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9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令炮营各个炮阵备战,准备轰击海面上的奥斯曼船队。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帝国的远征之路(十六)() 
明月当空群星黯然,马尔马拉海东岸奥斯曼偷袭大军千余艘小船,从帆船上转运了大量战兵打着火把划向岸边。一直在密切关注奥斯曼大军动向的炮营都统领杨威,眼睛透过望孔紧盯海面上奥斯曼帆船,在他身边还有数个参谋同样神情专注。这几个参谋来自不同地方,有中华军参谋部参谋还有水师参谋,当然还有炮营本部的参谋。正是由于杨威炮营常年在陆地作战缺乏对战海船的经验,帝国参谋部特派遣水师参谋协助杨威作战。至于说参谋部的参谋,他只是负责观战并记录整个作战过程。黑夜里奥斯曼小船缓缓飘向东岸,在涛声掩护下这些小船一点一点接近海岸。星星点点的火把与夜空中星辰相互辉映,在月光中混为一体。

    作为水师协助炮战的参谋张维新,一面观察敌情一边向炮营都统领杨威建议道:“杨都统,职下认为此时炮击敌方船队最为合适。万一奥斯曼偷袭大军在岸上被我军围歼,这些帆船很有可能不会顾及陆地上败兵,他们起锚逃离时顾忌少了很多,炮营战果就。”

    水师参谋张维新这个建议新点出了今日战机的关键所在,中华军参谋部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摸清奥斯曼各路将领的情况。正因如此,中华军统帅张平安和参谋部谋划作战方略时,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将领打仗的特性排兵布阵。中华军炮营杨威部虽然参与过多次大战,但他们更多的是对坚城和敌军阵地固定目标进行炮击,打击敌方移动目标顶多是轰击敌方行军军阵。即便是敌人发起攻击后,也是对设定区域进行覆盖炮击,很少打击单个移动目标。正因如此,参谋部才调水师参谋张维新前来炮营协助。水师与陆地炮营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水师战船在于地帆船炮战时都是炮击移动目标,他们对海战有时机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今天奥斯曼船队是拖拽渡海小船来到中华军假营外海,参谋张维新从敌人战兵下船速度上,推断出奥斯曼帆船卸载战兵用时多寡。水师参谋张维新大致计算了一下,奥斯曼人下船速度比中华军慢一倍有余,但还是要和泰西西班牙人比要快上一点。仅仅这个发现,就让水师参谋张维新意识到,奥斯曼船队作战经验还是比较丰富。有了这个判断,水师参谋张维新认为,奥斯曼水师带兵将领不容小觑,中华军炮营应该在现今这个最佳时机展开攻击。其原因就是奥斯曼偷袭大军离奥斯曼帆船不远,奥斯曼带兵主将在船队遭到攻击时,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战兵收回来。

    作为水师参谋,张维新向都统领杨威解释了水师回收摆渡小船的步骤,并明确指出奥斯曼船队将领如果决定回收渡船上的步兵,那么抛锚停留在海面上的帆船就不会移动。参谋张维新还向都统领杨威解说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奥斯曼步兵登陆后遭到中华军伏击,其步兵溃散逃向外海。而这时,炮营对奥斯曼船队发起轰击,奥斯曼带兵将领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船队的安全,而舍弃在陆地上散乱的败军。特别是奥斯曼帆船放下进攻步兵后,他们的帆船重量减轻也能使奥斯曼船队可以尽快撤离。然而,水师参谋张维新的建议并未得到都统领杨威的回应,他还在权衡这战机的利弊。中华军参谋部给出的作战方略是,放任敌军上岸偷袭假营,随后炮营根据战场情况决定开火时机。

