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格兰就是一个厨艺很落后的国家,一直到后世都是如此。在这个年代,基本每个英格兰人都是吃的黑暗料理,凯瑟琳到了这里后,也只能入乡随俗,天天吃黑暗料理了。实际上,凯瑟琳在亚瑟王子去世后,想离开英格兰,也有受不了英格兰的黑暗料理的原因在内。

    可是,亨利七世比较狠辣。为了留下凯瑟琳,直接强行扣押住了对方,关进了伦敦塔花园塔里囚禁了起来。

    按照程序,应该是贾森大厨做好食物后,由厨房里的试吃人员吃过后,确认无毒,然后,再由守卫班的成员,把食物带去给犯人吃。

    毕竟,伦敦塔里关押的,可都是高级贵族。虽然是囚犯,也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的。

    罗宾逊得知这一点后,当天亲自去厨房接收食物。他以去厨房找吃的为名,提前去厨房吃了饭,还和贾森等大厨喝了酒。

    趁着贾森不注意,罗宾逊把慢性毒药放进了锅里

    试吃员吃的时候,因为是慢性毒药,加上毒药本来气味就比较淡,还被黑暗料理的怪味给遮盖了味道,自然尝不出什么问题。即使要毒发身亡,也要三天后啊

    这是罗宾逊仔细思考后发现的重大漏洞——若是试吃员不死,而凯瑟琳公主却被毒死了。到时候,还是会怀疑到送食物的侍卫身上去的。

    而且,为了避免接触食物,罗宾逊假装喝多了,直接趴在桌子上装睡着了。贾森无奈,只好喊了另一个侍卫,把食物送给了凯瑟琳公主

    第二天晚上,倒霉的贾森大厨,就被杀死在了自己家里。而在贾森的尸体上,杀手故意留下了一个刻着法语单词的铜纽扣

    不过,死了一个厨子,对英格兰朝野的影响并不大。直到三天后,可怜的凯瑟琳公主和试吃员都毒发身亡,大家才重视起贾森的死亡来

    亨利七世派出了断案人员,专门追查贾森的死因。结果,在现场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刻着法语铭文的铜纽扣

    “哼,一定是法国人,指使贾森毒死了凯瑟琳公主。”亨利七世愤怒地拍着桌子说道。

    事情很明显,凯瑟琳公主死了,英格兰和西班牙的联盟关系必然会破裂。而最终谁好处最大?显然是法国人啊!因为,英格兰和西班牙的联盟,就是为了对付法国人的。苏格兰虽然是英格兰的敌人,但却不是西班牙的敌人,没有理由和动机去毒杀西班牙的凯瑟琳公主

    一般情况下,这个推断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睡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去毒杀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啊?

    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背后站着一个吃饱了撑的马林。当然,还有一个一心为弟弟着想的玛格丽特郡主。这俩人为了破坏都铎王朝和西班牙的联盟,算是下了狠手

    表面上,马林和英格兰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压根不再英格兰人怀疑的范围之内。但事实上,马林才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

    因为,玛格丽特郡主的雄厚财力,就来源于马林的支持。此前,玛格丽特郡主为了拉拢罗宾逊骑士,花费的几百金币,都是她偷偷藏了好多年的私房钱。

    因为,她的丈夫理查德。波尔对于财政的监督很严格,不给她太多钱,以免她兴风作浪,给都铎王朝捣乱。

    可是,联系上北海商会后,马林通过北海商会,私下把大量粮食贸易的利润交给玛格丽特郡主,使得她手里的钱变得充裕起来,收买了很多人私下为其效力。

    在亨利七世和理查德。波尔都没察觉的情况下,靠着手里的雄厚财力,玛格丽特郡主已经有能力影响英格兰的大局了。比如,这次买通罗宾逊骑士,毒杀了凯瑟琳公主

    说起来,阿拉贡的凯瑟琳真的很倒霉。原本历史上,她虽然没有被毒死,却被丈夫亨利八世抛弃,郁闷而死。这辈子就更惨了,居然年纪轻轻,就被玛格丽特郡主和马林这两个阴谋家联手给害死了而且,这两人和凯瑟琳公主都无冤无仇

第415章 巨大的影响() 
凯瑟琳公主的死亡,影响是巨大的。亨利七世慌了神,眼下,英格兰正处于动荡之中。若是得罪死了西班牙这个海上强国,等于平白树了一个强敌了。

    西班牙可不同于法国,那可是有能力重创英国舰队的。只要西班牙发狠,出动主力舰队进攻英格兰舰队,胜率是很高的。因为,西班牙的卡拉克帆船,是一种很适合海战的船型。而且,西班牙人也开始在船上普遍装备火炮了。

    而英国人目前还没有搞出英式盖伦船,还在使用和汉萨同盟同款的柯克帆船呢,也还在流行跳船帮对砍的落后海战战术。

    用柯克帆船和落后的跳船帮互砍战术,若是用来对付海军更垃圾的法国,也许还能占优势。可对上已经普遍使用火炮的西班牙战船,实在没啥胜算。

    退一步讲,即使英格兰舰队能打退西班牙舰队,但肯定也损失惨重。到时候,法国人再出手,也许就能灭掉英格兰舰队。

    要是没有了舰队的保护,英格兰完全不是陆上霸主法国的对手。也许,英格兰就要上演又一场“诺曼征服”了

    想到这里,亨利七世冷汗直流。为此,他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直接召见了西班牙常驻伦敦的使臣,赌咒发誓,表明凯瑟琳公主的死和英格兰无关,完全是法国人的阴谋。

