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问道:“杨郎,方才一曲何名?”

    杨彦道:”虞美人!”

    “好,好一曲虞美人,此曲从今日起,必传唱建康!”

    人群三三两两的散去,杨彦向袁耽道:“这段时间我也积攒了些钱,理该够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就把豆油店张罗起来,现在我先去荀府向荀家女郎请个两三天假。“

    袁耽搓着手嘿嘿笑道:”杨兄,那我袁耽就不和你见外了,你赶紧去吧,明日我和谢尚再来寻你。“

    杨彦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招呼萧巧娘上马,载着去往荀府。

    两个人共乘一匹马,以往萧巧娘是有些羞涩的,但是今天,显得闷闷不乐。

    杨彦问道:“可是为萧业之事烦恼?“

    萧巧娘轻轻摇了摇小脑袋:”郎君,妾心里乱得很,只是觉得萧也挺可怜的,哎,妾不知该怎么说,不过妾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杨彦从身后柔声道:”我明白你的想法,不管怎么说,萧业是你的父亲,将来时机成熟时,你和他相认我不反对,但是有一个前提,萧氏必须把你阿母载入宗册,以正妻之礼迁墓至萧氏厚葬,如果做不到的话,我绝不容你以私生女或者妾生女的身份与萧业相认!“

第31章 去往郯城() 
”郎君!“

    萧巧娘浑身微颤,忍不住的低呼。

    当时人对名份是非常看重的,如果不为杜丽娘正名,就算萧业许她以嫡女的身份入籍萧氏,也没人当真,毕竟时人讲究子凭母贵,在私底下,别人依然会议论她是别宅妇生的。

    而且她自己没地位倒也罢了,还会连累到将来她为杨彦生的孩子都要低人一等。

    虽然萧巧娘自愿给杨彦为奴为彦,可是作为一个女人,又何曾没有一点幻想呢?

    杨彦伸手搂上萧巧娘的纤腰,说道:”兰陵萧氏相对于我,是个庞然大物,要为你母亲正名,很难,不过你放心,我会努力,也绝不会让你后悔今日的选择。“

    ”嗯,妾相信郎君!“

    萧巧娘的芳心满含着感动,被杨彦扶着的地方,也有一种麻麻痒痒的感觉传来,不禁低垂下螓首,俏面羞红了脖子根。

    美人在怀,杨彦内心微漾,从他的视角,刚好能看到萧巧娘脖子上的浅浅绒毛,以及处子的特有清香扑鼻而来。

    ‘该死的,乱想什么呢,巧娘还在丧期!‘

    “驾!”

    杨彦暗骂了自己,一提缰绳!

    “啊!”

    马匹陡然加速,萧巧娘猝不及防,尖叫一声,倒在了杨彦的怀里。

    “哈哈!”

    杨彦哈哈一笑,放声吟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建康花!“

    ‘郎君吟的什么呢?’

    萧巧娘暗啐,不过心里又是一阵羞喜涌来,她把建康花,比作了她自己。

    一路疾驰,很快到了荀府,门房早已认得杨彦,直接放了进去,两个人牵着马,行向后院,这时,一名带刀侍婢上前,拱了拱手:”杨家郎君,女郎请你去郎主书房。“

    ”有劳了!“

    杨彦回了一礼,跟着折向书房。

    荀崧的书房约数十丈方圆,架子上,盛满了书,甚至还有些竹简和绢帛,中间一条几案坐着荀崧,这么多天过去,荀崧已经彻底康复,甚至在杨彦的调理之下,气色也好了一些,见着杨彦,捋须微笑。

    荀灌则是站在荀崧的身后,按摩着肩背,也笑了笑,便收了手。

    “彦之,巧娘,见过荀公,荀家女郎!”

