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0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马林是打算继续从埃及购买几千个埃及人奴隶去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去挖硝石的。但是,自从莫辛根打通了桑海帝国的贸易路线后,马林改变了主意——他决定从桑海帝国购买当地黑奴去智利挖硝石。

    为何?因为桑海帝国黑奴真的很便宜啊!

    桑海帝国奴隶便宜到什么地步呢?根据莫辛根所言,当地黑奴,一麻袋盐(1英担,112磅)可以换10个强壮听话的黑奴,你敢信?

    按照北海国本土每磅盐2芬尼的价格计算,一麻袋盐才价值224芬尼,也就是3。73个古尔登金币。3。73个金币能买10个奴隶,平均每个奴隶才值0。373个金币,这得多便宜?

    而之前马林从葡萄牙科英布拉公爵那里购买的黑奴,要价高达40金币一个!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40金币和0。373金币

    而埃及奴隶比黑奴便宜,但也要十几二十金币一个,比桑海帝国的黑奴贵太多了。

    最让马林动心的是——从廷巴克图市场上购买的黑奴,同样适应严酷的热带沙漠气候。因为,廷巴克图本身就是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的城市!

    也就是说,从廷巴克图购买的价值0。373金币的桑海帝国奴隶,和埃及奴隶一样能适应智利北部沙漠的气候,而且便宜了好几十倍!

    此外,廷巴克图的黑奴,不但能适应沙漠气候,也能适应热带雨林气候。因为,廷巴克图的很多黑奴,就是桑海帝国军队从廷巴克图南边的西非热带雨林地区掳来的!

    所以,马林迅速调整了购买黑奴的方向。至于埃及奴隶,他则改变了使用方法——全部训练成马穆鲁克骑兵,帮他打仗。而智利沙漠的埃及奴隶,也训练成监工,监督未来运去智利的桑海帝国黑奴去挖硝石。

    这样,马林也能省下不少军队去控制智利,只需派遣军官即可。而埃及人和黑人分属不同的种族,他们也不可能勾结到一起去造反。如此,利用埃及人去管理黑人,也能避免智利硝石矿那边失控。

    当然,马林不可能只用盐去换廷巴克图的黑奴的。因为,如果他出货太多的盐,可能会把廷巴克图的盐价给打压下去,导致换不到足够的黄金。因此,马林打算使用别的商品,和盐一起去廷巴克图换奴隶。

    按照莫辛根所言,廷巴克图的市场上,除了盐很贵以外,来自北非的蔗糖也很贵。莫辛根亲眼见到,某个北非大胡子用一小袋(大约5磅左右)蔗糖,换到了一个强壮的黑奴。

    也就是说,用蔗糖换黑奴也是个路子

    而廷巴克图市场上,从北非来的货物,主要是盐、武器、马匹、铜、玻璃器皿、蔗糖和北非的手工业制品,如鞋类和羊毛织品,以及欧洲的布匹。而桑海帝国的商人们,则出口黄金、奴隶、象牙、香料、柯拉果和棉织品。

    这其中,奴隶贸易竟然排在象牙贸易之前,是桑海帝国第二大类出口“商品”。也难怪,貌似,北非的阿拉伯人,几百年前就有贩卖黑奴的恶习了。没有需求,哪来供货?

    而阿拉伯人最残忍的一点就是,他们把买回去的黑奴,都阉割了阉割了

    唐朝市场上的昆仑奴,很多就是阿拉伯商人带来的阉割过的黑奴,强壮而又老实——能不老实么?都被阉割了

    如果不被阉割过,以唐朝女人的开放程度,没准那些豪门里就会出现生下小黑的丑闻了。但唐朝昆仑奴并未在中原留下小黑。所以,他们在被贩卖之前,早就被狠心的阿拉伯奴隶贩子给阉割了