    然后,亨利七世还把在贾森家里找到的那个刻着法文的铜纽扣,送给西班牙使臣,作为证据,带回西班牙。

    同时,亨利七世还亲笔用拉丁文写了一封措辞非常谦卑的书信,向斐迪南二世表达了万分的歉意。不过,亨利七世指出——只要自己没疯,肯定不会选择对凯瑟琳公主下毒手。毕竟,他还指望着和西班牙人结盟的。

    在书信送出后,亨利七世立即以另一副面孔,发表了声明,强烈谴责卑鄙无耻的法国人,谴责他们毒害了西班牙公主凯瑟琳

    现在,亨利七世也不管是不是法国人干的了。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屎盆子强行扣在法国人头上,好让自己避开西班牙人的怒火

    同时,亨利七世还在伦敦大肆搜查外国人的居所,但凡搜到匕首和毒药等和刺杀有关的东西,当事人一律逮捕,然后严刑拷问。

    所幸,北海商会的人没有把杀手安置在商会里。虽然商会遭到了彻底的搜查,但却没有搜查到和刺杀有关系的物品。

    而法国人就比较惨了,他们是英格兰朝廷重点的搜查对象。而且,在这个年代,携带匕首和短刀防身,不是很正常的么?

    但现在英格兰朝廷急于洗脱自己的嫌疑,所以对待外国人非常狠。但凡携带适合刺杀的匕首和短刀什么的,或者拥有毒药的,全给带进监狱了。

    一时间,伦敦城里风声鹤唳。好在,北海商会的杀手们,都不是住在北海商会伦敦分部的,而是藏在城外的小院子里。而且,匕首和毒药等工具藏得都很好,没有被大索全城的英格兰士兵找到把柄。

    但那些法国人就遭殃了,他们在敌国做生意讨生活,自然要随时防止被敌国的百姓的恶意的。所以,他们也习惯携带着匕首或短刀等防身。

    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这些匕首和短刀,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这个时候,亨利七世就像疯了一样,逮着谁就咬谁,他才不管你法国商人是不是冤枉的呢。反正,只要是法国人,都非常倒霉。再说了,英国和法国本来就是死敌来着

    原本,勃萨联军和马萨联盟(马林和汉萨同盟之间的联盟的简称)之间几万大军的对决是欧洲贵族界最关心的要闻。

    但凯瑟琳公主死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在英国遭受虐待并最终被杀害的新闻,立即取代那场大战,成了欧洲贵族圈的头条新闻。

    事实上,这是北海商会故意散播出去的。在马林的指示下,除了在英格兰,其他欧洲国家,早就被马林的手下安排了人员。只等凯瑟琳公主挂掉,就开始宣扬——英国人不但囚禁了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在受到西班牙人的指责后,就丧心病狂地毒杀了凯瑟琳,还陷害给法国

    这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也跳了出来,信誓旦旦地表示——法国从来都没有想过,也没有做过毒杀凯瑟琳公主的事情。他以国王的名誉发誓,绝对没有派人去毒杀凯瑟琳公主。至于伦敦发生的事情,是亨利七世故意栽赃给无辜的法国人的

    眼看法国国王都站出来赌咒发誓了,欧洲贵族圈的人,就更加相信是英国人自己搞出的事情了。因为,法国国王若无把握,肯定不会随便发誓的。这样一来,英国“贼喊捉贼”的形象就更明显了

    而此时,在西班牙国内,却吵翻了天

    西班牙贵族圈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凯瑟琳公主的死英国人难辞其咎,应当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转为敌对。至于是否采取行动,看看再说。

    而另一派,则认为此事太过蹊跷,法国人的确有极大的嫌疑。而且,和英国闹翻,并不符合西班牙国家利益。因此,这事,不管是不是法国人做的,就当是法国人做的,才符合西班牙的国家利益

    两派一派是冲动派,以青壮派贵族为主。另一派则是理智派,以老年贵族为主。可是,青壮派贵族虽然不够理智,但以荣誉为名,动静闹得比较大,让理智派也有些招架不住。毕竟,自家公主被毒死,西班牙脸上的确无光。

    至于斐迪南二世,则偏向于理智派。毕竟,他也是个老牌政客了。而且,斐迪南二世这人,重男轻女,并不重视那些女儿们,只看重胡安王子。所以,对于凯瑟琳的死,更多是面上挂不住,而不是真的有多愤怒。所以,这事,他比较偏向于理智派。可是,少壮派以荣誉为名,逼得身为凯瑟琳父亲的斐迪南二世有些下不来台,不大好做出决定。所以,这事就只能先拖着了,先打一段嘴皮官司再说

第416章 下完毒就跑() 
丹麦这边,克里斯蒂安王子收到南边传来的情报后,率领2万大军,花费了十天,才赶到里伯城外。

    而此时,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已经带着三千精锐入城,并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事实上,此时里伯城里有四千精兵和两三千民壮,全拉上城墙的话,丹麦军队短时间内根本别想攻下来。

    可是,为了不吓着克里斯蒂安王子,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下令,只让原本的一千精兵,穿着白底黑十字马甲,站在城头上作为主力,抵挡丹麦的进攻。

    而另外三千增援的精兵,则全部换上老百姓的衣服,看上去像民壮一样。果然,这给了克里斯蒂安王子一种错觉——城头上的守军,只有一千人是正规军,其他都是民壮。而实际上,城头的守军全是正规军,民壮都在城下当替补呢

    不过,在丹麦大军攻城的时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只下令拿出250支火绳枪来用于抵抗。因为,按照马林军中长矛手和火枪手的比例是三比一的标准,火枪手应该占正规军的四分之一。明面上,城头上应该只有一千正规军,当然应该只有250支火绳枪。

    至于另外三千人的750名火枪手,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干脆没让他们上城墙,而是从民壮中,挑选了750名擅长射箭的青壮猎户取代了他们,在城头上使用弓箭对敌。

    不过,250支火绳枪也不少了。丹麦大军都是长矛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