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提议去谷底探察,分明是赌红了眼,是自不量力之举,何况高句丽人敢以此谷藏兵,岂会考虑不到暴露的危险?说不定已设下了诸多陷阱,多谢候将军指点!”

    候昭哑然失笑:“搏戏?赌博?差不多罢,咱们赶紧回去向大王汇报。”

    十人顺着来路退去,并不时的假扮夜枭鸣叫,召唤山中同伴回撤,渐渐地,远处也有了夜枭回应,不片刻,更远处又响起了夜枭的叫声。

    在断断续续的鸣叫中,千牛卫陆续汇合,点齐人数之后,从侧面出了小燕山山口,步行十里,潜至一处小树林,取出战马,飞奔而去。

    “好!”

    听取了汇报,杨彦猛叫一声好,把目光投向了摊放于案上的地形图,众将纷纷围了过来。

    这是一张以蓟为中心的山川地形图,西至小燕山,南至中山,东至潞县(北京通州区),北至狐奴、安乐两县(今北京市区与北京市顺义区)。

    看了片刻,杨彦开声道:“候昭丁检做的不错,没有冒险去探查山谷地形,这份功劳先寄下,待歼灭了慕容部再计总功,如今几可断定,高句丽人正伏于小燕山中,引出不成问题,关键是伏击地点的选择,诸位都来说说看。”

    韩晃率先拱手:“这天气越来越闷,想必一两日内便有大雨降下,慕容部理当趁雨来攻,因下雨时间难以预测,故伏击地点不能过于靠近蓟。”

    管商也道:“高句丽伏兵出山谷,沿途皆为平原低丘,一路坦途,大王请看,此处有一条不知名小河,位于蓟偏西四十里,大致是南北向,河道不宽,约十来丈,骑兵涉水可过,如高句丽人着急赶路,必由此处通过。

    您再看,在河西岸的南侧有一片树林,可于此处藏部分兵力,如果是寻常时分,只要稍加搜索便能发现,但末将认为,高句丽人因忙于赶路或会疏忽。

    另一部分兵力可藏于河对岸小山后方,距河十里。一旦巡哨传来高句丽人渡河的消息,立刻迎上,再配合林中伏兵,前后夹击,可一战而溃之!”

    杨彦左右一扫,问道:“还有没有人要补充?”

    于药拱了拱手:“管将军此言甚是,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周围陆陆续续传来了附合声。

    杨彦看了眼沙漏,便猛一点头:“慕容廆在等下雨,咱们可不能等,今夜必须要把高句丽勾出来,韩晃蒲安,你二人各领一万精骑,埋伏于河西侧的树林里!”

    “诺!”

    二人拱手应下!

    杨彦又道:“管商,你领三万军出营布阵,做出阻截蓟守军出城救援的姿态,孤与于药及姚益生领四万骑奔赴河东侧的山丘后方,此时是丑时二刻(凌晨两点),所有参战人员必须于天亮前赶至预定地点,否则军法从事!”

    “诺!”

    被点名的几人郑重应下。

    杨彦挥了挥手:“困兽尚且犹斗,高句丽虽屡战屡败,但生死关头,或上下一心,决一死战,半点都疏忽不得,诸位也莫要轻视,现在各去准备,半个时辰之内出发!”

    不片刻,明军营中号角连响,前寨灯火纷纷点亮,半个时辰不到,六万骑配双马,利用光亮与黑暗的强烈反差,悄悄出了后寨,另有三万军推着上千辆车驾,快速在蓟的西侧布置着阵势。

    巨大的动静惊醒了慕容廆,立刻拉上裴嶷奔上城头,但见下方的明军阵地灯火通明,把整个军阵照个通透。

    慕容廆沉着脸道:“杨彦之这是为何?难道他要趁夜攻城?”

