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明时分,由荀灌主持,为死者做了简短的祭奠,随即进用早餐,即昨晚预留的半熟马肉,重新灼烤,配上麦粥、胡饼,那鲜美的滋味,把荀虎等人吃的连声叫好,在一扫而空之后,全军折向东南,向下邳进发。

    今天也是杨氏油肆开张的日子,天色蒙蒙亮,便大开中门迎客,为了今天的开业,榨油墩由两根增加到了四根,葛洪从句容领来的两户佃农,男人专责榨油,女人负责在前面柜台售卖。

    店肆里,一字排开数十只半人高的陶罐,装满了油,后面的库房还预备了更多,足足有近五千升的油,就是怕油不够卖。

    “开门啦,开门啦,都来买油啊!”

    袁女正和袁女皇丝毫没有身为士家女郎的觉悟,扯着嗓子喊,谢尚虽然眉头微微一拧,不过看着袁耽没说什么,他自然也不好多说。

    葛洪一家三口与萧巧娘也是目中满含着期待。

    “油肆?“

    ”油也能卖?没听说过!“

    “该不是火油吧,谁买火油啊!”

    南来北往的人们,只好奇的嘀咕两句,向里面张望一番,便匆匆而去,这与想象中的门庭若市完全不同,众人面面相觎。

    “怎会如此,豆油不是挺香的嘛?”

    袁女正不甘心的跺了跺脚。

    袁女皇也提议道:”要不咱们再喊喊?巧娘,慧娘,我们一起出去喊。“

    “等等!”

    萧巧娘却是道:“刚刚还有人说我们卖的是火油呢,谁买火油啊,女正的话提醒了我,别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售卖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油坛的盖子打开,让香气散发出来,自然就能吸引人来买。”

    “嗯嗯!”

    袁女正直点头道:“这个主意好,我们不是还有很多豆浆么,反正也没指望卖,不如搞派送,凡购一升油者,赠送一升豆浆,赠完为止!”

    “先试试看吧!”

    葛洪让人把陶罐的封口打开,又亲自去后院抱了个小罐出来,出门往墙上一泼,顿时,油香四溢!

    袁女正和袁女皇奔到店外,放声喊道:“卖食油,卖食油啦,五十钱一升,色泽清亮味清香,蒸炸煎炒总相宜,买一升食油送一升豆浆,加饴糖饮用甘甜如蜜,先买先送,送完为止!“

    黄豆的别称叫作菽,属于杂粮,被认为是菲薄之食,如菽水藜藿,指的正是粗茶淡饭,藜藿是野菜的意思,黄豆与野菜相提并论。

    事实上,黄豆就是喂给牲畜吃的,另有些人用黄豆做豆腐,杨彦也不是没想过做豆腐,只是榨油榨了一遍,熬豆浆再榨一遍,如果做豆腐的话,剩下的真是豆渣了,恐怕马都不吃。

    而马料是必须要备着的。

    因为是牲口的食物,黄豆的价格约为谷价的六成,即每升三钱左右,按20%的出油率,豆油的纯成本为每升15钱,再加上人工、不算马料与豆浆的钱,总成本大概在20钱。

    一倍半的利润,看起来是暴利,但是与当时士人垄断的一些营生相比真不算高,如张氏垄断了鲥鱼、鳜鱼等江鲜的供应,毛利都在十倍上下,还有盐,盐价约为谷价的八倍,随谷价波动。

    五十钱一升,相当于十升谷子,一个成年人一天半的口粮,不过做饭做菜时用不了多少油,一升油省着用,半个月是可以吃到的,而且肚子里有些油水,就不象光吃谷物那样刮肠胃,不仅提供营养,还耐饿。

    至于常用的猪油,连小吏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回肉,更别提普通平民百姓,猪油是当时的奢侈品,谁家如果天天吃猪油,那肯定是巨富之家。

    果然,四溢的油香把人吸引了过来。

    “怎这么香啊!”

