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轮战车,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俞大猷含冤入狱后被放出来之后,去大同镇练兵时,根据蒙古骑兵的特点,特地设计出来阻挡蒙古骑兵冲阵的。

    俞大猷发现,明朝步兵和蒙古骑兵作战,最害怕被蒙古骑兵突入阵中。因为,那样会导致全军崩溃。接下来,就任凭蒙古骑兵砍杀了。

    于是,根据含冤去世的著名军事家曾铣的车营之法,俞大猷创造出了独轮战车。就是在独轮车前面插上三四个矛头,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若是蒙古骑兵敢撞上来,直接就被车前的三四个矛头给捅穿了。而独轮车后面两个支架,因为深深地扎在土里,导致独轮车不会被装开。这样一来,率先冲上来的蒙古骑兵,战马就会被扎死在车前,而骑兵,摔下马后,也会被明军杀死。后面冲上来的蒙古骑兵,只能撞到最先那匹战马的尸体上,不得前进。

    这样一来,蒙古骑兵就不可能突入明军步兵阵中了,只能停下来,否则会被自己人撞得人仰马翻。而明军步兵主力,也不会因为战阵被冲垮而溃败。

    与此同时,明军步兵,躲在独轮战车阵后面,不住地用火枪和弓箭射击,大量杀伤蒙古骑兵。然后,明军骑兵,等到蒙古骑兵被独轮战车阵阻碍后,也会从侧面冲出来,攻击失去了速度的蒙古骑兵侧翼。

    通过独轮战车阻敌,火枪手和弓箭手不住射击,最后派出明军骑兵冲击被逼停后丧失了速度的蒙古骑兵,这一整套的战术,大同镇多次打败入侵的蒙古骑兵。然后,俞大猷自然免罪了。

    俞大猷之所以选择用独轮车作为阻敌的战车,而不是像曾铣那样大量使用厢车,是出于成本考虑的。曾铣之前是兵部侍郎和三边总督,自然有能力调用大量的厢车。而在大同镇的俞大猷,不过是个戴罪立功的罪臣,自然不可能有调集大量厢车的能力。

    所以,俞大猷使用了最便宜的独轮车,在独轮车前面安几个矛头,就成了阻敌的战车,便宜又实用。

    后来,戚继光奉命镇守蓟北的时候,受到俞大猷的启发,也使用车阵打击蒙古骑兵。不过,戚继光在俞大猷和曾铣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弄出了偏厢车。就是一面有板墙,一面没有的战车。

    遇到敌军的时候,把偏厢车有板墙的那一面对着敌军,士兵们通过板墙上的射击口,用火枪和弓箭射击蒙古骑兵。

    偏厢车巨大,蒙古骑兵显然冲不过去。而且,射箭打击明军的话,弓箭也被板墙给挡住了。而明军,却能通过板墙上的射击孔,从容射杀蒙古骑兵。甚至,因为偏厢车巨大,戚继光还把虎蹲炮搬上了偏厢车,射杀蒙古骑兵。

    靠着这种车阵,戚继光坐镇蓟北的时候,杀得蒙古骑兵不敢靠近

    马林上辈子曾经分析过这两种战车的优劣,发现,论战斗效果,自然是戚继光的偏厢车战斗力更强,防护力更高。

    但是,偏厢车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主要问题是,偏厢车太过笨重,不利于行军。而俞大猷的独轮战车,虽然没有偏厢车防护力好,但胜在轻便灵活,行军方便。大军若是快速行军,独轮战车也能跟得上。若是换成偏厢车,就只能跟着辎重部队慢慢走了。

    而且,骤然遇到敌军骑兵的话,独轮战车部署更快,只要把两个支架插入土中,固定车体,就可以阻敌了。而偏厢车,则要花时间把拉车的战马先解下来,然后车厢侧面排好,正对敌军,比较耽误时间。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欧洲地区,除了东欧的鞑靼人,西欧是没有成建制的弓骑兵的。所以,没有必要使用偏厢车来阻挡敌军骑兵的弓箭射击。

