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矿石的运输。而且,这条大道也会归北海商会所有,当地人无权设卡拦截。

    一旦储量欧洲第一的塔拉矿山投产,马林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的铅和锌。铅自然是用来作为铅弹,而锌,则用来制造白铁皮。嗯貌似也可以用来制造假银币

    而获得塔拉山,也是当初马林支持爱德华伯爵攻打英王直属领地的主要动机。要是亨利七世知道马林因为一个叫塔拉的爱尔兰小山坡,全力支持他的对手爱德华去攻打英王直属领地(thepale)和基尔代尔伯国,还取得了成功,估计会哭晕在厕所的

第214章 什么,又要花钱?() 
遥远的南欧,意大利半岛,施塔德和他的七千东弗里斯兰军队,完成了对佛罗伦萨城的占领后,等了好长时间,等到溃退的法军离开了佛罗伦萨共和国境内,才四处出击,拿下了佛罗伦萨共和国全境。然后,等待教皇国派出意大利雇佣兵来接管防务。

    而施塔德和他的东弗里斯兰军队,则又撤回了罗马,成为罗马城的护卫军团。

    眼下,新登基的教皇,并不信任意大利雇佣兵,只相信自己的女婿麾下的正规军。没有施塔德的大军在身边,尤利乌斯二世甚至有些缺乏安全感。

    虽然说,施塔德按照东弗里斯兰的方式,在教皇国挑选了6千山民,进行了东弗里斯兰式的正规化军事训练。但是,因为训练时间尚短,还不能形成战斗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尤利乌斯二世还需要仰仗施塔德和他麾下的将士们,来护卫罗马城和教皇国的安全。

    而且,自从那次流氓选举时间过后,尤利乌斯二世形成了一个恶趣味。每次商量事情,都会在拉特朗大教堂大殿外,安排一些东弗里斯兰士兵和自己的手下。他们不穿军服,只是身着普通人的服饰。但是,却头顶着“公民代表”的名义旁观。要是一言不合,这些个“公民代表”可是会阻止那些反对尤利乌斯二世的枢机主教上厕所和吃饭的

    看着这些个“公民代表”,经历过那次流氓选举的枢机主教们都感觉膀胱有些涨,似乎又要想上厕所了

    这样,在“公民代表”的压力之下,敢于公开和尤利乌斯二世叫板的枢机主教,貌似很罕见了耶

    因此,在尤利乌斯二世执政后,每次枢机会议,会场上都一片融洽。心高气傲的枢机主教们,围绕在意尤利乌斯二世为核心的教廷扛把子周围,形成了一个共同进退的,很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

    不过,在尤利乌斯二世提出,为了答谢东弗里斯兰伯爵马林出兵帮教皇国“维持秩序”和夺取佛罗伦萨地区的巨大功勋,准备把明斯特主教国这个间接接受教廷领导的主教国的世俗治权奖赏给马林的时候,与会的大多数枢机主教,都露出了不满的神情。

    毕竟,教廷这么多年来,只有侵吞他人利益的,哪有送主教国这样,把大量的利益送给别人的?

    于是,尤利乌斯二世和大家解释。并和盘托出了用德意志的教廷管不到的领土治权,来换取别人帮自己攻打意大利的领土的宏伟计划。

    尤利乌斯二世告诉枢机主教们,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教皇国能够统治全意大利

    枢机主教们都被尤利乌斯二世这个疯狂的想法给震惊到了

    他们都知道,教皇国虽然是意大利的强大势力之一,但靠的不是军事。更多的,是因为教廷的巨大宗教影响力,才使得教皇国成为意大利的重要势力之一。

    如果抛开宗教因素,教皇国的国力,比不过威尼斯,比不过米兰公国,比不过那不勒斯王国,甚至都比不过佛罗伦萨共和国

    如果不是教廷的宗教地位太高,没有人敢轻易攻打教廷,教皇国没准早就被邻居那不勒斯王国给吞并了。

    因此,教廷的枢机主教们,从未想到过能以教皇国的力量,去统一意大利。因为,教皇国国力不够

    当然,这倒不是说教皇国穷。而是,教皇国从欧洲各国征来的“什一税”,大部分都进了教皇和枢机主教们的私人腰包。所以,教皇国虽然不穷,但国家财政真心不算太好。因为,教廷利益大部分都被腐朽的枢机主教们给私吞了啊

    这就像末期的大明帝国,看着是个大帝国,但朝廷财政差得要死。但那些掌权的大臣们,却个个富得流油。

    所以,虽然教廷每年从欧洲各地收不少钱上来,却无法使得教皇国强大起来

    尤利乌斯二世提出的大胆的计划,的确有机会让教皇国获得更多的意大利的土地。就像前不久,新任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就利用东弗里斯兰伯国的军队,攻下了富庶的佛罗伦萨共和国。

    但是,枢机主教们不反对雇佣别人帮忙征战,却对把一个偌大的明斯特主教国作为奖励送给东弗里斯兰伯爵马林,存在了巨大的异议。因为,这种事情没有前例,也不符合惯例。

    在这些自大惯了的罗马枢机主教们看来,一个区区边远小国的伯爵,能为教廷的大人物们办事,那是他的荣幸。最多,赏点钱财就行了,哪里用得上赏赐一个国家的领土给他?而且,这块领土,也不是教皇国直属的啊。它的直属上司,是在德意志非常有权势的科隆大主教赫尔曼四世。

    教廷不经过赫尔曼四世的同意,把明斯特主教国送出去,引来赫尔曼四世的反弹怎么办?要知道,身为神罗七大选帝侯之一,赫尔曼四世控制的科隆大主教国,国力不在教皇国之下。

    要是赫尔曼四世坚决不同意,就会让教廷很难堪的。到时候,该如何收场呢?难道对赫尔曼四世进行“绝罚”?

