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罗部特来向大唐请罪。”乌罗首领为了做足姿态,让李飞不好拒绝,一见到李飞竟然就给李飞来了个大礼参拜,看上去要多真诚就有多真诚。

    令李飞有些意外的是,乌罗首领竟然操得一口颇为流利的汉语,倒免了找人翻译。

    “节度使大人,其实我们乌罗部从来不想与大唐为敌的,只是被契丹人和仆骨人逼迫,才不得不派兵参加联盟对抗大唐天兵。如今乌罗部已经知道错了,只希望求得大唐原谅。”说着,乌罗首领从怀里掏出一份羊皮书,捧在手里继续道:

    “节度使大人,这是我乌罗部的臣服表,只要节度使大人能代为上呈大唐陛下,我乌罗部有重礼酬谢大人。”乌罗部首领看上去一脸真诚,还主动说出了有重礼来诱惑李飞。

    “哦?你的‘重礼’都有些什么呀?”李飞似笑非笑的问道,他早就猜到了乌罗部的目的,哪里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

    乌罗部首领心里有些忐忑,他没想到李飞这么直接。

    “乌罗部穷苦,几无物产,全靠部落放牧为生,给节度使大人的重礼有三百匹马,五百只羊,还请节度使大人能够收下。”乌罗部首领面露苦色,好似这已经是他们乌罗部能拿出来的最贵重的礼物了一般。

    李飞嗤笑一声,摆了摆手,他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

    “好了,拐弯抹角什么的也没什么意思,其实你们乌罗部的目的我大致猜出一二,我们敞开天窗说亮话吧。你们乌罗部之所以不敢去找安禄山投降,反而来安东找我,无非就是害怕被安禄山过度索取,你们乌罗部无法承受。若通过我的手,把降表上呈给朝廷,同样等同于臣服大唐,安禄山便没有理由攻打你们乌罗部,而不用经过安禄山,你们乌罗部自然也不需要任由安禄山索取,可是如此?”李飞把话全部摆明了说道。

    其实,乌罗部能来安东找李飞,希望通过李飞来臣服大唐,从而绕开安禄山。李飞心里是非常高兴的,有一种意外之喜,因为乌罗部如此做为,虽然能够避开安禄山的索取,但李飞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不趁机取得足够的好处,哪里能对得起他自己。

    “这——,节度使大人料事如神,不愧是大唐贵妃娘娘的义子。”乌罗首领有些尴尬,不过既然李飞已经把话挑明了,他也不用藏着掖着,一切以尽可能的减少部落损失为重。

    “恭维的话你不用说,没有足够的好处的事情,我李飞也不会去做。五千匹战马,两万只牛羊,或者一口价,七千匹战马,我帮你们乌罗部避过此难。”李飞不客气的开价道。

    一听到李飞的价码,乌罗部首领脸色当即大变,

    代价还是太大了,五千匹战马,两万只牛羊,或者七千匹战马。付出这样的代价,部落将衰落不少。

    “这不可能,节度使大人,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乌罗部人口不多,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实在拿不出这么多战马的牛羊啊。”乌罗部首领反应很激烈,他来找李飞就是希望尽可能的减少部落的损失,可没想到李飞也开口这么大。

    “你也不用相我诉苦,各取所需罢了,我就是这个价码,怎么选择由你们。不过我想如果你们去找安禄山的话,那么付出的代价至少也会是我现在价码的三倍以上。现在除了安禄山,只有我安东能接下你们乌罗部的臣服表,上呈去长安城给陛下,你们可要想清楚了。”李飞不着急,说完之后,悠哉悠哉的品茶。

    乌罗部首领脸色一下子青一下子白,他当然知道如果找安禄山,付出的代价绝对远远比李飞现在开的要大得多,那才是乌罗部无法承受的。原本他以为李飞年纪尚轻,他只要做足姿态,很容易忽悠李飞只拿‘微薄’的代价,甚至什么代价都不要就帮助他们乌罗部渡过现在的难关,可是现在一看,李飞竟然也不是一个善茬,连讨价还价的空间都不给他。

    “好吧,我们乌罗部会将七千匹战马送来安东。”没有犹豫多久,乌罗部首领便咬了咬牙,最终答应了李飞的要求,不过一个冬天已经消耗了乌罗部大量牛羊,现在剩下来的牛羊多是小牛犊和小羊羔,部落还要过下一个冬天,牛羊羔不能损失太多,所以乌罗部首领选择的是七千匹战马。

    答应的那一瞬间,乌罗部首领心在滴血,本来和安禄山一战就损失不小,现在又损失七千匹战马,这意味着有一部分部落勇士,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连战马都没有来骑乘。

    “如此甚好!”见乌罗部首领答应,李飞笑了。

    乌罗部的这七千匹战马,简直就跟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般,砸得李飞有些晕乎,算上攻破契丹赤峰王城所获的成年良马,以及即将成年的马等,最多明年,安东两万七千五百将士将人人得配战马,安东实力将比现在上一个台阶。

    “节度使大人千万不要忘了派人通知东平郡王一声我们乌罗部已经臣服了。”临走的时候,乌罗部首领嘱托了一声。

    “了解!”李飞笑着点了点头,拿了人家这么大的好处,他当然不会不办事。

    虽然说,他这样一做,得罪安禄山就得罪大了。不过本来他和安禄山就相互看不顺眼,安禄山也一直想要他的命,既然原本就跟死仇没区别,那么再多得罪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乌罗部首领走后,李飞派人将乌罗部的臣服表送往长安城的同时,也派人去通知还驻兵契丹领地的安禄山,可别去晚了安禄山一气之下,先下令大军杀进了乌罗部领地,那可就不好玩了。

    ………

    (本章完)

