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杜甫内心也是一个骄傲的人,李飞越是重视他,他便越是抵触李飞的恩惠,有一种拿了李飞的资助,就会在李飞面前抬不起头来的思想,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李飞的资助,也不肯接受李白的资助。

    李飞无奈,他记得历史上杜甫还要再等三年,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四年才终于获得官职,而且只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比杜甫期待的七品官差远了,而且当杜甫回到老家的时候,因为穷困,他的小儿子还生生饿死了。

    杜甫不愿意接受资助,李飞和李白也没有办法,李飞没有勉强杜甫,想着反正杜甫一直在长安城,而且他小儿子饿死是三年后的事情,以后还有机会。

    ——————

第178章 李白醉草吓蛮书(一)() 
四月,杨国忠终于准备完毕,粮草兵械全部到位,向唐玄宗请旨,第二次派军攻打南诏国,立刻得到了唐玄宗的应允。

    杨国忠毕竟兼任剑南节度使,攻打南诏国一旦获胜,有他一份功劳。

    为了这场战争,杨国忠将大量物资和兵员集中在了剑南成嘟,可以说兵强马壮。

    哥舒翰与吐蕃的陇右之战越发激烈,吐蕃这一次绝难再派兵救援南诏国,杨国忠自信的认为此次南诏国必灭。

    有了唐玄宗的旨意,四月十日,杨国忠下令新剑南副使李宓开始发兵进攻南诏国。

    李宓是杨国忠的亲信,杨国忠虽然兼任剑南节度使,但他更是宰相,重心在长安城,不可能真到剑南处理军务,一直都是鲜于仲通代为处理,上一次鲜于仲通吃了败仗被罢官之后,李宓便接任了鲜于仲通成为杨国忠在剑南的代言人。

    “呵呵,杨国忠太想当然了。发动战争,除了兵强马壮之外,还要有领兵能力足够强悍的名将统帅,李宓是什么玩意?大仗没打过一次,以为凭着与杨国忠的关系就有资格统帅这么多大军攻灭南诏国了?杨国忠是在玩火啊。”李飞得知消息,不屑的笑了笑道。

    李飞的不屑丝毫不影响杨国忠的自信。

    而且,杨国忠下令李宓开始进攻南诏国之后,等待的便是结果了,所以他也终于腾出了不少精力,又开始把目光转向他厌恶的李飞和李白身上了。

    杨国忠指示手下的官员向唐玄宗打了李飞和李白几个小报告,说李飞的有些牵强,说李白的多为整天醉酒,有失体统之类的。

    这样的小报告对李飞没有任何影响,倒是对李白,唐玄宗已经开始有些微微不喜了,毕竟一个人再怎么有才华,他一次在你面前醉醺醺的模样,你可能觉得新鲜,不以为意,可若是每一次都如此,见多了必然产生不喜,毕竟唐玄宗还是一个帝王,骨子里希望每一个在他面前都恭恭敬敬的。

    不过,到底李白给唐玄宗的就是一个‘奇人’的印象,奇人多怪,唐玄宗此刻还能理解,依然不会怪罪李白。

    四月底,东北渤海国派遣一名使者送来了一封战书!

    不错,就是一封战书,要向大唐发起挑战的战书。

    “区区渤海蛮夷小国也敢挑战我大唐?”唐玄宗得知消息,气坏了,冷笑一声,并下旨次日朝会召见这名渤海国的使者。

    这可是一个大消息啊,大唐多少年没有番邦敢主动送来挑战书了,要么是直接向大唐开战,要么是大唐主动向人家发起进攻,这先送来战书挑战的还是第一次。

    长安城内议论纷纷,皆嗤之以鼻,哪怕普通百姓也没有一人将区区渤海国放在眼里,觉得就是蛮夷夜郎自大。

    李飞听闻此事也楞了一下,但他没多想什么,只等明日朝会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次日朝会,一名身着胡装的渤海国使者迈着八字步,充满狂傲的走进朝堂,唐玄宗和满朝文武皆皱眉。

