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彦也不解释,挥了挥手,女千牛卫把费氏三女押了出去,随即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亦不可一日无主,今仲俊虽去,爵位尚在,雄侄班,谦虚博纳,敬爱儒贤,纯孝敦厚,动修轨度,当为李家之主,孤令班继西成候之位,当肃清流弊,还李家一个安宁。”

    “什么?李班乃李流之子,怎配为李家之主?”

    李霸面色剧变,在他想来,就是自己当不了家主,家主之位也落不到李班这外人头上啊,不禁嚷嚷着望向杨彦,那脖子高高昂起,满脸不服。

    “放肆!”

    李骧大怒。

    李期也赶忙捂住李霸的嘴,拉了下来。

    李霸意识到了不妥,虽不再言语,可那眼神里,缭绕着凶戾之气。

    杨彦自然不会和李霸计较,只是暗暗摇了摇头,李雄的几个儿子真不是东西,老父还在床上躺尸啊,如果自己不是大王,而是江湖侠客,那他很可能一夜之间,尽取其头颅。

    李班也是愕然之后,连忙道:“叔父诸子尚在,且叔祖身体康健,家主之位,班断不敢受,还望大王收回成命。”

    杨彦摆摆手道:“仲俊当初有意立你为太子,正是看中你之贤德,孤也不讳言,仲俊诸子,皆不成器,李家若落于此辈之手,数载必败,此非孤之所愿,让你做西成候,你就做,别那么多废话。”

    这话毫不客气,李霸、李期与李保,甚至包括李骧子李寿,均是各有怒容泛出,但天威浩荡,不敢再言。

    李骧叹了口气道:“仲俊生前便器重于你,由你继为家主,其在天有灵,必乐见之,你就莫要推辞了。”

    李班略一迟疑,施礼道:“既如此,臣拜谢大王,不过叔父遭此横祸,归根到底,在一个淫字,班有鉴于此,欲将其留下姬妾遣出家门,奈何于洛阳并无门路,如安置不妥当,反使之受害,故劳请大王代为安置。”

    “嗯?”

    杨彦眼神微微一眯。

    这李班,也不是看上去那般厚道啊。

    李雄那几百个姬妾,明说是交由自己安置,若当中真有貌美如花的女子,自己扣几个下来谁能知晓?或者索性如晋武帝司马炎那样,尽收江东使妾五千余人,谁又能说半个不字?

    这在事实上,是变相的献女。

    不过杨彦不可能沾李雄的姬妾,李雄姬妾再美,哪能比得上沈充精心培养出的前溪歌舞姬?几百个美人儿,他只取了三人,余者除留下数十人组建成歌舞团之外,全都名花有主了,更何况他沾上了任皇后啊,得大boss芳心,哪还看得中些许npc?

    “也罢!”

    杨彦点了点头,向柳兰子道:“此事由你安置,尽可能为之寻个好人家嫁了。”

    “嗯!”

    柳兰子也点了点头,落她手上,她是一个都不会留给杨彦,当然了,杨彦肯交由她安置,本身就没有私留的打算。

    李家的事情基本上处理完毕,但是对于李卉儿,没法置这不理,杨彦望了过去,沉吟道:“卉儿娘子,你须为仲俊服斩衰,不过李家门庭纷闹,不适合你再住,因你还未及笄,我也不便接你入宫,要不你去舅家,好歹可落个清静。”

    任回心内暗喜!

    有李卉儿在手,自家至少又有了攀上杨彦的希望,况且任皇后是李卉儿名义上的母亲,而李卉儿尚未及笄,这是不是暗示着也可以把任皇后劝回自家服丧呢?

    任皇后娇躯微颤!