    身为炮营都统领的杨威此时内心纠结,水师参谋张维新的建议虽然不错,但违反了参谋部制定的方略。要是杨威按照张维新的建议开火,势必让在此守候多日的天熊营将士们捞不到任何战功,这就会令天熊营主将都统领罗天心怀不满。临战主将优柔寡断乃是大忌,炮营杨威片刻犹豫造成了战机流失。眼看着奥斯曼偷袭大军靠近海岸,水师参谋张维新轻轻叹息一声不再出声。水师参谋张维新今年三十八岁,他本是平安城金狼营孩儿兵出身,在征夷行营剿灭大清国的战争中上平顺号见习。身为千总参谋的张维新本来要就任平字号战船管带,因参谋部急需有经验的水师将领协助,加之中央水师没有战事,张维新才被参谋长古新指派到杨威炮队协助作战。

    中华军参谋在战场上只有建议权,至于说主将采纳不采纳就没有他的责任了。虽然张维新与都统领杨威之间没有统属关系,作为一个合格的参谋,张维新还得呆在前线而不是赌气离开。约小半个时辰后,数千奥斯曼步兵密密麻麻地冲上海滩,他们还得步行二十里才能达到中华军设立的假营。在陆地上野战本就是中华军的强项,隐藏在假营西北的天熊营罗天部,早就给马蹄上绑上了厚实的棉布悄无声息地从隐蔽处出击。中华军最为擅长大斜面进攻敌军的侧翼,都统领罗天先派出五千火枪兵前出,打击奥斯曼偷袭大军的左翼。其结果一点意外都没有,以散兵队形攻击奥斯曼军侧翼的中华军火枪兵,仅仅三轮连续射击就打散了奥斯曼人的行军阵型。

    就听见噼啪火枪声不绝于耳,位于中华军火枪军阵后方六千骑兵越过火枪兵军阵直扑奥斯曼乱阵。隆隆马蹄声在寂静夜空中格外刺耳,天熊营骑兵快意地收割敌军的生命。直到这时,炮营都统领杨威才觉得自己今晚犯的错有多大,仅凭声音判断天熊营就没打算放一个奥斯曼人回家。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都统领杨威不再犹豫下令对外海奥斯曼船队展开轰击。炮营一百七十多门各式火炮,照例采用覆盖轰击战法,一发又一发开花弹飞向奥斯曼船队集结地域。有三艘奥斯曼帆船中弹后起火,这火光照亮了夜空,也给中华军炮营指明了炮击方向。三艘奥斯曼帆船是双桅帆船,虽然奥斯曼帆船与泰西人帆船有所不同,但总体船身布局差别不大。中华军炮营需要打击的是奥斯曼人为数不多的三桅帆船,可第一轮火炮攻击并没有击中一艘三桅帆船。

    其实,天熊营发起攻击之时,奥斯曼船队主将安克约尔就下令船队起锚转向。安克约尔深知,中华军野战力量强悍,既然这是中华军为奥斯曼大军挖下的陷阱,他就必须把宝贵的船队带回伊斯坦布尔。安克约尔的判断无疑是准确的,就在奥斯曼船队起锚之际,他们遭到了中华军炮营火炮的攻击。帆船想要立刻就地调转船头无疑是困难的,航海经验丰富的安克约尔下令,船队先向北逃离中华军火炮射程。奥斯曼船队在转向过程中,忍受着中华军火炮轰击,他们根本就没打算用船上火炮还手。在奥斯曼船队缓慢转向的过程中,又有四艘帆船被中华军火炮击中起火,其中还有一艘三桅帆船。今天晚上海面上刮的是南风,安克约尔在极短的时间内选择了正确方向,使得奥斯曼船队在不断加速的过程中逃离了中华军火炮攻击范围。

    尽管中华军杨威炮营在随后的炮击中又击中了奥斯曼六艘帆船,但真正沉没的敌船只有三艘,其余受伤帆船渐渐隐没在夜色之中。中华军炮营在此地埋伏多日,就因都统领杨威的临战犹豫丧失了战机,别说水师参谋张维新心中有怨气,就是本营官兵也一个个心存不满。今晚一战天熊营倒是杀得痛快,都统领罗天在战后向皇帝张平安和参谋部报捷。很快,位于小高加索山脉南麓的中华军主营,就接到了来自鹰嘴滩方向的战报。当皇帝张平安看到杨威炮营只取得击沉敌船三艘的军报,整个心都沉到了海底。杨威作为中华军三大炮营的将领,现在是越来越不会打仗了。