    杨彦不敢怠慢,领着萧巧娘施礼。

    荀崧呵呵笑着摆了摆手:”彦之郎君,无须多礼,今次请你来,是因小女灌娘受朝庭诏命,将往郯城一行,恐不能再指点你骑射,不过后院校场,你可自行前往,箭矢兵器,任你取用,不必客气。“

    ”呃?去郯城?”

    杨彦一怔。

    郯城就是今天郯城县,位于山东临沂南部,苏鲁交界处,也是当时东海国的国都,虽然目前仍为江东所有,但石赵游骑时常侵袭,而朝庭陷于内哄,也没有精力去理会远在千里之外的郯城,很明显,一旦石勒取得了对刘曜的重大胜利,必会回首南向,攻取淮北的大片土地,郯城失守也就是这么一两年的事。

    荀灌问道:“杨彦之,东海王越你可清楚?”

    杨彦点点头道:“略有所闻。“

    荀灌又道:”永嘉五年,怀帝下诏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发东海王越罪状,召四方讨伐,越得知,急血攻心,病死于项城,太尉王衍秘不发丧,以襄阳王范为大将军统令其部,回东海国安葬,石勒率军追赶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纵骑兵围着十万士众,以弓矢射杀,十余万王公、兵卒和庶民相践如山,俱没。

    时何伦、李恽闻越亡,奉东海王妃裴氏及世子毗从洛阳逃出,及洧仓(今河南鄢陵),又为勒所败,毗及宗室三十六王俱被杀。

    裴妃则被掳去,贩卖为奴,辗转数年,由好心人杜氏以重金赎回,置于郯城,裴妃有南归之心,但郯城周边时有胡骑出没,因此朝庭下诏,由我荀氏率部曲往郯城,迎回裴妃。“

    杨彦心中一动,自己不是想法子躲着刁协么,如果能随同荀灌去郯城,一来一去最少一两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说不定刁协见不到自己忘了呢,而袁耽那里,回过头就开始着手,应该来的及。

    至于说书太不太监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他考虑的,甚至还可以散布些流言,让人认为他是被权势人物逼迫,说不下去了,这反而能获得同情。

    于是,杨彦拱手道:“彦之有一不情之请,愿随女郎去往郯城。”

    “哦?”

    荀氏父女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读出了不解,荀崧问道:“彦之郎君,此去郯城虽不说九生一死,却也路途艰难,你何苦置身于险境?”

    杨彦苦笑道:“彦之有苦衷,因刁公咄咄逼人,只得暂避其锋”

    杨彦毫不隐瞒,把之前发生的事如实道出。

    听罢之后,荀崧捋着胡须,叹了口气:“玄亮苛刻性急,你不与之为伍倒也是明智之举,你既愿往郯城,老夫自无不允,不过老夫有言在先,此行艰险,你若是出了意外,可别埋怨我荀氏。”

    荀灌也道:“我也有言在先,你既随我出征,虽是客卿,亦当遵我军令,违令,定斩不赦!“

    杨彦猛一抱拳:”彦之知晓轻重,请荀公与女郎放心便是。“

    荀崧摆了摆手:”葛稚川器重你,必有他的道理,老夫只是给你提个醒罢了,你方才说,以一曲虞美人向玄亮表明心志,能否奏来与老夫听听?“

    杨彦拱手道:”但有命,敢不从!“

    荀灌到外面吩咐了几句,不片刻,有仆役取来一把筝,置于案上。

    杨彦跪坐于案前,试了会儿音,便伴着音律,缓缓唱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仿佛停滞了,哪怕杨彦唱完,书房依然是一片静默,荀崧的眼里竟嚼着泪水,许久才挥了挥手:“你回去罢,准备一下,明日卯时出发,莫要误了时辰。“

    ”告辞!“

    杨彦抱了抱拳,便与萧巧娘离去。

    荀崧缓缓抬起头来,看着杨彦的背影,直到消失在了屋角,才问道:”你看此子如何?“

    荀灌点点头道:“确有大才,只可惜出身不佳。”

    “诶”

    荀崧不悦的挥了挥手:“孟子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君子的遗泽只能流芳五世,杨彦之也曾以此言讽陆纳,陆纳无言以对。

    你看今日之陆纳,可能及其先辈陆逊、陆抗之万一?再看如今之世家子,又有几人能及得上先祖?

