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了,我和他素无渊源,他不会记得我的。“

    车里,陆蕙芷的言辞颇有几分幽怨,顾燚闭上了嘴巴,眼珠子却不停的滴溜溜转,小姑太苦了,明年自己嫁了人,就不能再来探望,更加的孤苦伶仃,该怎样才能成全他们呢?

    “陛下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这时,城头隐隐约约传来唱声,虽然明知天子看不到自己,但两个女孩子仍是浑身一凛,不敢再说话。

    城头众人也是大吃一惊,只见城墙远处,一行人在宫中禁卫的护待下,快步走来,当头两位,正是皇帝和太子,身后跟着诸多朝臣。

    能站城头的,都是士家郎君,见皇帝不用跪拜,纷纷躬身施礼,朝臣中又有自家长辈,还得再拜一次。

    杨彦也躬身施礼:“臣杨彦之参见皇帝陛下,太子殿下!”

    在最危难的时候,杨彦挺身而出,父子二人看着杨彦的目光倒是有了些和善,司马睿挥了挥手:“不必多礼,继续便是!”

    “诺!”

    杨彦拱手应下,实际上他还是有些吃惊的,皇帝和太子前来出乎了他的意料,但肯来,就是认同,再察言观色,这两位并没有现出明显的怒容,不由放下了心。

    不片刻,一副又长又结实的竹梯扎制完成,一名身高体大的健卒背着一大一小两枚铁球,小心翼翼的攀到梯子顶梢,双手各持一枚。

    “请问杨府君,陆大郎君,是否可以开始?”

    纪明问道。

    “可以!”

    杨彦点了点头。

    在这种场合,陆纳也不好表现的太过份,云淡风轻的挥了挥手。

    “放!”

    纪明大喝一声。

    军卒同时松开双手。

    两团黑影急速下坠,别说下面的人目不转睛,就连皇帝和太子都扒着城跺,够着身子看。

    “嘭!”的一声闷响,两团烟尘荡起!

    “这这!“

    所有人惊呆了,两枚铁球同时着地,这完全有悖于常理,一时之间,城上城下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当中,这两枚铁球,毁掉了三观!

    尤其是荀灌,妙目不停的在杨彦脸上打转,她也懵了,哪怕明知杨彦不可能真输给陆纳,可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还是袁家两姊妹最先回神来,拍手叫道:”太好了,太好了,杨郎赢了大宅子,日后可去杨郎家做客,阿兄,那所宅子好几十顷呢,今年过年,我们去杨郎家过吧!“

    ”杨家郎君,妹虽不明白,但赢了就是赢了,妹们恭喜杨家郎君!“

    “不可能,不可能,怎可能同时着地?”

    陆纳也回过神,颤抖的手臂指向城下沙窝里平躺着的两枚铁球,嘴唇喃喃哆嗦,一幅见了鬼的表情!

    无数的目光,交织着两枚铁球,尽管铁球没有生命,一动不动的躺在沙土里,却仿佛一大一小两只眼珠子,发出无声的嘲笑,嘲笑世人的无知与自大。

    “杨彦之,定是你做鬼,否则两枚铁球怎会同时着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着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面做鬼,纳请将杨彦之下狱查问!”

    父子俩均是暗中摇了摇头,这吴郡陆氏,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杨彦向陆晔拱手道:“请问大中正,那名军卒是否同时释放铁球?“

    在军卒松手的一刹那,很多人都盯着那双手,这无从抵赖,陆晔勉强点了点头:”同时!“

    杨彦又问道:”大中正可要着人检查铁球重量?“

    两枚铁球,一大一小非常明显,就算不及十斤与两斤之数,差别也不大,检查没有意义,陆晔沉着脸道:”无须!“

    ”好,大中正是个实诚人!“

    杨彦赞许的笑道:”那我再问大正中,两枚铁球是否同时着地?“

    ”哼!“

    陆晔怒哼一声,老脸火辣辣。

    杨彦的问话,颇具逼问的架式,如果不是理亏,陆晔早就一口浓痰吐过去了,尤其是认输更让他的脸没处搁,虽然不是他赌,可陆纳是他大侄子啊!