    凡事都有比较,同为炮营都统领的杨妹妹一天到晚就琢磨玩炮,杨妹妹是年纪越大打仗越精,这也是皇帝张平安作战喜欢用杨妹妹炮营的原因所在。既然这场伏击战没能给予奥斯曼船队重创,那么呆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中华军就危险了。这么长时间奥斯曼人对渡海的中华军隐忍不发,其主要原因还是中华军与罗斯大军并未接战。一旦中华军主力与罗斯开战,奥斯曼人势必全力攻击中华军渡海大军,以使得中华军头尾不能相顾。既然皇帝张平安察觉到渡过海峡的黄志部和付瑞阁部有危险,他立刻派人向参谋长古新传递军令,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两支战兵营撤回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与此同时,皇帝张平安还给炮营都统领杨妹妹下令,无论如何不能让奥斯曼船队接近中华军登陆地带。

    坐镇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指挥作战的参谋长古新,在接到皇帝撤军的圣旨后顿时感到头大了三圈,这仗打到现在要想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撤军并不容易。现今在西岸的两支中华军战兵营加上工兵和辅兵人数已经达到近七万人,而渡海用的船只和木排不过三千多,加上海况复杂一旦被敌军纠缠住很难脱身。作为主将,参谋长古新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面下令随军工匠赶制渡海小船,一边下令从西岸先行撤离弹药辎重。身为中华军参谋长,古新很清楚战场形势以及偏离中华军参谋部最先预想,他不得不将隐藏在辎重营的火箭炮也调到前线交给炮营都统领杨妹妹,让他在关键的时候使用掩护大军撤离。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帝国的远征之路(十七)() 
强国之间的大决战往往充满许多未知的变数,正所谓好汉难敌四手恶虎也怕群狼。中华军两面受敌,要摆脱这个危险局面皇帝张平安打算先稳固西面战线,全力应对来自北方的强敌。任何一国的军队在战场上进攻相对容易,可要是想从交战中脱离与敌军的接触却是一个千古难题。中华军自成军之后征战数十年,很少打这种半途而废的烂仗。虽然中华军付瑞阁部和黄志部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与奥斯曼大军没打过什么像样的大战,并不意味着奥斯曼人没有反击的能力。相反,奥斯曼人不紧不慢地采用疲军战法,不管白天黑夜对中华军两个大营发起无数次小规模进攻。尽管每次攻击都铩羽而归,奥斯曼大军还是锲而不舍地袭扰渡过海峡的中华军。中华军想要撤离自然不会选择在白天进行,在接到参谋长古新的军令后,银狼营黄志部率先做好了渡海准备。

    只是战场形势再次逆转,奥斯曼人大军在这个时候突然加强了攻势。中华军付瑞阁部在渡海之后控制了登陆场南部地域,其北面阵地交与了陆战能力更强的银狼营黄志部防御。数万大军渡海作战需要一个很大的防御地带,中华军这两支战兵营,控制住了博斯普鲁斯西岸磨盘山这个战役要点方圆二十里地带,并依托磨盘山构建了二条环形阵线。这阵地采用的是壕沟加护墙加固,从空中俯瞰,这弯曲的阵线宛如画在地上的城墙。得益于中华军新式火枪的高射速,每一道阵地后方还有无数半月小阵地。这道阵地的用途,主要是补充前方阵地上火力密度。虽然中华军火枪一次能装填十发子弹,火枪一夹子弹射完必须重新装填,在火枪射击的断档就需要来自后方火枪的弥补。

    在防御阵线后方,是中华军随军炮队的弩炮阵地,这种早已过时的武器撑起了中华军防线的支援火力。按照中华军参谋部的指令,位于磨盘山防线的中华军将陆续撤离,由付瑞阁部统领祝承钢带领九千战兵断后。接到参谋长古新的军令后,负责前线指挥的都统领黄志只下令各部做好撤离准备,并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