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需要的弹药箱车。这种箱车能抗击破奴军弩炮开花弹多次攻击而不会爆炸,因此,大清炮队也把弹药箱车摆放在红衣大炮不远的位置,便于炮手装填弹药。破奴军炮队最喜攻击敌人弹药车,这次敌人把弹药箱车的位置放在了火炮阵位十丈之内,把总古德寺开始动上了脑筋。

    破奴军五斤火炮射程比敌人红夷大炮稍远,这次破奴军火炮架设的位置高当然射程能覆盖建奴火炮阵地。瞄准了敌人红衣大炮的破奴军火炮,根本就没有丝毫等待,他们就开炮射向敌阵。“轰!轰!轰!”五声火炮发出了怒吼,炮弹带着特有尖啸覆盖在敌火药箱车位置。火炮开花弹威力远高于弩炮普通开花弹,虽然五发开花弹没有命中敌人的弹药箱车,可爆炸铸铁弹片撕碎了两辆敌人箱车厚实的车厢板。

    无数炙热的弹片在撕裂箱车厚木板的同时,还击穿了箱车内火药木桶,这下建奴鞑子尝到了火药殉爆的威力。也就是二个时辰之前,大清还在看大明安定门被炸的笑话,现在破奴军报复炮击更是威力惊人。乌真超哈营十余弹药箱车集中在二十丈内不大的区域内,也就形成了连续殉爆,在城墙上的明军和破奴军看到了对面冒出十余橘红色巨大气波,随后气浪横扫方圆一里范围内一切站立之物。号称重达七千斤的红衣大炮,在这种不可抗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从后背吹来的气波把十余红衣大炮向四周掀出无数个跟斗,而重量稍逊的将军炮则飞得更远,重炮翻滚的路途上留下一片红色血迹。数百炮手在这场爆炸中死亡,二千多人受伤,在乌真超哈营后阵督战的三千女真骑兵,胯下战马被爆炸惊疯,女真骑兵运用各种技巧安抚战马,可狂躁的战马前踢后撅掀翻了自己的主人,然后闯入乌真超哈营步兵因爆炸恐吓有些混乱的军阵之中。这些本就比较混乱的军阵受战马冲击变得更加混乱。

    远在三里外站立于斗车上指挥作战的莽古尔泰,也被这场大爆炸所波及,他所在的斗车如同狂暴波涛中小船,气浪掀飞了莽古尔泰的头盔,还把他外层铁甲刮得碎乱。这个战场变故没有吓到莽古尔泰,他仰望安定门残火孤烟,攻入大明京城的渴望反而激发出内心魔念,他要把对破奴军失败的屈辱,在这场战役中找补回来。

    此时,乌真超哈营战兵督促着被俘的大明百姓已经用绳索连接好三个飞桥,并用土袋投向飞桥两侧用以固定。此时,城墙上大明神机营火炮开始轰击建奴修建的通道,他们才不管修桥的人是不是大明百姓。此起彼伏的火炮声响彻城墙之上,滚滚硝烟预示着大战开始。大明火炮准头不高,大明火炮想精确击毁护城河上敌人飞桥几乎不太可能。在飞桥通道周围升腾的数丈高水柱,骄傲地嘲笑着大明炮手的无能。

    其实,三丈宽的飞桥通道就是让破奴军火炮精确射击都不可能击中,更何况使用滑膛炮的明军。不过护城河面结了薄冰,被炮弹激溅的冰块还是造成了加固飞桥百姓们伤亡。大明火炮取得的唯一战果,是一门将军炮击中护城河北岸督战的三个手拿皮鞭的女真战兵。就这点成果还是让城墙上明军炮手兴奋不已,毕竟破奴军打掉了敌人对城墙威胁最大的火炮,没有生命危险又能取得战功的机会令明军炮手勇气倍增。

    京城城墙上为防御需要修建了许多坚固的炮台,这些早些年修建的炮台可以减少炮手们再次固定火炮的时间,而明军手里还有一种可以移动的守城利器佛郎机炮。这种用炮车移动的火炮虽然铅弹略小,但胜于装填速度快,还能发射近战散弹。当建奴第一条通道修好时,其他三条通道在安定门前陆续修建中,临战指挥的孙承宗也换上了天启皇帝御赐的金色盔甲,来往巡视于安定门城墙上。孙府也跑来了十余家仆和三十家丁,他们考虑到孙承宗年纪大了,从百姓家里借来了椅子,还从破奴军手中借来盾牌护在孙承宗身前。

