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林思明曾被李林甫看重过,毫无疑问林思明有自己过人的才能。李飞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林思明已经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官员了。一年时间,林思明靠着自己升了一级,上一次李飞奇袭契丹赤峰王城,唐玄宗因为一些原因没有给李飞什么实质的奖赏,但却把一部分记在了林思明身上,做主又为林思明升了一级,如今的林思明已经是正四品的工部侍郎了,有一定的影响力,至少在朝堂上说几句话是没有问题的。

    看到李飞信里表达的意思,林思明心里顿时一凛,瞬间臆想到了整件事情当中的波涛汹涌。

    有杨国忠在唐玄宗面前的谋划,有李飞通过岳父林思明的一些谋划,当然也少不了安禄山方面通过自己收买的官员的谋划。

    两名被安禄山暗中收买的官员在唐玄宗召见百官之前,也凑到了一起。

    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况且他们很看准安禄山的未来。

    “百官进殿!”

    唐玄宗带着压抑的怒火开始在金銮殿商议渤海国兴兵一事。

    “渤海国兴兵八万进犯我大唐安东都护府,诸卿有何迎敌之策?”唐玄宗沉声问道。

    “陛下,渤海国兴兵八万,只靠安东都护府的力量,显然无法抵挡,应设法调兵进入安东迎击渤海国大军,扬大唐国威。”这是被安禄山买通的其中一名官员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附议,为迎击渤海国重兵,应调派其他大唐军队入安东——…”连续几名官员站出来附议,大部分都是被安禄山收买的人,也有的人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显然,没有一个人认为安东都护府有能力自己迎击渤海国的八万大军。毕竟,在诸人眼里,安东都护府在大唐各边境节度使当中,一直是兵弱的代表,防守尚可,抵御敌多达八万大军的攻击,显然不太可能。必然,

    调兵其他大军进入安东都护府来迎击渤海国,好似已经是必然,因为连唐玄宗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那该调哪里的兵入安东,又何人主持迎战为好?”唐玄宗问道。

    此刻,安东李飞才是节度使,可唐玄宗的话,已经把李飞剔除在外,就算调其他兵入安东,他也没想过交给李飞来指挥。不仅不会让李飞指挥,唐玄宗心里甚至已经想好了对李飞的处罚。

    “陛下,东平郡王兵强马壮,去年才先后平定奚族以及契丹族,正无战事,可调东平郡王麾下的大军入安东迎敌。并且,东平郡王多年征战,没有谁比东平郡王更适合统兵了。”仍然是安禄山收买的官员为安禄山说话道。

    “禄山是好样的,大唐肱骨之臣也,到头来还是要麻烦禄山啊。”说到安禄山,唐玄宗显而易见的脸上柔和了许多,也觉得安禄山可堪重用。

    倒是杨国忠微微皱了皱眉,调安禄山麾下的大军进入安东好像是唯一的选择,但仍旧交给安禄山指挥,那么战后安东都护府岂不是也成了安禄山的地盘。他虽然想要扳倒李飞,但也不希望安禄山势力进一步扩涨,将来难对付。不过,唐玄宗已经把话说出来了,而杨国忠又一时半会也没想到合适替代安禄山的人选,只得默不作声。

    安禄山终究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总先把李飞打落尘泥再对付安禄山。

    “如此——…”唐玄宗当即便要开口确定由安禄山率军进入安东迎战入侵的渤海国大军。

    这个时候,林思明无法继续置身事外了,便站了出来。

    

    (本章完)

第258章 林思明的担忧() 
    在唐玄宗把决定说出来之前,林思明站了出来。

    “陛下!”

    唐玄宗话刚到嘴边却被打断,心里怎么怎么都不舒服。盯了一眼下面的林思明,以前看听聪明的,有些才能,怎么这么没有眼力劲?

    “你有何话说?”唐玄宗冷着脸问道。

    林思明心里苦笑,他知道就这一瞬间,唐玄宗开始厌烦他了。心里不由得抱怨了李飞一句,贤婿啊,你老岳丈我为了帮你说句话,把自己的前途搭上了。

    “陛下,安东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来。调哪里的兵,调多少兵力合适?东平郡王去年刚刚平定契丹族,但东平郡王也曾上书朝廷,因与契丹一战,东平郡王麾下大军兵器铠甲大量折损,一直在等待朝廷的补给,如今不过几个月时间,朝廷只补给了一小部分。而且调兵的粮饷等等,朝廷可有准备?诸事复杂,应等兵部,户部核对,也等安东进一步的消息传来,方做十全的决定。最多也就三两天的时间,渤海国虽有八万大军,但安东都护府不至于连多几天都守不住,若不然,臣恳请将节度使李飞查办斩首,决不姑息!”林思明为了帮李飞争取李飞要的三天时间,当真是把能说的话都一次性说尽了。

    林思明这么说,唐玄宗心里乐了一下。他可是很清楚林思明和李飞的关系的,而林思明却说安东若有失,恳请将李飞查办斩首。

    唐玄宗点了点头,他也想看看李飞搞坏了与渤海国的关系,逼得渤海国对大唐兴兵,是不是连安东几天都守不住,那样的话,李飞还真是死不足惜。

    “陛下,若要调东平郡王麾下的大军入安东迎击渤海国大军,兵器粮饷等确实要先补充给东平郡王,否则兵无兵器铠甲,五足够的粮草,如何征战!”这是安禄山收买的官员说的。

    本来安禄山的目的之一就是趁机索要足够的兵器粮草等等。安禄山不仅想要安东,还想要趁机勒索朝廷,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

