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每次开战前,火枪手们都需要先把铜壶里的火药粉搅拌一下。

    看到火枪手们火药都搅拌过了,火枪手指挥官们大喊道:

    “装药!”

    火枪手们立即用铜勺,在铜壶里挖了两勺火药粉放入枪管,不多不少。然后,从枪管下面抽出铁通条,把枪管里的火药捣实了。

    “装弹!”指挥官继续大喊。

    熟练的火枪手们把铁通条拿在左手里,然后立即从皮包里摸出一颗铅弹,同时,摸出一张裁切好的小皮革。

    之后,火枪手们把皮革横放在枪管口,把圆珠状的铅弹放在皮革上面,往里一压。然后,右手从左手拿回铜条,把已经压入枪管口部的铅弹和皮革,往里面捣到底部,并捣实了。然后,抽出铁通条,插入枪管下面的卡座里。

    之后,火绳枪被平举起,火枪手又用勺子挖了一点火药粉,放入了开放式的火药池里

    火绳枪的火药池和燧发枪不同,燧发枪的火药池,是有铁片压住的。所以,燧发枪的火药池,可以预先往火药池里倒入火药粉,然后用铁片压住,再把火枪竖立起来往枪管里装入火药和铅弹。

    但火绳枪不同,火绳枪的点火方式,是用扳机带动的夹子,把点着的火绳送入枪管后端上方的开放式火药池内,点燃火药池内的火药,再通过传火孔,引燃枪管内的激发火药。

    因为是开放式的火药池,自然不能先放入火药。不然等枪管竖起来,火药池的火药就要撒在地上了。

    因此,这一点是火绳枪和燧发枪的重要区别之一。同时,因为火药池是开放式的,且是向上的。一旦遇到下雨天,火药池很容易进雨水。所以,火绳枪很怕下雨。一旦下雨,火绳容易熄灭,火药池也容易进水。不像燧发枪,有铁片盖住,不怕雨水。

    等所有士兵把弹药都装好了,并夹好了点燃的火绳后,接下来,自然是进入大名鼎鼎的“三段射击”时间了。这个过程,自然是不用多言了。

    马林参观了一会儿射击训练后,忽然想起来——貌似,那一千刀鲸油纸,还没有决定用途呢。

    原本,马林是打算把那些油纸都做成油纸袋,用来包装盐和蔗糖的。只是,现在运输蔗糖和食盐时,欧洲人更习惯使用橡木桶,未必需要油纸袋。

    只有散装的蔗糖和食盐,才用得到油纸袋。但是,这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购买散装的食盐和蔗糖时,往往都会自带瓶瓶罐罐的,根本用不着你提供油纸袋。买菜也是,老百姓都自带菜篮子的。不像后世的老百姓,买菜都不带菜篮子了,直接由商人提供塑料袋。

    马林也是后世的思维影响,才想着给客人提供油纸袋的。然而,经过考察,他发现,老百姓买东西,都是自带容器的,压根不用商人操心。

    也就是说,那些油纸,未必一定用得上

    但是,结合眼前的射击训练,马林忽然想起来那些油纸能干嘛了

    定装弹药啊!最早的定装弹药,就是用油纸的。

    最早的时候,是军官们怕士兵们火药放入量不准,要是放多了,可是容易炸膛的。毕竟,早期的枪管是熟铁的,强度不高。

    正好,后来造纸技术进步了,油纸成本降低了。于是,一些专家提出了定装火药的概念。就是用定量大小的油纸包,装上可以射击一次所需的火药的量。然后,发给士兵。

    这样,即使再笨的士兵,也知道在射击时,只要撕开油纸包,把里面的火药倒进枪管里,准是没错的了。然后,在用油纸包,抱着铅弹,铜铁通条捅入枪管底部,并捣实了。

    这样,装着定量火药的油纸包,不仅可以让士兵做到精确装药。而且,油纸包可以取代之前的昂贵的皮革,作为闭气用的辅助物,包裹着铅弹。如此一来,油纸包的应用,还能节省大量的皮革了。

    当然,油纸包里的装药,并不止枪管里的激发药,还有一小部分,是要倒入火药池的点火药。

    不过,这只适合在燧发枪中这样搞。因为,先装入点火药的话,燧发枪可以用铁片压住火药池。而火绳枪显然不能。

    而且,因为油纸包要包着铅弹压入枪管,也无法最后再倒一点火药进入火药池。因此,定装火药“一包两用”的方式,是不适合火绳枪的,只适合燧发枪。

    当然,这也不算是个问题。火枪手们完全可以另外准备一个小铜壶,专门放点火药。等枪管里的激发药、铅弹和油纸包都装填完毕了,再用小铜壶往火药池里倒一点点火药

    另外,油纸包包的火药,只能是颗粒火药,不能是粉末状的火药。因为,粉末状的火药,在油纸包里经过颠簸,也容易分层,影响爆燃的效果。因此,定装弹,必须使用颗粒火药。

    事实上,马林早就打算使用定装火药了。而且,制作颗粒火药也不是很麻烦,只要安排足够的人工,完全可以做到。无非就是用鱼皮熬制的胶液,把搅拌均匀的火药粉粘合起来,然后搓成条,切成颗粒,再风干了

    只是,以前没有大量的、便宜的油纸,才无法做到使用定装火药的。而且,使用油纸装载定装火药,只要密封好了,还能防潮,可谓一举三得(第一得是精准量取火药数量,免得士兵出错;第二得是可以取代皮革片,包裹铅弹压入枪管,起到闭气的作用;第三得,自然是让颗粒火药防水了)。