第238章 给安禄山挖坑() 
    “吕信,你亲自去一趟,务必告诉安禄山,乌罗部很诚恳,他们的臣服书已经在送往长安城的路上。”李飞让吕信亲自去一趟。

    “为了乌罗部的七千匹战马,吕信乐意走这一趟。”吕信笑着说道。

    契丹领地,仆骨部走了都有两天了,安禄山却依然还没看到乌罗部首领上门请降,这让安禄山很是恼怒,耐心即将用尽。

    而就在这个时候,吕信到了。

    当安禄山从吕信口中得知乌罗部已经去了安东找了李飞请降,安禄山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下去。

    吕信一走,安禄山就忍不住了,猛地掀翻了面前的案台。

    “李飞,又是李飞!”安禄山骂声如雷:“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去陛下面前告我想谋反,想要我的命。现在又两次抢先,劫了原本属于我的东西,该死!我安禄山立誓,终有一天将李飞碎尸万段!”

    足足骂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安禄山心里的火气才消了一些。

    最终,为了大局着想,安禄山虽然愤怒,但也不会冲动的下令大军杀进乌罗部领地,他把这份仇记在了李飞身上。

    随即,安禄山留下两万兵马驻守契丹之后,带着剩下的大军撤回幽州休整。

    大战基本上已经结束,安禄山也得想想怎么给朝廷写战报,好从朝廷哪里索要到足够多的赏赐。

    想到给朝廷的战报,安禄山的脸色又阴鸷了下去。

    原本他一己之力完全能够击败契丹,可是李飞却在契丹惨败之前先偷袭了契丹的王城,把整个王城都俘获去了安东,这样的大事肯定无法隐瞒,他想李飞也一定会给自己邀功,这样一来,又平白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劳分给李飞,太憋屈了。

    契丹王城,乌罗部的好处,现在又是战功,李飞已经生生从他手中抢了太多东西了,着实可恨之极!

    安东辽阳城,李飞同样在想着怎么给朝廷写汇报。

    不止是偷袭契丹王城俘获数万契丹人,还有他来安东也有半年多了,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三年,还得说明他去年在安东的治理成果等。

    关于安东的治理方面,李飞是这样说的,经过半年多的治理,安东治安案件发生的数量锐减了三成,相信再有一段时间的治理,能把安东完全治理下来。

    接下来是关于偷袭契丹赤峰王城之战,李飞毫不逊色的描绘了这场大战,三千铁骑奇袭,强势杀进王城,俘虏王城三万五千多契丹人,数十万只牛羊,还有一些马匹等等,把战果夸得很辉煌。

    除了这些普通的汇报,李飞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么,阴笑了一下,他准备给安禄山挖坑。

    唐玄宗不是那么信任安禄山,觉得安禄山不会造反,认为安禄山在边境征战多么辛苦吗,那么他就以此给安禄山挖坑。

    当初唐玄宗让他来安东这样的苦寒之地,恐怕也有许多故意给他苦头吃的想法,所以在报道中李飞畅言自己来到安东,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大唐东北疆如何苦寒,来到这里才真正体会到,还虚编了个故事让唐玄宗开心,大致是这样的,李飞编说自己有一天忍着安东冬天的严寒,在外巡视,那一天大雪纷飞,非常寒冷啊,自己撒尿的时候却没想到被冻住了,好生苦逼等等。

    李飞相信,唐玄宗看到他编的这个故事,一定开心的笑话他。

    接下来李飞便开始给安禄山挖坑了。

    李飞言奚族和契丹族已经被征服,范阳平卢前线已无胆敢反对大唐者。安禄山劳苦功高,在范阳平卢前线也受了十年苦楚了,当以高功召回长安城享福。以安禄山的功劳,任一届宰相不在话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可另指派三名大将接手,不能再让安禄山没了战事还继续留下来受苦了等等。

    言语之中,李飞好似尽为安禄山着想一般,实则就是他想再尽最后一把努力,看能不能瓦解安禄山的兵权。如果安禄山真被召去了长安城,甭管当宰相还是当什么,没了兵权他也不可能开启安史之乱了。

    最后,李飞还提了这些年因为要帮助安禄山尽早平定奚族和契丹族的关系,朝廷原本补给给安东的兵器铠甲,钱粮兵员等都克扣了,现如今奚族和契丹族已经平定,而安东仍要镇压境内诸多少数民族,以及面对渤海国和新罗国的威胁,是否能把这些年所欠补回来。

    对东西是否能补回来,李飞没抱多少希望,不过他提了,就算唐玄宗不给,起码能让唐玄宗在心里记下了朝廷亏欠安东的事情。

    写好了之后,李飞一连看了数遍,修修改改了不少,还找来毛有德和杜甫让他们也参谋参谋。

    杜甫和毛有德看了李飞给朝廷的汇报。

    虽然李飞从来没有在杜甫面前说过安禄山将来可能会造反,不过杜甫很实在,忧国忧民,其实心里早有警惕,安禄山如今的兵权太大了,令人感到不安,一看李飞的汇报有可能削了安禄山的兵权,杜甫眼睛就发亮,边看边不断的点头。

    毛有德比杜甫还要精明一些,虽然李飞也没在他面前说过安禄山会造反,但他自己早就分析出了安禄山有造反的可能,对于李飞变着法削夺安禄山的兵权,他也很敬佩,非常支持李飞给安禄山挖坑。

    “节度使大人高明,安禄山身兼三道节度使,麾下二十万精锐大军,不得不防。如若说服陛下把安禄山召回长安城,则安禄山兵权瓦解,哪怕真有什么野心,也必将无济于事。而如若陛下让安禄山回长安城,安禄山不回,则其开始野心毕露,朝廷也好早做防范,不管怎么看,节度使大人的这封奏报都是极妙的,只要再修改一两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