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沈嘉搞不清楚的时候,后金大军营内,皇太极,莽古尔泰,代善,阿敏正为三日前的败仗吵得不可开交。皇太极认为莽古尔泰轻率冒进,没有按照八旗军以往策略组织追击,结果导致兵败,莽古尔泰应对此负全部责任。皇太极建议免去莽古尔泰共同议政的资格。

    沉默数秒,性格暴躁的莽古尔泰咆哮道:“大汗,我不服!”

    皇太极面沉如水,扭头看向莽古尔泰问道:“难道我说的有错?”

    “大汗,你说的没错,我是打了败仗,可是打败仗的,岂止我一个?当然,你要从三日前算起,上规模的只有我一个!”

    一旁的代善和阿敏一听,立即明白莽古尔泰的浑劲又犯了,连忙齐声道:“三贝勒,跟大汗好好说话,莫要斗气。”

    皇太极背过身去,脸色阴晴不定,隔了小半会沉声道:“你有什么不平,不妨说出来,正好让众贝勒评评理。”

    代善和阿敏拼命向莽古尔泰使眼色,可此时的莽古尔泰怒火中烧,哪管得上这些。莽古尔泰渐渐明白皇太极这是要拿自己开刀,好让其他两人有所收敛。横竖都是要被杀的那只鸡,莽古尔泰心下一横,大声道:“当日沈阳城下,是谁负责攻城?结果打了个败仗,连父汗都没了,能比我能好到那里去,为什么没人提出来?”

    沈阳之战一直是众人心中的痛,谁都不愿提起。此时被莽古尔泰翻起来,无异于在揭开伤疤,撒了一把盐,帐中的气氛顿时就变了。代善既参加过沈阳之战,又怂恿指挥了抚顺之战,三日前又损失近五百人,若是按莽古尔泰这般翻旧账,代善将是最大的失败者。想到此处,代善怒吼道:“莽古尔泰,闭上你的臭嘴,沈阳之战大家都没有料到的,难道我们会眼睁睁的将父汗推向火坑不成?你这么说,对得起父汗的英灵吗?”

    阿敏站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此时不管站在那边,都讨不到好处,既然如此,阿敏决定作壁上观,尽量劝说,避免引发更大的纷争。皇太极背着三人从头至尾细想一遍,觉得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他心思流转,很快想到新办法。

    皇太极转过头,强忍着怒火,对三人淡淡的说道:“二阿哥,阿敏哥,既然是共同议政,我也不做一家之言,你们也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处理?损失两千多名勇士,我们女真人满打满算才十几万,如何不令人心痛?父汗留下的大好基业,难道要白白损失在我们的手中?”

    说着说着,皇太极眼圈红了,声音都带着几分哽咽。

    代善和阿敏大惊,连忙拉着莽古尔泰拱手拜曰:“大汗,我等愿追随大汗,共襄大业。”

    皇太极用袖子擦了擦眼圈,红着眼睛说道:“当初我初登汗位,发誓与各位共议国政,我对此谨遵不渝,只是世事艰难,八旗军制又处于多事之秋,一些措施不可不变。”

    见皇太极闭口不提莽古尔泰,而是转向八旗军制,众人立即有些好奇,满脸疑惑的看向皇太极。

    “父汗当年创立八旗军制,是为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过了这么多年,一些新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一些八旗将领擅长打仗,但并不擅长耕作渔猎,也不擅长组织经商,而擅长这些的人又窃据八旗军内重要位置,致使外行指挥内行,结果自然不好,我认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代善,阿敏沉默不语,莽古尔泰则是一脸无惧问道:“敢问大汗准备如何改法?”