    虽有九品中正护世家之利,但时移事易,天下间,没有任何事物一成不变,今日之寒门,未必就不是他日之世家,而今日之世家,若不图上进,营营苟苟,早晚会有灭门之祸。“

    荀灌现出了愧色,低声道:”阿翁教训的是,小女不该以门楣取人。“

    荀崧肃容道:”我荀氏自荀子起,至文若公(荀彧)传世千年,所持不外乎一个正字,处世正,方能人正,心正,你当谨记。

    又所谓歌以咏志,杨彦之虽出生平平,却心怀天下,为父自始才相信,此人是真心力主北伐,且才华如此横溢,此行若有艰险,你应尽力保全他性命才是。“

    荀灌道:“小女把他带在身边,护以周全!“

第32章 分头行事() 
出了荀府大门,萧巧娘扭扭捏捏,不时偷偷看向杨彦,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杨彦笑道:“可是担心你自己的安置?我早已帮你想好了,把你送去稚川先生那里,这段时间,你就暂时住在葛家。”

    萧巧娘一听就急了,连忙道:“郎君,你身边没人照料怎么行,妾妾想和你一起去。”

    “不行!”

    杨彦一口回绝。

    “郎君!”

    萧巧娘跺了跺脚,眼圈都泛红了。

    “哎”

    杨彦叹了口气,耐心道:“郯城位于我朝与石赵的拉锯处,形势复杂,若是遇上敌袭,我自己都未必能护得周全,何况再带上你?

    而且此行由荀家女郎作主,我若私带女眷,你让她怎么想?“

    萧巧娘不吱声了,神色有了些松动,但还是不死心的看着杨彦。

    杨彦拍了拍萧巧娘,说道:”不就是一两个月么,男儿志在四方,以后这样的日子多着呢,你要学会适应,莫非你想我沉溺于温柔乡中渐渐颓唐?

    走吧,有葛慧娘陪着你,你也不会寂寞,我们现在回家收拾东西。“

    “是妾小心眼,没考虑周全,妾谨祝郎君凯旋归来。”

    萧巧娘嘟着嘴,不情不愿的施了一礼,便翻身上马。

    杨彦摇了摇头,一跃而上,从后面搂住萧巧娘,向家里疾驰。

    他虽然现在有钱了,但家里没什么改变,依然是破破烂烂,主要是他打算给袁耽开店之后,用剩下的钱去城西的庶人和上等良人聚居区买一处宅子,所以现状是除了吃穿不糊,其他方面能糊就糊。

    家里也没什么,就是换洗衣服、纸笔文稿和满满一大箱的钱,取了之后,去往葛洪家。

    “笃笃笃!”

    “笃笃笃!”

    杨彦敲动门环。

    不片刻,门开了,探出了葛慧娘的小脑袋,一见是杨彦和萧巧娘,立时惊讶的问道:“巧娘,杨家郎君,你们怎么是你们?“

    杨彦微微笑道:“为何不能是我们?葛小娘子,先开门,让我和巧娘进来。”

    “噢!”

    葛慧娘打开门,杨彦与萧巧娘牵着马进来,当看到马上驮着的箱子的时候,又惊呼道:“杨家郎君,你不会把家都搬过来了吧?”

    杨彦点点头道:“差不多,稚川先生可在?”

    “在!“葛慧娘也点了点头,就朝里面唤道:”阿翁,阿母,杨家郎君和巧娘来啦。”

    葛洪与鲍姑出来,见着这幅行头,也是一怔,便问道:“贤侄,你这是?”

    杨彦拱了拱手:“正有事情拜托稚川先生。“

    鲍姑招呼道:”先进来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