    裴嶷的脸色沉凝之极,幽远的目光巡视着明军阵地,叹道:“明王绝不会无故扰我,主公请看,明军车阵虽守中藏攻,却是以守为主,只怕是为防备我军离寨出城。”

    “这”

    慕容廆面色剧变,不敢置信道:“难道元真被发现了?”

    裴嶷捋须道:“以明王谋而定的作风,主公还是小心些为好。”

    慕容廆的神色阴晴不定,负手在城头来回走动,突然猛一咬牙:“杨彦之多半是发现了元真和美川王的踪迹,必会派兵设伏,不行,我不能坐视,要立刻发兵救援。”

第801章 河畔中伏() 
(谢谢好友纯结的小三!!的月票)

    裴嶷没有吱声,慕容廆在吼了几嗓子之后,回头一看,不悦道:“怎么?文冀不赞成去救援?”

    “这”

    裴嶷吞吞吐吐道:“不知主公考虑过没有,或许明王并未想到三郎君与美川王已有伏兵潜来,也可能是有所怀疑,派人找了尚未找到,毕竟小燕山方圆数百里,藏个几万人马,没个十天半月很难发觉,故而明王只是料定一旦大雨降下,主公必去攻他,先一步调兵遣将,诱主公于雨前出击。”

    说着,就向城下一指:“主公眼前所见,无非掌灯之处,黑暗中,谁能知晓明军是否设伏?主公派兵去援,中伏又该如何?

    再退一步说,明王此人不可等闲视之,一旦主公出兵,或能推测出背后有伏兵,必仔细搜索小燕山。”

    慕容廆顿觉心烦意燥。

    裴嶷列举的可能性都能成立,这让他无所适从,也让他烦乱不安,实际上两军作战,相当程度上比的是主帅的谋略与决断能力,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有多种选择,只要选错,便是万劫不复。

    偏偏此战关乎慕容部的生死,他很难抉择。

    “文冀以为该当如何?”

    慕容廆转头道。

    裴嶷的本职是谋士,谋士只管出谋划策,正如鼎鼎有名的官渡之战,荀彧向曹操进言八胜八败论,实际上从事后来看,这完全是个巨坑,当时曹军人心浮动,粮草匮乏,几乎要崩溃了,如果不是许攸来投,提供了袁军情报,曹军侥幸偷袭乌巢成功,那么三国历史将从重新改写。

    简而言之,官渡之战的胜利与荀彧的八胜八败论无关,而是来自于一次偶然的背叛,因许攸家人被审配逮捕,一怒之下,投奔敌方,出卖了东家。

    就好象现代,某大校时常抛出股市必然上涨的八大理由,十大理由,甚至十二大理由,结果是一次被一次的打脸,假如袁绍先一步意识到许攸家人被捕有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索性杀了许攸,那么被打脸的就是荀彧。

    在本质上,裴嶷是典型的谋士,哪敢担下如此重大的责任,非常爽快的拱了拱手:“明王每有出人意料之举,裴某不敢妄断。”

    慕容廆倒没发怒,裴嶷的回答并未让他意外,他只是随口一问罢了,也没指望过裴嶷真能帮自己做决断,换句话说,就算裴嶷帮他做出了选择,采不采纳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望着城下那灯火通明的车阵,慕容廆深吸了口气道:“此次潜入小燕山,绝无可能泄露行踪,杨彦之纵有怀疑,派人搜寻没个十天八天休想找出,也罢,老夫按兵不动,看这天,最多明日将有大雨,届时再与他决一死战!”

    又过了一个时辰,已是寅时三刻(凌晨四点半),天际透出了一丝朦朦胧胧的亮光,闷热加上心神不宁,慕容皝睡的并不沉。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他,睁眼一看,两名斥候正快步而来。

    “可是明军有了情况?”

    慕容皝连忙问道。

    其中一人施礼道:“禀将军,明军已趁夜于蓟城之下集结兵马,怕是要攻打蓟城。”

    “哦?”

