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世贤一边笑一边暗骂这老狐狸,明明是他自己想催促袁经略,却非要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把萧基绕进去,害得自己还要扮个黑脸,真如沈世侄所说,这老狐狸都成精了。

    “陈大人,为什么我们这次对犒赏如此着急?前一次不是等了很久才到的嘛?”

    陈策扭头看了一眼贺世贤,缓缓地说:“贺总兵,如果没有上一次,兴许我还不急。你要知道,上次关外明军,只有你和我,以及沈阳的童总兵受赏,而其它几路明军,甚至被朝廷连点名的机会都没有。而这次收复铁岭,多出来一个侯总兵,他身后站着谁,想必你也清楚。这次领赏的人很多,新加入的背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肯定是要吃肉,而我们兴许连喝汤的机会都不一定有,所以才要拼命蹦跶。”

    贺世贤对老狐狸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说:“嗨老大人,你不去做阁老,真是大明的损失,放在抚顺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简直埋没你的才华。”

    “好了好了,这才几日,你怎么变得跟那臭小子一样了,赶紧给老夫打住,那小子拍马屁都会暗地里损人,你千万别学他那样子。”

    贺世贤表情一僵,无语的笑了笑,没有回应。

    “沈嘉最近怎么回事,这名声都要臭大街了,以后谁还敢跟他交往?”

    贺世贤脸色尴尬的说道:“这小子就是个惹事的主,好在不是什么大事,任他去吧。”

    陈策哼了一声,低头继续看文书。

    原来自从鞑子退走后,沈嘉又恢复了往日的恶霸角色,弄得名声极臭。上次抚顺光复后,东西两市关闭一段时间。再次开市,两市交易额一直无法恢复到战前。牲畜贩子手中积压了大量牛羊。按以前的惯例,这些牲畜贩子会将牛羊赶到郊外,任其乱啃。春天嫩草刚刚发芽,能让牲畜填饱肚子很难。于是无人照管的牲畜经常跑到农田,将刚出苗的庄稼美美饱餐一顿。

    然而自从沈嘉在城外种了数百亩耕地后,他便派民兵蹲守在附近执勤。前些天还好,没有出苗,也没人关心。但这两天地里的庄稼开始出苗,民兵执勤率频繁。对于那些找不到主家,又在农田附近游荡的牛羊,沈嘉的做法很简单,直接让民兵牵走,送往屠宰场割肉。一连持续五天,城内怨声载道。

    好在大明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对土地庄稼的看重是蒙古人无法理解的。无论牲畜贩子如何告状,萧基只有一句话:“曹丞相践踏麦田,割发代首”。

    跪在下方的牲畜贩子不明所以,萧基也不解释,一顿乱棒打出。吃了亏的牲畜贩子只好去请教读书人,这才明白告状是无望了。

    闻听消息的沈嘉得势不饶人,他干脆唆使民兵,将那些距离庄稼地几十米外的牛羊也牵到屠宰场。一众牲畜贩子敢怒不敢言,只好含泪买干草圈养牛羊,沈嘉的好日子这才彻底结束。

    好日子虽然结束了,但沈嘉的小动作却依然在继续。直至有一天,他捡到了张世的十几匹军马。沈嘉让人堂而皇之牵回城内,恰好碰到出门寻马的张世。

    原来张世出城办事,回城时,几匹军马累的有些脱力,张世在城门口找守军换了马匹,直接入城。换下来的军马被绑在城门口的拴马桩上,不知那个小屁孩胆子大,竟然把缰绳给解了,十几匹战马自顾自就去郊外散步了。

    这些都是军马,屁股上有印记,寻常百姓是不敢乱动的。只是到了沈嘉手里,他觉得军马有大用,比如一团,现在都没几个会骑马的,弄回去正好用来训练。

    厚着脸皮的沈嘉大摇大摆牵着军马入城,被张世逮了个正着。

    张世开始还没有注意到沈嘉牵的是军马,只是想靠近打个招呼。谁知道眼尖的亲兵发现了猫腻,拽了拽张世的衣袖,张世这才注意到这些正是自己找了半天的军马。

    张世当场就怒了,指着鼻子大骂沈嘉好歹也是个守备,却如同无赖一般厚着脸皮偷别人牛羊。偷牛偷羊也就罢了,可竟然偷到大明武官身上。沈嘉作为大明武官中的一员,偷大明军队的战马,这是什么?这简直是**裸的挖大明社稷的墙角。这种挖墙脚的行为,简直是大明武官的耻辱。

