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诗悦只咬了一小口,便摇了摇头:“夫君你自己吃吧。也不知道爹娘在旬阳县过得如何,也没个人陪着他们。”

    想到爹娘只有自己一个女儿,过春节膝下连个儿孙都没有,她眼睛就控制不住有些湿润。

    本来李飞可以带着林诗悦回旬阳县看看的,奈何林诗悦的肚子已经很大了,马车的颠簸,与后世的小轿车天差地别,几百里的长途不是她和未出世的能受得了的,而林思明那边,由于忙活着开春后的春耕,也没办法前来。

    “放心吧娘子,或许再过一两个月岳父大人便会调来长安城了也不一定,到时候离得近了,想什么时候去看岳父岳母大人都可以,或者直接让岳父岳母大人一起住在郡公府也行。”李飞开口安慰道。

    李飞坚信,他那岳父林思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也是有些野心的,只要春耕的时候操作得好,连升几级调来长安城任职,可能性高达九成。

    ——————…

    (本章完)

第100章 岳父进京()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春耕无疑是最重要的,是历代王朝立国之本,因为没有春耕,也就没有后面的夏长和秋收冬藏了。民以食为天,必须耕种才有米粮可食。

    所以,保证春耕是当前朝廷最大的事情,特别是户部和工部方面,为了春耕非常忙活。

    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百姓在牵牛犁地,播种插秧。

    旬阳县,林思明准备了整整大半年,在春耕开始之前,旬阳县的大半耕牛已经穿了牛鼻子。

    穿了牛鼻子,一头耕牛只需一人便能操控,不仅解放了另一个人,而且牛耕地的速度也更快,旬阳县以最快的速度首先完成了春耕。

    因为春耕完成得早,许多劳动力还有剩余,旬阳县还另外开拓了万亩以前没有开拓出来的土地,也就是说,旬阳县的耕地一下子比去年多了上万亩,轰动周围其他州县。

    当然,也传到了长安城。

    “陛下,旬阳县有县丞林思明想出了穿牛鼻子控牛之法,成功控制了牛脾气,让牛能,在县丞和县令的共同努力下,旬阳县今年春耕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另外开拓了万亩耕田,想必来年粮食产量必将增加不少,此大功于国于民也!”这天上朝,突然有官员站出来上禀道。

    李飞心思活跃。

    事实上,林思明和县令张涪成的奏折早已经送到了户部和唐玄宗的案前,并且林思明还提前让人知会了李飞,吩咐李飞在朝堂上帮忙看着,必须保证首功是他林思明的,不可让县令张涪成抢了去。

    之所以还提到了县令张涪成,李飞稍稍一想便知道,应该是林思明和张涪成妥协的结果。

    张涪成毕竟是旬阳县的县令,林思明做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完全剔除张涪成,所以功劳不得不算张涪成一份。

    林思明?唐玄宗记得这个人好像跟李飞有些关系,但一时没想起来。

    “李飞,这旬阳县丞林思明跟你可有关系?”唐玄宗看向李飞问道。

    话说李飞参与朝会也有几个月时间了,但好像还从来没有发过一言,在朝堂上讲过一句话。

    李飞第一次在朝会上站了出来,回禀道:“回陛下,旬阳县丞林思明正是臣之岳父大人。”

    唐玄宗了然的点了点头,当初了解李飞背景的时候,就曾看到过旬阳县丞林思明的名字,记得李飞初时还是林思明的上门女婿,娶了林思明唯一的女儿。而且还是被强迫当的这个上门女婿,李飞有今日的地位却没有忌讳当初的事情,对原配妻子极好,这是他对李飞很满意的其中一个原因。

    “林思明倒是一个人才,既于国于民有功,当厚赏之!传朕旨意,封旬阳县丞林思明为户部署正,县令张涪成为工部署正,即日进京就职!”

    各部署正,全都是从六品官职,而又以户部职权比工部大一些,林思明没有进士之身,靠着这个功劳,一下子连升四级,而张涪成只升了两级。

    杨国忠面无表情的瞥了李飞一眼。

    李飞站在他后面,是让他最不舒服的地方,旬阳县令张涪成是他的人,而林思明是李飞岳父,毫无疑问是李飞的人,要不是顾忌李飞,首功应当是有他支持的张涪成才对。

    虽然对李飞这黄毛小子很不舒服,不过当前他最主要的还是想办法扳倒王鉷和李林甫,李飞几次和王鉷交恶,敌人的敌人便是可以利用的‘朋友’,他暂时不会招惹李飞,便让李飞年轻人继续得意一阵,待他扳倒了王鉷和李林甫………

    ………

    一下朝,李飞便迫不及待的回去把好消息告诉老婆林诗悦。

    林诗悦的肚子已经八个多月了,要不了多久就要生了,如果孩子出生之前林思明和林夫人能够前来长安城,必能让林诗悦心情更加开朗,对生孩子非常有益。

    十天后,林思明带着林夫人来到了长安城就职。

    “李飞这臭小子做得不错,至少这府邸非常有气势,如果他信守承诺的话,悦悦跟着他不亏!”林思明站在李飞郡公府的大门前,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林夫人说道。

    “爹,娘!”

    “岳父,岳母大人!”