    事实上,其实使用油纸包定装火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士兵平时看不到火药的颗粒状态,免得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模仿。

    想到这里,马林愉快地结束了这次军营视察,离开前,还好好夸奖了将士们一通,让大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回到王宫里后,马林立即安排人手,准备扩大颗粒火药作坊的规模,并多招人手,进行颗粒火药的加工。

    同时,马林还雇佣了一批手巧的妇女,让他们用面糊,把油纸制作成容量固定大小的油纸包,用来装维定装火药的容器。

    颗粒火药做好后,直接可以用这些油纸包装好,然后用面糊把油纸包糊好密封了。等到作战的时候,士兵们就可以用皮包装载这些定装火药了。每次装弹,直接从皮包里摸出一个油纸包,撕开后把火药倒入枪管。然后,再用油纸包包裹着铅弹压入枪管里。最后,再用另一个小铜壶,倒点火药粉在火药池里,作为点火药

    这样一来,火枪手射击时,就省下了搅拌火药粉的步骤了,能够节省不少时间。而且,士兵们也不用去小心翼翼地量取火药数量了,省去了不少麻烦,也杜绝了因为装药过量而导致枪管炸膛的危险,还节省了大量的皮革片

第206章 延迟召开的沃尔姆斯帝国会议() 
1月底,美因茨大主教忽然发出召集令,要求召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马林正好需要在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事先一些目标,于是就带着一队骑兵南下了。

    实际山,这场会议,原本应该在秋天召开的。但是,作为沃尔姆斯帝国会议的发起人,帝国议会的大议长,美因茨大主教去年秋天到冬天,身体一直不好。直到年后才恢复过来。所以,原本应该秋季召开的会议,索性被推迟到了年后。

    帝国会议并非年年召开的,也没有固定的时间。但是,遇到大事件时,大家确实都要碰个头。

    去年春天,马林联合汉萨同盟的正副盟主,打垮了曾和神圣罗马帝国平起平坐的丹麦卡尔马联盟,而且还夺占了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

    这绝对是改变欧洲格局的大事件,所以,美因茨大主教早在去年夏季就发出了召集令,准备讨论一下此事,而且,打算调解一下各方矛盾。但是,还没等到帝国会议召开,美因茨大主教忽然病了,而且很久都没好。无奈之下,美因茨大主教只好又取消了召集令。直到年后,身体恢复了,才又发出召集令。

    马林作为此次会议上的重要主角,当然要亲自前往。而且,马林是在受到召集令的当天,就带着大队人马和很多金币南下的。

    至于为什么去这么早?还用问吗,当然是贿赂那些帝国议会成员了

    之前,马林已经贿赂过一些主要的诸侯了,如七大选帝侯中的5个(勃兰登堡选帝侯和萨克森选帝侯不算)。

    但是,帝国议会成员非常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根据马林的统计,目前,帝国议会有7大选帝侯,4个大主教,46个教区主教(主教国主教),21个德语区公爵,2个非德语区公爵(萨伏依和米兰),56个有席位的高级教士(大修道院院长),11个女修道院院长,75个帝国城市,和110个伯爵领或自治领。

    总得算起来,帝国议会拥有高达330个席位,也就是330张选票。

    当然,并不是说马林需要贿赂完这330家投票人。那样的话,马林会破产的。按照惯例,那些个主教国主教和高级教士,以及女修道院长,基本上都是以三个宗教选帝侯唯马首是瞻的。

    也就是说,只要搞定了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科隆大主教三个人,基本上大部分宗教成员就会愿意投你的票了。所有宗教成员的选票,有120张。而世俗选票,则为210张。

    其中,这210家世俗选票持有者,75家帝国城市自成体系,21个公爵里,巴伐利亚、于利希、克里弗、布伦瑞克、洛林、格德司、安哈尔特和亨内伯格等公国,也是自成体系的。

    其他几个公国,则各有派别。比如,勃艮第公国自然是属于奥地利派系的;萨克森公国属于萨克森选帝侯派系;而符腾堡属于士瓦本同盟,也是属于奥地利派系;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则属于勃兰登堡派系(其实是受到勃兰登堡的压迫)

    而那些个伯国和自治领,则基本依附于5个世俗选帝侯

    总之,依附于勃兰登堡选帝侯和萨克森选帝侯的那三十几张选票,马林是别想的了。他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波西米亚国王因为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的关系,转变态度,会带着小弟支持马林。而普法尔茨选帝侯,也被马林收买了。

    这样一来,马林还需要收买的,大概就是那自成体系的9个公国了。其中,克里弗公国是自己的盟友,不用收买。格德司公国虽然不靠谱,但暂时也是盟友。所以,马林需要收买的。其实就是剩下的7个公国。

    另外,对于那75家帝国城市,马林倒是不用担心。要是换成以前,马林也许会担心。但是,自从抱上了吕贝克的大腿以后,这些帝国城市,就容易沟通了。因为,这75家帝国城市,个个都是靠商业起家的。既然要搞商业,肯定离不开汉萨同盟的支持。所以,对于盟主吕贝克,这些帝国城市都要给面子。就算有不开眼的,也不会多,大部分都要给吕贝克的面子。

    不但如此,即使是那些领主们,很多也欠着汉萨同盟的钱。吕贝克提出的意见,只要不侵犯到他们本身的利益,他们也不敢轻易反驳。

    所以说,马林选择和吕贝克结盟,的确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至少,帝国议会上,那些个帝国城市,就不会为难他了。

    不过,让马林感到惊讶的一点是——汉萨同盟副盟主汉堡,居然不是帝国城市

    但想了一想后,马林也就理解了。为啥呢?吕贝克势力再大,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