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迫近。

    唐玄宗只给了三天的准备时间,对李飞而言,显然不太足够,他有太多东西需要安排了,第一便是他这几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是夜,李飞叫来了曹小钟萧若水夫妇秘密商谈。

    从水泥,瓷砖,蹲坑开始,到后面的活字印刷术,青花瓷,玲珑瓷,玻璃镜子,望远镜,还有庇护一些商家每年带来的额外收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赏赐等,三年多下来,李飞积累下来的财富是惊人的。

    不多说,光是唐玄宗前前后后给的赏赐,价值就有五十多万贯。还有干娘杨贵妃给的赏赐,更都是一些稀世珍宝之类的,一块可能都价值几万贯,前前后后算起来甚至比唐玄宗给的赏赐价值都大。

    青花瓷,玲珑瓷赚到的钱毫无疑问是最多的,毕竟两者一个是瓷中明珠,一个是瓷中瑰宝。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亲自题字做出来的‘广告’,以及琪清商会的商路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州县,天下无不以买到一些青花瓷,玲珑瓷为荣。有些富豪的攀比,甚至以家中青花瓷或玲珑瓷的多寡而判定。

    虽然三年多下来,已经有瓷中高手将青花瓷和玲珑瓷都仿造了出来,打破了李飞的垄断,但质量与李飞麾下的赵家窑,张家窑相比差得也不是一点半点,达官巨富认的还是赵家窑和张家窑的青花瓷已经玲珑瓷。

    更何况,李飞有意识的让曹小钟接触一些海商,西域胡商等,用青花瓷和玲珑瓷换取了大量西域和海外独有的特产,又赚了不少。

    紧追在青花瓷和玲珑瓷之后的,是玻璃镜子,巴掌大一片就卖三十贯,偏偏有着铜镜无法媲美的优势,对女子的吸引力无与伦比,甚至对许多男子也有吸引力,毕竟男子也要整理长发面容,一面清晰的镜子倒影出来的影像能让人赏心悦目。

    当账本总计七百三十六万贯的总数算出来的那一瞬间,李飞仅仅是微微吃惊,林诗悦笑眯了眼睛,但她是管家的,心里有准备,长孙兰馨两只眼睛都等起来了,她一直知道自己的相公很有钱,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多,怪不得一点也不介意她的医馆为一些穷苦的百姓免费治病免费赠药,以前她还一直觉得自己总忍不住心软,有些败家,觉得对不起相公呢,现在看来,她因为总心软败的那点钱,相公恐怕根本不看在眼里。

    别看李飞积累了这么多,但都不一定有杨国忠这些年搜刮得多。

    李飞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一百多万贯在江南苏杭一带购置了大量田产,屋舍等。原本以为后半辈子就挪去江南过日子了,但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马上得去安东都护府了,江南的产业弄得再多也没用,剩下的五百多万贯不可能继续用来在江南置办产业,得另作谋划。

    

    (本章完)

第207章 临行前() 
    “自从你们两成亲,小钟看着越来越有气势了,若水也比以前柔弱了许多更像个女人了。”李飞看着眼前的曹小钟和萧若水半开玩笑道。

    曹小钟这家伙,平常事情看着很笨,少根筋,但做起生意来却比什么人都精,天生就是一个当商人的料,就这穿着,满身的铜臭之气,谁看了都知道他是一个商人。而萧若水以前只是一个冷清的商界奇女子,本来已经有一双儿女了,不会考虑婚姻之事的,却被曹小钟这傻粗不知道怎么追上了,竟然愿意不顾外人的眼光,带着一双儿女嫁给了比她小的曹小钟,现在眼睛里的寂寞冷清没有了,完全成了一个被滋润的女子,浑身都是知性。