    李飞和林诗悦一起出来迎接,林诗悦显得很高兴。

    因为刚刚来到京城就职,朝廷分派的住处还没有下来,加上林诗悦用不了多久就要生了,林夫人想就近照顾林诗悦,所以林思明和林夫人便在李飞的郡公府暂住了下来。

    郡公府经过李飞的改造,有许多朝前的东西,让人的生活尽可能的方便化,舒服化。

    刚住进来,林思明和林夫人便非常满意。

    从厕所里面出来,林思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简直太满意了,这臭小子哪来那么多奇思怪想,怪不得能哄得贵妃娘娘和陛下欢心,有现如今的地位。

    年纪轻轻做到了余杭郡公,刑部员外郎。不过,到底是年轻人,容易志得意满,骄傲自大,不太把人放在眼里。

    林思明已经知道了李飞把王鉷得罪透的事情。

    “贤婿啊,虽然你是贵妃娘娘的干儿子,有贵妃娘娘照看着,但王鉷毕竟是堂堂户部尚书,位高权重,你将他得罪得那么深,岂不是平白为自己找了一个大敌,不值当啊!做人留一线,或许你现在不怕王鉷,可是王鉷的年岁毕竟比宰相李林甫大人小不少,李林甫迟早还是要从宰相之位下来的,万一他将来有机会成为宰相,铁了心对付你,你就算有贵妃娘娘照看着,麻烦也会非常大。”林思明希望能教导李飞一番,到底是自己的女婿,而自己只有一个女儿,林家与李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岳父大人,小婿知道轻重,您毋须担心,王鉷肯定没有那一天的!”李飞不太在意的笑道。

    做为后世来者,他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王鉷已经当了几个月的户部尚书了,杨国忠也忍了几个月,他相信杨国忠马上就要忍不住动手了,届时王鉷与杨国忠狗咬狗,王鉷被扳倒几乎是必然,还想接替李林甫当宰相?可能吗?

    林思明皱了皱眉,他不知道李飞哪来的自信,但王鉷得罪已经得罪了,这个时候他多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心里暗叹,最终没有继续说下去。

    

    (本章完)

第101章 王鉷的不舒服() 
冬季的几个月,因为天寒地冻的,又有活字印刷术和青花瓷源源不断的赚钱,所以李飞很懒,一直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现在冬季已经过去,春耕都收尾了,李飞的心思便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他盯上了玻璃行业,后世读书的时候,初高中化学便有许多关于玻璃的知识,配方和原理也很简单,所以李飞一直没有忘记。

    最开始诱发李飞盯上玻璃行业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想为老婆林诗悦和干娘杨贵妃做一面玻璃镜子出来,大唐现在有的都是铜镜,哪怕磨得再光滑比之后世的玻璃镜子也差太远了。

    玻璃的配方不难,理论更不难,不过真正想烧制出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初李飞为了弄出活字印刷术,不仅买下了一家印刷作坊,还买下了一家打铁的铁匠铺。活字印刷术弄出来的时候,李飞把活字印刷交给琪清商会的萧若水经营,顺道也将那家印刷作坊给了萧若水,不过铁匠铺他另有想法,便留了下来,总共八个铁匠。

    而为了避免铁匠将锻造活字的事情提早透露出去,八个铁匠的一家老小全部被他安置在了郡公府一角,连锻铁打铁的工具都搬来了,反正郡公府足够大。

    李飞没有亏待八个铁匠,不仅每个月给予他们很高的月例,还出钱送他们的孩子去私塾读书,八个铁匠很感激李飞,基本上李飞让他们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

    石英,石灰石,纯碱混合煅烧。

    八个铁匠在郡公府的一角忙了起来,李飞时不时过来指点。

    林思明好奇之下也来这里看过,弄不明白李飞让铁匠做的是什么东西,问李飞,而李飞只神秘一笑,并没有说出来。

    没有得到答案,林思明自然是有些不高兴的,甩袖哼了一声,倒也没有追问下去。

    ………

    琪清商会,赵家窑,张家窑等每个月都准时把红利送来给李飞,全都是一箱又一箱的铜钱现银等。

    王鉷这天正好路过李飞的郡公府门口不远处,随意一眼看过来,便见到不少人正在马车上的箱子卸下来往李飞的郡公府内搬。

    王鉷爱财,加上每个月给他送红利的人更多,所以他很有眼力,看着搬箱子的人吃力的表情,以及他认识琪清商会的标记,今天又是月初,不用再有疑问了,肯定是琪清商会每个月给李飞送的红利。

    意识到这一点,王鉷脸色很阴沉,琪清商会本应该是他的盘中餐,可硬生生让李飞给抢了去,那可是一个月几千贯的红利啊,不,不止几千贯。

    这几个月,青花瓷器从出世便火爆异常,因为陛下和贵妃娘娘共同题字,而尊定了‘瓷中明珠’的地位,朝中大臣,皇亲勋贵等等,无不以购买几件青花瓷为荣,导致青花瓷不仅价格居高不下,而且供不应求,往往付了定金都要近十天时间才能送到府上。

    青花瓷是赵家窑和张家窑烧出来的,而琪清商会又全权代理两家的青花瓷,所赚到的钱是海量的,日进斗金都说少了。

    不仅仅是琪清商会,说起来赵家窑和张家窑这两家大窑也是他先盯上的,同样是李飞硬生生从他手里抢走的。有了青花瓷,赵家窑和张家窑也不再是每年只有几千贯的红利,绝对是数万贯以上,这些利益原先都应该是他的啊。

    “该死的李飞!”王鉷心里越想越不舒服,越想眼睛越红,嫉妒和憎恨。

    虽然说他现在以防备和打压杨国忠,稳固户部尚书之位为主,在无法一举将李飞整倒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去招惹李飞,但是他恨极了李飞,也不想看到李飞太舒服。

    “明日你把这份奏折上呈给陛下。”王鉷找到了一个名叫姚文集的御史,将一份已经写好的奏折交给他。

    “王大人,这是——”御史姚文集接过来打开一看,当即眼睛微睁,手有些发抖,他没有想到竟然是一份参奏余杭郡公李飞的奏折。

    余杭郡公李飞,那背后可是有独宠后宫的贵妃娘娘撑腰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