    皇太极脸色淡然,徐徐道:“我想此事由二阿哥和阿敏哥负责,必能法度公允,众人信服。”说罢,皇太极将目光投向两人。

    代善和阿敏连忙拜曰:“谨遵大汗之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号枪() 
自从沈嘉离开后,抚顺城内的沈府只剩下一众女眷,气氛也没了往日那般热闹。曲小甲一连数十日,忙得脚不沾地,连自己的准未婚妻何月芬都顾不上看一眼。

    曲小乙则愁肠百结,沈嘉一连数日未归,连个消息也不寄给家里,哥哥虽然在身边,却又忙的人影皆无。要不是温晴知道些内幕,她还以为沈嘉凭空消失了。

    自从回到抚顺,温晴每日也是早出晚归,曲小乙问起缘由,温晴总是说自己在帮沈嘉忙工坊的事情。凭着女人的感应,曲小乙觉得温晴所言不实。

    嘉禾坊最近办的有声有色,热闹非凡,吴诗涵整日钻进账本,算过来算过去,曲小乙想找她说话,她都没时间。给林小丫三个孩子请了私塾老师,整日读书认字,这下曲小乙更是没个伴儿。

    高大的围墙静静的矗立在黑漆漆的夜色中,阁楼灯光闪烁,院子不时传来丫鬟的说话声,寂寞感悄然爬上曲小乙的心头。曲小乙叹了口气,正欲起身回屋,却听到身后似乎有动静。

    “小乙姐姐,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在屋外,是不是又在想沈嘉?”

    曲小乙微微一窘,笑着问道:“温妹妹,晚饭吃了吗?我现在帮你去收拾。”

    温晴咯咯一笑,曲小乙外表看似强硬,实则性子软弱,在熟人面前永远都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小乙,你哥哥也回来了,就在前院,你怎么不去问问他?”

    “不是有月芬姐吗?曲小乙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转而低下头。

    “果然是有了丈夫忘了哥,哎,小甲真是可怜。”

    听到温晴调笑,曲小乙满脸通红,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站在一旁有些局促不安。

    “好了小乙姐姐,不开你玩笑了,过两天我也要随军出征,我今晚特意提早回来,跟你说一声。”

    温晴的话将曲小乙吓了一跳,她不懂女人上战场能做什么,打仗不应该是男人的事吗?

    “诗涵拜见温姐姐,曲姐姐,这么晚了,你们倒是在院中聊的开心。”

    曲小乙回头,却见吴诗涵不知何时悄悄的立在自己身后。曲小乙脸色绯红,头垂的老低。

    吴诗涵见曲小乙有些担忧,连忙安慰道:“小乙姐姐莫要担心,温姐姐在沈阳时就曾随军出征,不是第一次了。”

    曲小乙有些怀疑,看向温晴,温晴笑吟吟的点点头。

    女人出门是麻烦的事情,温晴的性格像极了男子,针线活之类一概不会。还好曲小乙对那些简单的缝缝补补都很擅长。第二天曲小乙便帮着温晴整理并修补衣甲。贺世贤派贺正廷前来接引温晴,温干净利索,把包袱往马车上一扔,头也不回的跟着贺正廷离去。曲小甲也走了,吴诗涵继续忙碌自己的账本,甚至连小桃,如意她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

    曲小乙有些寂寞,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忙碌,唯有自己,望着高门大楼,静静的发呆。虽然衣食无忧,锦衣玉食是自己当年在山中打猎时梦想的生活,可是当这种生活融入到现实时,曲小乙感到一股莫名的不适。

    呆坐在石阶上,曲小乙想了很久,没有任何头绪。她突然想起林小丫,尔后又想起沈嘉嘱咐她认字书写的事情,曲小乙赫然一笑,她突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兴奋不已的曲小乙回到书房,拿了些纸笔,匆匆向一处僻静的小院走去,里面读书声朗朗动听,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叫。

    沈阳的童仲揆,听着探子的汇报,手里捏着抚顺的书信,他品了一口茶,缓慢而郑重的说道:“各位兄弟,时机来了,我们这就出发。”

    屋内众将都是童仲揆的部下,他们早已得知作战计划,此时听到主帅正式发布军令,纷纷起身拜别,大踏步出门,昂然离开。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沈阳城外,浩浩荡荡的明军步卒,趁着暮色悄悄踏上征途。