    可是,绝罚也不是随便用的啊。赫尔曼四世若是犯了教条,对其进行绝罚,没人会说什么。但是,拒绝送出明斯特主教国,貌似没有触犯教条,不好轻易惩罚啊

    听着主教们的讨论,尤利乌斯二世也很头疼。虽然说,他可以利用场边的“罗马公民代表”强迫枢机主教们通过决议。但正如那些枢机主教们所说,这事很难办啊。

    枢机主教们通过决议并不难,但要获得科隆大主教的同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家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掌控者国力不弱于教皇国的科隆大主教国和一群附庸主教国的超强势力的掌舵人。

    所以,谨慎的尤利乌斯二世没有立即通过这项决议,而是派人给马林送了一封信,要他自己想办法,先贿赂下罗马枢机团的红衣主教们。另外,还要贿赂下现任的科隆大主教赫尔曼四世,让他同意对明斯特主教国放手。

    科隆大主教和其他世俗诸侯不一样,那些个世俗诸侯,位置都是世袭的。领土对于那些世俗诸侯而言,都是家族财产,不能轻易给人。

    但科隆大主教不同,科隆大主教是在教廷的监督下选举出来的,并非世袭。所以,若是自己挂了,科隆大主教国并不一定会传给自己的家族后辈。因此,和那些世俗诸侯是不一样的。

    尤利乌斯二世认为,只要贿赂科隆大主教赫尔曼四世,给足了钱,就会让其放弃对明斯特主教国的掌控。只要科隆大主教这个大选帝侯松口,至于那明斯特主教的意见,谁在乎?

    教廷同意了,科隆大选帝侯他也同意了,马林占领明斯特主教国,那就合理合法了

    当身处沃尔姆斯的马林接到尤利乌斯二世的信件后,脸色立即垮了:

    “什么,又要花钱而且,貌似这次要花的钱很多啊”

第215章 卖粮(上)() 
马林苦着脸想了半天,发现这钱还不能不花。罗马枢机团那边可花可不花,但科隆大主教这边,则是必须花的。

    教廷把面积很大的明斯特主教国送给自己,是慷科隆大主教国的慨,科隆大主教要是知道,不生气才怪。

    虽然说,科隆大主教是教廷的下属。但是,科隆大主教是实力派的诸侯,即使教廷,也不能随便指挥科隆大主教。

    更何况,要是马林利用教廷威逼科隆大主教,那可能自己真的会四面楚歌。本来,七大选帝侯里,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两家已经很敌视自己了。若是再得罪科隆大主教,那就是得罪三个大选帝侯了。

    两个选帝侯,带着他们的小弟,马林自问勉强还能对抗。要是三大选帝侯一起组团群殴自己,马林也没信心了。

    要知道,科隆大主教不但是七大选帝侯之一,还是勃艮第地区(荷兰地区)的大议长,对神圣罗马帝国西北方和北方(比如明斯特主教国)等多个主教国拥有绝对的号令权。

    要是把科隆大主教得罪狠了,未来马林和东边的萨克森选帝侯及勃兰登堡选帝侯开战的时候,本土可能会受到来自南边和西边的科隆大主教国和其众多附属主教国的联合攻击。

    马林现在的领土本来就分散,一边要去东边和萨克森选帝侯及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联军作战,一边再和科隆大主教国领导的主教国集团作战,很可能会倒大霉。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买通科隆大主教,使其同意放弃明斯特主教国。这样,马林才不会和科隆大主教的主教国集团发生冲突。

    而且,马林也明白,因为主教国的大主教之位不是世袭的。因此,那些个主教国的大主教们,除了少数品德高尚的,大部分主教们,都会在任期内大肆捞钱的。在这个年代,主教国的主教捞钱,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连选举时贿赂投票人,也是公开的。就像亚历山大六世当初选举教皇时,为了让斯福尔扎家族的那位竞争对手退出,直接对他说——“你要多少钱才肯退出?”,然后,派了一个骡子队,装满了黄金,大摇大摆地前往斯福尔扎家族的那位红衣主教的住宅

    所以,在这个年代的西欧,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选择拿钱砸。当然,有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大部分贵族,因为土地产出很少,加上自身生活豪奢,挥金如土。因此,大部分贵族,都是拿不出很多钱来贿赂人的。

    而且,世俗的贵族们,往往只能依靠自家领地的产出维持,又不能对地主们征税。往往,哪个贵族治下控制的商业城市多,税收也就更多。

    也就是说,靠种田是发不了财的。萨克森选帝侯和萨克森公爵为啥有钱?因为萨克森地区,是德意志地区手工业很发达的地区。和种田不同,开办手工业作坊和出售商品,贵族是可以征税的。因此,只有工商业发达的地区,贵族的财政才会好一点。

    不过,与之相对的是,主教国的财政,往往都十分良好。为什么?因为主教国可以征收什一税啊

    征收什一税,是主教国的天然权力。虽然说,那些世俗诸侯的国境内,也是征收什一税的,可那都是那些世俗诸侯国内的教堂征收的,和世俗诸侯无关。

    但主教国的什一税,主教却有权调用,不是全送到罗马的。当然,即使是世俗诸侯国的征收什一税的教堂,也是可以截留大量的什一税的,只会把一部分送往罗马。

    所以,整个西欧地区,不管哪里,教堂都很富有。你想啊,整个教堂所在地区的人民,都要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堂,教堂能不发财么?

    主教国的主教,可以把什一税中的一半以上,都拿来用于国家开支,只需要把少部分什一税送往罗马。当然,这大部分开支,有一些是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