    “娘的,我早上吃的饱饱的,闻这味儿,居然又饿了!”

    “这油真的能食用?”

    “嗯!”

    袁女正猛一点头:“食用油是杨家郎君发明的,我们都吃过,做饭做菜时倒一点点,就能增加香味,比如胡饼,和面时加点食油,烤出来香软松脆,包你吃了还想吃!”

    “哦?杨郎油?等等,我回家拿个罐子来!“

    有人迫不及待的往回走。

    袁女皇提醒道:”带两个,买一升油送一升豆浆,豆浆放饴糖也很好喝的!“

    ”哈哈,我车上有就陶罐,快去拿,我买十升杨郎油!“

    又一个人哈哈大笑着往回吩咐,不片刻,役仆抱了两个大陶罐过来,付出五百钱,换来一罐油和一罐热腾腾的豆浆,这人用小指蘸了点油放嘴里轻轻一舔。

    “如何?“

    边上人迫不急待的问道。

    ”嗯香,香!”

    这人连声称赞:“带有一股清香,却又不似猪油那般腻人,好,果然是杨郎,好一个杨郎油!“

    ”那豆浆呢?“

    又有人猛吞了口口水,问道。

    这人拿碗往罐里舀出大半碗,再加入饴糖,稍作搅拌,咕噜噜一口灌下,也不待人询问,便赞道:“确是甘甜如蜜,口有余香,再来一碗!“

    这一下,群情激动起来,除了豆油确实香,价格也公道的因素,杨彦的名声不是盖的,光是杨郎油这三个字,听着就亲切。

    正如杨彦穿的衣服被冠名为杨郎服,除了服散的士人没办法,必须穿宽袍大袖,而盐市这一片做生意的寒门庶人,其实没几个服散,毕竟就算服了,士人也不会把你引为同类,又何必折腾自己呢,因此杨郎服的普及程度相当高。

    从开门到黄昏,店肆里门庭若市,最盛的那一阵子,外面还排起了长队,一般都是三五升的购买,尝个鲜,也有豪爽大方的,一次性买个百八十升回家,哪怕是中午,豆浆送完了,也依然挡不住购买的热情。

    直至傍晚,油全部卖光,人群才渐渐散去,并且约定,明天来买!

    屋子里的钱,装了十来筐,还有些人不习惯使钱,直接拿绢帛抵,屋角也堆上了十几匹绢,忙碌了一天,每个人都满怀期待的看着那一筐筐的钱。

    “快,快算算!”

    袁耽猛晃了晃脑袋,急声催促。

    “嗯!”

    萧巧娘与葛慧娘拿起帐簿,就着算盘噼哩啪啦拨算起来。

    算盘出现在东汉,至魏晋时期,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不过与现代的算盘有些区别,当时的算盘共分三档,上下两档用于停游珠,中间一档用于定位,每位各有五珠,上面一颗珠当五,下面四颗珠当一,用颜色区分。

    “今日共售油四千八百升,每升五十钱,合计得钱二十四万,扣除每升成本二十钱,毛利十四万四千钱!“

第64章 重回下邳() 
这个结果一出,每个人都惊呆了!

    十四万四千钱是什么概念?按时价,一石谷子五百钱,可以购买288石,而当时一亩地的亩产上限为十石,下限在三到四石之间,以普遍五石计算,今天一天的收入,约等于58亩中等稻田一年的产出。

    再按绢的平均价1500钱计算,可以购买96匹绢!

    “巧娘姊姊,你是不是算错了?”

    袁女正不相信的问道。

    萧巧娘满面红光,激动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算错的,我和慧娘姊姊各自算了一遍,就是十四万四千钱!”

    “啊!”

    袁女皇突然捧着脸尖叫起来:“阿兄,阿兄,我们有钱了,可以重新修葺府邸,也可以买些婢仆打理宅院,今年冬天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

    “嗯!”

    袁女正也拍手欢呼:“我和女皇都要买新衣服穿,嘻嘻,我还想吃饴糖,好多好多的饴糖!”

