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443章 河北大发展() 
    滁州大捷,史思明父子被诛杀,反军彻底覆灭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天下。

    他们震惊的是北平王李飞真的只派一万安东军就扫灭了反军,诛杀了史思明父子。

    要知道,先前史思明不过仅剩六万余部众,朝廷派了三大节度使,十五万大军攻打都遭遇了惨败,让史思明重新席卷了半个淮南,部众又膨胀到了二十万的地步,比原先的三倍还多。

    可就是这样,北平王一万安东军同样扫灭了所有反军,诛杀了史思明。

    是朝廷太无能还是北平王太强大,或者两者皆是?

    长安城。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哗然,没有几个人因为史思明反军覆灭而欢呼的,因为他们更加强烈的感觉到身在洛阳的北平王李飞的威胁。

    自相州之战,六十万大军惨败,史思明便如同洪水一般迅猛再起,再一次攻占洛阳,南阳,兖州,横扫江淮,比之安禄山时期声势更大。

    朝廷束手无策,不得不求北平王李飞出兵平反。

    就在这反军对巅峰的时候,北平王李飞率领二十万安东军攻入河北,短短十几天便横扫河北,在相州击败史思明近四十万反军,二十天便攻下洛阳,把史思明打得跟丧家之犬一样逃到了江淮。

    随即安东军多路出击,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反军,史思明只剩下最后滁州,肥州一小块地方,穷途末路,不得不向朝廷投降,朝廷接受了史思明的投降,封史思明为滁州节度使,北平王命令安东军回师洛阳。

    而后北平王例数史思明罪孽,言绝不可接受史思明归降,朝廷再次发兵剿灭史思明,三大节度使,十五万大军,攻打穷途末路,仅剩区区六万余乌合之众的反军,却惨败了!

    朝廷损兵折将,史思明横扫半个淮南,有重新席卷的势头,朝廷不得不让北平王再次派军征剿,这一次北平王只派一万安东军就横扫了重新有席卷之势的史思明反军,击败史思明反军二十万大军,连史思明父子都击杀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种种对比下来,朝廷显得实在太过无能了。

    “李飞会不会造反?”肃宗李亨已经没有心情愤怒了,他心里只有恐惧,害怕李飞突然造反从洛阳杀入关中,覆灭大唐!他根本没有丝毫抵挡李飞的信心。

    为了安抚李飞,不使李飞造反,肃宗李亨一下子加封李飞长子为郡王,次子为国公,三子也为国公,两个女儿全部都是郡主,就连身在长安城的李飞岳父林思明也成为了国公,华清宫方面,也给杨太贵妃和永平小公主送去了大量赏赐。

    不止大唐朝廷,普通百姓也紧张,安禄山,史思明刚刚覆灭,他们不想再遭遇一次战乱,。

    大唐朝廷上下,以及百姓们就在这惶恐当中,战战兢兢的过了两个多月,李飞没有丝毫起兵造反的迹象,反而又将兖州,颍川‘还给’了朝廷,表示自己不会造反。

    时间越过越久,大半年,一年,李飞仍旧没有造反的迹象,朝廷和百姓的心才终于慢慢安定了下来,看来北平王李飞真的跟安禄山史思明不同,虽然手握横扫天下的实力,却并不会起兵造反。

    没有人敢提让李飞撤出河北,撤回安东的话,生怕打破此刻的平衡,惹恼李飞。

    这是一种诡异的平静和沉默。

    河北。

    自攻占洛阳开始,李飞便下令大力恢复河北民生。

    数年战乱,大量百姓死亡,流失,无数土地荒芜。李飞下令重新丈量分派土地,并且下令免除河北五年农税,永久免除徭役。同时,李飞照搬安东的行政,律法,在河北各州设立警察署,法院,农业局,交通局,税务局等等,互不统属,明确职责,行政效率远远比大唐旧制要高。

