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崧等人不禁相视苦笑,这还用猜么,肯定是裴妃的车,不过也没人不满,毕竟裴妃的身份搁在那儿,车驾更大更豪华不至于引起非议。

    裴妃在车里看着外面的诸多惊异目光,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杨郎也是的,送这车给孤,太招摇了!”

    陪坐在一边的荀华笑道:“王妃,那些人都在羡慕呢,论起身份之贵,谁能及得上王妃,王妃就该坐这车!“

    ”嗯“

    裴妃心生欢喜,眼前莫名的浮现出了杨彦的面孔。

    车掠过广场,向侧门驶去,今天是皇帝接见群臣的日子,郑阿春也将于苑中接见命妇,裴妃应诏而来,毕竟司马家对她再有怨气,元日都不接见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在即将驶出广场的时候,裴妃美眸一瞥,看到了一辆形制较小的马车。

    车里坐着谢裒,夺了侄子的车,他毫无压力,虽然他对杨彦没什么好感,也不大乐意谢尚和杨彦搅在一起,却不得不中肯的说,这辆车还是挺不错的。

    到了他这个年纪,不可能再和年轻人一样,有了好东西喜欢显摆,心里会得意,但是也不希望被人贬低,不过隐隐约约传来的声音,让他很是愕然。

    “这谁的车,怎小了一圈?”

    “杨彦之怎么回事?送人都不送一样,这不摆明了瞧不起人么?”

    谢裒不明就里,下了车,又有惊呼声传来:“原来是谢大尚书,我说难怪了,其侄谢尚听说与杨彦之有几分交情,大尚书该不会是”

    正说着,这人猛捂住了嘴。

    谢裒转头一看,广场上停着数辆与他这辆差不多的马车,明显大一圈,他哪还不明白,人家杨彦之专人专送,压根就没想过送他,而他乘谢尚的车,不仅小,还意味着来路不正,众目睽睽之下,得多丢人啊!

    刹那间,谢裒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只是拂袖而去又显得心虚,于是强撑笑容,拱手道:“诸公安好?”

第176章 口中藏食() 
朝会的仪式亢长繁复,需要再三行礼,君臣都深受其害,可这也是皇权的一种彰显形式,看着殿外齐齐参拜的群臣,司马睿不禁踌躇满志,开了春,就可以实行土断了。

    其实朝庭允沈充奉请,任为兰陵太守,不无把沈充调走,减轻于三吴推行土断的压力,毕竟沈充部曲上万,这一批人北上之后,三吴腹地会相对空虚,土断也相对容易些。

    况且沈充若发兵攻打徐龛,可节制王邃,无形中又降低了淮阴刘隗的压力,使得刘隗应对的方向只有广陵王舒。

    这个任命一石二鸟,堪称完美,父子俩反复推演,确信万无一失,只等着春天来临。

    朝会结束之后,台省部阁放假七天,不过远在郯城的杨彦可没这么奢侈,毕竟全军已经初步整合为了一个小型的生产建设兵团,各人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比如煤炭,采煤的矿工放假,所有人都要受冻,制硝的工人放假,就没法制碱了,制碱的工人放假,就吃不到香喷喷的馒头了,杨彦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轮休。

    说到底还是人手不足,如果有足够的人手,就可以生产储存足量的物资,放几天假并不碍事,可现在不行,尤其杨彦还要全面备战,虽然沈充出镇兰陵的消息并未传来,但他必须做好准备,配合沈充攻打徐龛。

    实际上杨彦绞尽脑汁把沈充钓出来,除了觊觎徐龛的人手与沈充的家底,还希望在交战中,钓出王邃,择机灭杀,毕竟王邃是琅琊王氏出身,占着下邳,对他的威胁最大。

    有王邃在,他寝食难安,只有让王邃死在淮北,从此绝了高门大族染指淮北的心思,才能放手施为,甚至他还期望当徐龛被围攻的时候,向石勒求援,引来石虎。

    石虎的战绩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根据史书记载石虎的几次战役,只能以中庸视之,远达不到可圈可点的程度。

