到二三十金币一套。但是,用来奖励有功将士的时候,却是可以按照其市场售价来计算的。所以,马林把那些二手武器铠甲作为奖励发放给有功将士的话,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至于那些战马,马林决定把其中的大部分都分给那些有功的军官,让他们带回去饲养。平时,也作为军官们的日常交通工具。

    然后,马林只留下一批优秀的母马,放在繁育中心,以培养优秀的后代。至于公马?交给军官们回去饲养呗

    要知道,欧洲本土战马经常**料,饲养费用惊人。把大部分战马奖赏给有功的军官,也算分摊养马的成本呢。而且,奖励战马,看上去就很高端大气上档次,被奖励的人还感恩戴德。

    但实际上,他们养那些战马,也是为马林饲养。因为,作战的时候,他们得把那些平时自己养着的战马拉出来为马林打仗呀?

    因此,马林觉得自己太天才了。一个小手段,就把养马的成本,转嫁给了手下的军官们。要知道,七千匹战马,每天耗费的精料,可是很吓人的。全由马林自己承担,很是昂贵。

    而那些挽马,倒不是天天**料的。而且,那些挽马还可以用来拉车和耕田啊,使用范围较广。拉到民间市场上,也有的是人购买。更何况,马林打算大力开发日德兰半岛,正需要大量的挽马呢。所以,这些挽马,马林自己一个人就能全部吃下。

    当然,这些战马和二手武器铠甲,虽然也是奖励,但却不是全部。论功行赏的时候,肯定要大量赏赐土地的。而那些战马和武器铠甲,只能算是赏赐的添头,代替财物赏赐的。

    只是,战功的计算很是麻烦。尤其是,4万大军的战功计算,更加麻烦。想要统计好全部的战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

    所以,在封赏之前,大家只能先回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等到战功统计结束了,再举办一个正式的仪式,公开进行爵位和土地的封赏,以及财务的赏赐

    因此,在汉堡的分赃结束后,马林自然打算回去了。当然,在回去之前,他还需要等待之前驻扎在威滕堡和柏林的军队来汉堡和他汇合。等所有军队都到齐后,才能正式班师回朝

第534章 提升老大爵位() 
9月份的时候,施瓦茨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分别带着驻守威滕堡和柏林的大军,来到了汉堡和马林汇合。然后,马林就带着大军班师回朝了。

    临走前,马林送走了在他这里长期当人质的勃兰登堡选帝侯乔基姆一世,并释放了部分勃兰登堡选侯国的军官,作为乔基姆一世回去的随从人员。甚至,为了让那些被释放的勃兰登堡选侯国的军官们看起来像点样子,马林还免费送还了部分武器装备。不然,要是马林不送点武器装备的话,乔基姆一世估计得要悲催地带着一群人空手回国。

    而且,马林还送了乔基姆一世一行人以骑乘的马匹。当然,都是挽马。战马价格高昂,马林才不会送还。

    就这样,乔基姆一世和手下上百名军官,骑着挽马,一路凄凉地赶回勃兰登堡选侯国去了。至于勃兰登堡选侯国和萨克森选侯国被俘的大部分将士,根据条约,要等到对方付清了赔款,才能放回去。包括萨克森选侯国的战俘也一样,虽然萨克森选侯国的赔款转嫁给了萨克森公国。但是,马林依然坚持留那些被俘的萨克森将士,为他挖一年的运河,然后才送回去。当然,军官什么的,肯定先送回去了。

    因为,这些军官都是贵族出身,让他们挖运河干苦力,他们不一定能干得来。也许,这些人还会帮倒忙。另外就是,让贵族挖运河当苦力,的确有些坏规矩,容易引起其他贵族的不满。当然,那些普通的骑士,马林还是留下来挖运河了。只有男爵和男爵家的继承人,才有被提前释放的资格。而且,那些骑士家族出身的人,体力也好,力气也大,挖运河是一把好手

    除了这些被俘的正规军将士,那些个被俘的民壮,马林压根就没打算还了。甚至,还要求两国把那些壮丁的家属送过来。而这,也是马林给两国减免了几十万金币的赎金的条件。要不然,不减免的话,每家都需要支付一百几十万金币的赎金呢

    丹麦那边,马林则主要释放了那些贵族和原先的上万老兵,好让他们有对抗瑞典的吞并的资本。至于近两万被俘的新军,则除了贵族军官外,都拉到明斯特地区南部挖运河去了。有这么多壮丁帮忙挖运河,马林相信,运河很快就能挖好。到时候,东弗里斯兰就能通过水路,联系家乡波鸿所在的鲁尔区了。然后,马林再把鲁尔区夺过来,基本上,核心地盘就确立了。至于别的地方,只能等新教战争开始后,再作图谋了。

    就德意志地区而言,马林认为,最精华的地区,就是鲁尔区。有了鲁尔区,就可以搞工业革命。虽然时间比较漫长,但至少先把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

    另外,钾盐矿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钾盐是极为重要的肥料,是丰收的保证。所以,钾矿资源,是马林第二个必须掌握住的战略资源。

    德意志地区虽小,可钾盐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后世,仅仅35万平方公里的德国,钾矿资源排名,次于华夏,但高于美国。

