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此处,沈嘉才悠悠的吐出一口气。贵叔的提醒,以及吴诗涵的脸色吓到他了,沈嘉以为自己的库银要见底了。

    “我说妹子,你别总吓唬我行不,你一脸愁苦,吓得我这小心肝扑通扑通的乱跳。”

    “去你的,越来越没谱,这种调笑的话都说出口了。”吴诗涵一脸羞恼盯着沈嘉。

    “别啊,我以前生活得地方,管女子都叫美女,或者妹子,不信你去问温晴,我这是表示亲近之意,绝对没有猥亵你的想法。”

    “哼,就你嘴贫,这次就罢了,以后在外人面前,不要叫别人看笑话。我之前担心的是,府内没有其他收入,照这个速度下去,未来一两年,我们恐怕要坐吃山空了。”

    “诗涵,这你放心,赚大钱要费神,但论到赚小钱,我有的是办法,今日侯总兵送来几箱银子和首饰,我估摸着有个两三万两,先省着点用,银子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沈嘉就是穷的穿不上裤子,也不会让你这娇滴滴的妹子光着身子乱跑。”

    说吧,沈嘉佯装色迷迷的瞄了吴诗涵一眼。

    吴诗涵恼怒,一边举起粉拳作势欲打,一边道:“你又拿我调笑,小乙姐姐都十八岁了,放在寻常人家,已经是老姑娘,你让人家等你到何时?”

    沈嘉神色一萎,呐呐的说道:“不才十八岁嘛,在我们哪里,很多女性二十八岁才结婚,我还见过不少三十五岁未嫁人的,我们管这些女性朋友叫圣女,圣女斗士。”

    “你这混蛋,你难道要让小乙姐姐等到二十八岁不成?你当我们是什么?”

    说完,吴诗涵的眼泪扑簌簌抖落下来。看着抽泣的吴诗涵,沈嘉又是一番手忙脚乱。

    好不容易劝慰吴诗涵止住哭泣,沈嘉才缓缓地说道:“我今年才十六岁,还年轻,稍微晚点行不?听说早婚不利于身心健康。”

    “哼,谁说的,你去关内看看,像你这个年纪,孩子一大把的人多得是。”

    “好好好,打住,这事情总有个先后顺序吧,小甲哥也尚未婚娶,他与何月芬还在谈着,等他们办完喜事,我们再办如何?”

    听到沈嘉表态,吴诗涵这才露出笑脸。对付沈嘉这种脸皮厚的,还真没有其他办法,吴诗涵算是摸到了窍门,只要掉眼泪,成功必然手到擒来。

    就在沈嘉一边忙着招兵,一边忙着和美女调笑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却如一锅熬制的米粥,咕嘟咕嘟翻滚个不停,似乎还有外溢之势。

    四月上旬,大明皇帝朱由校钦点河南祥符县张氏为皇后,数日后大婚。朱由校将海外异人送来的几面镜子裱上木框,送了一面给皇后张嫣,博得美人欢心,一时间恩爱不断。朱由校新婚燕尔,又加上沈抚之战连挫鞑子气焰,这段日子朱由校极为开心。朝廷中一众官员也步入正轨,没有了往日的轻狂狷介,这让朱由校压力倍减。

    从去年末到今年初,内阁辅臣竞争尤为激烈,东林系与其他不对眼的派系在内阁人选上一直僵持不下。眼看马上到五月,忍无可忍的朱由校借着近日朝堂轻松愉悦之气,下令朝臣推荐内阁辅臣。

    朱由校绝对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就如同向茅坑中投下一颗巨石,顿时溅出一帮屎人。

    内阁制,在明朝中前期,皇帝和阁臣平分权力,运作良好。然而到了中后期,很多皇帝将大部分事务一应交给内阁,这无疑使得内阁权力大增。即便皇帝祭出太监牵制阁臣,但在国家大事上,太监属于无根之木,哪有儒家体系下师授关系,同窗关系的网络广泛。虽然太监看似风光,但国家日常大事,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由儒家体系把持的内阁运作。

