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0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显。要不然,1485年萨克森分家的时候,长支的恩斯特选帝侯也不会让给弟弟阿尔布雷希特公爵。正是因为没看到弗莱贝格银矿的巨大前景,长支恩斯特选帝侯一脉才轻易地把银矿让给了弟弟一脉。

    但是,貌似这两年乔治公爵手下的探矿师在弗莱贝格银矿发现了深层的大矿脉。所以,乔治公爵现在正在组织人手进行大规模开发呢。

    不过,听弗拉迪斯拉斯二世说,乔治公爵有心开发这个大银矿,但手里资金不足,正谋求贷款,以扩大银矿的生产呢。

    马林哪能放过这个机会?反正,就算马林不掺和进去,乔治公爵也能找到投资。所以,不如让他掺和进去分一杯羹呢。

    虽然说,当年马林和萨克森公国打过仗,还俘虏过乔治。但马林后来为了分化萨克森系的贵族,特地和乔治修复了关系,还花费重金,从乔治手里买下了其实际已经丢掉控制权的西弗里斯兰的统治权。

    不过,他向乔治购买西弗里斯兰花费的100万金币的重金,被转给同样战败给马林的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了。因为,腓特烈三世败给马林后需要赔偿百万金币给马林。

    但这对乔治公爵来说是个大坑,他和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时堂兄弟,不好催着对方给钱。因此,这100万金币,到现在乔治公爵也才收到20万。要不然,萨克森公国也不会缺乏开发弗莱贝格大银矿的资金。而因为这百万金币的债务问题,马林成功离间了萨克森两大分支的关系。有时候,在帝国议会上,乔治甚至会扯腓特烈三世的后腿

    当然,即使乔治公爵和腓特烈三世选帝侯不对付,他也不会对马林有太多好感。毕竟,当初他也被马林击败并俘虏过。或者说,他和马林的关系,不算坏,但也绝对算不上好。

    但马林相信,如果自己肯提供资金,甚至技术和设备的话,乔治公爵肯定是欢迎的。毕竟,更好地开发弗莱贝格银矿,对乔治公爵是大有好处的。

    果然,当马林抵达萨克森公国首都德累斯顿,求见了乔治公爵,并表达了愿意帮助其开发弗莱贝格银矿的意愿后,受到了乔治公爵的欢迎。

    萨克森公爵乔治不是傻子,他不可能同意马林在弗莱贝格银矿里占股份。但马林也没有提出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他只是要求获得银矿产出的优先采购权。

    毕竟,银矿产出白银后,肯定有一部分要外销的,不会全部自家消化掉。萨克森地区手工业发达,商业也很发达,人口众多。但是,和德意志南部的其他诸侯国一样,这里人口多,平原少,粮食有些缺乏。

    萨克森公国人口很多,开发银矿甚至不需要从外面引进矿工,在国内招募就够了。但是,因为国内山地较多平原较少,粮食一直有缺口。而马林手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而且,把粮食从北海国运抵萨克森公国也不难——只要通过易北河运输即可。因为,德累斯顿就在易北河畔,属于可通航河段。正是因为易北河这条黄金水道的存在,萨克森选侯国和萨克森公国才都成为商业繁荣的国家的。而萨克森商圈,也是汉萨同盟的四大商圈里的第二大商圈。

    为了拉拢萨克森公爵乔治,马林同意以市场价的八折,也就是每磅0。8芬尼的批发价,大量向萨克森公爵乔治提供黑麦。而在缺粮的德意志南部地区,实际上黑麦价格不止1芬尼每磅。至少,在萨克森公国,黑麦价格是1。11。2芬尼每磅。马林按照0。8芬尼每磅的批发价提供粮食给乔治公爵,他一倒手转卖出去,是能赚不少的。

    看起来,马林亏了,少赚了不少钱,但实际上,马林知道,如果自己不肯让利的话,北海国的粮食都没法进入萨克森公国的市场。而让出大量利润后,北海国堆积的粮食才能卖得出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出售粮食,马林可以从萨克森公爵乔治手里套现,获得大量白银

    在这个全欧洲都严重缺乏金银的时代,谁手里有足够的金银,谁就是大爷!

    萨克森的弗莱贝格银矿开发基础非常好,毕竟,这不是新开的矿山,而是几百年的老矿山。这里的交通设施和开采设备非常齐全。只要增加足够的人手,再添点好的设备,就能立竿见影地大大增加产量,不是新发现的那些矿山可比的。

    为此,马林打算向乔治公爵提供十套高锰钢做的钢磨,用于银矿石分粉碎研磨,以方便银矿的精选。

    另外,铁轨和轨道矿车技术,马林也打算提供给乔治公爵。但鼓风炉技术,马林则没打算提供。毕竟,乔治公爵和自己,最多只能算商业伙伴,关系因为历史原因,无法再进一步。再说了,弗莱贝格银矿也不像阿尔卑斯山麓的蒂罗尔银矿那样容易找到适合拦河筑坝搞水力鼓风机的地方。当地倒是有河,但却是适合通航的大河,不适合拦河筑坝搞水力鼓风机。

    所以,马林只提供了高锰钢钢磨和轨道矿车技术。但是,就算只有这两样技术,也能大大提高弗莱贝格银矿的生产效率了。

    另外,马林还答应帮忙牵线,以担保人的身份,帮忙乔治公爵得到几十万金币的扩大生产的贷款。作为回报,乔治公爵和马林签署协议,需要优先把银矿出产的银锭卖给马林,而且不得随便提价