    虽然两人看着犹如鲜花和牛粪,但坐在一起,却奇异的和谐,也难怪能走到一起。

    “你们来往经商,出入得多,想来许多东西都看在眼里,小钟或许没其他方面的眼光,但若水是奇女子,心里应该有些底子,此时的大唐跟开元时期的巅峰大唐,天差地别。都是自己人,我李飞便不跟二位客气什么了。我本来计划去江南过过安宁的日子的,不过现在不成了,得去安东都护府就职,我因为有心发展安东,成就一番势力。所以今后许多事情都要麻烦你们二位,我李飞不说大话,但也保证将来只要还有我李飞的一片天地,便也有你们的一片天地。”李飞真诚的说道。

    “都是兄弟,说这些啥意思?当初要不是兄弟你,我和我爹在旬阳县的时候就让张涪成那狗东西整死了,哪里还有今天,哪里还能遇到若水。”说到这里,曹小钟看着身旁的萧若水嘿嘿的笑了一下,谁说他看着有些傻就没有情商,没有情商能把二十七岁就开创了一个商会的奇女子萧若水追到手?

    萧若水微瞪了曹小钟一眼,仅看曹小钟一个表情,她就知道曹小钟心里想的是什么,当初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的就可以不顾外人的眼光,答应了曹小钟,不过她不后悔,曹小钟确实是一个很会疼爱她的好男人,让她不再寂寞。

    曹小钟收起脸上的贱样,继续说道:“从离开旬阳县的那天起,我曹小钟就发誓跟定兄弟你了,为兄弟你上刀山下火海,客气啥!”

    “那好,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李飞笑道。

    随即,李飞做出了安排,剩下的钱,除了布帛等留着之外,所有金银铜钱,奇珍异宝什么的,全部以比市场高一成半的价格换成粮食。

    当初唐玄宗在杨国忠的怂恿下,清空义仓里的粮食,至今不过两年的时间,义仓内的海量粮食大都还积攒在民间,当然,九成以上在那些富户手中,安史之乱前,没几个人能料到天下会大乱,所以那些富户还没有多少屯粮食的意识,李飞虽然收购的粮食数量庞大,但也不愁收不到。

    另外,李飞还让留意一些能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尽可能的购买一些下来,以备来往江南和安东之用,说来说去,李飞还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在安东搞砸了,他还可以从海上溜去江南,到底还是没有彻底放弃去江南混安宁日子的想法啊。

    由于爵位被削了下来,能拥有的护卫数量也得跟着降下来。

    原本李飞拥有三百五十名护卫,后来因为刺杀的事情,唐玄宗给额外多加了五十名,总共四百人。而现在他的爵位能有两百五十人护卫,唐玄宗给多加的那五十名,可以额外另算,所以现在的极限,李飞还能留三百人。

    李飞直接言明,跟他去安东都护府,将来必然会有上战场的一天,怕上战场怕死的,现在就可以走。

    当初招募这些护卫的时候,便不是以他的名义招的,并且经过选拔淘汰,留下来的都不是孬种。并且建功立业是大唐男子的梦想,跟李飞去安东都护府未必不是一条出路,选择留下来的人有三百一十五人,超过了额度。不过李飞没有再把人赶走,而是让多出来的十五人以车夫的名义跟随,这点变通他还是有的。

    “张说,你呢?”刚才只是问了普通护卫,现在李飞盯着张说问道。

    “我家有哥哥弟弟在,不缺我一个,死则死矣,或许还能跟郡公大人混一个前途回来也不一定。”张说笑着说道,并不太在意生死。

    下午,李飞又去了赵家窑和张家窑。

    因为青花瓷和玲珑瓷的原因,两家大窑早已经一跃成为大唐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大窑,短短几年,积累了近百万贯身家,这都是拜李飞所赐,两大大窑也一直唯李飞马首是瞻关系非常密切。