    石虎所恃者,一是人多势众,把敌方活活围死,如历史上的徐龛,曹嶷,都是被围困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只得开城受降,二则是凶名召著,以屠城使人胆战心惊。

    当然了,杨彦也不奢望现在就击败石虎,而是若石虎支援徐龛,就可以解了幽州段匹蝉和段文鸯的燃眉之急,目前杨彦的策略是尽可能的保存北方各部力量,在他有能力吞下之前,尽量不使石勒吞并坐大。

    毕竟身为穿越者,具备时人所不具备的全局观,他可以根据段匹蝉、段文鸯、石勒、石虎,乃至刘曜等众多人物在特定时期的历史轨迹加以干预,或改变,或削弱,或扼杀,使得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总之,布局的关键在于沈充,沈充不来,只能另谋他策,杨彦所行则是费尽心思让各方势力动起来,假若个个都如缩头乌龟,那他即便有了足够的兵力,强行攻打任何一家也只会成为淮北公敌,引来数家围攻。

    如今杨彦与刘遐有怨,与苏峻有淮泗口这个心结,与王邃应该是各怀鬼胎,与徐龛有仇,与琅琊孙默没有交情,分肯是一副四面楚歌的死局,要想破局,只能引蛇出洞,在运动战中寻找削弱,乃至歼灭对方的机会。

    七天一晃而过,建康恢复了忙碌,新年的欢乐仍然挂在建康民众的面庞上,只不过,当初随着荀华过江的傅冲却是忧心忡忡。

    建康的物价之贵出乎了他的想象,拿着杨彦赠送的五万钱,他在城南长干里一带租了一间约有三进的院落,月租金五千钱,又为了跑关系,购买礼物,登门一一造访琅琊王氏、颍川陈氏,泰山羊氏与琅琊诸葛氏等侨门望族。

    他送的礼,门房照收,但是所获的最好待遇,也无非是被请至偏厅喝了碗酪浆,然后以各种借口打发走,别说各家的主要人物,连个旁枝庶出的郎君都没见到。

    五万钱花的精光,如今傅冲身无分文,漫无目地的行走在建康街头,要说心里不懊悔是不可能的,可是哪有脸再回郯城呢?

    一同来建康的那些人也找不到了,当时各自赶车离开,谁都不知道对方在哪落脚,况建康百万人口,散落于其中,如一滴水珠融于江河,寻人谈何容易。

    不知不觉中,傅冲走到了乌衣巷附近,却见前方人头涌涌,隐有鼓乐声传来,于是,拉着个快步疾行的老翁问道:“请问丈人,前方何事?”

    老翁道:“吴兴沈氏沈郎为国就义,沈家于沈氏别院外面摆起了流水席,凡去灵堂向沈郎磕三个头者,皆可免费就食,听说有鱼有肉,不吃白不吃啊!”说完,便匆匆而去。

    傅冲是知道沈劲的,死在了兰陵,这本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正待往回走,但是一阵香气随风飘来,他的脚步定住了。

    从昨晚开始,傅冲一家三口断了炊,他又没有杨彦那种砍柴烧炭的本事,只能挨着,至今粒米未进,老者所说的有鱼有肉紧紧拽住了他。

    没有饿过,永远体会不到食物的诱惑!

    只是身为士人,也是有自尊的,白吃或许能拉得下脸,但吃的前提,要去沈劲的灵前磕头啊。

    一方面是近乎于羞侮,另一方面是饥肠碌碌。

    傅冲满心纠结。

    ‘罢了,想我被阎平掠走之时,日仅一餐,骨肉分离,为乞一命不得不腆颜事奴辈,早没了尊严,如今给沈劲磕几个头又算什么呢,只要无人识我,吃过便走,顺带给妻儿捎些吃食!’