第1543章 举国备战() 
可以预见,在有了蒂罗尔银矿和萨克森弗莱贝格银矿两个超级大银矿的支持后,马林以后是不缺白银了。甚至,因为两大银矿的产量的爆发,全欧洲的钱荒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另外,马林真的打算扩大戈斯拉尔的拉默尔斯贝格银矿的产量。等拉默尔斯贝格银矿的产量也上去,欧洲白银的缺口基本能应付了。

    至于白银产量爆发后,银价和黄金的比价会不会下跌的问题,马林也毫不担心。因为,西班牙即将打通大津巴布韦帝国的道路。葡萄牙那边,虽然进度远不如西班牙,可廷巴克图的道路也有了希望。一旦西班牙和葡萄牙各自拿下大津巴布韦帝国和桑海帝国的廷巴克图,大量非洲黄金也会涌入欧洲。在金银产量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金银比价也会保持一定的平衡。

    说起来,有了三大银矿和两大非洲黄金帝国的金银产出后,欧洲钱荒问题将会得到解决。而且,还能保持一定的经济稳定。

    但是,如果石见银山和美洲墨西哥和秘鲁的金银也加入进来,那就要出问题了。欧洲生产力在这里,货物不会增加。之前,是缺金银,但有了两大黄金帝国的黄金和三大银矿的白银后,缺口就能补上了。可若是再加上美洲的金银和日本的金银,那货币总量就严重超标了。

    所以,在原本历史上,美洲的波托西银矿等大型的金银矿被开发后,欧洲生产力跟不上,导致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又称“价格革命”。

    其中,因为有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竟然上涨了4倍。特别是粮食的价格,发生了堪比后世房价的暴涨。马林记得,17世纪的时候,英格兰一夸特小麦(12。7千克)的价格居然涨到了20先令以上,也就是一英镑,最高的时候40先令都有。这还是英格兰,搁在西班牙,物价更高。

    思来想去后,马林还是打算暂缓美洲的金银的开发。特别是波托西银矿,马林会将其写入笔记本藏起来,等凯撒哪天需要了,再拿出来开发。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办法去抑制物价的上涨,那就是——提高生产力,让货物的增加量超过金银的产量。如此,物价也不会上涨了。

    这一点,倒也不难。只要开发好后世老美的地盘,在那里大肆垦荒,并发展工业。那样一来,金银的增加就不起眼了。

    为什么后世布林顿森林体系会崩溃?还不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兴起,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那时,黄金产量的增加已经远跟不上生产力的提高了。无奈之下,金本位体系只能崩溃。

    也就是说,只要马林好好利用后世老美地区的丰富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商品总量急剧增加,那样一来,就算开发了美洲的金银矿,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了。

    至于纸币什么的,马林是不敢搞的。在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金融制度前,不专业的君主很容易滥发纸币。就像明朝,因为滥发宝钞,导致宝钞贬值速度厉害,甚至民间贸易都不肯收宝钞了。

    总管世界经济和生产力飞速发展的19世纪,一直到1880年,世界上也只有英国一个国家搞金本位制。其他国家,诸如美国和法国,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度,纸币很少。美国也只有在内战时发行了大量绿背美元,但战后全回收兑换了,市场上继续流通金币和银币。直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白银产量暴增,银币大幅度贬值,才迫使很多国家放弃金银复本位,开始使用金本位制。

    也就是说,只有科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适合发行纸币。像大英帝国那样,能很早就把纸币做好的国家并不多。比如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发行了4。5亿美元的绿背美钞后,市面上就出现了大量的假钞,严重冲击了市场。而大名鼎鼎的美国特工处,就建立于1865年。其建立的初衷,可不是为了收集情报,而是为了查处假钞,维护美国金融安全。

    所以,马林的规划就是——在工业革命完成前,只能采用金银复本位制度,不发行纸币。当然,银行弄个支票本什么的,还是可以的。不过,需要很复杂的保密措施才行,而且要记名,免得被造假。

    当然,那些复杂的金融问题,马林现在肯定是遇不到的。毕竟,他的寿命有限,估计看不到科技高度发达的那一天了。即使是凯撒,也不一定能看到那一天。

    虽然马林已经搞出了蒸汽机,但那也是极限了。谁叫马林上辈子是个文科生,没学过机械呢。能知道蒸汽机原理,都要感谢中学物理课本呢。而且,他自己也不懂机械,连研发蒸汽机,都要依赖达芬奇。所以,指望他活着的时候完成工业革命,估计希望很渺茫。最多,能搞出19世纪中前期的工业水平。至于19世纪中后期的内燃机和电力设备,他肯定搞不了了。

    离开萨克森公国后,马林就沿着此前设立的旅店驿站系统,沿途一路换马,几天功夫,就返回了北海国。

    回到北海国后,马林首先签发命令,命令瓦格纳率领第二军团和5000哥萨克骑兵南下,支援波西米亚国王弗拉迪斯拉斯二世。

    同时,他下令全国8000警察,抽调5000人,支援奥里希的城防,避免被人所趁。

    但第一军团本就分了5000人南下支援符腾堡公爵乌尔里希去了,就算加上那5000警察部队,本土兵力还是有点少。

    所以,马林又下令,从平时随军的几万民壮中,挑选出2万人,进行操练,发给武器铠甲,令他们协助守城,避免本土遭遇攻击。

    同时,马林命令驻守东部地区的施泰因道夫的第三军团,让他们严密监视被送往不莱梅地区的老贵族,包括原先那几个被俘的诸侯,免得他们趁着国内兵力空虚,逃到国外去。一旦他们逃走,再弄个什么流亡政权,那就麻烦大了。因此,马林密令施泰因道夫——如果真有人敢趁机逃跑,就格杀勿论

    不仅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