    沈阳城外东北方向三十里,袁应泰跟随大军,风餐露宿已跋涉三日。为了赶时间,袁应泰甚至没有进沈阳城,而是在城外歇了一晚,第二日一早便悄悄离开。

    侯世禄在之前铁岭之战中损失惨重,此后回到辽阳,虽略有补充,但战力始终无法恢复到之前水平。营内新兵众多,骑兵少的可怜,大部分人都是靠着双腿,向抚顺赶路。尽管袁应泰再三催促,但看着疲惫的明军,侯世禄心如火燎,却不得不顶住压力按正常节奏行军。袁应泰心焦如火,侯世禄劝了几次,反而被袁应泰一顿数落。无奈之下,侯世禄只好缩短大军休息时间,尽快赶路。队伍内蔓延着一股怨气,人马焦躁不安。

    萨尔浒北岸,安排百姓撤退的工作很顺利,这让沈嘉心安。今日早晨探马来报,八旗军已加快行军速度,正朝抚顺方向滚滚而来。

    沈嘉望一眼萨尔浒,除了岸边忙碌的明军,湖面没有任何动静。沈嘉挥手抹去汗水,下令大军向抚顺方向撤退。营盘山渐渐落在身后,蜿蜒逶迤的队伍绵延数百米,沈嘉吼了一声,匆匆前行。

    路上时不时的地雷爆炸,让八旗军异常小心,他们试图抓一些百姓趟地雷,却发现汉民们早已逃跑,连女真人都是少得可怜。最后还是随军的范文程出了个主意,他请求皇太极找百姓收购一批羊群,赶着羊群替大军开路。羊群的移动速度很慢,拖累整支大军的行进速度,可此时无人抱怨,因为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慢慢腾腾走了一日,除了偶尔相遇的探马搏杀外,明军和八旗军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傍晚,行至距抚顺城三十里,沈嘉终于见到赶来迎接的贺世贤,张世等人。

    “好小子,干得不错,我还真是小看你了,没想到你竟然捞了块肥肉。”贺世贤哈哈大笑,接二连三的胜利让他非常开心,一巴掌重重拍在沈嘉的肩膀上,疼的沈嘉呲牙咧嘴。

    “尤叔那边怎么样?敌人有没有动静?”

    张世说:“我方侧翼安全,萨尔浒城方向一点动静都没有,尤副帅那边连根鞑子毛都没见到,天天朝我们抱怨。”

    帐中一片笑声,贺世贤道:“接下来怎么打?小子,说说你的想法。”

    “贺叔,这就要看建奴如何应对,谁先过来先打谁,最好能一次性打痛对方,争取一段修养巩固的时间,对了,温师妹来了吗?”

    “晴丫头早就到了,就在营内,出去几天,都累了,今晚你好好睡觉,我替大家巡视大营。”

    回头看了一眼张世,沈嘉突然神神秘秘的说道:“张叔,敢不敢晚上出去走一遭?”

    “臭小子,没事别老想着三国,我不是黄忠,你也不是孔明,有什么事直说吧!”

    沈嘉将贺世贤和张世聚到一起,悄悄商量许久,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营帐。

    晚上八点左右,明军吃完晚饭,安排好暗哨和明哨,沈嘉和一团的大部分士兵一样,沉沉睡去。连日来精神高度紧张,来回奔波又是疲累无比,好不容易碰到抚顺援军,一团新兵们如同见了亲人一般,戒备全无,鼾声四起。一轮上弦月悄悄爬上山岗,呆了两个时辰不到便悄悄下山。四周漆黑一片,不时传来蛙鸣声。

    贺世贤在各营转了两圈,挨个检查哨岗,确认没问题后才回到营帐。提起酒壶,贺世贤抿了一口,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睡觉前总喜欢喝一小口。高粱酒入口,辛辣醇香,他有些困了,干脆和衣而睡。迷迷糊糊睡了不到一炷香,贺世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