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隋炀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长达1700公里以上,但是,隋炀帝那是动用了举国之力,使用了两三百万民夫,才挖成了这世界第一长的运河。马林国内总人口也才几十万,哪有实力挖太长的运河?一条60多公里的运河,已经达到极限了呢。

    对于没能在利珀河北找到煤矿,马林并不气馁。因为马林记得,这边的煤矿,到了21世纪初,还在开采。那就证明,利珀河北边的煤矿,是地下矿,比较难以发现。因为如果是露天矿的话,早就被开采完了。比如鲁尔河附近的地区,露天矿多些,但开采也最早。不管多大的矿,开采几百年下来,加上欧洲采矿机械先进,也差不多开采干净了。因此,马林前世看过的一张煤矿分布图上,那些个主要分布在鲁尔区南部的废弃矿井,才是马林着重开采的对象。因为,那些矿井开采早,证明其发现容易,煤矿埋藏浅,开采难度也低。而后世发现的那些个煤矿,多半是埋藏深,难以开采的。不然,早就被发现了。就像塔拉的铅锌矿,如果不是埋藏在50米厚的土层下面,也不会等到1970年才被发现。

    因为没有发现煤矿,马林和施瓦茨等人,没精打采地策马返回了。沿途中,田野里禾苗都出土了,远远望去,像是一地的韭菜

    “这里的土地真肥沃啊,到了秋天,不知道打多少粮食呢!”马林感慨道。

    “呵呵,可惜啊,这些土地都是明斯特教会的。收获的粮食,主要归入教会粮仓,有的还要算成什一税上缴”施瓦茨忽然插了一句。

    “什一税”忽然,马林愣住了,赶紧勒住马停了下来,害得后面的骑士差点撞上来。好在马林这些护卫骑士们骑术高明,纷纷勒住马,避免了“撞车”。

    “怎么了,少爷?”施瓦茨奇怪地问道。

    马林想了想,叹了口气道:

    “施瓦茨,我想我们有麻烦了”

    “麻烦?什么麻烦?”施瓦茨不解。

    “什一税啊”马林叹了口气,满是惆怅。

    “什一税怎么了?”施瓦茨没反应过来。

    “怎么了?明斯特的教会和咱们不是一条心啊。想瞒报什一税,在明斯特行不通啊!”马林终于是把内心的担忧说了出来。

    施瓦茨想了想,脸色也变了

    为什么?因为马林掌握着先进的农业技术,主要是肥料。所以,东弗里斯兰的粮食产量,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

    但是,为了防止这个秘密泄露,马林早就控制了东弗里斯兰的教会。即便是新征服的奥尔登堡伯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的教会,也被马林用手段控制住了。

    这样一来,马林粮食高产的秘密,就被瞒报了。而教会征收什一税时,依然按照从前的征收量,而不是使用了肥料后高产情况下的十分之一的量。

    东弗里斯兰伯国、奥尔登堡伯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的教会,之所以比较好控制,是因为它们都是世俗国家,教会势力都被压制了,只要马林威逼利诱,他们就不得不和诸侯合作。

    但明斯特主教国不同啊,马林虽然得到了它的世俗治权,但明斯特主教国国内的教会势力太过强大了。加上宗教权马林暂时无法干涉,而且现任主教康拉德还和马林有仇怨。

    这样一来,等到秋收的时候,教会征收什一税,肯定不会帮助马林瞒报。若是马林在明斯特主教国内使用了新的农业技术,造成粮食产量暴增。马林几乎可以肯定,康拉德主教派去田头等着征收什一税的教士,肯定会把这个秘密汇报上去。而康拉德这个和马林注定不和的主教,也肯定会把这个秘密传播开去。

    这样一来,马林保守了几年的农业机密,就会传播开去。而且,之前几年瞒报什一税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即使教皇是他岳父,但这种偷税漏税的行为,也会引起公愤的。

    有那么一瞬间,马林几乎生出了使用“坎特雷拉”把康拉德主教毒死的冲动。但是,马林忍了下来。要是康拉德主教死于“坎特雷拉”。只要一对比亚历山大六世的死状,以及马林和现任教皇的亲近关系,别人很容易联想到亚历山大六世的死因。因此,马林压制住了毒死康拉德主教的诱人想法。而且,现在明斯特主教国的主教任命权,还在科隆大主教手里,不是自己推荐使用的主教,终究不会帮自己瞒报粮食产量的。

    所以,马林对于要不要在明斯特主教国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始举棋不定了

    “要是什一税的量能固定下来就好了”这时,边上的绍尔突然说道。

    “什一税固定下来”马林皱眉思考了一会儿后,豁然开朗了

    “对呀,我可以让教廷把我国的什一税的数量固定下来呀!”马林猛地一拍脑袋。

    要是别人,不一定有这个本事。但是,马林是谁?他可是现任教皇的女婿啊。只要随便再为教廷立个功,让他的教皇岳父,找个由头,把东弗里斯兰等马林的领地上的什一税的税率定下来,还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到时候,教皇岳父完全可以把东弗里斯兰和明斯特主教国的什一税,尤其是粮食出产的什一税,定为15磅每亩,也就是90磅每英亩。

    找个税率,放到别的国家,绝对属于高税率了。因为,其他国家,很多亩产都达不到150磅。使用每亩15磅的什一税来征收,绝对是征收多了。

    但是,马林名下的庄园,现在亩产平均已经达到了500磅以上。这样的情况下,固定为15磅每亩的税率,绝对是马林赚大了。而且,只要马林不公开自家的亩产量,这个税率,绝对不会有人羡慕