    饴糖就是麦芽糖,袁耽听到妹妹的要求如此之低,不禁心里一酸。

    是啊,这都是杨彦给的,按一人一半算,今天一天的收入,就是七万两千钱,合着现代,袁耽肯定要大喊一句:我袁耽活到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虽然杨彦拉他合伙,不无打着他的士人名头,省些麻烦的意思,可这份代价也太大了,其实光是葛洪的大名就足以盖住这间店肆,没人敢来闹事,有他没他,影响不大。

    一时之间,袁耽既为曾腹诽过杨彦吝啬而内疚,心里也充满着感激,毕竟普通人就算了,士人没钱是非常痛苦的,没法摆谱,行头没法置,更重要的是,他有两个妹妹,过几年都要出嫁,没钱,怎么置嫁妆?

    嫁妆并不是说陪嫁过去就属于夫家,而是依然由女方主持,收入归女方所有,所以很明显,如果一个女子嫁人没有足够的嫁妆,那她在家里就没有经济地位,吃穿用度靠夫家接济,腰杆子也不会硬,甚至能被妾氏欺压。

    “哎”

    谢尚羡慕的叹了口气:“全是拜杨家郎君之赐啊,当初杨家郎君曾问我是否有兴趣经营,我恐坏了家君八达之名,故婉言谢绝,可今日见着这么多钱,心里不无懊悔,袁耽啊,以后我要靠你接济了。“

    ”哈哈,自是应有之义!“

    袁耽到底是小孩子,一听谢尚说这种酸话,顿时得意的哈哈大笑。

    谢尚的父亲谢鲲名列江左八达之一,以沽名养望,所谓达,就是在精神上达到老庄的境界,要求看淡名利,又怎么允许经营店肆呢?

    葛洪却是道:“先别高兴的太早,一个人一日能食用多少油?最多一两日,买油的人会日渐减少,且产量有限,一日一夜最多出油千升,照我估计,往后日进约为两到三万钱。“

    葛慧娘不依道:”阿翁,小女不敢苟同此言,你别忘了,光是建康就有百万人口,三吴之地又有多少人?所以豆油只会越卖越多,仅靠这个油坊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建康附近另建庄园,扩大产量,杨家郎君曾说过开荒种植黄豆,我看可以弄在一起嘛,当然了,必须要保密!“

    ”嗯“

    葛洪点了点头,锐利的目光望向了那两户佃农。

    两家人立刻施礼保证:“请郎主放心,我等决不会外说一字!”

    其实这两家的待遇是可以的,除了包吃包住,每家按月给钱,给绢布再给谷子,折合下来约为五千钱,忙活一年,实得六万钱左右,除了基本生活,还能攒下不少,比种地强的太多,而且能被葛洪挑中,忠心是可以保证的。

    鲍姑便是笑着叹了口气:“张老齐老莫要多想,因兹事体大,夫郎只是提个醒罢了,哎,算算日子,彦之也该接到裴妃了罢,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初秋应可赶回建康。“

    听着这话,萧巧娘的眼里现出了抑制不住的思念,望向了屋外,荀慧娘则是神色一动,芳心中又浮现出了杨彦的影子!

    由于马匹还未完全恢复,裴妃也不能说是病体痊愈,因此直到第三天正午,一行人才回到了下邳,看着那高大的城墙,荀灌、荀虎和荀华等人的眼神都有些发冷。

    “哼!”荀虎便是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刘遐那狗贼敢不敢出来见我们。“

    杨彦摆摆手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未到与刘遐翻脸之时,免得逼他狗急跳墙,放心罢,刘遐他日必是族灭身亡的下场。“

    “狗急跳墙?”

    荀灌喃喃念颂了遍,眼前一亮:”倒是贴切的比喻,杨家郎君说的不错,刘遐率众万余,逼其狗急跳墙乃是最下下之选,我们千万不要露出异样,就当不知此事。“

    ”诺!“

    众人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