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些时日,明军或不战自退。”

    车骑将军任回拱手道:“陛下,丞相所言甚是,我大成尚有精兵十五万,俱可为陛下效死,请陛下勿要迟疑。”

    李雄看向了李骧。

    李骧满面羞愧,叹了口气:“冬春水浅,舟船易行,明军可由大江从江陵运粮至江州。“

第620章 朝会决议() 
(谢谢好友书友161219200000574的月票)

    这话让很多人都面带异色望向了李骧,任回更是冷哼一声:“太傅曾被明军俘获,怕是丧了胆罢?怎可涨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不错,明军是精锐,我军亦安逸过久,战力不复,但我大成不求击败明军,只求守至明年春季水涨,江运断绝,明军粮尽自回,难道亦不可为之?“

    ”你“

    李骧顿时老脸通红,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李雄望向李骧的目光中也隐含不满,不过念及李骧是自己的叔父,又勤勤恳恳二十年,终是不忍斥责,于是道:“太傅曾与明王同行,亦与明军同食同住,想必对明军明王有所了解,可向众卿道来,以免判断失误。“

    ”这“

    李骧迟疑道:”臣不敢以虚言诓骗陛下,但照实说之怕如范将军所言,涨了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任回哈的一笑:”莫非太傅真被明军吓破了胆?“

    ”诶“

    李雄趁着李骧发作之前,摆摆手道:”太傅照实说,想我大成立国不过二十载,血勇之气未丧,怕他何来?“

    ”那臣就照实说了。“

    李骧拱了拱手:”明王先前战绩,已不须多说,臣只谈对其人感观,此子二十三四岁,面容俊秀,待人温和,克己自律,谈吐尔雅,不失风趣,交谈中,会让人不自禁的生出亲近之心,且文韬武略,堪称翘楚,又志向宏大,实为一代人杰也。

    再说明军,其军纪森严,令行禁止,队列齐整,行军时几无喧哗,确是不负盛名,反观我军,不修武备久矣,陛下须慎重啊!“

    蜀中大族中,李、任、阎、赵、杨、上官居首,尚书令阎式不由轻笑一声:“莫非太傅降了明国,特来为明王作说客?”

    李骧和李班回成都,暂时没敢劝降李雄,只是把情况如实交待。

    李骧自认为所言俱为实情,却屡被指责,心中有种不受理解的冤屈感,当即毫不客气道:“陛下让老夫照实说,老夫便照实说,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怠,凡轻视明王者,皆遭惨败,如石虎、刘曜、王敦,再如苏峻、刘遐今何在?我军确是与明军相距甚远,倘若不敢正视,何以御之?莫非一战而溃,方才悔悟?“

    这。。。。。。”

    阎式语塞,望向了李雄。

    李雄现出了凝重之色,他相信李骧既便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蒙骗自己,更何况刘曜、石虎,谁不是一时俊杰,但与杨彦为敌,纷纷大败,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于是继续问道:“众卿可有却敌之法?但言无妨!”

    阎式拱手道:“我等蜀中诸族,愿为陛下分忧退敌。”

    公卿大半点头,从神色来看,确实真心助李雄。

    实际上李雄一家在蜀中的名声并不好,最初益州刺史赵廞被贾南风召回洛阳任大长秋(皇后侍官),赵廞大惧,遂收容李特父子,引为爪牙,而李特父子仗赵廞之势,聚众为盗,蜀人深恨之。

    时成都内史耿滕曾多次秘奏朝廷:流民刚剽,蜀人软弱,主不能制客,必为乱阶,宜使还本居,若留之险地,恐秦、雍之祸更移于梁、益矣。

    但是相对于李雄等流民的祸害,蜀中大族更畏惧杨彦,毕竟李雄祸害的是小民,而杨彦入蜀,就极有可能重演司马氏强迁蜀中大族那惨烈的一幕。

    傅冲妻族薛氏就是强迁令的受害者,历浴血奋战,才在汾阴立下了足,可是由蜀地迁出的大族,又有几家几户能如薛氏那样顽强生存呢,很多已经于动荡中瓦解崩溃,族灭人亡了。

    而从杨彦的表现来看,比司马炎不知强势了几许,一旦明国入蜀,他们担心惨剧重演,世家大族就怕强主,强主是世家大族的克星。

    李雄为何能以区区流民帅据蜀自立?就是因为他对蜀中大族做了重大让步。

    范贲也拱手道:“我家愿出兵,随陛下共御明军!”

    “好!”

    李雄大叫了声好。

    范长生还在世的时候,是蜀中天师道的系师,被李雄拜为丞相,尊为范贤,进号天地太师,爵西山侯,特许范氏不参与军事征伐,租税归于自家,不入府库。

    虽然各家纷纷表态支持李雄,但是还没拿出一个具体方案,百官也虽然面带焦色,议论纷纷,却再没人上奏。

    李雄叫了好之后,脸色又沉了下来,不悦道:“众卿食君之禄,今我大成已至生死存亡之时,还望众卿献计献策,勿要保留。”

    现任系师张昭成施礼道:“贫道有一言。”

    “哦?”

    李雄精神一振,连忙道:“仙师请讲!”

    张昭成道:“明军怕是已在途中,成都所恃者,便是汉安西侧龙泉山,陛下应发动各家,至迟明日出兵,依龙泉山地势布防,阻着明军西进之势。“

    龙泉山是成都以东的最后一条山脉,南北走向,长约四百里,宽二十来里,又长又窄,如一道天然长城横亘于成都平原的东缘,一旦龙泉山被突破,那成都真是无险可守了。

    “不错,仙师言之有理!”

    “我上官家出兵五千!”

    “杨家可出部曲七千!”

    “阎家也出万卒!”