    美川王也睁开了眼睛,望向了慕容皝。

    慕容皝略一沉吟,便道:“或许是明王觉察到暴雨即将来临,故趁夜攻城,你等走时,可发现明军有额外的兵马调动?”

    那名斥候道:“明军寨中人嘶马鸣,各处军卒都有调动,不过除了向蓟城靠近的兵马,并未有别处兵马出寨。”

    美川王立刻道:“三郎君,事不宜迟,应速速发兵。”

    虽然慕容皝也想过圈套的问题,但战场上,想法不能太多,否则就是优柔寡断,联同高句丽,他有六万骑兵,就算中了伏那又如何,此去蓟城,一马平川,真遇上明军伏击,并非没有一搏之力,更何况明军长于弓弩,万一半途下雨了,至少能削减明军的三成战斗力。

    “也罢!”

    慕容皝猛一点头:“传令,全军进食!”

    半个时辰后,联军牵上马匹,沿着山道向东行进,出山花了一个时辰,随即上马疾奔。

    两军合计六万骑,慕容部配双马,高句丽只有单马,好在距蓟只有四五十里的距离,不换马也能奔到,不片刻,那条不知名小河已出现在眼前。

    刹那间,千军万马奔入河中,雷鸣般的水声响起,河水并不深,大约淹到马肚子,虽不影响马匹渡河,却多多少少的影响了速度。

    哗哗水声中,竟隐隐传来了轰鸣声,这是骑兵疾速奔驰的声音,慕容皝对这种声音太熟悉了,可是自己一方已经放慢了速度,不该再有轰鸣声啊,这声音从何而来?

    “不好!”

    猛然间,慕容皝大叫一声,前方一道黑线正在急速卷来!

    美川王也于一瞬间面色剧变,大呼道:“不好,中伏了,三郎君,此刻万万退不得,一退必败,请三郎君随老夫身先士卒,上前迎战!”

    慕容皝现出了剧烈的挣扎之色,关键在于,明军出现的时机太好了,正是自己渡河之时,千军万马争渡,队形已然散乱。

    不过他知道,此时半步都不能退,稍有退却,明军会气势爆增,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逆境之下,退一步都是万丈深渊!

    “吹号!”

    慕容皝猛一招手。

    “呜呜呜”

    苍凉的进攻号角吹响,全军拍马前行,刚一踏上河岸,就催开马速迎着明军疾奔,就在这时,侧后方爆出了一阵喊杀声,不远处的那片树林中,又冲出了一片骑兵!

    慕容皝的面色再一次变化,如果说明军从正面突然杀来使他心神震动,却是仅止于震动,因为他手下的两万骑是慕容部中最为精锐的骑兵,正面迎战不惧任何敌手,更何况美川王给了他一个惊喜,队中居然有三千具装重骑。

    具装重骑的缺点是笨重不灵活,但优点也很明显,冲击力无以伦比,当两军激战时突然杀出,足以起着一锤定音的效用。

    当然了,以高句丽的国力,是置办不起具装重骑的,这是美川王在十来年的零零碎碎战争中,一点点搜集起来的家当。

    不过后方也杀出了明军,这使得慕容皝的心里真正生出了慌乱,前后夹击,主力又大部分陷身河中,虽然河水不宽,也不深,但足以影响到马匹的速度,照眼前的形势看,最多半柱香不到,己军将会陷入重围。

    美川王到底屡败屡战,韧性惊人,一怔之后,便大喝道:“众位将士,匆要慌乱,纵使明军布下圈套又何惧之有?楚霸王尚有破釜沉舟,韩信也有背水一战,我们会证明给他们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只是儿戏,有没有信心?”

    “有!”

    高句丽一方怒吼声冲天而起!

    “好!”

    美川王望向了慕容皝。

    慕容皝猛一咬虎,厉声道:“全军听令,向前突击,绝不退缩半步,为高句丽友军穿戴具装争取时间。”

    “诺!”

    慕容部轰然应诺。

    三千具装重骑,需要近万的仆军,美川王怕出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