    破奴军统帅张平安送给孙承宗的望远镜也被家仆带到了城墙上,城下敌人在修建飞桥通道,城墙上石砫白杆兵也在整修炸毁的箭楼。神机营官兵们在废墟下搬运阵亡兄弟的遗体,他们还在瓦砾中解救出七个命大未死的官兵。眼看着安定门即将成为决战的主战场,孙承宗下令从德胜门和西直门调集佛郎机炮支援安定门。破奴军在修建护墙的同时,还为孙承宗在安定门西侧为孙承宗建了一个指挥平台,并按破奴军战场条例在指挥平台上修筑了护墙。

    好在安定门箭楼垮塌后,箭楼前方的瓮城被碎石瓦砾填满,瓮城北侧也被垮塌产生的冲击力挤垮了十余丈的缺口。瓮城都侧边缘虽然形成了一个碎石坡道,但这个坡道太过陡峭,并不适合敌军步兵攀爬。因此,安定门正北方缺口就成为攻防双方争夺的焦点所在。随着明军火炮多次发射后需要散热,城墙上出现了火炮短暂的停歇。决战前总是格外地宁静,莽古尔泰在意识到一条通道不能在攻城战中形成局部优势,也就沉下心来等待四条飞桥通道修好。

    随着万全都司、破奴军和石砫宣慰司白杆兵堵住安定门缺口的消息传遍京城后,建奴攻入京城的假消息不攻自破。这个好消息传到了大内,备战的内城守军大大松了口气,那些准备殉国的官员们也不禁喜极而泣,他们纷纷向北跪拜,感谢大明先帝显灵保护京师在最后关头不失。团营监军太监高起潜带着五千官军前往内城护驾,他在见到皇帝后大表忠心,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赞许。可高起潜表现得过了头,他在这个时候当着皇帝面弹劾孙承宗护城不利。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就反感,这时要是撤换孙承宗谁敢向他那样挡在最前线?高起潜是什么德行朱由检也清楚,高起潜除了忠心可佳外就没有打过仗。让一个没打过仗的阉人去前线作战,天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于是乎,崇祯皇帝愤怒地把手中的茶碗丢在了高起潜头顶上。

第七百六十六章大明劫之奴血染旌旗(三)() 
崇祯五年初冬,西风裹卷黄沙吹向肃杀战场,旌旗猎猎间暗含刀光剑影。大明京城北方,大清五万战兵在此列阵,漫天黄沙遮隐住他们隐含杀气的身形。大清乌真超哈营前线指挥梅勒额真李永芳,眼盯即将修通的三条通道,一边向身边十余甲喇额真军官做最后的进攻次序布置。而在城墙上也是紧张备战,本来在西直门转移金银的郑泰,在听说孙承宗拿出了张大帅金牌把千总吴成刚压服,他也顾不上装车的金银骑马再次跑到安定门城墙之上。

    虽然郑泰不懂打仗可他懂政治,张大帅早就说过,金银不重要,重要的是破奴军将士生命高于一切。金银丢了可以再赚,破奴军将士要是战死就救不活了。郑泰跑到城墙上一是怕孙承宗往死里使用战力强悍的破奴军,另一方面郑泰在城墙上可以协调友军在战场上帮助破奴军。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布置完防守后,注意力集中在敌人身上,他当然能猜到郑泰急吼吼跑到城墙上想干嘛。果然,郑泰一上城墙就上蹿下跳左右联络,他找到神机营副将牟成悄悄给他手里塞了一叠银票,让他把手里佛郎机炮交给破奴军炮队把总古德寺指挥。

    能用金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郑泰向神机营官兵们许诺,破奴军不要今天战功全部算在神机营和万全都司官兵们头上,郑泰的承诺引发官军们激烈相应。这帮老爷兵都在破奴军身上捞取过战功,破奴军在这个方面的承诺非常有信用。况且郑泰在上城楼后,叫人抬来了十多箱散碎银子,直接安排人给官军发放开战银。郑泰要在战前用银子提振士气,孙承宗不能反对,他就是反感的是郑泰当着石砫宣慰司白杆兵的面发银子,而没有石砫宣慰司总兵们的份。