    诸事处理妥当,杨彦不适合再留,于是离去,而荀华带领的舰队也在当日于石头城泊岸,把一众女子放出,故鄣是不可能回了,将暂时安置在杨府中,好在杨彦在建康的这处府邸足够宽广,勉强住得下。

    与此同时,琅琊王氏于琅琊的庄园,王导、王彬与王舒聚坐在一处小山头上,望着园中农夫在辛勤劳作,心里均是忧愁交加。

    “哎”

    王彬叹了口气:“想不到江东局势竟靡烂至此,我等与司马氏打生打死,即便胜了那又如何?他日明军南来,多半亦是不敌,真不知此战还有何意义。”

    “呵”

    王舒冷笑道:“此战对我等毫无意义,却关乎司马氏生死,那黄须儿看不清形势,就算他收尽江东之兵,也无非多撑个几年罢了。”

    王导摆摆手道:“黄须儿空有雄心,却无韬略,且现已颠狂,不必说他,还是想想我家该何去何从罢。“

    山头一阵沉默。

    谁都没料到,渡江南来,刚安顿好了家业,北方又出了明国这一庞然大物,如果是胡虏主政倒也罢了,江东各家断不容胡虏饮马大江,偏偏杨彦是根正苗红的丹阳人士,很有号召力。

    慈禧曾有名言:宁予友邦,不予家奴,这话听着难听,其实挺贴合江东士人的立场,宁把江北予刘石之辈,也不愿杨彦壮大,毕竟杨彦是同族,同族的威胁往往要大过外族。

    外人来了,尚可同仇敌忾,但明军来了,没法齐心对敌,这也是很多王朝,明明有外敌当头,内部却争斗不休,罔顾大局的根本原因。

    但现实并不以士人的立场而有任何转变,刘曜已灭,石勒苟安于河北,怕是命不久矣,天下一统的大势已现,让人不由报以一声叹息。

    毕竟对于大族来说,分裂只会成为各国拉拢的目标,而天下统一,皇权必将打压大族。

    王彬摇摇头道:“司马家早晚要亡,江东也非安稳之地,既如李骧之流亦能任那尚书左仆射,我家何不北上洛阳,为明国效力?”

第742章 新尚书左仆() 
(谢谢好友天涯的月票)

    ”呵“

    王舒又是呵的一笑:”明国朝堂,序位多满,哪有我等容身之地,既便有,也不过是浊吏辅职,儿孙辈可为之,你我怎能屈居于人下?“

    ”这“

    王彬神色一滞,想想确实如此,这倒不是说明国朝堂空不出位子了,而是你去当官,人家凭什么给你?

    打天下的时候你没出力,现在你跑过去当官,没这道理啊。

    如今江东士族的处境,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吴国灭亡的老路,北方新贵占据了朝堂,南方大族处于被征服的地位,既不被信任,也受人歧视。

    当初最负盛名的陆机陆云兄弟北上当官,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寒了南方士人的心,纷纷辞官,闭门守户,直到江山半倾,才有所振作。

    王导也道:”庾、羊、蔡、卞、谢、钟等族无一北上,岂非无因,况我等于北方的田地庄园皆毁于战乱,原址亦被明国征去重新分配,多半讨要不来,回去了也是无根之浮萍啊。”

    王彬忧心忡忡道:“那该如何是好?难道我家就此沉沦于江东?”

    王导叹了口气:“桓谢两家的子侄辈与明王交好,将来必有所用,而我家哎不过我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可让子侄辈先去洛阳,购田置业,住下来再说,道回于洛阳供职,我可修书一封,请道回予以照料。

    另处仲虽还据武昌,但已无进取之心,不过据地观望罢了,我再修书于他,请他向明王上表,献江湘之地请降,明王必善待,凭此可为我王家再起之机。”

    “嗯?”