    当时叔父伯父的地位与父亲差不多,陆纳的生父陆玩在王敦帐下用事,陆晔就等于陆纳的父亲。

    杨彦呵呵笑道:“大中正若是输不起,无妨,小儿辈的口角哪能当真,杨某还未穷到连一所宅子都置不起!“

    陆晔恨不得一脚把陆纳这个不成器的败家子踢下城头,可是当着皇帝太子与满朝公卿的面,别说赖帐,连一点点犹豫都不能有,只得深吸了口气道:”吴郡陆氏不是那街边乡夫鄙民,明日便将地契交入你手!“

    ”陛下,太子殿下,臣先走一步!“

    陆晔又拱了拱手,甩着大袖,疾步而去。

    陆纳也知道闯大祸了,一座宅子陆家不是赔不起,主要把事情搞大了,皇帝、太子殿下,满朝公卿亲眼目睹自己输给了杨彦。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天黑,就会满城皆知,而赌钱本是雅事,偏偏他还不爽快,这难免会对陆氏的清名有损。

    “哼!”

    陆纳重重一哼,狠狠瞪了眼杨彦,也甩袖离去。

    城下车里,顾燚不敢置信道:“小姑,你那大侄子把一所大宅子输给了杨彦之,你不心疼啊!“

    陆蕙芷直直的看着杨彦,自始至终,杨彦未曾看过来一眼,虽然这才正常,可是在感情上,又让她心里发塞,于是只摇了摇头,并不说话。

    陆续的,很多目光移到了杨彦身上,哪怕赢的堂堂正正,也让人没法理解,谢尚忍不住道:“杨郎,究竟是怎么回事?”

    荀邃也挥手唤道:“为何两枚铁球会同时落地?请杨郎为老夫解惑。”

    杨彦向谢尚笑了笑,便拱手道:“请道玄公见谅,此事看来简单,实则非只言片语所能说清,改日有暇,彦之著天工开物一书,送与道玄公观览,道玄公自可明了。“

    荀邃最讨厌杨彦称自己为道玄公,心里颇为不爽,不由看了眼荀菘,正见这老家伙捋须微微笑呢,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顿时脸一沉:”也罢,老夫静候杨郎大作!“

第265章 葛洪登门() 
杨彦与陆纳豪赌之事如一阵风般刮遍了全城,有识之士,均是三五成群的讨论着为何一大一小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甚至有人专门弄两个铁球验证,哪怕结果仍是同时落地,也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还有名士引经据典,把清谈的本事用在了解释两个铁球为何会同时落地方面。

    在整件事中,最不爽的就是吴姓士族,他们拒王敦于都城之外的努力被杨彦搅和了,他日王敦下都,有什么后果谁都不好说,只是又拿杨彦又没办法,毕竟杨彦浑身上下滑不溜手。

    要说从名声方面攻击吧,杨彦良人出身,贱无可贱,抨击他是拉低了自己的身价,而在势位方面,人家是东海国相,不管做了什么,都和吴姓士族没一文钱的关系,军事打击更是不可能,没有如铁的借口,哪能随便向一个方伯动手,只能忍着这口气。

    不过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从义理上解释两个铁球为何会同时落地,而是杨郎赢了陆家一所占地几十顷的大宅子。

    因着杨彦的出身,且杨郎油在米盐飞涨的同时,自始至终不涨价,这无疑被建康平民看作了大善人,自己人,把杨彦在赌场上的胜利,视之自己的胜利,为之欢呼雀跃。

    及至不久后,又传来消息,杨郎油铺开始卖盐了,又白又细的白盐,每升十钱,未必一定收现钱,麦子、豆子和谷子都可以抵钱,顿时,建康民众汹涌沸腾,纷纷提着小袋子蜂涌而去,排的队足有上千人都不止。