    张家窑,当初继赵家窑之后跟随李飞。

    “这几日,我那‘舅舅’宰相大人不少派人接触你们吧,说说你们的选择,继续跟我的话,我希望你们能搬去安东或者江南,不用问我原因。”李飞站在张家父子面前,淡然的问道。

    虽然因为他的提点,两家大窑烧制出了青花瓷和玲珑瓷,一举成为瓷界霸主,但两家大窑也都为他赚取了大量的利益,算起来并不多欠他什么。

    “郡公大人,您也知道,每一个顶级大窑出来,都是经过几代人的改造,大窑无法搬迁,再加上大人您将去安东,不知何年何月归来,而宰相大人方面——,所以——”张家父子的表情已经完全表明了他们的选择。

    “你们所说的,我能够理解。这样吧,拿出三十万贯,张家窑于我不再有联系。”张家窑选择离去,李飞让他们拿出三十万贯,他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想要发展安东,需要的物资金钱是庞大的,尽可能的多积累一些吧。

    “多谢郡公大人成全!”张家父子面含喜色,三十万贯能斩断和李飞的联系,他们求之不得。要知道,他们每年进献给李飞的红利可远远超过这个数。并且,斩断了和李飞的联系,青花瓷和玲珑瓷的技艺,他们便能毫无负担的当作家族传承,算起来占利的是他们。

    拿着张家付出的三十万贯,李飞离开了张家,既然张家不选择继续跟他,他也懒得提醒他们,将来长安城一带会被打成一片废墟,他们这些建在城外的大窑,躲过的机率是渺茫的。

    ……

    (本章完)

第208章 杜甫的命运() 
    赵家窑方面,赵蒙和赵烨父子也很难决择,杨国忠同样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赵家窑跟李飞最早,堪堪压过张家窑,是当今大唐第一大窑,从以前的每年万余贯利润,到如今的近百万贯利润,其中的利益是无比巨大的,杨国忠不可能不眼红。李飞还在长安城也就罢了,没扳倒李飞之前,他眼红也不好做些什么,但李飞马上就要去安东都护府就任,杨国忠就没想过让李飞还能从安东都护府回来,当然准备在李飞离开之后,把赵家窑收入囊中了。

    “当初要不是郡公大人,赵家已经被周家逼死了。赵家窑说是赵家窑,可其中六成股份是郡公大人的,赵家窑可以说是郡公大人的大窑,我赵家父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赵家将来还是愿意跟随郡公大人,只是——”

    赵蒙老爷子说到这里,有些为难,顿了顿才继续道:“只是赵家大窑经过百年不断改良才有现在的规模,大窑无法搬迁,老朽不忍心放弃这赵家祖宗百年基业啊。老朽老了,没几年可活了,只希望余生守在祖宗大窑足矣。我儿赵烨和一部分赵家族人可跟随在郡公大人身边,今后郡公大人在哪里,赵家窑便在哪里。”

    赵蒙老爷子很真诚,想把赵家窑一分为二,一部分跟着他守着祖宗大窑。一部分在赵烨的带领下跟随李飞。

    赵家能够做到这一步,李飞没什么好说的,老爷子已经近六十岁了,有这样守着祖宗大窑,故土难离的思想不足为奇,能让儿子和一部分族人跟着他,已经是最大的真诚了。

    李飞点了点头。

    想了想,原本李飞打算让赵烨带着那部分族人去江南重建大窑的。但他马上又考虑到,他既然想发展安东,就必须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产业,赵烨和赵家族人都是建窑烧瓷的人才,反正他恐怕也很难去江南了,倒不如带着赵烨等部分赵家族人一起去安东。

    “如此,后天我便出发了,让赵烨准备一下吧。”李飞说道。

    是夜,李飞来到杜甫家门前,并让曾阿牛上前敲门。

    因为要节省开支的原因,杜甫所住的地方很偏僻,如今已经进入农历九月,下个月便又开始进入冬天了,深秋的夜晚颇为阴凉,一些乞儿也在黑暗的角落准备渡过这个夜晚,看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