    因为,西欧骑兵和阿拉伯骑兵,都是近战型骑兵。只要祭出俞大猷的独轮战车,就足够阻挡对方的冲锋了。

    退一步讲,就算敌军有弓骑兵,马林的方阵里有大量的火枪手,对射也毫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马林决定,给自己的大军,大量装备俞大猷的独轮战车

    之所以如此决定,是因为马林想到了西班牙方阵的缺点——缺乏进攻能力

    马林的方阵,因为在方阵四周挖了两道深沟。虽然阻挡住了敌军的前进步伐,但同时,也阻碍了己方军队的进攻路线。

    所以,马林的方阵,只能用于防守战,不利于进攻。

    但是,若是把挖深沟改为使用俞大猷战车的话,那就大不一样了

    敌人进攻的时候,独轮战车的两个后脚支架,深深扎入土中。但若是敌人败逃了,推车的士兵完全可以把后脚支架从土中拔出,然后推着车追击敌军。敌军若是反扑,再把后脚支架扎入土中打防守反击呗

    如此一来,马林的军队,移动能力将会上一个大台阶,不再是只能站在那儿被动防守了,也有追击敌人的能力了。

    而且,独轮车不但轻便,上面也可以放一些军用器械的。比如,可以放一些拒马和扎马钉。一旦敌军骑兵数量太过庞大,推车的士兵,可以把车上的拒马和扎马钉扔到车前,阻挡敌军骑兵的冲锋。无论是钉满钉子的拒马,还是专门扎马蹄的扎马钉,都会成为敌军骑兵的噩梦

    当然,这一招是在敌军骑兵数量太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不然,撒那么多恶毒的扎马钉,不但影响敌人的冲锋,也会影响本方军队的追击的。人的脚要是踩上扎马钉,那叫一个酸爽啊

第305章 大豆油() 
扎马钉太过恐怖,既能伤敌,又能伤己。而且,其四个尖角,无论怎么拨动,都会有三个尖角支撑地面,形成稳定结构,而另外一个尖角,则保持向上,谁踩上去谁倒霉。

    因此,撒出去后,威力实在太大。传说,扎马钉是诸葛亮为了应对魏国的骑兵优势,而发明的。有了扎马钉,对方骑兵就不能放开来冲锋了。不管是阻敌还是撤退,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唯一的问题,就是撒出扎马钉后,自己人的冲锋,也会被阻碍。

    于是,马林开始思考,如何用扎马钉扎敌人,却不伤害自己最终,他从铁丝网上的铁蒺藜里找到了答案

    具体的办法就是,在扎马钉中间打一个孔,把扎马钉用绳子串起来。作战时,把扎成串的扎马钉扔出去,推车的士兵手里拿着可以把这一串扎马钉收回来的绳子。

    一旦己方军队需要进攻了,推车士兵就用绳子,把那一串扎马钉给收回来,免得扎到自己人。而敌人进攻的话,虽然停下脚步,弯下腰,就能见到一串的扎马钉,并将其收拢。但是,独轮战车后面的火枪手,是不会给对方这个机会的。而敌人的骑兵,因为冲太快,加上在马上,也不会有收拢扎马钉串的机会。只要对方骑兵冲过来,就难以避免受到扎马钉的严重伤害。

    当马林把改装好的几十辆独轮战车和打造好的几十串扎马钉在校场上展示给手下军官们看的时候,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骑兵军官,看了之后,只感到头皮发麻。

    面对地上密布的扎马钉,和最后车前放着四个矛头的独轮车,骑兵军官不知道如何破解。其恐怖程度,完全不亚于之前马林搞的两道沟和木尖桩。两者的阻敌功能,都非常强大。而区别则在于,两道沟加木尖桩的战术,既阻挡了敌人,也阻挡了自己,只能用于防守。而独轮战车加扎马钉串,不但可以阻敌,而且可以快速收回,不影响我军追击敌军。

