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李光弼不仅十万安东军,还带了两个炮营七十‘门’大炮,别说渤海国都的城墙了,算是洛阳城那样经过安禄山,安庆绪几年扩建,加高加厚了一倍的恐怖城墙也挡不住啊。

    仅仅一个时辰,李光弼便攻入了渤海国都城,将渤海国王和大量渤海国官员俘虏,渤海国被强行灭亡。

    “这一仗打得真是舒心啊。”李光弼只觉得浑身舒畅。

    “这样的大军才应该是大唐的军队。”李光弼看着身边‘精’神士气旺盛,兵甲闪亮的安东军将士,感慨道。

    以前的大唐军队同样‘精’神士气旺盛,装备‘精’良,高仙芝靠着两万四千安西军敢出葱岭,臣服东数十国甚至打到了厉害边缘,灭掉紧挨着里海的石国,还与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打了一场,以四万打十六万,其安西唐军不足两万,靠着陌刀阵于‘精’锐铁骑,打得阿拉伯帝**节节败退,若不是葛逻禄倒戈,胜败难定。

    当年的大唐军队,常常敌数倍于己的敌军,何等威风。

    再看现在的大唐军队,士兵‘精’神士气低落,兵甲装备缺,不反军的乌合之众强多少,为了剿灭反军,好去求回纥与吐蕃,许下那样耻辱卖民的条件。

    李光弼已经对大唐失望了,越发安心为李飞效力。

    捷报传到辽阳城,李飞没有多少‘波’动,本来灭掉渤海国在他的意料之,要是李光弼迟迟不能灭亡渤海国,他才意外呢。

    “灭国容易,收取民心却不易。”李飞也知道这样强行灭亡渤海国,渤海国民心不服,百姓必然抵触他的统治,因此李飞拟定了大量优惠政策来安抚渤海国百姓,如远渤海国王统治时期更低的税率等等。

    李飞相信,当今时代,民族和国家意识并不强烈,民以食为天才是主流,只要在李飞的统治之下生活得更加幸福,他们用不了几年会忘记曾经的渤海国,安心融入安东。

    北面,室韦诸部全部加在一起,总人口也不足二十万。

    张说三个军,六万人越过松‘花’江,室韦诸部虽然联合抵抗,也勉强聚集起了三四万大军,但同样被轻而易举的击溃。

    杀气腾腾的陌刀林如同一堵墙一般向前推进,陌刀力劈,神臂弩‘射’出密集箭雨。

    室韦诸部以打猎为生,每一名室韦士兵的箭术都极好,但他们的弓箭太落后了,根本‘射’不穿安东军士兵身的钢制甲。

    这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较量,而是一面倒的碾压。

    室韦诸部联军仅仅撑了一个多时辰全面崩溃了,三四万大军没有几个人能够逃回去了。

    这些都是室韦诸部的有生力量,如今几乎被全歼,室韦诸部已经没有了继续抵抗的力量,彻底臣服只是时间问题。

    西面,吕信,武胜,罗缨等五个军,十万安东铁骑杀入回纥之后,并不与回纥主力硬碰硬,而是兵分多路,以最快的速度不断迂回袭杀掳掠。

    因为有李飞传授的大量几百年后铁木真‘蒙’古铁骑草原的经典战术,以及安东铁骑装备‘精’良,十万安东铁骑,综合战力不三十万普通骑兵,回纥人却是统一了漠北草原,但帮助大唐平叛的损失,截杀李飞的损失,袭击契丹反被埋伏的损失等等,如今也不过剩下三十万左右骑兵,算硬碰硬也不一定打得过安东铁骑,更何况安东铁骑还不与他们硬碰硬,只不断迂回袭杀回纥各个部落,以至于大量部落破灭,百万头牛羊马匹与二十余万人口被俘虏,另外还有七万多回纥骑兵被先后击杀,回纥元气大伤,回纥可汗气得吐血,无后悔招惹了李飞,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李飞这样强大。

    三面大捷,李飞练兵的目的也达到了,还得到了大量的战利品。

    于此同时,这段时间,随着原难民的不断流入,加灭掉渤海国,臣服室韦诸部等等得到的人口,安东人口已经突破了一千万,并且统治疆域广大,与一个独立的王国没有任何区别,北平郡王府便是一个小型朝廷。

    安东的政体经过李飞数次改革,已经与大唐朝廷完全不一样。

    因为李飞没有造反,如同朝廷那样的六部是不可能有的,但李飞另外建立了农业司,工业司,财政司,商业司,教育司,路司,警察署,巡察司,廉政司等等,代替朝廷的六部等运转安东。

    可以说,这样参照后世现代化的政体,远大唐当前的政体先进得多,运转也更高效,稳定得多。

    因为李飞自来到安东便一直重视教育,经过五六年的时间,安东能够习断字者众多,各种技术学科,理论学科等等,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李飞自立了一套官员录取程序,可以不断为安东各级补充血液。

    林林总总,李飞在安东算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不过安东百姓没有几个人有异议的,安东的稳定,强大,富足等,与河北原的战‘乱’有着鲜明的对,没有人愿意回到大唐的统治。民以食为天,百姓关心的永远不是谁当皇帝,只关心谁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

    ………

    更新最快的站!

