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那边的金矿要是早早地被发现,西班牙人也绝不会撤离海地岛了。起码,得把那个罗萨里奥金矿采完了再走。而圣多明各附近的金矿,因为产量很少,西班牙人才舍得放弃的。

    只要找到后世传说中的金银矿,马林占下海地岛的成本就能收回,还会很赚。当然,种植烟草也绝对不会亏。

    而且,岛上貌似还有铜矿和镍矿,镍矿规模貌似还不小。后世,古巴岛年产镍矿几百万吨,而多米尼加也有几万吨镍矿砂的年产量呢。

    此外,岛上还有丰富的铝土矿。当然,铝土矿暂时没啥用。因为,铝土用普通方法冶炼不出来,必须电解还原。而且,还要现在冰晶石环境下。弄出电没问题,可冰晶石,据说是合成的……好吧,马林不懂……

    wxi7

第1698章 海地岛上的“野生动物”() 
事实上,冰晶石在自然界是有矿藏的,但很少。而且,貌似冰晶石矿藏主要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

    但自然界的冰晶石很少,根本不够用。所以,后世人们人工合成了冰晶石,用于电解铝工业。但这个专业性太强了,至少,马林这个文科生是不懂的。而格陵兰岛那么大,他也不大可能知道那个冰晶石矿在哪。最关键的是,他不知道冰晶石长啥样啊……

    所以,明知道海地岛和牙买加岛上铝土矿资源都十分丰富,可他也没开发的手段。一个冰晶石,就能让他跪了。要不然,可以弄点铝合金铠甲,那多碉堡?

    但在没有冰晶石的情况下,马林只能有一个办法利用那些铝土——制成耐火砖,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炼炉……

    但现在金属需求量很低,冶铁炉子和冶金炉都很少,需要的耐火砖也有限。所以,欧洲本土的那点铝土就够用了,压根不需要从加勒比海地区进口铝土。

    但金银铜和镍矿,还是很重要的。金银不通说,拿来就能当钱使。而铜的价格目前也很贵,而海地岛上貌似没有啥有名的铜矿,还不如不开发。但镍矿貌似开发比较容易,因为,多米尼加的镍矿也是红土镍矿。到时候,只要观察颜色,看到红土就研究一下,就能找到镍矿了。

    因为要开发海地岛,于是,马林就派人去寻找去过海地岛的人。恰巧,哥伦布的一个叫麦卡斯的学生,去年的时候受哥伦布所托,跑了一趟海地岛的圣多明各,去看望哥伦布当年发迹的地方。

    听说麦卡斯船长去年去过圣多明各,马林立即将他叫了过来,了解情况……

    麦卡斯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也是哥伦布的得意弟子之一。去年麦卡斯奉命去古巴岛运送镍金属,受到哥伦布委托,去看望了老师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得知马林对那儿感兴趣,麦卡斯就仔细地把圣多明各那边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圣多明各这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第一座殖民城市,已经被废弃了十年以上了。曾经高大坚固的城堡,如今几乎成了废墟。

    城堡的墙体等主要结构倒是没问题,但城堡里的木制结构,都被当地人拆了……

    包括大门在内,还有各种木制家具,甚至窗户和墙壁,全被当地人拆回去当木料了。麦卡斯亲眼看到,圣多明各附近的土著村庄的房屋上,有很多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城堡里所用过的木料……

    你问麦卡斯为啥能看得出来木料出处?很简单,那些木料上有油漆!

    海地岛上的土著是不懂得用油漆的,只有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城堡内,才会有油漆的存在。所以,那些有不同颜色油漆的木料,肯定是当地土著从城堡内拆回去的。

    至于当地土著人为啥不住进城堡?因为城堡离他们的村庄太远了啊……

    这些土著人主要靠种植木薯和红薯为生,居住地自然尽可能靠近他们的农田。城堡太过靠海边,离他们的农田有点远。所以,当地土著人在西班牙人撤走后,的确住过一段时间城堡。但后来发现下地干活不方便,太远,于是,就又搬回了村子。临走前,他们拆走了所有能拆走的木料……

    麦卡斯估计了一下,认为只要木材足够,修复圣多明各还是很容易的。毕竟,石头墙体这样的主体结构没有遭到破坏。

    而且,他还告诉了一个让马林目瞪口呆的消息——圣多明各附近的山林里,有很多当年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马、牛、羊和猪……

    只不过,西班牙人走后十多年,这些马牛羊和猪,都沦为了野生动物,在山林里厮混。而且,还沦为了土著人的猎物。

    其中,“混”得最好的是猪。它们靠着强大的生殖能力,种群急速扩大,俨然已经成为当地一霸。现在,它们早已不能算家猪了,而是算野猪。

    西班牙人带去的家猪品种,其实和野猪比较接近。它们体型较小,生长也慢。而且,一胎才生几个。

    即便如此,一胎生几个的强大生殖能力,也碾压马牛羊了。所以,现在圣多明各附近的山林里,最多的就是这种“野猪”了。

    这种野化的猪,当地人都不怎么敢惹。因为,野猪发狂起来,一般人挡不住。虽然没有獠牙,可冲锋起来,把人撞伤撞死毫无问题。特别是,野猪还喜欢成群结队……

    然后,马和牛混得也还行。西班牙人留下的马匹是安达卢西亚马,虽然生育率不高,可马的奔跑速度快。当地土著进山打猎的时候,马听到风声早就撒腿跑了,所以安全性还可以。

    而牛,西班牙人带来的牛是长角牛。这是哥伦布从西班牙沿海地区带去的一种牛,牛角很长,但很温驯。后来的著名的德克萨斯长角牛,就是这种长角牛的后代。

    其实,这种牛很胆小,性情并不凶猛。但当地土著看到那么长的牛角,有些心虚,不太敢招惹……

    所以,倒霉的就只有羊了……

    因为是热带地区雨林,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羊,并非大名鼎鼎的美利奴羊,而是沿海某种不知名的山羊品种。毕竟,山羊比羊毛很厚密的绵羊更适应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