    河北百姓不懂太多,只听到重新丈量分派土地,免税五年,以及免除徭役,便欢呼了起来。

    数年战乱,反军为了击败大唐,横征暴敛,河北百姓耕牛严重不足,甚至连粮种都没有,就算想要耕种也无法,李飞早有准备,从安东调拨数十万头耕牛,海量的粮种。李飞还派发新式农具,加快生产效率等等。

    广阔河北迎来大发展。

    覆灭史思明反军之后,在黄河以南,李飞只留洛阳,汴州,陈留,灵昌,荥阳等地,同样照搬安东的行政,律法,与河北一般迎来了大发展。

    待百姓渐渐恢复农耕之后,李飞又鼓励经商,鼓励办厂——…

    整整一年的时间,李飞的精力都放在,河北,洛阳等地的发展上面。只第二年,河北,洛阳等地百姓便完全安定了下来,生产完全恢复,似恢复到了开元盛世时期的安宁。

    新的行政方式,带来了高效率。

    县令,警察,法院,互不干涉,只要有证据,百姓可以到法院告官。

    李飞还兴办教学,施行八年义务教育,要人人皆能识文断字。

    有安东积累的巨量资本,以及江南等大量商人在李飞鼓励经商的政策下流入,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本。

    河北,洛阳等地皆如火如荼。

    相比较河北,洛阳等地坐火箭一般的大发展,关中,江淮,南阳,河南道等在大唐朝廷统治之下的地方就没那么幸运了。

    因为李辅国,鱼朝恩靠着肃宗李亨的绝对信任,一个揽朝政,一个揽军权,大唐朝政军权几乎都在李辅国,鱼朝恩两个太监的统领之下,他们排除异己,打压忠贞之臣,以至于大唐朝政一如既往的腐败。

    并且,由于李飞陈兵洛阳的压力,恐惧李飞起兵造反杀入关中,不管是肃宗李亨还是李辅国,鱼朝恩,皆疯狂的扩充军队,光是防守在陕州,灵宝,潼关一线的便有二十几万士兵。

    大唐朝廷别说恢复民生了,还要增加赋税来养多达几十万的大军。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李辅国,鱼朝恩两人虽然是太监,但各自都握拳,又想要独揽。在发现李飞真的没有起兵造反,杀入关中的迹象之后,他们也开始了争权夺利,培养党羽的争斗。

    大量无能之辈,紧靠溜须拍马,以及银钱贿赂便从李辅国,鱼朝恩这里得到官位,有地方官,有地方领军将领的职位,这么多无能之辈散播到大唐统治机构当中,便犹如蛀虫一般,腐蚀大唐的统治,大唐朝廷越来越腐朽,偏偏肃宗李亨看不到这些腐败,还以为自己在李辅国,鱼朝恩两位‘左膀右臂’的辅佐下,大唐蒸蒸日上,恢复了开元时期的盛世了呢。

    ——————

    (本章完)

第444章 民心尽失() 
    汴州一带是大平原,州县交界的地方也都是大平原,百姓在农耕方面的对比最为明显。

    汴州一带因为在李飞的占据之下,这里的百姓不仅免税,免徭役,而且免费发放粮种,农具,每四户发放一头耕牛,另外在粮食收割之前,每月还能领到足以养活一家人的米粮,民生真正得到安定。

    然而,就在这同一个大平原上,兰考县在大唐朝廷的统治之下,同样是数年战乱的区域,同样被反军祸害得民不聊生,如今反军已灭,但这里的百姓看不到丝毫大唐朝廷恢复民生的举动,别说免税多少年,发放粮种,耕牛了,竟然还要加税,简直要把百姓逼死!