    骑兵军官们讨论半天,也没能想到任何破解之法。最终,他们认为,避开锋芒才是正确的选择。或者,用黑衫骑士的火枪战术来对付。

    但是,马林的方阵里,火枪手大量。而且,使用的还是比黑衫骑士的卡宾枪威力更大的长管步枪。所以,黑衫骑士也不顶用。对射的话,吃亏的肯定是黑衫骑士

    要是用火炮攻击的话,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马林军中火炮的装备数量一直很高。和马林进行火炮对射,貌似也不太明智。

    最终,大家只能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长矛手不畏伤亡地冒死前进,清理掉扎马钉串,然后上前隔着独轮战车和马林的士兵互捅。但是,在火绳枪排枪的打击下,这个伤亡有点太大了。当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后,军队很容易崩溃

    讨论结束的时候,骑兵军官们面色里都带着些惊恐。他们感觉到,独轮炸车和扎马钉串以及拒马的战术一出,以后骑兵冲击步兵方阵的难度将会无限大,属于步兵方阵的时代,即将到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马林的本土获得了丰收,布雷顿角岛和双岛同样也获得了丰收。至于格林纳达岛,自然也大获丰收。不过,那边没有秋天的概念,一年四季都是夏季。

    秋收结束后,三处殖民地都用船运回了大量的物资。布雷顿角岛运回的,有黑麦,有食盐,还有大量的纸张;亚美利哥岛运回的,则主要是100万磅大豆和200万磅春小麦;格林纳达岛则运回了50万磅蔗糖,和大批的生姜和稻米。

    原本,格林纳达岛是可以运回更多的蔗糖的。不过,因为新开辟的古巴哈瓦那殖民地,需要大量的甘蔗苗。因此,老乔治下令把更多的甘蔗节用于培育甘蔗苗了。但是,50万磅蔗糖,也足够东弗里斯兰的贵族们消耗了。毕竟,这个年代,蔗糖还不是平民可以吃得上的东西。而贵族那么少,蔗糖的总消耗并不大。

    这个年代的蔗糖,价格也是很贵的,达到了2先令每磅。也就是24芬尼每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12天的工资。如果按照后世普通人每天100元的水平计算,一磅蔗糖,可能卖价高达1200元——简直吓死人

    亚美利哥岛运回来的100万磅大豆,马林去年搞出了炒黄豆和豆腐。但在今年,马林忽然想起来,貌似可以榨豆油啊

    现在,马林和东弗里斯兰的贵族们,一直都在用猪油和牛油作为炒菜的用油。虽然味道也不差,但是没有植物油健康。身为贵族,因为肉食摄入很多,所以,还是需要注意健康的。

    于是,马林搞来螺旋式压力榨油机,开始用黄豆榨油。马林先把黄豆炒熟了,然后,放入螺旋式榨油机,用螺旋柱,使劲挤压黄豆,使之出油。熟黄豆榨出的油,带着香味而且更加容易保存。

    得到豆油后,马林下令,以后厨房做菜,不再使用猪油和牛油作为烹饪用油。毕竟,动物油里有很多不利健康的成分。而植物油,相比之下,则要健康很多。

    而且,榨油后剩余的熟豆饼,带着炒黄豆的香气,也是很不错的饲料,拿去喂马,也是很受马匹欢迎的。

    有了大豆油,很多中式炒菜,炒出的味道,也更加的正宗。尤其是炒蔬菜,使用动物油脂炒的话,还是免不了一股肉香味。但是,这脱离了炒蔬菜的本意。只有使用植物油炒蔬菜,才能更加地尝到蔬菜的原汁原味。而且,动物油胆固醇含量较高,吃多了,对健康并不好。所以,用豆油取代动物油炒菜,显然更加符合健康要求。

    事实上,马林的这套做法,被这个年代的普通人知道了,肯定会被狂喷。对于那些普通老百姓而言,油水是很缺的。所以,普通老百姓,更加请来动物油。因为,动物油能让他们感觉到更多的肉味。这就像华夏改革前,老百姓缺油水,更加喜欢吃肥肉。而到了21世纪,大家都开始喜欢吃瘦肉,而不喜欢吃肥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