    当地土著人不敢惹野猪,抓不住马,不敢惹长角牛,只能对这些温驯的羊下手了。所以,那些逃到野外沦为野羊的西班牙山羊,就成了当地土著的最佳猎物了。

    根据麦卡斯和他带领的水手队伍所看到的情形,当地村庄附近的山林,估计起码有几百匹马,上千头长角牛,几千只野化的家猪,和几百只山羊……

    是的,山羊最少,主要是被当地人猎杀比较多,毕竟好欺负……

    好嘛,看来重新占领了圣多明各后,牲口都不用找了,直接派兵去附近山林里捕捉就是。

    马和牛都好说,只要用传说中的套马杆就能对付。山羊直接围住动手逮就成,只有野化的家猪有点麻烦。

    最终,马林下定了决心——用陷阱对付。能驯化的就驯化,不能重新驯化的,直接动用火枪打死,正好吃猪肉……

    

第1699章 抵达波斯() 
西班牙人从本土带来的猪的品种,在后世很有名。当然,不是这个种类的猪有名,而是这猪做成的美食——伊比利亚火腿非常有名气。

    这种产自西班牙的本土猪叫伊比利亚黑蹄猪体型不算大,繁殖能力也没多强。但它是欧洲家猪里面最接近野猪的品种,所以,放归山林后,性格也比一般野化的家猪更加凶猛些。

    它的肉不够细嫩,有点粗糙。但是,用来腌制火腿却是上佳的。而且,这种家猪,在西班牙本土的饲养方式也很奇特——它是散养的。

    一般而言,西班牙人会把养到10个月大的伊比利亚黑蹄猪放养到野外。当然,不是随便的野外,而是专门挑橡树林放养。从10个月到24个月的时间内,这些伊比利亚黑蹄猪就主要以橡树林里落地的橡子和野草等为食,自由成长。因为可劲地在树林里撒欢,它们身上全是肌肉,没啥肥肉。若是煮着吃,或者做红烧肉什么的,很不合适。但是,拿来做火腿,那就是一绝。

    当然,在海地岛放养的这群伊比利亚黑蹄猪有问题,主要问题就是——这些猪都没阉割……

    没有阉割的猪,难免会有腥臊味。只有未成年的小猪和乳猪,才没那些怪味。所以,欧洲很早就流行烤乳猪。但真要吃成年的猪肉,特别是没阉割的公猪肉……那还是算了……

    好在,腌制火腿和香肠,需要用到香料,倒是遮盖了这些异味。当然,成年公猪肉的异味还是比较难遮盖的,母猪的还行。不过,要是香料放得足,也能把异味遮盖掉,但也吃不住猪肉本来的味道了。

    马林打算,派人用挖陷阱和设圈套等方法,把这些野猪一网打尽。然后,太凶猛的杀掉。其它的,除了留种的,其余都阉割了,再重新放归树林散养。然后,派人去西班牙学习火腿制作技术,弄出翻版的伊比利亚火腿。

    至于马和牛,包括山羊,自然全都抓回来继续饲养和役用了。话说,后世大名鼎鼎的美国花马和德克萨斯长角牛,都是当初西班牙在德州那边放弃殖民点后,原本饲养的牛马跑到野外,最后成了野马和野牛。然后,被当地印第安人给捕捉役用了。大名鼎鼎的印第安骑兵就是捡了西班牙废弃的殖民点的马匹发展起来的,主要在后世美墨边境附近发展起来的。

    而德克萨斯长角牛的来历也是如此,这些牛在德州地区繁殖很快。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它居然繁殖到了500万头牛的规模。

    美国牛仔的出现,就和德克萨斯长角牛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美国内战结束后,北方工业得到大发展,但北方工业产品和粮食都不缺,唯独缺少牲口,特别是牛。

    在芝加哥,一头牛卖到40美元(当时一美元相当于1。6克黄金或24克白银,相当于一块大洋),而且供不应求。而在得克萨斯州,当时人口只有几十万人,牛却超过500万。最关键的是——当地的德克萨斯长角牛,每头才卖2美元……

    20倍的暴利,驱使一些胆大的年轻人,驱赶着规模庞大的牛群,穿过整个德克萨斯州,并抵达堪萨斯州的大铁路,将牛运往芝加哥等大都会。

    这一路上,不但是风餐露宿,还要和强盗打交道。所以,当时的牛仔们,习惯了带着左轮手枪,骑着骏马,赶着漫山遍野的长角牛……随后,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展,这些带着左轮手枪的胆大的牛仔们,又闯进了西部去寻找发财的机会,或者去放牛……

    左轮手枪、骏马和长角牛,就是美国西部牛仔的经典画面。当然,它并不像电影中表现得那么美好,而是充满了血腥和杀戮。

    马林其实对长角牛没啥兴趣,主要是,它们的牛角太长了!即使它们很温驯,可随便甩甩牛头,都可能误伤到同伴或者牛仔。

    所以,马林其实更青睐无角牛。这样的牛,哪怕成千上万,也不用担心牛牛们用牛角进行血腥斗殴,也不用担心牛牛们伤害牛仔。

    不过,眼下海地岛上上千头长角牛,不用白不用。正好,用来耕地,然后种植烟草,也算不浪费了。

    事实上,热带地区最优秀的役用牛是印度的瘤牛。但现在马林手里瘤牛不多,只能先凑合着拿那些长角牛先用着了。上千头长角牛呢,用好了,可是能种几万亩地。不管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