    这看似平权的背后,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隐患。皇帝的权力是血统论,只要朝代不更替,皇帝天生就有左右政局的权力。而内阁人选,则没有一个清晰的推选方式。

    明朝这种内阁制,与现代社会的官僚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社会的官僚晋升,有一套明确透明规则,大部分官员按照规则行事,参与选举,慢慢有机会跻身到最高层。

    而明代的每次内阁人选更替,类似将权力**裸摆放在嗜血的猛兽前面,官员表面维持着风平浪静,然而底下却是暗流汹涌。

    同样,这一波内阁推选,京城也是风云突变,各种势力活动个不停。

    狱吏出身的东林党智囊汪文言饶具谋略,他果断的给党内大佬提了个与众不同的建议。汪文言认为,刘一燝是阁首,而韩爌,朱国祯又是新老一代的交替人选,因此汪文言主张中立派的何宗彦入阁。

    何宗彦清修有执,摄尚书事六年,遇事侃侃敷奏,时望甚隆。汪文言认为东林党上台大势已定,不必再像年初那般不分青红皂白的清洗党外人士,这不利于东林系后继发力。借这个机会缓和与中立派矛盾,同时拉拢中立派的何宗彦入阁,无异于为以后的东林系发展铺平道路。

    不得不承认,汪文言极具战略眼光。他的一番话,很快引起左光斗,杨涟等中层东林党人支持。一些好事者将东林内部尚未形成的决议内容透漏出去后,建极殿大学士薛敷政、肖毅中等人纷纷对东林党人的胸怀表示赞赏。

    任何事情都有不同意见的人,这看似一片和谐的背后,不管东林党内,还是朝堂之上,反对声依然刺耳。

    东林党内以郝土膏为首的几个中下层官员,认为汪文言这是放任大好局面,自取其辱。党内的高层如**星,刘一燝,韩爌等人,则是一言不发,既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想法。

    东林派系内部的分裂,让党外人士张延登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觉得**星,刘一燝,韩爌等人,实际上不太愿意何宗彦入阁,只是苦于无法当面反对而已。何宗彦素有人望,但做事较为死板。政治这东西,是妥协艺术的最高体现,尤其在内阁这种地方,如果弄一个脾气执拗,性格死板的人进来,恐怕会拖累整个群体。

    何宗彦入阁的推选名单上,张延登没有署名,何宗彦未获通过。原本众人以为此事要告一段落,然而御史左光斗、薛敷政、肖毅中等人上疏皇帝,为何宗彦未入阁深表惋惜。一来二往之后,朝廷风云突变,张延登同亓诗教、薛凤翔等齐党纷纷上疏驳斥左光斗等人的意见,同时夹枪带棒的攻击东林党人。

    一时间,平息多日的朝堂,突然陷入一场令人目不暇给的驳斥论战中。

    左光斗御史出身,加之其在移宫案中战斗力爆棚,很快便一一上疏驳斥齐党成员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于不顾。左光斗的这番话算是点燃了火药桶,很快齐党,浙党,楚党不约而同加入论战,朝堂上炮声隆隆。

    东林党人内部开始还有不同意见,然而当三党骂上门时,愤怒至极的东林党人很快拧成一股绳子,共同声讨三党的无耻。

    苦思多日的汪文言傻眼,他没有想到自己苦心设计的局面,竟然变成了这副样子。

    这场争论连日来持续不断,惹得皇帝朱由校心烦不已,避而不出。

    五月三日,兵部得到急奏,四万鞑子攻打抚顺,而此时京城中大部分官员正参与大论战,竟然无人顾及此事。无奈之下,杨涟只好将奏折递交给皇帝。可此时朱由校失望万分,近臣更是怕惹得皇帝不开心,竟然无人将烦心事报上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五章 内斗() 
朱由校一连数日光收到的上疏就有数百封之多,看这架势似乎没有衰减之势。更让朱由校头疼的是,朝中大臣纷纷请求皇帝召见,想要直抒胸臆。朱由校也是聪明人,也不想被人当作发泄的对象,于是干脆避而不见。逃避不是好办法,可对于朱由校而言,这也是无奈之举。自己的爷爷的爷爷,用修道,青词做借口与朝臣打太极,到了爷爷这一辈,创造性的持续数十年怠政,在争国本,梃击案中屹立不倒,并成功遥控三大征,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廷杖。