    “是啊,陛下,调东平郡王麾下的大军,应提前准备好兵器粮草等,以便东平郡王尽快击败渤海国大军,维护大唐国威。”这些人算是帮了林思明和李飞的忙。

    安禄山不知道,因为他的贪心,以及小看李飞,不觉得李飞有击败渤海国八万大军的可能,也是授意收买的官员拖着,不拿到足够的兵器铠甲以及粮草等才出兵,反而让他错失了把安东都护府也变成自己地盘的机会。

    唐玄宗想想也是,总不能什么都不给,就让禄山带着麾下兵器铠甲都不足的士兵去征战吧。

    禄山有功,是大唐栋梁,又要靠他继续为大唐征战了,不能亏待了他。

    兵贵神速,唐玄宗倒不觉得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做决定。

    “兵部,户部连夜开始清点,最迟明日下午便要将一切准备妥当!”唐玄宗只给了一天时间,要兵部和户部连夜也要核对清楚,并且把该准备的都做好准备。

    见唐玄宗如此决定,林思明叹息,李飞要他争取三天时间,可是他的影响微乎其微,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一天?呵呵,这么短的时间能争取到什么?

    林思明不懂得安东究竟是什么情况,也不懂得这件事情当中究竟有何等惊人的波澜,他尽力了,唯一剩下的只能是担忧。

    百官都是墙头草,以前李林甫得势他们便跟着李林甫,现在杨国忠得势他们便跟着杨国忠,怎么做对自己有利他们便怎么来。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早看出来了杨国忠和李飞不对付,林思明做为李飞的岳父,难免受那些跟随杨国忠的官员的排挤和奚落,不过到底也混到了现在正四品,勉勉强强算个大官,也已经很足够说明林思明是老油条了。

    “宰相大人,李飞经历此事之后,彻底失去了圣心,再也无法继续和您做对了。”一名官员对杨国忠恭维道。

    “李飞自寻死路,李林甫都斗不过本相,他何德何能敢跟本相做对?”杨国忠笑道。

    虽然他知道唐玄宗已经在心里想好了对李飞的惩罚,但明日下午也要在朝堂上开一头,把李飞的‘罪名’当着朝堂认定下来,这名官员便是杨国忠准备的明日下午在朝堂上开口为李飞扣‘罪名’的人。

    兵部,户部连夜加班加点,核对清点等等,为安禄山出兵进入安东迎击渤海国预备好所需的兵器铠甲以及粮草等。

    其实,就算圣旨下下去,兵器粮草等到位也要大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时间。不过李飞怕安禄山得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就先率军进入安东,所以他才这么着急。

    次日下午,兵部户部这边基本上核对完毕,唐玄宗重新开启朝会。

    朝会的第一时间便确定了将由安禄山做为主帅,统兵其麾下八万大军进入安东,迎击渤海国,甚至击败渤海国。

    虽然安禄山麾下有二十万大军,但区区渤海国,还用不上二十万大军全部出动,照唐玄宗和百官认为,八万对八万足矣,况且不是还有安东本地的士兵吗,加在一起的实力足以碾压渤海国八万大军了。

    兵器铠甲,粮草等也都确定了下来。

    被安禄山收买的几个官员见事情确定下来,心里都纷欣喜,因为安禄山许诺的好处,大部分是在事成之后才给的,现在已经事成,他们可以得到安禄山全部的好处了!

    接下来是杨国忠设计此次事情最主要的目的,往李飞身上扣‘罪名’,把李飞扳倒。

    “陛下!现如今已经确认由东平郡王率军进入安东迎击入侵和渤海国大军,但安东都护府节度使李飞自上任以来,不思与周边各族搞好关系,反而让渤海国对我大唐兴兵,实乃其胡作非为所致,不可不罚!”杨国忠安排好的官员站出来禀奏道,就要当庭确认下李飞的罪名,并且也是为了让唐玄宗顺着当庭做出对李飞的惩罚。

    看到这一幕,林思明心里发紧,很为李飞担心。

    上方,唐玄宗点了点头。

    

    (本章完)

第259章 令人咂舌的转折() 
    唐玄宗心里本来就想好了对李飞的处罚,既然朝堂之上有人提了出来,那便刚好当庭出来。

    “李飞愧对朕的信任,没有经营好安东都护府,今革去其郡公爵位,降为‘伯’,安东都护府节度使一职,暂由东平郡王安禄山兼领!”唐玄宗如同杨国忠所猜测的那样,直接将李飞降为伯爵,并且还另外革去了李飞身上的官职等。

    唐玄宗完全听信杨国忠之言,连查实一下都没做就对李飞做出了惩罚,不过就算他打算查实一下,恐怕也是交给杨国忠查实,结果还是一样。

    唐玄宗这一惩罚,几乎将李飞打落到比当年初初崛起为侯爵还要惨。

    更主要的是,经此李飞还在唐玄宗心里留下了‘恶’名,以后关于李飞的是,唐玄宗会下意识的往坏方面想,届时杨国忠想怎么进一步陷害李飞便怎么陷害。

    这一刻,杨国忠笑了,许多官员也笑了,李飞当初在长安城做京兆尹的时候,得罪的可不止杨国忠一人,还有不少其他文武百官,他们平时或许不会主动去‘攻击’李飞,但心里绝对乐意见到李飞倒霉。

    自今日起,李飞算是要倒了。

    林思明心里叹息,虽然很为李飞担心,但他一个四品官,面对杨国忠一党以及唐玄宗的决策,实在没能力多做些什么,可能今后他也要受到影响了。

    确定下来之后,很快散朝,各个官员各司其职。

    虽然唐玄宗在朝堂上已经做出了决定,安禄山将领兵进入安东都护府,主持迎击渤海国大军,并且斥责李飞,给李飞降爵革职,但圣旨起草,然后送到唐玄宗哪里盖上国玺大概需要半个时辰的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