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族首领发疯一般的攻击大唐,因为安禄山制造的血仇,让两族士兵前所未有的愤怒,以至于悍不畏死,士气强盛。

    天宝十年底,安禄山六万兵马在奚族领地被奚族和契丹两族联军夹击,两族联军士兵愤怒之下悍不畏死,安禄山惨败,六万大军全军覆没,仅安禄山带着几十人逃走。

    这样的惨败是根本瞒不了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城。

    本来安禄山应该会被免职的,但安禄山提前送了大量金银到长安城,收买了一些官员帮他说好话,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安禄山以前常常送来捷报,此次不过一场战败,不能说明安禄山就没有功劳了,应该让安禄山戴罪立功云云。

    唐玄宗本来就很看重安禄山,又有人帮安禄山说话,便免了安禄山战败的罪责,命令他整军再战,务必击败奚族和契丹族。

    一场惨败,差点让安禄山以前多年的努力付诸流水,安禄山恨极,随即整军再战。

    有人口众多的范阳,平卢两镇支撑,安禄山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带着超过十万唐军继续和奚族以及契丹族作战。

    大唐四面开战,虽然兵锋强盛,威震周边诸国,但盛世积累的血液每一刻都在流淌,所谓忘战必危,却好战必亡,如此好战,好似已经昭示着什么。

    ……

    (本章完)

第171章 阿拉伯帝国与大唐的交锋() 
有强盛的国力做为后盾,源源不断的物资抵达西域,巩固大唐对西域安西四镇的统治。

    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想获得战功,争取当今大唐第一名将的威名。

    而唐玄宗虽然倦政,但他仍是一个志向远大的皇帝,关注边境战事,惩戒不尊大唐之国。进入开元年之后,边境节度使对外用兵,唐玄宗几乎都没有反对过,也给了边境各节度使很大的底气,以至于大唐四面用兵,东北攻奚族,契丹族。西攻吐蕃。西南攻南诏。西域高仙芝连灭多国,击败吐蕃的挑衅之后,因为顺道灭亡了小勃律国,以及吐火罗国(阿富汗)一直以来便臣服大唐,此时大唐在西域的势力早已经出天山,巴尔喀什湖,抵达咸海。

    石国位于咸海与里海之间,波斯以北,国力比吐火罗国(阿富汗)强一些,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属国。

    前段说到高仙芝借口石国不尊大唐,率领安西四镇的唐军偷袭石国,杀死石国国王,石国王子带着残部抵抗,石国濒临灭国。

    石国国王被杀死,石国王子恨极高仙芝和大唐,愤而向阿拉伯帝国求援。这毫无疑问是引狼入室,以阿拉伯帝国的胃口,哪怕击退唐军也不可能让石国复国。

    不过,石国王子一心报仇,与其让石国被大唐攻占,还不如便宜了阿拉伯帝国,至少他这一番求援,阿拉伯帝国会善待他。

    阿拉伯帝国面对大唐的势力只剩石国一国缓冲了,并且阿拉伯帝国本来就有吞并石国之心,怎么能看着大唐虎口夺食先一步吞并石国呢。

    阿拉伯帝国与大唐的冲突并不是第一次了。

    开元三年,阿拉伯帝国灭亡波斯之后,第一次与大唐有了冲突,那一年,阿拉伯帝国联合吐蕃国共同立了一个名叫啊了达的人为拔汗那国王,联军攻打大唐蜀国拔汗那国(前身是大宛国),但被当时的安西节度使吕休击败。

    阿拉伯帝国和吐蕃当然不甘心,开元五年,再联合突骑施,三国联军攻打安西四镇,再一次被吕休击败,并且突骑施自身还被大唐打得差点灭亡,不得不从此臣服大唐。

    开元六年,阿拉伯帝国独自派军北征,准备北面进攻大唐,奈何被突撅骑兵围困,不得不付了大笔赎金才得以解围,还未入大唐国界便不了了之。

    开元十年,时任阿拉伯帝国皇帝的麦立克,垂涎大唐富庶,狂妄应允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承诺谁先攻入大唐,便任命谁为大唐最高长官,可惜的是,他的两位大将至死也没能攻入大唐,更别说灭亡大唐当大唐最高长官了。