    与朝臣斗智斗勇的方式都被祖辈们用的七七八八,到朱由校即位后,朝臣们已经被训练的无比机敏,各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这给朱由校出了个大难题。

    想到纷争不断的朝堂,朱由校一阵心烦。一旁侍立的魏忠贤见皇帝抑郁,随即呈送一封抚顺解围的奏折。朱由校有些不解,遂问起缘由。这才知道来鞑子起兵复攻抚顺,而朝堂内忙于争斗,竟然无人向他提起。朱由校大惊,连忙令人收集抚顺近况。很快,太监们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中,终于找到了抚顺围城的经过,方知明军竟然顺利光复铁岭。

    朱由校大喜,急忙下令召开廷议。只是廷议的走向却并非朱由校所设想。廷议上关于抚顺围城,铁岭光复的讨论,很快就被遮天蔽地的互相攻讦所遮蔽。齐党成员张延登,亓诗教、薛凤翔等,他们自然明白抚顺,铁岭之战对东林党的重大意义,因此他们不惜挑动乱局,让身不由己的东林党乱成一锅粥。

    而东林内头脑清醒的,譬如汪文言,杨涟等人,则属于异类,是少数派,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杂音所掩盖。东林党中打多数人,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赤膊上阵与三党成员在朝堂当众对骂。亓诗教要的就是这个局面,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所有人看清东林系自比清流,实则龌龊不堪,与普罗大众无甚差别的本质。只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攻讦,反而让朱由校看清了两方的嘴脸。

    整个廷议过程朱由校一言不发,等到众人吵得有气无力时,朱由校才将一沓奏章甩到地上,转身离去。

    朝臣们匆匆翻看这批奏折,尤其是东林一系的大部分成员,这才回过味来。众人恨恨的盯着三党余孽,目送他们谈笑风生的离开朝堂。

    国家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关于粮草,军备和城池修缮的讨论和拨付,在两日内就达成了妥协。难得这次没有人拖后腿,朝臣们实在是被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眼神吓着了。于是同时,由内廷拨付的五百匠户正从京城东郊启程,他们打算从天津坐船到辽东,并前往抚顺效力。

    魏忠贤拿到了海外异人关于新式火药的配方,以及“燃烧弹”,“手雷”的设计流程。邹泰在信中不止一次的向魏忠贤强调,说这种新式火药威力巨大,配制过程也是危险。魏忠贤很是高兴,他夸奖邹泰在辽东办事得力,并让他再接再厉。

    很快朱由校也得到魏忠贤禀报,说这次抚顺解围,铁岭光复,与海外异人设计的新式火药有重大关系。朱由校还在为上午群臣的争吵烦心,此时突然听到魏忠贤说起海外异人,不由得一时兴起,连忙询问起细节。

    “启禀皇上,这海外异人上次经朝臣讨论,擢升为抚顺东洲堡守备。沈守备在抚顺围城时,趁着月黑风高,奇袭敌方大营,并纵火焚烧粮草和马厩。鞑子不知官兵数量多少,不敢贸然杀出,结果被惊马踩踏无数,后逃至营门附近,又被沈守备用火器狙击围攻,鞑子损失甚重,天亮后鞑子得知沈阳方向官军到来,于是匆匆拔营而逃。”

    朱由校哈哈一笑,道:“你这狗奴才,平日里不见你这般说辞,今日怎的如此精彩纷呈?”

    “微臣这是替皇上高兴,这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