    众人纷纷称是,表态出兵。

    见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李雄龙心大慰,又见张昭成还有话说,于是伸手道:“仙师继续。”

    张昭成又道:“益州以南为宁州(今云南除迪庆、昭通以外大部,含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目前由晋将司马玖控制,陛下当遣使请司马玖出兵相助,想那司马玖应明白唇亡齿寒之理,必不会推托。

    同时汉安尽皆西南夷,生性散漫,不服王化,不讲礼数,必不愿屈于明国之下,请陛下以重金交好夷帅高平,许其为汉安太守,再以武阳公主许之,请其出兵协防明军。”

    高平祖籍越嶲,越嶲就是现代大名鼎鼎的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爱心人士心目中的圣地。

    而高氏是越嶲大族,高平祖高定曾是越嶲夷王,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朱褒、雍辏А⒏叨ǖ饶现写笞迮崖遥ㄐ巳辏罡鹆聊险髌脚眩渡备叨ā

    李雄犹豫道:“明军若来,高平首当其冲,何必许以厚利?况小女明年才十三,尚未及笄,如何能婚配嫁人?”

    张昭成劝道:“明军势大,若不厚许,高平或降,而西南夷长于山地作战,届时为明军前驱,只怕龙泉山未必能守得住,高平去年曾向陛下求亲,并求为汉安太守,却被陛下推托,今我大成已至生死存亡之机,欲请此人相助,只能委屈小公主殿下了,为国事计,还请陛下忍痛割爱。”

    西南夷在当时属于未开化之列,如被讴歌赞美的泸沽湖走婚,便是传承自西南夷的重要风俗,这在晋人眼里,甚至作为巴人的李雄,都认为是有悖于伦常,说句不中听的话,走婚的本质是公用,即使王妃也被常常拿去招待宾客,无非是范围较小,仅限于上层王公贵族。

    因此李雄很不愿意把爱女嫁给高平,一方面是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会有损于自己的名声,可是形势比人强,国家都要不保了,哪里还能顾及那么多呢?

    李雄沉吟良久,挥挥手道:“便依仙师所言,散朝后分遣使者往建宁与汉安。”

    “陛下圣明!”

    张昭成由衷称赞。

    阎式也施礼道:“陛下,臣亦有一言!”

    李雄心情大好,笑道:“但言无妨!”

    阎式道:“明军东征西讨,已成天下公敌,臣听太傅提过,明王是以诸胡南下为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诱钱凤攻击我军,收获渔人之利。

    臣认为,陛下不妨将计就将,遣使往两赵,劝其罢兵南下,合击明国,否则今次即便击退了明军,他下次再来,又该如何?“

    ”不错!“

    任回也道:”还应向西凉张茂求援,陛下与张茂素来通好,必不会见死不救。“

第621章 龙泉山下() 
(谢谢好友三峡农夫的月票)

    李雄心情大好,抚掌笑道:“此策甚妙,数路发力,定教明王无功而返!”随即向张昭成问道:“国师尚有何补充?”

    明军来攻,实际上也把张昭成逼上了绝路,不得不与李雄同命运,共呼吸,李雄正知如此,才会发问。

    因为在道门内部,杨彦亲善鲍靓、许逊所立的正一道,如让明国控制巴蜀,那张昭成的天师道将再无容身之地,必会被连根拨除。

    张昭成捋须道:“贫道将发动蜀中信众,共拒明军,亦可亲赴龙泉山,施仙术请来神兵,相助陛下!”

    李雄大笑道:“众卿齐心协力,与朕众志成城,我大成何惧之有!”

    开心了一阵子,李雄又想到一个问题,于是问道:“明国共释放我军降卒一万五千,该如何安置?”

    阎式拱手道:“明王其心不可谓不毒,意在释放降卒对他感恩戴德,并回蜀散播,陛下不可不察,臣以为,此类人等已不适于留用军伍,也不可使其与百姓混居,不如以之看守益州土著,如此亦可置换出部分士卒。”

    李雄点了点头,满意道:“阎卿所言甚是,此事交阎卿办理,今日朝会到此为止,都散了罢。”

    “臣等告退!”

    一众文武起身施礼,依次退出了大殿。

    数日之后,明军兵抵汉安,高平早前就接受了李雄的招抚,任为汉安太守,并获得了大量金银粮食,不过李雄并未把爱女送来,只是承诺此战获胜,再为之完婚。

    高平采坚壁清野之策,联络诸部,把汉安、资中与牛革卑的夷人全部迁出,移向龙泉山驻扎,明军接收的是空城,在修整了两日之后,全军拨营,经资中,再过牛革卑(今四川简阳),直至龙泉山中部的紫云山,才隔着山脚五到十里的范围安营扎寨。

    “郎君,这座山好古怪,象堵墙一样!”

    靳月华那妙目打量着龙泉山,惊讶的掩着嘴道。

    “是啊!”

    兮香感慨道:“跟了郎君之后,才知道天下之广阔,也才明白以往的自己困在小院中,哀哀婉婉是如何的可笑,真是不虚此行。”

    菱香虽然没说话,却也长吁了口气。

    初至山区之时,会觉得新鲜,可是在山区中穿行,时间久了,一座大山接着一座大山,仿似没有尽头,永远也找不到出路,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一种沉重的压力,也会渐渐地滋生出难言的恐慌。

    而龙泉山并不如沿途那些黑漆漆大山般恐怖,反给人一种秀气的感觉。

    “成都东有龙泉山,西有龙王山,当真是福地啊,走罢,我们去前面看看!”

    杨彦笑着回头招了招手,顺带招呼上诸将缓缓向前驰去。

    如果把龙泉山比作长城,紫云山就是龙泉山的隘口,高达千米,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上有平地数十亩,状若城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曾在此筑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