    开元十一年,十二年,阿拉伯帝国都曾与大唐有激烈冲突,但都遭遇了惨败。

    这也是为什么自开元十二年后,阿拉伯帝国息兵近三十年也没敢再一次进攻大唐。

    不仅没有再一次进攻大唐,阿拉伯帝国皇帝还是不是派遣使者以朝贡的名义打探大唐虚实。开元年是大唐最强盛的时期,能探听到的‘虚实’无不是大唐的强大,以至于阿拉伯帝国近三十年都没有敢再次对大唐兴兵了。

    以前阿拉伯帝国忌惮大唐实力,加上北非,以及西部方向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一直没敢再一次谋划对大唐的战争。

    不过,现如今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已经告一段落,双方签订了休战合约。同时,新继位的阿拉伯阿拔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也想再一次和大唐争霸中亚,夺取中亚的控制权。

    另外,大唐都打到石国了,阿拉伯帝国也无法继续容忍下去。

    阿拉伯阿拔斯皇帝发兵九万进入石国,与石国残余势力抵抗高仙芝唐军的进攻。

    石国距离安西四镇都有一千多里,更别说距离中原了,大唐国力再强,能让高仙芝带到石国的力量也有限,怎么也打不过近在咫尺的阿拉伯帝国与石国残余势力联军。

    交战一个多月,高仙芝人困马乏之下小败一场,损兵近万,最后被迫撤出石国,回安西四镇修养。

    击退高仙芝唐军之后,阿拉伯帝国如石国王子一开始所担忧的那样,并没有让石国复国,而是直接吞并了石国,只给石国王子留了一个贵族头衔。

    占领石国之后,阿拔斯皇帝并没有满足,想进一步向东拓展,攻占大唐属国吐火罗,把整个中亚都从大唐手中夺过来。

    “大唐四面开战,有吐蕃帝国牵制,又在石国新败一场,这是真神赐予我们的机会,务必彻底夺取整个中亚,甚至大唐安西四镇。”阿拔斯皇帝是这样对他的大将艾布达,穆斯说的。

    为了这场争霸战,阿拉伯帝国调集了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整整二十万各部大军杀入吐火罗国。

    吐火罗国力比石国都要小一些,怎么抵抗得了阿拉伯帝国的二十万大军,仅仅十几天就投降了,吐火罗国被阿拉伯帝国吞并。

    吞并了吐火罗国,阿拉伯帝国大军继续北上康国,以及恒罗斯。

    康国同样无法抵挡阿拉伯大军的进攻,很快便投降,阿拉伯大军直指恒罗斯,准备攻占恒罗斯之后,直接越过葱岭真正杀入大唐领土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高仙芝已经基本休整完毕,听闻阿拉伯大军连破吐火罗国和康国,兵锋直指恒罗斯,有直接攻入大唐境内的势头,当即大怒。

    吐火罗和康国臣服大唐数十年,是大唐蜀国,如今被灭,大唐在中亚的势力一下子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最主要的是,石国之败损失不大还是小事,若让阿拉伯大军直接杀进安西四镇,他这个节度使可就要倒霉了。

    高仙芝坐不住了,再次从安西四镇出兵,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命令周边还臣服于大唐的拔汗那,葛逻禄一起出兵,组成汉藩联军,其中汉军一万八千人,拔汗那,葛逻禄番军两万两千多人,大约四万大军,行至恒罗斯。

    阿拉伯帝国方面,因为留守部分士兵驻守刚刚攻下的吐火罗国和康国,行至恒罗斯的阿拉伯大军大约在十六万左右,其中四万为最精锐的宗教战士,这是阿拉伯帝国最核心力量,以悍不畏死著称,连这样的力量都出动了,可见阿拉伯帝国皇帝多么重视这场战争。