    其实石砫宣慰司白杆兵看到这里心里也是憋屈,总兵秦良玉带领他们不远万里来京城勤王报效朝廷,可现在好事没有他们的份。秦良玉看在眼里也不能分辨,她是员多次上过战场的老将,秦良玉看到破奴军不但盔甲武器配备精良,其战兵个个是多次上过战场的老兵。都说破奴侯非常有钱,对手下更是大方,今天郑泰给官军发钱,而自己部队没有发下一文银钱。可破奴军将士不但没有反感,他们一面加固防御,个个用戏谑地眼神看着官军们拿到银钱时的兴奋表情。秦良玉仅仅从这点上就能判定,破奴军将士从不欠饷而且饷银不低。

    秦良玉虽然为部下感到委屈,郑泰没有给自己战兵发放银子,同为外藩宣慰司秦良玉也找不出挑刺的理由;毕竟两家在南京有仇,郑泰没报复就已经手下留情了。就在郑泰发放银子不久,内廷秉笔太监曹化淳也带着银子来到了安定门。曹化淳代表崇祯皇帝皇帝为守城官兵们发放奖励银,虽然不多,石砫宣慰司白杆兵和破奴军都有一份,曹化淳的到来让石砫白杆兵感受到皇帝的恩典,曹化淳发放银钱的举动缓解了石砫白杆兵心中不满。曹化淳没参与过大战,这次崇祯皇帝让他到安定门监军,也有帮助皇帝收买军心的意图在里面。

    决战的双方已经摆开了架势,可大清方面铺设飞桥通道的速度在减缓,明军主帅孙承宗看着这个奇怪现象有些起疑,但他抬头向后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也就随之释怀。孙承宗预计建奴今天不会再发起进攻,夜战就不是建奴的强项。孙承宗跟随破奴军参与过数次大战,深知破奴军也不喜夜战,据破奴军统帅张平安跟他在战场上交谈,小狐狸信心满满地明言,建奴夜战不如破奴军。有破奴军这个夜战高手在此,他可以放心安排民夫为大军烧水做饭,让守城官兵们有热食吃。

    正如孙承宗所料,天色将晚时建奴大军陆续回营,铺设飞桥通路虽然没有完全停止,其速度慢了许多。大清乌真超哈营回营修整,破奴军炮手则持续发射实弹进行第二日火炮定位。破奴军向飞桥通道发射了多次实弹,也没有一发击中四条飞桥通道,最近的一发也离通道有三丈的距离。为此破奴军炮队放弃了对建奴进攻通道的轰击。郑泰花银子在安定门灵椿坊千佛寺胡同东面租下了两个院落,这里紧靠安定门城墙,便于破奴军储存军资和救治伤员。

    尽管郑泰对石砫宣慰司白杆兵没有好感,可他看到石砫白杆兵身上穿着破甲,在外敌当前的危局下,郑泰从张家庄运来二千副破奴军铁甲送给秦良玉。破奴军甲胄坚固闻名天下,破奴军在战场上主动示好,秦良玉也没有推辞。郑泰随后还从张家庄拿来三千把战刀交于白杆兵,就是想让白杆兵在近战中不至于吃亏。当身材不高的白杆兵兵卒拔出破奴军制式战刀时,都惊讶地发现破奴军战刀太长,他们在战场上紧急时刻拔刀时存在困难。

    破奴军张大帅在设计战刀时,主要考虑的是破奴军将士战场需要,以及能有效克制敌人武器。破奴军身材高大,制式战刀符合大多数将士拔刀习惯,石砫白杆兵身高比破奴军矮半个头,他们使用不习惯也就很正常。白杆兵也是上过战场的老兵,破奴军制式战刀储存时都上了油脂保护,他们在擦拭完战刀后把战刀绑在了身后。这样拔刀虽然不如腰间顺手,却能最快速度拔出战刀。白杆兵一拿到破奴军战刀就喜爱上这样武器,破奴军战刀虽然比大明战刀长,却比大明战刀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