    当然,马林不会那么残忍。但是,为了控制黑叔叔强大的生殖浴望,他会把黑奴先送去格林纳达,那边有专门结扎的医院,统一给黑叔叔们做结扎手术。这样,既没有那么残忍,也很好地控制了黑叔叔们那啥的浴望

    除了打算用蔗糖来换黑奴外,马林还打算用武器来交换黑奴。比如阿拉伯人喜欢用的弯刀,这玩意北海国军工厂生产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还有火枪,也可以卖。不过,马林打算卖给桑海帝国的是仿制土耳其人的鲁密铳。而且,交易时,也会以埃及商人的名义,不会以北海国的名义。反正,到时候找几个埃及奴隶冒充埃及商人就是了。而埃及人所使用的阿拉伯语,是可以和桑海帝国商人直接交流的。因为,桑海帝国也是绿教国家,很多人会讲阿拉伯语。

    说起来也是悲哀,埃及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文明古国,连自己的语言都没能保住。被阿拉伯人征服后,都改为使用阿拉伯语了。曾经古老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就这样被一群来自沙漠中的土鳖给生生毁掉了。波斯虽然也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但人家好歹也保留了波斯语呢。当然,波斯语也被阿拉伯语深刻影响,连字母都变成阿拉伯字母了。

    当然,埃及文明的悲惨马林不关心。而且,埃及人会讲阿拉伯语,倒是省去了马林专门雇佣翻译的麻烦了。只要教会埃及奴隶德语,这下就省了雇佣翻译的麻烦了。

    在未来,马林打算动用几千名埃及人组成的伪马穆鲁克骑兵,打通一条阿尤恩通往桑海帝国的贸易通道,用来运输黑奴。毕竟,押送奴隶是需要大量人手的。然后,这些黑奴会在阿尤恩登船,运往美洲

第1617章 蒸汽机() 
几斤盐或者几斤糖就能换来一个强壮的活人,这事在后世谁敢信?但在这个年代的廷巴克图,却是真的发生了。

    也难怪,别看黑叔叔的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看起来繁花似锦,但实际上,这个国家科技极为落后,连制盐都不懂,需要阿拉伯人千里迢迢地从北非用骆驼运过来。

    而且,这两个所谓的帝国,也不懂得冶炼金属,铁和铜同样是北非大胡子们用骆驼运过来的。

    这样的国家,科技水平还不如华夏的商朝呢。毕竟,商朝的青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而这两个所谓的帝国,金属武器全靠进口。没有北非大胡子商人,他们估计就得像墨西哥阿兹特克帝国那样,玩石器武器了。

    不过,上天太偏爱这两个所谓的帝国了。虽然他们的科技水平还远不如几千年前的奴隶王朝商朝,但他们有黄金啊!

    黄金这东西,因为性质太稳定,所谓的金矿,一般大部分黄金都是金属状态的,不需要冶炼还原。所以,黑叔叔们只需要把金沙放河里淘洗一番,就能得到金沙。而且,西非地区黄金似乎还很多。

    因此,虽然这两个西非帝国科技极为落后,可靠着丰富的黄金资源,有的是北非的阿拉伯大胡子愿意牵着骆驼,横跨撒哈拉沙漠前来和他们贸易。

    而且,撒哈拉沙漠的恶劣气候,也阻挡了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征服他们的步伐。因为,大军穿越撒哈拉沙漠条件太过恶劣了。

    此外,最重要的是,沙漠商路沿途的绿洲,提供不了大军所需的淡水。因此,就算1590年摩洛哥萨阿德王朝征服桑海帝国时,也不过派出了4000兵马。因为,若是人数太多了,沙漠里几个小绿洲无法提供足够的淡水

    所以,马林也发愁啊。因为,就算他在廷巴克图交换到了足够的黑奴,也没办法把太多黑奴方便而又安全地带到阿尤恩了。就算跟着骆驼队走,一次最多也就带个几百人。再多,骆驼队带的淡水就不够了。

    “唉,算了,到时候多准备几个骆驼队吧!”