    其中,德意志一个重要的钾盐产地,就是吕内堡公国。其南部的哈茨山脉,以及汉诺威地区,都是重要的钾盐产地。吕内堡的矿盐,实际上很多就是钾盐。如果是kcl的话,吃起来和正常食盐差不多,根本无法分辨。而那些苦盐,主要是硫酸根的盐,可能是硫酸钠(芒硝),也可能是硫酸钾。一般人难以分辨,但是,马林知道,使用从威尼斯进口的蓝色钴玻璃,可以通过简单的焰色反应来分辨出矿盐里是否含钾。

    通过这一手段,马林已经让科勒以不知名商会的名义,在哈茨山脉拿下了几个钾盐矿。另外,马格德堡大主教国境内,也有规模较大的钾盐矿。

    只不过,哈茨山脉和汉诺威的钾盐矿,属于吕内堡公国。而马格德堡大主教国,也不是马林可以动的。

    但是,马林知道,这两个诸侯国,在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后,都是第一批倒向新教的诸侯国。到时候,马林只要高举维护天主教的大旗,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夺取吕内堡公国和马格德堡大主教国了。反正,吕内堡公国现在就是马林的邻国,出兵占领很方便。而马格德堡大主教国,也紧靠吕内堡公国,攻取也很方便

    回国的时候,马林的大军路过奥尔登堡地区(现在不叫伯国了,因为奥尔登堡家族已经是冰岛伯国的统治者了)。在奥尔登堡城,马林见到了坚守在这里的大哥阿德勒。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阿德勒再也不是那个懵懂的小伙子了。见到弟弟马林,阿德勒也拘谨了很多,居然先向马林行礼了

    嫂子丽芙也在,丽芙是被老霍夫曼夫妇特地派来陪伴老大的。因为,阿德勒到现在还只有玛格丽特一个女儿呢,尚未有男嗣。所以,大嫂丽芙临危受命,前来配合阿德勒造小人

    马林之前没注意,这次算是看清了——丽芙的肚子居然隆起了显然,这是造小人成功啊

    大嫂丽芙还是那么泼辣,要不是怀孕,也许都会穿上板甲和大哥比武。看到马林换上了大公才能穿的一套行头,心直口快的她就羡慕上了:

    “哎呀,马林,你都是大公了呀,比阿德勒高了好几级了呢!”

    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啊

    马林一下子反应过来——该给老大提一提爵位了

    之前,马林本身才是一个东弗里斯兰伯爵,想要封赏手下,子爵已经是顶峰了,他总不能也封赏一个伯爵。而且,子爵这个封号,德意志地区都不流行,非常罕见,只在尼德兰和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地区出现过,且权力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座城堡和周边。

    当然,那是帝国爵位系统里没有正式的子爵和子爵领。可在马林的北海大公国,马林却可以设立正式的子爵领。

    之所以设立子爵,还按照惯例,模仿男爵三级制度高了子爵、副子爵和从子爵三个等级,就是为了方便封赏手下有功将士的。否则,要是手下已经到了男爵了,在往上总不能跳到伯爵吧?所以,弄个子爵来过渡一下最好不过

    比如,这次战争结束,身为三级男爵最高级的正式男爵的施瓦茨,按照功劳,就该提一提了。如果没有自觉这个爵位,难道要提伯爵?那跨度有点大啊所以,晋升为从子爵比较合适

    而自己的大哥阿德勒,却大为不同。身为长子,原本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按照欧洲的传统惯例,即使霍夫曼家族继承了布洛克家族的伯爵爵位,也应该是阿德勒优先。马林虽然成功让阿德勒心甘情愿放弃了继承权,但却不能亏待对方。否则,会被人指责的。

    就像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无过错的情况下废掉了长子刘疆太子之位后,还特别优待,允许其作为诸侯王,却使用皇帝的仪仗——因为这本该就属于他的

    阿德勒虽然对马林成为伯爵没啥贡献,但他的顺位在那儿。只要马林宣称自己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东弗里斯兰,就绕不开阿德勒——他才是长子。

    所以,马林必须优待阿德勒。比如,这次封赏,施瓦茨这样的功臣,都要先让一让,得先让阿德勒来。而且,马林还不能小气。施瓦茨会被封为从子爵,而阿德勒则会一下子被封为正式的子爵——这就是血统的力量

第535章 阿德勒的封赏() 
虽然这么做貌似有些不公平,毕竟,施瓦茨的功劳比阿德勒大太多了。但是,在欧洲,血统比战功更重要。

    血统高贵的人,生来就是当军官的。比如英国著名的威灵顿公爵,人家贵族出身,年纪轻轻,花了一笔钱,就买到了上校的军衔。上校起步啊!上校可是团长和旅长一个级别的大佬,管理千把人甚至几千人的干活——这就是血统的力量而普通人出身的将士,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尉级军官的层次,只能干个士官长之类的小兵头目

    这还是在19世纪,那时候欧洲已经开始注重普通人的权益了。而在16世纪,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大贵族出身的子弟,一进军队,就是高级军官。而普通人也许到死都当不上军官

    马林的军队为何战斗力高且士气高昂?因为,将士们明白——即使自己是普通人,但只要表现出色,就有被提拔的机会。若是在别的贵族麾下卖命,这种机会绝不可能有而为了成了贵族,很多平民士兵是敢拿命去换的

    因为血统有别,阿德勒不用打仗,依然可以领取最大的功劳,升级比施瓦茨快。对此,施瓦茨却不会有任何的意见。为啥?这就是欧洲的传统和习惯!

    所以,马林在提拔有功将士前提拔阿德勒,不但不会有阻力,而且还会被人夸奖“懂规矩”

    想到这里,马林就直接对阿德勒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