    沈嘉当时就被骂闷了。原本他还想套套近乎,谁知道这老家伙张嘴骂个不停,沈嘉的火气顿时就窜了上来。

    “谁说这是你的军马?你叫它,它答应吗?”

    “混账,这些马腿上都有特殊印记,可以证明是贺帅营中军马,这就是铁证,你小子难道想用口水把印记给洗了不成?如果你真能用口水洗掉,我也不和你计较。”

    “喂,张叔,我也是贺叔麾下的人,难道贺叔就不能给我些战马?”

    沈嘉的胡搅蛮缠把张世气的直翻白眼,张世忍无可忍,吹了声口哨,沈嘉旁边的枣红色战马稀溜溜的向张世慢慢靠过去。

    沈嘉的脸当时就绿了,张世扭过头,不理沈嘉。张世让手下蛮横的从民兵手中抢过缰绳,转身上马离开。

    沈嘉受此打击,又是借口旧伤未愈,干脆天天躲在家里,泡在温柔乡中。沈嘉虽不出门,但他的管家却天天蹲在骡马市买牛买羊,这可把卖牲畜的商贩高兴坏了。原本商贩们对沈守备怨声载道,但无奈手中积压了大量牛羊,人穷志短,商贩们只好向鱼肉百姓的沈守备重新摆出笑脸。‘

    沈府管家天天等着好时机购买牛羊,这一来二去,商贩们也开始使坏。他们私下传言,沈守备夜御多女,凭仗就是牛鞭,没看见他的管家天天守在牛马市买牛嘛。于是乎,之前那些不堪入耳的谣言被挖坟后再次发酵升华,在承平几日的抚顺大街上传得沸沸扬扬。

    愈演愈烈的谣言再一次让沈嘉站到了风口浪尖,陈策,贺世贤等人对此习以为常,他们一笑而过。而道学派的萧基,则遣人当面斥责沈嘉的无耻。沈嘉任谁来了,都是一副娶了媳妇的好脸色。沈嘉的不以为意,让众人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放任谣言自生自灭。

    谣言无孔不入,尤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谣言。虽然曲小乙一再告诉丫鬟不要传谣,但谣言还是翻山越岭,摸沟爬渠传进了沈府。外出的丫鬟将新的谣言带回到后院,于是乎温晴,曲小乙和吴诗涵也知道了。吴诗涵没有经历过,她对此颇为心急。这个时代的人们图的就是好名声,被人拿到饭桌上当笑料,任谁都不会舒服。

    “温姐姐,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呢?这关乎沈大哥清誉,他天天不出门呆在家里,岂不正应了谣言,以后谁敢登门?放在寻常人家,恐怕寻个婚配都极为困难。”

    温晴笑吟吟看向吴诗涵道:“沈嘉不是还有你和小乙姐姐嘛,他这辈子值了,放在我们故土,男子只准娶一人,多一个就要牢底座穿,沈嘉算是赚大了。”

    吴诗涵脸色通红,温情这话实在不好接茬。

    曲小乙面带忧愁的看了看呼呼大睡的沈嘉,回头向温晴说:“温妹妹,沈嘉就这么睡着,也不是事啊,总该做些什么吧,我们不能在谣言面前坐以待毙。”

    温晴面带笑容,看不出一丝忧愁。她咚咚跑出去,一把揪住沈嘉的耳朵娇声道:“别睡了,再睡下去都成二师兄了,你两位红颜知己都愁死了,你去跟他们解释。”