    同样是普通百姓,也就隔着一条官道,汴州,陈留等北平王统治下的百姓有如此多的福利,民生快速恢复,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可是他们这些在大唐朝廷统治下的百姓呢,为什么差别就那么大呢,大唐朝廷真是让人好失望。

    有对比才更显出差距。

    不仅是黄河以南距离汴州,陈留等李飞统治区近的地方,紧挨着河北的河东百姓也同样看到河北百姓民生等,巨大的变化。

    同样是被反军肆虐的区域,为什么河北民生能够迅速恢复,而他们河东百姓却仍旧苦不堪言,大唐不仅没有多少赈济,免税等等,反而还要进一步加税,这几乎要将人逼死一般。

    可以想象,两个地方的人,曾经同样的遭遇,同样的凄惨,可是一方却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得到大量利好,而另一方却比原先还要更加困苦。

    这不得不让人憋屈,愤怒。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一方统治的是北平王李飞,一方是无能的大唐朝廷。

    在这样的对比下,李飞在民间的声望日益加增,而大唐朝廷的声望日益衰落,李飞越来越得民心。

    洛阳城。

    通过锦衣卫的情报,李飞得知民间的变化,民心越发向着自己。

    “不出本王所料,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两年,民心将尽归本王,届时大唐朝廷才真正无力回天,才是本王取代大唐之时。”

    “王爷雄才大略,必主天下!”阿牛恭维道。

    “也还要加一把火才行,你派人在长安散播谣言,岐国公鲁炅与本王交好,本王对其有救命之恩——…”

    如果说郭子仪,李光弼是大唐安史之乱时期的不世名将,那么鲁炅便属于第二梯队的‘大将’级别,现如今郭子仪虽还没有为李飞效力,但也困居辽阳城,而李光弼已经效命李飞,现如今还能为大唐领兵的,有些许才能的将领只剩下鲁炅等一些人了。

    因为安禄山的关系,大唐朝廷对领兵将领的不信任是无解的,李飞只要稍稍挑拨,就能够让大唐朝廷弃用鲁炅,就如当初的李光弼一般。

    “是,王爷!”

    仅仅三天的时间,长安城便传遍了一则流言。

    镇守潼关的山南道节度使,岐国公鲁炅因为当初李飞解南阳之围救了他一命,私下与北平王李飞交好,若是有一天北平王李飞突然起兵造反,鲁炅很可能会直接打开潼关的大门,向北平王李飞投诚。

    不管其他人信不信这则流言,至少肃宗李亨在听到了之后,相信了。

    “潼关一直让鲁炅镇守,若是李飞真的起兵造反,鲁炅一旦打开关门,大唐就完了!”肃宗李亨很慌张,脸色有些发白,他下意识的就怀疑鲁炅。

    “陛下,要不然另换一位有能力的大将来镇守潼关,确保潼关不失。”李辅国不一定是怀疑鲁炅,但鲁炅一直跟他不对付,他也有打压鲁炅的打算。

    随即,肃宗李亨真的下了一道圣旨将鲁炅调回了长安城,由李辅国提议一名叫做孙景阳的将领镇守潼关。

    这名叫做孙景阳的将领不是多么有才能,多少会领兵,而是因为他是李辅国一党的人,听李辅国的话。

    由于肃宗李亨的绝对信任,李辅国排除异己,安插心腹,党羽越来越多,一些州官县官,甚至只需要贿赂一些钱财,李辅国便乐意让他们打上自己党羽的名号之后,前往掌控地方。

    鱼朝恩是仅次于李辅国,肃宗李亨第二信任的太监,李辅国都不断发展出了那么多党羽,为了不被李辅国彻底压下去,鱼朝恩自然也不甘落后,靠着肃宗李亨的信任,也不断安插心腹,发展自己的党羽。

    能成为李辅国,鱼朝恩两个太监党羽的人,并非要有多少才能,只需要讨好李辅国,鱼朝恩,听他们的话就了,大唐朝政越发黑暗。

    要说唯一还有一点清明的,就是林思明一党了。

    林思明自然是不得肃宗李亨信任的,反而被肃宗李亨和李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