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宋虎一摆手,就只留下了五个不带弩箭的兵卒,其他人在去掉车上的黑布后,由一个把总的带领,骑马缓步回撤。

    孙承宗点点头:“开城门!”

    这时,就听他身后的祖大寿咬牙道:“囚车那人就是孙得功!他化成灰我都认得,沙岭一战,要不是他,我们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孙承宗和城上的其他人,这才注意到,两辆去除黑布的囚车。一个应该是刚被俘虏的女真斥候首领。另一个大明模样的人,就是祖大寿嘴里所说的孙得功了。

    孙承宗命令身边的亲兵:“把这个宋虎带来见我!”

    当城门缓慢地打开后,宋虎独自捧木盒,朝城楼走来。他离孙承宗还有十丈时,把木盒放在地上,双手朝两边平举,示意对他虎视眈眈孙承宗的亲兵道:“请搜身!”

    亲兵也不多说,开始在他身上仔细搜索。片刻后,这个亲兵对孙承宗点点头。宋虎这时打开木盒道:“请转交孙大人!”

    亲兵往盒子里看了一眼,只见盒里还有一个小银盒及一封书信。他又对孙承宗点点头。

    孙承宗面无表情地对身后的吴其泰道:“把他带到府衙问话!”

    说完带领一帮文武官员朝府衙而去,吴其泰从亲兵手中接过木盒,安排人把车都拉进城里,拉着宋虎也朝府衙走去。

    孙承宗来到府衙,只留下袁崇焕和吴其泰,把其他人都打发走后,没有看信。而是黑着脸直接问宋虎:“你们大帅今天搞得这一出,是给老夫示威吧!”

    宋虎对孙承宗抱拳施礼:“孙大人误会了!我破奴军上下就是不喜看女真鞑子对百姓猖狂,只要见到鞑子,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都要和他们死拼。何况宁远雄兵数万,何来示威之说?”

    孙承宗心里一惊,这才仔细打量宋虎。宋虎壮实的躯干,身着黑甲,面色黑润而坚毅,目光有神而不游离。

    孙承宗久居高位,又在官场打拼多年,他立刻判断出这话绝不是宋虎这个武人所能说出的。因为宋虎的话有几层含义,一是破奴军不但打女真人还打蒙古人;二是指责宁远数万明军在鞑子面前,顿足不出。

    坐在下首的袁崇焕也听出来了,不过有督师在问话,他不好开口,可他心里也对这个对破奴军幕后人物很是好奇,是谁能猜到督师要问得话。

    这时,孙承宗一拍桌子厉声喝问:“宋虎!是谁教你这样说的!”

第九十四章狐狸之间的交易(四)() 
“当然是我们大帅教的!”宋虎不紧不慢地答道。

    宋虎这时心里真的讶异了,因为大帅告诉他,孙承宗肯定能看破他教的说词,所以不必隐瞒,照实说就行了。

    “张平安还让你说什么?”

    “我们大帅还说,您老大人肯定能听出来这话不是我说的。所以,大人有什么问话,可以直接和他谈。我就是来给大人送信的!”宋虎不卑不亢地答道。

    袁崇焕看见宋虎自进门后,只是躬身抱拳行礼,而不是按大明的规矩见上官行跪拜礼。心里极度不快,于是起身质问宋虎:“张平安难道没教你见长官的规矩吗?见了孙大人因何不跪?这成何体统!”

    “我们大帅说了,做人就要挺起腰板!腿跪下去了,跪久了,心就站不起来了!所以我破奴军的规矩: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就算是最底层的士兵见了大帅,也只行军礼,不准下跪。”宋虎为此自豪不已。

    孙承宗用眼神制止了还要继续理论的袁崇焕,他不想在这些小事上作过多的纠缠。他深知现在还不是和破奴军翻脸的时候,他可以肯定的是,张平安也知道这一点。

    他朝吴其泰看了一眼,吴其泰心领神会地把木盒呈上。

    宋虎这时恭谨道:“请孙大人用一下我们大帅给您送的眼镜,您一定会喜欢的。”

    孙承宗拿起木盒之中的小银盒,他从和同僚的书信中,也听说内廷太监魏忠贤,最近老是拿着一个水晶眼镜显摆,说是戴上眼镜顿觉看东西清爽许多。他倒要看看这眼镜真有这么神吗。

    孙承宗按宋虎的解说戴好眼镜,拿起张平安的书信,顿时眼前一亮。原本看书还有些费力的他,居然能在烛光下,把信上的蝇头小楷看得清清楚楚。

    他快速浏览一遍,看来这写信之人是个读书人,满信都是都对他的仰慕、崇拜及对大明朝廷的尊重,没半点有用之词。可他看到最后的落款,就明白了这信不是张平安所写,因为张平安的签名实在是太难看了。

    从满纸废语中,他还看明白了张平安的用意。一是先拿孙得功来示好,表明他来宁远的诚意;二是,就算是这封信流传出去,也没人拿住他的任何把柄。看来这个张平安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孙承宗慢慢地放下信,抬头看着宋虎,用平和的语气对他说:“说说张平安的打算吧!”

    “回禀孙大人!我们大帅说:希望明天已时三刻,能和大人在宁远东门四里,我们搭建的帐篷会面。如大人另有安排,可由大人定夺,我们大帅一定倒履相迎,来聆听大人的教诲!”

    孙承宗摆手制止了袁崇焕的进言:“回去跟张平安讲,老夫明天准时到!”