    实际上,从阿尤恩到廷巴克图,直线距离才一千公里左右,相当于从巴黎到马德里的距离。要是能通火车,就算时速只有三四十公里,两三天也就到了。

    可问题是,目前火车的研究进度有些滞后啊

    目前,马林手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科研人员就是达芬奇一个人了。其他人,都只能算好的工匠,科研能力严重不足。

    可是,马林害怕达芬奇死后无人,因此,给达芬奇压了太多教学任务。达芬奇每天都要去教学生物理,还要研究不太懂的化学。因此,没多少时间去研究火车。

    蒸汽机达芬奇倒是帮忙研究出来了,可问题是,它的小型化一直没有能搞定。特别是,蒸汽机的锅炉问题,一直没有完成小型化。

    要知道,后世的火车,宽度才两三米。想要把蒸汽机搬上火车,就必须实现锅炉小型化。否则,以现在达芬奇搞出来的几米宽的大锅炉,是无法搬上火车的。

    偏偏,达芬奇天天要忙着带学生,马林让他一个人教完物理教化学,机械专业也带了一批学徒,完全没时间去专心研究蒸汽机啊

    所以,目前火车什么的,只能暂缓了。但马林也知道,这是值得的。因为,如果达芬奇带出来一批合格的机械师,以后很多人一起上,肯定能把火车搞出来的。

    事实上,北海国现在已经有蒸汽船了。不过,和历史上最早的蒸汽船差不多,北海国目前的蒸汽船,效率极低,速度也慢。单靠蒸汽机驱动,航速居然只有两三节

    要知道,单靠帆船,如果顺风,也能跑出10节的速度呢。两三节的航速,毫无实用价值啊!

    目前,蒸汽机唯一实用的地方,大概就是驱动抽水泵抽水了。虽然目前的单缸蒸汽机效率不高,转速也慢,但架不住可以不停歇地抽水。所以,总得算来,效率是比风车抽水要高的。因为,风车若是无风或者风力小,抽水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而蒸汽机不同,只要机器不坏,就可以一直抽下去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纽科门蒸汽机,就是用来给矿井抽水用的,而且是17世纪末就被发明出来了。但随后的大几十年时间,蒸汽机一直被限制在抽水领域。直到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才被用于纺织行业。而到了19世纪初,才被真正应用于交通方面,用来驱动火车和轮船。

    纽科门和瓦特比达芬奇聪明吗?显然不可能。纽科门和瓦特,顶多算工匠里的佼佼者。而达芬奇,则是大科学家级别的。

    但是,纽科门和瓦特比达芬奇幸运,他们站在了很多巨人的肩膀上。在他们之前,有很多人在搞蒸汽机了。就算是发明蒸汽机的纽科门,在他之前,法国人就搞出了蒸汽机工作模型。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做得好。

    而达芬奇就比较悲催,他搞个科研,都要偷偷藏藏的,生怕被教廷发现。好在马林给了他自由发挥的空间,不然,达芬奇只能在地下室搞科研呢。

    而且,马林虽然提供了理论,可就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怎么做,还得靠达芬奇自己去摸索。

    但马林担心达芬奇岁数大了,随时可能挂掉。因此,给他找了很多学生,让其教导。这样,将来就算达芬奇挂了,有了一帮子学生在,大家一起研究,总比达芬奇一个人研究要好。毕竟,老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所以,眼下马林也不好逼着达芬奇放下教学去研究蒸汽机。这样一来,就只能依靠那些曾经给达芬奇打下手的工匠们继续研究蒸汽机的小型化问题了。

    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智慧,和达芬奇相差太远。就算有几十个工匠,进度也不如达芬奇一人呢。毕竟,科学家和普通技工之间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于是,北海国的火车和轮船,估计还得等好多年了。起码,要等达芬奇第一批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而且磨练了一些年后,才可能研究出一点名堂来。

    眼下,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