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如失去了浑身力气,李英的身形晃了两晃,才无力道:”还什么亲家公,约书都退了,哎,为夫恨啊,大王明明是在考验我家,可我家竟如此短视,只怕从此要沦落为谯城的笑料,反衬出大王的英明睿智“

    正说着,便是扑哧一下,李英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阿翁,阿翁!”

    “老奴,老奴!”

    李成和母亲急忙扑了过去。

    刘胤字义孙,由刘曜元配卜氏所出,是正宗的嫡子,在刘曜还是秦王之时,就为汉主刘聪所喜,刘聪曾建议刘曜立刘胤为世子。

    也确实,刘胤二十五六的年纪,身高八尺三寸,风骨俊茂,爽朗卓然,长发及腰,善射力大,且有大将之才,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代人杰。

    这刻,刘胤正背负双手,望着宛洛一带的山川地形图。

    宛城周长数十里,堪称一座巨城,以区区数万兵力把守显然吃力,因此刘胤观察着周边的地形,如有机会通过野战击溃明军,他绝不会选择守城。

    许久,刘胤向带兵来援的呼延谟问道:“呼延将军,你说杨彦之会否由戈阳进攻襄阳,未必一定要走宛城。

    弋阳即现代河南信阳,位于宛城西南四百余里,由谯城南下,经弋阳再折向西行,同样可以进军襄阳,在刘曜的政权中,与石勒类似,都有不少晋人为之效力,而杨彦又注重经商,因此来自于北方的商队中,混入了大量奸细,随时打探着杨彦和军队的动向。

    如要救援洛阳,应该走定陶,而杨彦领军向谯城行进,再联系在明军在淮南驻有大量军卒,就很容易判断出杨彦的目标是攻占襄阳,并不是救援洛阳,及至杨彦距离谯城越来越近,这份判断也越来越清晰。

    甚至杨彦还未到谯城,呼延谟就受刘岳命,率步骑两万赴宛城支援刘胤。

    要知道,古代行军受道路条件限制,往往是固定的,轻易没法变更路线,尤其是杨彦随军带着大量辎重火炮,如果临时变更行军路线走不熟悉道路的话,会极大的延长行军时间,除非以小股部队轻装简行,否则大部队行军,极少能瞒过敌方的探子。

    呼延谟五十来岁,是赵国名将,被任为镇东将军,与中山王刘岳之间的关系,与石虎和十八骑较为相似,这时沉吟道:“老夫曾与中山王讨论过,都认为几无可能,毕竟弋阳岗川相间,崎岖难行,杨彦之携大量辎重,走弋阳至襄阳,恐怕一个月都未必能到,届时陛下的援军早该来了,可将其团团围困于山区,杨彦之必败无疑,因此杨彦之绝无可能冒险走弋阳。”

    刘胤问道:“宛城亦是多山,莫非杨彦之就不担心在宛城被围?”

    呼延谟道:“宛城只是周边多山,由谯城过来,并不难行,以明军的行军速度,十日可至,可于大王援军到来之前抢先一步抵达宛城。”

    刘胤似有所悟道:“依将军之意,应固守待援?”

    呼延谟是老将,老谋深算,作为客军,怎么可能代替刘胤决策呢?万一出了半点差池,刘胤完全可以把责任全推给他,因此并不吱声,只是捋须望向了地图一处。

    刘胤顺着呼延谟的目光望去,突然心中猛的一动,该处正是博望坡。

    博望坡地势险要,素有襄汉隘道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曾于此处火烧夏候惇。

    “嗯”

    刘胤点点头道:“明军,也就是当初的东海军破濮阳时,仅一日工夫便破城而入,外间传言乃天雷劈毁了城门,此虽为无稽之谈,却也足以说明,明军掌握有了不得的攻城利器,若让其兵临宛城,怕是濮阳旧事重演,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孤也绝不会让此事发生,因此于博望坡伏击明军乃上上之选。

    即便杨彦之不中计,也可拖住他,待得陛下来援,将其围困在博望坡亦可令其走投无路。”

    次日,杨彦领五千山越,两万五千骑,步卒与弓弩手四万,合计七万军离开了谯城,淮南降卒被他带走大半,留给葛洪的是近三万卒,八百里的路途,走了十天,到四月底的时候,抵达了博望坡的入口。

    博望坡位于宛城东北七十余里,坡底约有两里的宽度,开辟出一条数丈宽的土路,两边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再往远处望去,环绕着连绵的漫岗。

    四月底本是万物茁壮生长的时节,可是此时,树林里竟然没有一声鸟鸣,极其反常。

    杨彦挥停住全军,沉吟道:“我若是刘胤,必于博望坡设伏,而不会死守宛城。”

    于药从旁边道:“大王所言甚是,博望坡山虽不高,却地形复杂,刘胤若以数万兵力设伏,怕是很难破之,不妨先驻扎下来,以斥候探路,层层推进,方为稳妥之策。“

    杨彦摆摆手道:”孤也想求稳啊,但由渑池过来,仅七百余里,倘若拖的太久,一旦刘曜援军赶至,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这”

    于药老脸一红,望向了前方的树林。

    “若是纵火烧林?”