    傅冲长叹了口气,向前走去。

    沈氏不愧是江东豪首,流水席占据了大半个街面,让傅冲心里好受点的是,除了身着褐衣的平民,如他这样穿着长袍的也不少见,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从气质上看,分明是读过书的。

    席面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百味脯、牢丸、跳丸炙、脍鱼莼羹和一大碗米饭,无不吃的热火朝天,吃完就走,换人再吃。

    也不用傅冲询问,有仆役把他领去里面的灵堂,跟着队伍给沈劲磕头,到了这一步,只能心一横,闭着眼睛磕,好歹周围没有熟悉的面孔,磕完之后,被领至坐席,仆役奉上食物。

    傅冲狼吞虎咽,周围有互相熟悉的乡民,亦是边吃边赞,渐渐地,他的心里有些悲哀,是啊,堂堂士人,沦落至此,不过隔着几席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沈家郎主已被朝庭任为兰陵太守,不日将往兰陵赴任,听闻正满城寻求良才,若有真才实学,可当堂辟为掾属,不知我等可有这般福气。”

    “哈哈,你倒是敢想,什么良才,还不是流落于建康的士人,某先问你,你家郡望何处,祖上可有世祚两千石?若是没有的话,某劝你还是莫要去丢人现眼为好。”

    “唉,我只是说说,算了,算了,有饭有肉,于愿已足。”

    听到这,傅冲心中一动,投奔沈充倒不失为一条出路,但兰陵与郯城近在咫尺,将来见着杨彦该如何自处?一时倒难以拿定主意。

    ‘哎,回去再仔细想想。’

    暗暗摇了摇头,傅冲加快进食的速度,待吃的差不多,席上还剩些肉食,正准备带回给妻儿食用,却是注意到,边上席位,也有人即将把剩余食物带走的时候,一名仆役拦阻道:“慢着,只许吃,不许带!”

    那人讶道:”我吃饱了,把余食带给家人有何不可?莫非你沈氏竟小气至此?“

    仆役冷冷一笑:”赐你吃食,乃是因你在沈郎灵前磕了头,是沈郎赐予,你若想与家人分食,可以,把你的家人唤来,磕了头便有吃食!“

    ”这“

    那人有些迟疑,但剩下的食物又舍不得放弃,于是趁着仆役不注意,装作吃的样子,把什么肉啊丸子的,能塞尽量塞进了嘴里,然后捂着嘴,快步奔去。

    仆役并未发觉。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哪还顾及脸面!’

    傅冲猛一咬牙,也学着那人,往嘴里尽量塞食物,再捂上嘴,匆匆离开。

第177章 为沈充掾() 
拐过巷角,找了个人少之处,傅冲吐出食物,纳于袖内,匆匆往着家里赶去,不片刻回了家。

    傅冲的年龄不大,三十不到,他的妻子薛氏二十多岁,却容颜苍老,面色憔悴,乍一看,如三十多的妇人,子傅恒八岁,脸色腊黄,身形也比同龄人瘦弱些。

    “傅郎怎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有故旧愿征傅郎为掾?“

    薛氏领着孩子施了一礼,便问道。

    ”哎“

    傅冲从袖子里取出食物,叹了口气:”先吃了罢。“

    薛氏的面容黯淡下来,从这食物来看,多半是赴宴时偷偷藏下的,凭此即可判断,夫郎并未得人重视,这让她的心里更是忧愁。

    当初租房之时,她曾劝过租小一点,偏远一点的,最起码房租便宜,万一没有出路,也可省下钱财,多支撑些时日,可傅冲不听,认为琅琊王氏等高门大族必会念着旧情予以任用,若有客登门拜访,小门小户难以接待。

    这下好了,将军给的绢和钱全部送礼送了出去,自家粒米皆无,夫郎身为士人,又放不下身段行那卑流庶务,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薛氏悲从中来,她的娘家虽不能与傅氏比,却也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祖先为吕布部将薛兰,这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个渣渣,人家是兖州名士,与陈宫、张邈齐名。

    因兖州名士与曹操脾性不合,曹操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