    当时市面上的盐是粗盐,又苦又涩嘴,哪怕皇帝公卿都吃粗盐,杨彦带来的盐虽不能完全说成细如白雪,但品相也好了十倍都不止,以当时建康的盐价,粗盐五万钱一石,细盐至少也要卖到十万钱,而杨郎盐每石仅折合千钱,比平价时的粗盐还要便宜数倍,要说不轰动全城根本不可能。

    目前产能有限,暂时限量出售,每人只许买一升,可纵是如此,买到盐的民众亦是感恩戴德。

    第二天,陆府送来了房契,输就要输的漂亮,几十顷的大宅子,交割的干净利落,由于赌约只是宅子,不涉及人,因此宅中的婢役杂役全部被领走,一个都没留给杨彦。

    整理打扫,更换被褥铺盖,用了三天,杨彦也把骑兵和亲卫调了过来,水军则留500人轮值,以一旬为例,每旬更换一次,反正府里足够大,住进一千多人不嫌拥挤。

    到第五天,一切都收拾好之后,杨彦把裴妃请来居住。

    原本对于住进杨彦家,裴妃是有些犹豫的,毕竟自己一个妇人,住杨彦家算怎么回事,就怕有闲言碎语。

    可这一来是杨彦的心意,不好意思驳了杨彦脸面,二来王府和数十顷的大宅子没法比,裴妃到底是河东裴氏出身,小屋子住的太久,自然想换大点的居住,况且住在东郊,与荀府靠的较近,万一有事可以互相策应,相对安全些,再有荀华从旁劝说,裴妃才带着人搬来了杨彦府上。

    虽然天寒地冻,铅云压顶,一场风雪正在蕴酿,但裴妃兴致还是不错的,远眺着巍巍钟山,再凝望昆明湖的潺潺湖水,光是格局,就与孙吴的故鲁王府不能比。

    “呼”

    裴妃呼出了一大口白气,摇摇头道:“杨郎,你呀,看来你是早知道有此结果,那陆家大郎君分明中了你的圈套,不过孤不明白,你是如何得知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孤可不信你闲着无聊拿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先试一次。“

    荀华也不解的望向杨彦。

    荀华的肚子还没显,裴妃却已经把荀华约束在了身边,说什么都不让荀华跟杨彦回郯城,还再三保证,荀华生产绝不会出岔子。

    杨彦想想也是,自己要回郯城至少在春夏之交,那时荀华肚子也大了,路上可真不好说,出了意外,自己都没有万全的把握,还是安胎静养为宜。

    一想到荀华要生产,自己却不能陪在身边,杨彦心里起了些歉疚,搂住荀华的纤腰。

    荀华胳膊肘子轻捅了下:“王妃问你话呢。”

    见着两人如小夫妻般的亲妮神态,裴妃目中现出了一抹羡慕之色,叹道:“荀华啊,你这傻娘子!“

    荀华又捅了捅杨彦。

    杨彦这才道:“人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未必正确,就象熟知的太阳东升西落,我若说动的不是太阳,而是我们脚下的大地,王妃可能难以接受,我尽快把天工开物写出来,再弄些古怪的事物,王妃对照着看,琢磨下就明白了。”

    杨彦所说的古怪事物是天文望远镜,原理非常简单,但制做起来不简单,如果手工打磨镜片,以当时的条件很容易把镜片磨花,只能待开采出了石油,把玻璃融化,一次性浇铸出曲面镜。

    裴妃也在思忖着杨彦到底在说什么,经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之后,这类的胡话疯话再也不敢等闲视之了,另以她的性格,还做不到不懂就向杨彦询问。

    以前裴妃是落了难,性格自然而然的内敛,后随着回归江东,她的裴家大小姐脾气与东海王妃的威仪渐渐地回来了,亦如杨彦占她便宜,她回划了一道白印子,正是气不过的表现。

    当然了,也仅仅是气不过,并不因杨彦的大逆不道而有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