    韩晃这话刚出,就闭上了嘴。

    夏初风向多变,林木的含水量大,烧出来以烟为主,很难想象,这百里山林燃烧会释放出多大的烟,往哪儿飘,谁都控制不了,这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

    这时,尤芒拱手道:“大王,我等山越,以山林为家,末将愿为前锋,为大王扫除障碍。“

    ”嗯“

    杨彦点点头道:”有尤将军出手,孤自是放心,不过在此之前,还须观察一下,走,咱们寻个高地看看。”

    不远处,就是一座数十丈高的土丘,千牛卫遣出数十人,先攀上去察看了一番,确定没有危险,才向军中打出了信号。

第541章 进攻山头() 
数枝望远镜巡曳着山林,本来隐藏的很好的伏兵,在十来倍的放大倍数下,一一显现出了真容。

    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埋伏完全没有技术手段,连最基本的折一圈树枝当作帽子稍微掩盖一下的意识都没有,军队依着山势固守,绝大多数躲藏在山的背面,那旗帜与山顶的了望哨暴露了他们的身形。甚至在山谷外围,还扎有营地,似乎全是骑兵。

    久许,杨彦放下望远镜,哑然失笑道:“刘胤不愧受过刘聪称赞,倒非浪得虚名之辈,此人层层设防,充分利用了地形,给孤布了张口袋往里钻啊,尤将军,就看你了。“

    “诺!”

    尤芒心情激动,撒手应下。

    是的,在平地上,山越的战斗力几乎不值一提,但是在山区,尤其是密林中,那就是山越的地盘,对于山林的了解,他们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也渴望立功啊。

    杨彦称王,很多老将都被封了正号将军,并因功劳赐下爵位,而他尤芒,只受封了奋威将军,这是个杂号将军,还没有爵位,他也不妒忌别人,毕竟过江以来,寸功未立,能当个杂号将军,已经算是杨彦待他不薄了。

    今日,便是他大展身手之时,未来封候拜将可期。

    “别急,孤先用炮火给你洗个地!”

    杨彦摆了摆手。

    依着地形山势,刘胤除了把骑兵布于谷外,步卒分伏于四处,可互相支援,尤芒将攻打的,是位于最左侧的丘陵地带,约六千人左右,距离三里。

    杨彦一声令下,全军缓缓向前开动,在这种地形中,骑兵很难发挥出作用,因此骑兵殿后,护着辎重,布于阵前的反而是鸳鸯军、弓弩手与步卒。

    “大王,大王,明军来了!”

    刘胤与呼延谟伏在一处山坡后面,听的来报,均是精神一振。

    “好!”

    刘胤更是低呼一声,狠狠一拳击在一根树桩上,他等这一天太久了,他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击破明军,甚至生擒活捉杨彦,那他的威名将无以复加,被立为太子也将水到渠成。

    在平阳之乱中,刘胤勉强逃脱,后辗转回到长安,刘曜大喜,欲立其为太子,但是有国舅左光禄卜泰、太子太保韩广等一众朝臣反对,刘胤审时度势,上表谦辞,刘曜才熄了废立之心,可这不代表刘胤不想当太子,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是在外流落了几年,虚渡了光阴,因此他迫切需要名望。

    “报大王,明军距前沿还有两里!”

    “报大王,明军已推进至一里!”

    “报,还有两百步!”

    “大王,明军停下来了!”

    每隔一小会儿,就有斥候前来汇报,前沿的将士,早已握紧了刀枪,弓矢就搁在身边,并得到严令,任何人不许乱动,不许发出声音,违令者斩!

    所有人也知道一场盖世奇功就在眼前,均是自觉的摒住呼吸,甚至有人的裤管钻进了蜈蚣,脸上趴着只硕大的蜘蛛,都充分发扬精神,不吭一声。

    刘胤在后方留意着,一一点头,凡是这类将士,此战之后仍活着的,他将会予以重用。

    两百步大约是四百米,这个距离已经很远了,伏兵潜藏在茂盛的山林中,几乎难以发现,杨彦在这个尺度停下,主要是用来布置防护车阵。

    大车一辆辆的拉来,里三层外三层,错落有致,弓弩手一层层的布防,山越中最健壮的那部分,也在同伴的协助下穿戴着竹甲。

    杨彦手头只有几百副竹甲,其余的都葬身在了大火当中,这让他尤为心疼,毕竟尤芒的山越,还不是真正的山越,只是下了山的山越后裔,那种制做竹甲的繁琐工艺,也几近于失传了。

    “大王,好象不大对啊!”

    布阵,还是在山区布阵是很耽搁时间的,渐渐地,刘胤身边有人忍不住了。

    又有人道:“莫非是明军发现了埋伏?那杨彦之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啊!”

    刘胤的心头也有些打鼓,站在他的角度,已经可以很明确的看到明军正在构建着防御阵势,同时再从阵形判断,进攻的方向理该是位于山道左侧的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包,这里,有他的六千名伏兵,再由此推断防御的方向,分明是右侧的伏兵。

    “那又如何?”

    刘胤硬哼一声:“我军占有地利,山后还有营寨,既便他正面强攻,又何惧之有,足以把明军拖在这片山区,静待主上来援。”

    实际上刘胤心里还是有些幻想的,他期待明军并未发现埋伏,一脚踏入陷阱,全军溃乱,铸就他的不世威名,但他理智尚存,同样清楚这一战自己败不得,败了就永远与太子之位无缘,因此耐心的等待起来。

    却是突然之间,有轰隆隆的声音传来,就如打雷一样,刘胤不由抬头看了看天,艳阳高照,不该打雷啊。

    “紧接着,便是细密的哧哧声连响,林间惨叫声不绝。

    散弹主要用于杀伤单兵,恰好用在这样的环境,无差别的覆盖,铁弹子一层层的落地,林间枝叶摇动,地面草屑飞舞,绽放出一朵朵的血花。

    无数的身影出现,惨叫着往回奔跑,很多没跑两步,就倒在了血泊当中。

    “怎会如此?那到底是什么?”

    这完全超脱了理解,刘胤骇然大叫。

    呼延谟也是惊的站了起来,急声道:“大王,老夫想来,该是我等落入了明军的陷阱,还请大王下令,速速退出,集中兵力与明军作战。”

    “不!不!”

    刘胤不甘心的咆哮道:“绝不能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