    王彬和王舒眼前一亮,让王敦去向杨彦投降,确实是个好主意,王敦有兵有地盘,以杨彦定下的规矩,不会亏待的,虽然不大可能得到实职,可这也是一个打入洛阳的契机。

    别看王家这三人嘴硬的很,实际上他们也想投奔明国,只是没有门路罢了,毕竟世家之所以为世家,必须与朝庭紧密结合,手握大权,才能保得家门不坠,历史上凡是失势者,财富被逐渐蚕食还算是不错的结果,更有直接抄家灭族,从青史中除名。

    琅琊王氏那么大的家业,也怕啊,尤其是杨彦玩出了市易行那么一手,掠夺江东财富难以计数,让人不寒而栗,以武力对抗那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出路,便是与之融为一体。

    “好,茂弘兄立刻修书,弟稍后便去安排子侄去往洛阳。”

    王舒点了点头。

    第二天,李越如期被斩首,弃市三日,受民众围观唾骂,因李雄之死牵涉到阴私宅事,闹大了并不好,所以细节并未向外披露,只模糊宣布了李越暴起轼父的罪名。

    不过刘曜很快就打听到了内情,面色隐现挣扎之色。

    “夫郎可是有烦心事?”

    小刘后不由问道。

    “哎”

    刘曜叹了口气:“李仲俊与我份属同类,却死于家门不幸,为夫心有戚戚。”

    小刘后知道刘曜还有后话,倒没接腔,只是以一双妙目望着。

    果然,刘曜又道:“李仲俊死于阴私宅事,为夫考虑到,不久之后,我将去北邙山为晋室五主守陵,虽得明王恩准,每月可回洛阳居住十日,可久不在家,就怕我家重蹈李仲俊的覆辙,故为夫打算,除三妻四妾,余者全部遣散,你意下如何?”

    “啊!”

    小刘后掩嘴惊呼,现出了惊喜之色,有哪个女子,会嫌丈夫身边的女人少呢?更何况府里养着上百姬妾,每日里的吃喝用度也不是个小数目,遣散出去,能省一大笔钱。

    看着爱妻的欢喜模样,刘曜微微笑着。

    要说李雄诸子不成器,他的几个子嗣也未必好上多少,李雄的死吓着了他,而且每个月守二十天的陵,杨彦绝不会允许他把妻妾带过去,这就等于他常年出差在外,家里一群女子久不得甘霖,早晚要出事,倒不如先把这隐患消弥掉。

    要说不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作了这个决定之后,刘曜只觉心头一松,好象整个人的心胸都开阔了许多。

    小刘后从旁笑道:“既然郎君有此决定,那不妨效仿李班,把家中多余姬妾献与明王,随得明王怎么安置。”

    “嗯?”

    刘曜一想,也对啊。

    交给杨彦处理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可以见到杨彦,说不定交谈两句,对自己的印象就变了,毕竟如有一丝可能,刘曜都不愿去给晋室五主守陵。

    “也罢,为夫立刻安排。”

    刘曜点了点头,匆匆而去。

    他的姬妾数量不如李雄,约有一百多名,当刘曜宣布将把其中的绝大多数遣散之后,诸女倒也没哭哭泣泣,主要是刘曜的境况实在太差了,跟着他没前途,不如趁着自己还年轻,另攀高枝呢。

    安排好之后,刘曜去求见杨彦,说了此事,杨彦愕然!

    但刘曜自愿遣散姬妾,也是好事,于是继续交给柳兰子处理。

    李雄之死在洛阳,并没翻起太大的浪花,甚至上门吊唁的除原蜀中的那几个大族,再无他人,朝臣只要清楚,不是杨彦下的毒手就行了。

    很快的,七天丧期过去,李雄葬于北邙山中,李卉儿与任皇后也于次日搬去了任家为李雄服丧,任皇后本是有些犹豫的,但李卉儿还未成年,需要人照料,作为名义上的母亲,回任家合乎情理,而且她也不愿呆在李家,毕竟李雄死了,她在李家等同于陌生人,浑身都不自在。

    反正服丧也没规定在哪儿服,只要服了就行。

    时光匆匆,明军在紧张的备战,各种物资、粮草也陆陆续续的运往关中,到三月中旬,诸葛颐回来了,一脸的风尘仆仆,原本白净的脸庞,变得又黑又红,不说十足的草原人,至少有了五六分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