    ………

第172章 恒罗斯之战(一)() 
安西四镇的汉军总兵力不过两万四千人,高仙芝征战石国的时候伤亡了一些,补充数量还不够完整,并且四镇也都需要部分汉人士兵留守,能带出去的最多不过一万八千人,加上两个属国拔汗那,葛逻禄支援的藩兵联合也不过四万人。

    但高仙芝很狂傲,又或者说对大唐的强大和自己麾下的唐军士兵的战斗力有着非同一般的自信。

    击败小勃律和吐蕃联军,灭小勃律国,灭石国,征伐中亚其他多个小国,那一次高仙芝带着麾下唐军不是以少击多,那一次不是大胜,就算不胜也能全身而退,威震整个中亚。

    因为自信,所以高仙芝带着四万唐藩联军便敢在恒罗斯河一带与十六万阿拉伯联军硬碰硬决战。

    两军对峙不过数百米,一边是黑衣黑棋为主的阿拉伯军,一边是红黄灰鱼鳞甲为主的唐军和属国联军。

    唐军方面,不仅是高仙芝这个主帅的自信,普通的唐军士兵也是充满了自信,他们跟着高仙芝屡灭他国,身经百战,每一次都是以少击多,一点也没有恐惧十六万阿拉伯联军的表现,这是来自于强盛大唐,自上而下的自信。

    要说唐军统帅高仙芝都能那么自信,那么阿拉伯军主帅艾布穆斯就更加自信了。

    艾布穆斯曾经参加与拜占庭帝国的几十年交战,还参加攻占北非之战,上一次带着阿拉伯援军在石国击退高仙芝的也是他。

    艾布穆斯是阿拉伯皇帝麾下威名赫赫的名将。

    不说他麾下的十六万阿拉伯联军的兵力是高仙芝四万唐藩联军的四倍,就说他联军内的四万宗教战士,这是他们阿拉伯帝国最核心也是最精锐的力量,每一位宗教战士都悍不畏死,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他们的战斗力是恐怖的,当年三万宗教战士就打得十二万波斯帝国精锐丢盔弃甲,波斯帝国被他们灭亡,拜占庭帝国被他们打得节节败退,大唐也一定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杀!”高仙芝下令唐军开始进攻。

    唐军普遍步骑比例为十比一,安西四镇因为管理周围游牧民族较多,可自行获得战马,步骑比例为三比一。如果不是需要步卒组成陌刀阵,安西四镇的唐军完全可以组成全建制骑兵。

    一万两千步卒位于中央,士兵皆手持陌刀,背负弓弩,如同一堵墙一般向前推进。

    六千骑兵从两翼奔驰杀出,骑兵人人手持两米长的马槊,腰别横刀,背负弓弩,冲出去的瞬间如同利剑出鞘。

    两万两千名拔汗那,葛逻禄藩军则大部分为骑兵,步兵只有拔汗那的四千多,自成一队冲杀。

    “不惧死亡的勇士们,为了真理,为了真神光耀世间,杀!”阿拉伯军统帅艾布穆斯也下令阿拉伯联军冲杀。

    四万英勇无畏的宗教战士位于中央,手持盾牌和弯刀,十二万其他大军参差不齐,有步兵,也有骑兵,武器也参差不齐,也分两翼冲杀。

    双方大军的两翼骑兵首先进入交战距离。

    “咻咻咻………”箭雨齐飞。唐军不仅兵器铠甲的质量远超阿拉伯军,弓弩的射程和威力同样远超阿拉伯军,所以唐军骑兵能够首先射出一轮箭雨。

    对面冲杀过来的阿拉伯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死伤不少。

    阿拉伯骑兵也弯弓搭箭想要反击,不过他们的骑兵阵型以乱,并且唐军骑兵的第二轮箭雨也来了。在唐军两轮箭雨的打击下,阿拉伯骑兵哪怕数量更多,能够射出的箭雨也非常稀松,而且唐军骑兵人人皆有精良铠甲,挡住了箭矢大部分威力,被射中坠马者甚少,队形一点都没有乱。

    另外,拔汗那,葛逻禄两个属国的骑兵在阿拉伯骑兵反击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