    。。。。。。。。。。。。。。。。。

    夏日的阳光总是这样的火热,青草被它的激情炙烤得没了精神。

    破奴军大帅张平安为今天这次会面,特地穿了件白色丝制儒衫,丝质纱鞋,配了条浅灰腰带,可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协调。因为他在随军书吏王秀才的建议下,还在腰带上配搭了两个玉佩,十足的暴发户的打扮。

    自从上次剃发后,他再也不留头发,主要还是他觉得不留头发舒服。可他却对外宣称:不灭鞑奴,誓不留发!他的这一态度,影响了整个破奴军。所以破奴军全军成了光头军。由于破奴军吃肉,被没剃发的百姓戏称为:肉僧兵。

    许义安昨晚曾经给他建议,不要这样打扮,太俗气了!可他却不以为意,他认为,就是要让孙承宗觉得他俗气。毕竟军威已示,就不要再刺激大明朝廷的神经了,自污也是韬光养晦的一种。

    张平安安排好破奴军的接应后,带着许义安及五六个假扮仆役、厨子的亲兵,赶着一辆牛车装满灶具和食材。骑马提前走到昨天搭建好,四面透风的大帐篷中,等候孙承宗的到来。

    宁远还未完工的城墙,让人为它的防御性能担忧不已。张平安认为没建好的宁远,也是他谈判的筹码。

    已时二刻,宁远的东门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孙承宗一身青衣,头戴紫色儒巾骑一匹白色母马,带领吴其泰及五六个仆役,朝张平安搭建的帐篷慢慢走来。

    张平安见状立刻放下茶碗,从座位上起身,站在帐篷外的阴凉处,迎候孙承宗。见孙承宗离大帐还有五十丈时,张平安快步迎了上去,他朝马上孙承宗恭敬一稽首施礼道:“平安给孙大人见礼了!”

    孙承宗老远就看见了一个打扮奇异的光头孩子,这人要是丢到孩子堆中,肯定不会引人注目,他的相貌实在是太普通了。不用问,这个孩子一定是破奴军的主帅张平安。

    他再看张平安的这身打扮,真可以说是俗到家了。作为官场老手,他一眼就看穿了张平安玩的把戏。心里不住暗叹:这个张平安真是个奇才,不去当官简直是浪费了!同时他的心也沉重起来,由此看来,让张平安档在前面,去和女真鞑子死拼。没相当的付出是不可能得事。

    放眼整个大明朝,还真没几个武将有这等心机。随后,他看见了张平安虽然出来迎接,可不像明朝官吏见上官的规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会规规矩矩地跪地俯首。他为避炽热的阳光,竟躲在阴凉之处。说明他不是像他信里所写,对大明朝廷极为尊敬。

    就在这种相互猜疑,又相互需求中,老、小两狐狸终于会面了。

    孙承宗虽然也设想过很多见面的场景,可怎么对张平安称呼,一直是他的心结。因为他作为辽东经略,督师辽东,这个张平安却不是他的部下,破奴军也不是大明的部队。破奴军在他心里,只是一个牵制女真人的工具而已。

    从吴其泰传来的消息来看,张平安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张平安给他见礼时,他没有急于还礼,而是在马上静静地看着张平安,他倒是想看看张平安会怎样做。

    哪知张平安表现得极为谦恭,看到孙承宗光只是看着他而没说话,马上再次行礼:“督师大名,平安早已仰慕至极。今,督师亲来,平安甚为感动!您老可把平安当成您的子侄。不知这样可否?”

    “那好!平安啊!我看你和我家孙儿一般大小,叫你一声平安不为过吧!”孙承宗刻意答道。他倒不是有意占张平安的便宜,主要是想看看张平安的反应。要是张平安脸露不快,就说明张平安是个心胸狭窄之人。

    “那敢情好!平安现在孤身一人,能有您这个长辈指点迷津,乃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孙承宗听张平安说完,心中更加警惕起来。因为张平安没有显露半点不快,反而表现得真心喜欢。要是张平安真能把内心隐藏得如此之好,长大之后绝对是乱世枭雄!

    孙承宗没有急于下定论,他还想再观察、观察张平安。他认为他可以试探出张平安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九十五章狐狸之间的交易(五)() 
四面透风的帐篷,在炎炎夏日中显得极为舒适。张平安恭谨地把孙承宗引入帐内,亲手给他倒上杯明前绿茶,磬人心脾的茶香,让孙承宗对张平安有了新的认识。

    张平安随后又让许义安带吴其泰去旁边的小帐篷歇息。

    张平安端起奶茶,有些歉意地对孙承宗道:“老大人请喝茶!没有什么准备,不知道这茶,老大人是否合您的口味?”

    “平安啊!你怎么喝奶茶呀?难道在草原呆久了!”孙承宗品了一口茶,轻轻放下茶杯,平静地问。

    “让您老见笑了!平安这是在学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因为要打败他们,就得先了解他们。通过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才能知道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样,当和他们作战时,就能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进而找出他们的弱点,战胜他们!”张平安就着话题,先试着用改变称呼的方法,拉近二人的距离。再借蒙古人的习性这事儿,引出今天谈话的重点。

    孙承宗那能听不明白张平安的用意,于是点头,开始和张平安聊天气,接着探讨马匹的优劣,牛羊的养殖。

    这种对双方都很无聊的话题,让张平安见识了大明文官的厉害。作为后世谈判老手的他,意识到今天要栽跟头了。好在他的底牌够好,人说一力降十会,只要把握好手中王牌,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他的。

    就这样无意义的会谈持续到了午时,破奴军厨子打扮的亲兵进来禀报说午饭做好了。张平安待菜上齐后,很孙子地给孙承宗布菜。两个狐狸在餐桌上继续毫无意义的聊天。

    孙承宗开始有些佩服张平安的耐心了,他也知道谁先提会谈的重点,谁就先吃亏。虽然张平安一开始就想引出话题,可孙承宗的太极推手,把他的意愿化解于无形。小狐狸渐渐落入老狐狸的节奏中了。

    眼见两个时辰了还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