第428章 朝廷的妥协() 
    〃“李飞野心昭昭,越来越不掩饰了。”郭子仪忧心忡忡,李飞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几乎能碾压史思明反军和朝廷,而且安东的政体等等,李飞最终想要干什么,就算不是取代大唐,恐怕也会割据安东。

    更让郭子仪痛心的是朝廷面对史思明反军的进攻,竟然一溃千里,颍川,南阳,兖州,江淮都丢了,对史思明反军束手无策。

    然而,这一切,他也只能看着,根本没有任何改变的办法。

    回纥人被安东铁骑袭击,损失惨重,元气大伤的消息,时隔十多天从回纥传到关中与长安城。

    大唐朝廷上下哗然一片,肃宗李亨脸色也发黑。

    没隔多久,渤海国被李飞彻底灭亡的消息也传来了,文武百官和肃宗李亨都气得不想说话了。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肃宗李亨愤怒的破口大骂。

    朝廷面对反军一溃千里,节节败退,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各路大军都在拼命抵挡反军,可是安东的李飞不帮朝廷平叛,竟然还有精力和实力去攻打回纥人和灭亡渤海国。

    “陛下,北平郡王李飞手握强大的实力,身为大唐将领,却宁愿去攻打回纥和渤海国也不出兵攻打河北反军,实属大逆不道,理应下旨革去其北平郡王的爵位,将其押全家押回长安城,另派大将接任安东节度使,率领安东军参与剿灭反军。”这名官员一定是新入朝堂没多久的愣头青,才敢说出这样的话。

    满朝文武皆一脸异色,谁也不敢站出来附议。

    愣头青不止一个,还有人盯上了李飞的岳父工部尚书林思明,扬言把林思明也革职抓起来。

    林思明闭目养神,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等这些人都说完了,他才终于站出来。

    “陛下,代国公郭子仪,郑国公李光弼战功赫赫,到头来却遭诬陷,陛下连彻查都不曾,就给两位国公定罪,寒了多少将领的心,又听说陛下撤了太贵妃身边的几名宫女,让太贵妃和永平公主生活质量下降,太贵妃是北平郡王义母,以北平郡王的孝心,北平郡王也寒心啊。”

    “想若要北平郡王出兵河北,参与剿灭反军不难,只要陛下敬重太贵妃,封北平郡王为北平王,领天下兵马大元帅,指挥各路大军,北平郡王必能迅速扫灭反军。”

    “胡言乱语,李飞拥兵自重,乱臣贼子,与当初安禄山和现如今的史思明何异,迟早也是要反的,将天下兵马交给他,岂不是真的要断送了大唐江山?”李辅国气急败坏的站了出来指责林思明。

    “朝廷便是这般总猜疑北平郡王要谋反,所以才将北平郡王逼到了今日的一步。郭子仪,李光弼乃不世名将,却也不得朝廷信任,相州之战,但凡让郭子仪或者李光弼任何一人为主帅,都绝不会惨败,反军应该早就覆灭了的,今日的局面,到底是何缘故,相信陛下,诸位文武心里都有数。废话多说无异,大唐江山到了最危险的关头,史思明攻占兖州,江淮等富庶之地后,疯狂征兵,已近五十万反军的规模,届时五十万反军再攻潼关,是否仍能守得住?”有李飞强大的安东军做后盾,而且自己是李飞的岳父,在朝中明晃晃的就是李飞的人,掩饰也没有用,林思明越发有大奸臣的心理和气质了。

    “林大人说得是,大唐到了这一步,难道还不肯信任北平郡王吗,除了北平郡王,谁还能扑灭得了越发势大的反军,臣附议,应封北平郡王为北平王,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主持扑灭反军!”这是林思明发展的党羽。

    “臣附议——…”

    总有有近二十名文武官员站到了林思明的身后,这些都是林思明发展的党羽。

    肃宗李亨怒不可揭,天知道他此刻有多么想杀了林思明,想剪除林思明的党羽,然而,屡次抓放拳头,却到底没敢真的做出来,自相州之战惨败,反军再次做大以后,他便再也没有底气对付李飞了,他现在根本不敢得罪李飞。

    “退朝!”肃宗李亨忍着怒火,没能当朝做出用李飞的决定。

    反军恐怖,需要剿灭,可是李飞同样大逆不道,野心巨大,又是什么好东西,驱虎吞狼罢了。

    面对如今的局面,肃宗李亨只觉得满心无力,已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想来想去,整个大唐竟然再也找不出一名如郭子仪,李光弼那样的将帅之才,难道他真的不该怀疑郭子仪和李光弼吗?

    可是,郭子仪,李光弼与一家老小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如何解释?难道这不是有野心的表现吗?父皇便是太信任安禄山了,才导致大唐江山沦落到今日的地步,他猜忌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又有什么错!

    颜面上过不去,肃宗李亨坚定自己没有错。

    李飞野心勃勃,他也认定李飞跟安禄山,史思明没有什么两样,虽然现在没有造反,但以后也还是一定会造反,他也不能容忍将天下兵马交到李飞手中。

    大唐朝廷依然对史思明反军束手无策。

    七月,史思明反军突破淮水,杀进淮南,很快横扫半个淮南,前锋杀至长江边,江南震动。

    八月,史思明试图突破长江天堑,未果。

    八月中旬回师洛阳,并且将正在攻打江陵城的阿史那承庆反军也召集了回来,数十万反军齐聚洛阳,恐怕史思明又要再一次试图攻打潼关杀进关中。

    消息传到长安城,朝廷百官,普通百姓皆人心惶惶,心生绝望。

    反军强大的压力压得肃宗李亨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疯狂增兵潼关,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潼关。

    “陛下,再这样下去,朝廷无法剿灭反军,只会让反军越来越做大,最终到了真正无法剿灭的地步。”李辅国心里压力也很大,他现在靠着肃宗李亨的信任权倾朝野,万一史思明反军这一次突破潼关杀进关中,那么大唐朝廷完了,他也好不到哪去,大唐江山必须保住。

    肃宗李亨何尝不知道,再这样让反军壮大下去,迟早有一天还是要攻进关中的,到时候大唐就真的完了。

    “你有什么办法?”肃宗李亨很看重李辅国,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跟李辅国商量,下意识觉得李辅国有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