    想明白这一点后,马林决定,联系自己的教皇岳父,唱一出双簧,然后,来个固定税率。这样,即使以后粮食高产的秘密泄露了,别人也无可奈何——教廷都给固定税率了,咱不是偷税漏税啊

    思来想去之后,马林决定——再增派3000雇佣兵去罗马,使得其派在罗马的军队,达到1万人。而且,薪水由自己负担。

    如此巨大的贡献,尤利乌斯二世完全可以列为典型,然后公开表彰。最后,借此由头,趁机给自己定一个固定税率。这样,以后自己就不用按照真正的十分之一的标准缴纳什一税了。而且,是奉旨偷税漏税

    至于上哪儿去找3000人派去罗马,马林忽然想起了现在还没遣散的那5800名明斯特的雇佣兵。

    原本,马林是打算把他们都送去爱尔兰的。但是,现在拿来糊弄罗马那边,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爱德华伯爵那边,送2800人给他也是足够了。

    就这样,马林把原本打算送给爱德华伯爵的5800人,砍掉了3000人,缩减为2800人的规模。然后,那被砍掉的3000人,则被马林打算送去罗马,帮忙守卫佛罗伦萨等城市。

    这些德意志雇佣兵,马林虽然看不上。但是,他们的战斗力,比之意大利雇佣兵,还是强上不少的。

    到时候,再吩咐施塔德对他们再进行一些特训,是他们的纪律变得好一些。这样,也能拿来糊弄糊弄了。反正,守卫罗马的主力是自己拿7千老兵。这3000雇佣兵,只不过打个辅助而已,还是可以胜任的。

    而且,守卫罗马,对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基督徒而言,绝对是无比光荣的事情。毕竟,现在可是教廷拥有无上权威的时期。守卫教廷所在的罗马,绝对是很涨脸的事情。

    就像后世大名鼎鼎的梵蒂冈教皇卫队,那些个瑞士小伙子们,待遇很低,但依然有人愿意。因为,对于那些虔诚的教徒而言,守卫梵蒂冈,守卫教皇,是一件无比神圣的工作

    自己再给罗马教廷送去三千兵马,而且还是不用支付薪水的。那样一来,尤利乌斯二世完全可以找到很好的借口,给自己发个福利,固定一下什一税的量。然后,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偷税漏税,而不担心被揭发出来了

第234章 政治是有派别的() 
解决了什一税的问题,马林心情大好。但是,回到明斯特城后,他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因为,一帮子文官在那哭诉——人手不够啊!

    马林总共才带了30名文官来,虽然有10人是中世纪的大学生,但是,人数太少了啊!

    这30人,接管明斯特城的政务都勉强,更别说接管整个明斯特主教国的政务了。可惜的是,马林现在是在拿不出人手来接管整个明斯特主教国啊。

    之前,为了管理奥尔登堡伯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马林已经把所有的文职人才都派过去了。现在这30名文员,还是马林挤出来的人手。

    可是,这么点人,用来接管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明斯特主教国,实在是不够用啊。

    最多最多,这帮人只能接管明斯特城和周边一带的政务。至于更远的地方,他们根本就没办法管得到了。

    要知道,在后世,随便一个小镇,都要有上百人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事业单位,如派出所、供电所、财政所、税务所、水利等单位)。马林带来的这30人,能把明斯特城管好了,就算不错了呢。

    而且,明斯特主教国也是有很强大的本土势力的。而且,一些小地方,官方势力也是无法具体管理的,只能选择和当地人合作。在古代华夏,除了县城有个县老爷外,乡村里都是依靠族老来帮忙管理的。而在古代欧洲,地方上都是由小贵族和庄园主一起管理的。基本上,诸侯命令的官员,只能管理到城镇,乡下地区,都是由当地小贵族或庄园主协同管理的。

    但是,马林现在作为一个新来的外人,也缺乏和当地小贵族和庄园主们沟通的桥梁。即使是负责管理城镇的文官,也是极度缺乏的。要知道,一万平方公里,在欧洲都可以建立好几个小国了。即使在后世的华夏,也能建立两个地级市和十来个县区了。

    10个县的地盘,天知道要多少文官。放到后世,一个县起码有几百上千个公务员。即使古代文官少,一个县至少也需要几十个文职官吏啊。那还是在放弃了乡下管理权的情况下,也就是把乡下地区主要交给了合作的小贵族和庄园主。但即使这样,明斯特主教国,至少也要几百人规模的文官队伍啊

    但是,现在让马林上哪儿去找几百个文官啊?难道,只能选择留用以前那些教士文官?

    可是,这样一来,马林很容易被架空啊

    要知道,那些教士们的老大康拉德主教,并没有去职,还留在明斯特呢。马林若是敢留用那些康拉德任用的教士文官,百分百有被架空的可能。除非,康拉德主教离开明斯特或者去世

    所以,为了掌控明斯特主教国的世俗治权,把文官全部换一茬,那是必然的需要。

    可是,马林现在很缺文官,到底从哪儿弄文官来呢?难道,要去开招聘会?马林摇了摇头,甩开了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只要立起招牌,就会有一堆大学生来抢食。这个时代,读书人都是很少的。马林带来的十个大学生,还是他千方百计挖来的平民大学生呢。那些个贵族大学生,鸟都不鸟马林的。因为,人家的前途必然是辉煌的。有贵族身份,加上大学生的光环,混出头几乎是必然的。只有那些平民大学生,虽然有大学生光环,但想混出头比较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