    沈嘉正做梦吃着美食大餐,突然被人揪醒,就要发火,却见温晴气鼓鼓的站在面前,他的火气立马烟消云散。沈嘉说:“又有什么事啊?我安心睡个觉都不成吗?这几天训练潜伏和渗透战术,我是累坏了,这帮孙子们大字不识也就算了,可有些人还有路盲症,我快被他们气的吐血了。”

    “去你的,谁想听你整天说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你赶紧去安慰下两位红颜知己,最近谣言这么厉害,她们两人又不知道内情,都在替你担心。”

    温晴一脸笑意,她显然早猜透了沈嘉的心思。看着温晴笑的跟花儿一样,沈嘉心中一荡,忍不住就想捉弄捉弄她。

    “我还要出门,你帮我去安慰安慰她俩,大不了告诉实情就是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再等几日,我们就可以有所动作了。”

    温晴头一拧,说道:“为什么是我,又不是我娶她们俩,凭什么让我去,要去你自己去。”

    沈嘉站起来,收拾好衣服,一脸坏笑说:”上次我都给你定名份了,恭妃啊,他们两人还是白身呢,这里就属你最大,自然是你的事情!“

    说罢,沈嘉撒腿就跑,一眨眼功夫就出了后院。

    温晴大发脾气,怒道:”沈嘉,你等着,我迟早要和你算账。“

    曲小乙和吴诗涵也被惊到,她们纷纷走出屋子,一脸惊诧的看着忿怒的温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七章 规划() 
抚顺老百姓都很奇怪,作为当事人的沈守备,身处谣言之中,竟然一个屁都没放,这与他大明武官的身份实在是太不相称。按照以往的剧本,即便抓不到造谣者,最起码也要逮几个走霉运的人杀鸡给猴看吧。谣言风头不减,抚顺百姓也觉得传说中的秘方似乎有效,几日后竟然有人专门蹲守屠宰场,高价收购牛鞭。牛鞭的火爆,甚至对牲畜市场也造成了轻微冲击。

    抚顺已经适应了谣言,甚至在茶馆中,谣言变成人们沟通打招呼的桥梁。一些人甚至开了茶座专场,说得栩栩如生,连沈嘉自己都差点信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百姓那样三言两语就被人糊弄。工坊的崔来顺崔老头,正是这样的人。

    “沈大人,你为何要将这手雷制成这副模样,工坊都已经定型了,你现在又要改动设计,这前期的投入怎么办?”

    “崔叔,你听我说,以后我们将这种火器统一叫手榴弹,行不?”

    崔老头瞪了沈嘉一眼,气呼呼的喘着粗气,半天没说话。你是大爷,你是金主,你说叫啥就叫啥,崔老头想通这点后,怒气渐渐消了几分。

    沈嘉则是被古代人民的执着给乐坏了,凡是爆炸物,都冠以“xx雷”,让他们改个名字,这简直是要了命,费的口水都赶上工程造价了。之前为了赶时间,设计的土制手雷没有弹性延迟引信,说白了更像手榴弹,与真正的手雷相差甚远。

    抚顺围城时的战斗表明,土制手雷缺点很多。在最后一晚的夜袭战中,沈嘉发现球形手雷更容易随着地势滚动,导致明军预判的爆炸点失去准星。后来沈嘉认真考虑,觉得木柄手榴弹更能避免这个问题。土制手雷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引信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走火。

    制作木柄是个费人工的事情,沈嘉最早否定了设计手榴弹。那时候鞑子蠢蠢欲动,只要制造出爆炸物,即便规格有些出入,他也捏着鼻子认了。赶进度的后果,就是现有的土制手雷规格相差较大。尤其球体主要通过铁水浇铸,这就造成了球壁的厚度很难统一。

    围城结束后,沈嘉甚至在战场上发现一些炸成两半的土制手雷。这种爆炸无法形成范围杀伤,反而白白浪费炸药。还好有几箱从前世带来手雷临时应急,不然结果还真是两说。

    眼下时间充裕,沈嘉开始考虑标准化制造,同时想办法改善制造细节。

    “崔叔,你看这是手榴弹的示意图,它上面是铁壳,你可以按规格浇铸,因为出口较大,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