    这名渤海国的使者把战书交给了高力士,本来会由高力士直接念出来给唐玄宗听,但高力士把这所谓的战书一打开,当即愣住了。

    唐玄宗皱眉,满朝文武也纳闷。

    高力士将这封国书直接呈到了唐玄宗的面前,唐玄宗一看,原来不是用汉文写的,而是渤海国本地的少数民族文字写的,高力士根本不认识,当然念不出来了。

    唐玄宗挥了挥手,让高力士给满朝文武传阅,希望有人能认出渤海国的文字。

    从站在第一位的宰相杨国忠一直传下来。

    李飞也看了一眼,这种蛮文他当然不可能认识。

    其他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认识这种蛮文,一个个看过之后一脸茫然。

    “陛下,此蛮书皆鸟兽之迹也,臣等学识短浅,不识其中一字。”看着好一会都没人站出来,一名三品官站了出来说道。

    “哈哈哈哈,堂堂大唐,看来也没有什么人才,我渤海国君送来战书也没有人能看得懂,恐怕我渤海国发兵攻打大唐,也一定没有人能够抵挡。”渤海国的使者用流利的汉语嘲笑道。

    显然,渤海国很多人都识得汉文汉字,但却故意用本地的少数文字书写战书,就是为了嘲笑大唐。

    被区区番邦蛮夷的使者嘲笑,唐玄宗面子挂不住了。

    人家都送来战书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认得其中说了什么,不知书中何等凶言凶语,大唐又如何回复?若没有回复,岂不更加被人家嘲笑?

    “满朝文武,难道都没有一个饱学之士能够为朕分忧?”唐玄宗对着满朝文武怒道。

    这时,杨国忠心思一转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翰林李白曾说自己才华天下无双,可宣召他前来,定能识得此蛮书。”

    李飞就站在杨国忠的后面,听到杨国忠此言,心下一凛。杨国忠不愧是坑死了王鉷了李林甫的存在,当真是老奸巨猾太阴险了,他肯定不是想推举李白,渤海国远在东北野蛮之地,除了那里的人,有谁知道那里的蛮文。杨国忠恐怕也觉得李白不晓得渤海国的蛮文,所以给李白挖了一个大坑。

    没听到杨国忠的话里说李白自己说自己才华天下无双,而既然才华天下无双,那就得无所不知啊,所以杨国忠又说李白定能识得渤海国的蛮书。

    大坑来了,唐玄宗此刻心里正充满了怒火呢,一旦李白来了,认得这渤海国的蛮书也就罢了,一旦认不得,那还敢说什么才华天下无双?唐玄宗的怒火一定转嫁到李白身上,那个时候杨国忠再出来说两句话,添两把火,李白还有好果子吃吗?

    虽然看出了杨国忠的意图,不过李飞一点也不为李白担忧,他记得野史好像就有一起李白醉草吓蛮书,莫不就是这一次?

    李白很快被宣召而来,很难得,李白这一次竟然没有喝醉酒。

    李飞想可能是因为早上刚起床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喝的原因吧。

第179章 李白醉草吓蛮书(二)() 
    “李白,你可识得渤海国蛮书?”唐玄宗开口问道。

    “回陛下,李白正好识得。”李白自信的回答道。

    来的路上太监已经把事情的因果提前告诉了李白。

    渤海国派使者送来了挑战大唐的战书,而且故意用渤海蛮文书写,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认识渤海国的蛮文。人家送来了战书,其中必然有唾骂大唐甚至陛下之语,可因为看不懂,无法知晓是何等狂妄语言。

    因此还被渤海国的使者当庭嘲笑,大唐却无颜喝骂此猖狂的渤海国使者,陛下很愤怒。

    李白只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高力士将那封渤海国的战书交到了李白手中。

    李白打开便朗朗念了出来:“渤海国大王毒书达大唐官家,自你占了高句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吾边,想定是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使者与官家讲,可将高句丽一百七十六城让与俺国,俺有好物事相送。大白山之芜,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件之鹿,郭颌之永,率滨之马,沃州之锦,循沦河之鲫,丸都之李,乐游之梨,尽可送与官家。若你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哪家胜败!”

    听完渤海国的这战书,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渤海国君的战书看似列举了一干‘难得’的‘好东西’。

    然而,这渤海国的所谓好东西就大唐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好东西,就如同一个土包子面对天下第一富豪炫富,可笑狂妄又无知。

    看着下面那一脸鄙视,傲然挺胸,充满夜郎自大,好似一点都不将大唐放在眼里的渤海国使者,唐玄宗非常恼怒。

    你说区区一个边陲蛮荒之地的小国,实力连奚族和契丹族都不如,到底拿什么来狂妄?

    唐玄宗不耐,开口说道:“渤海国蛮君如此狂妄,当真夜郎自大之至,竟想兴兵抢占高句丽故地,诸卿有何应敌之策?”

    话虽然是这样问,但谁都听得出来,唐玄宗想派兵讨伐狂妄的渤海国,给蛮夷一个教训,好让蛮夷知道大唐尊严不能亵渎。

    “禀陛下,高句丽大部分本为燕秦汉故地,趁晋朝五胡乱华占据辽东及乐浪郡,之后便一直与中原做对,前隋炀帝几次征伐。大唐立国,太宗也三征高句丽,直至高宗时期又临征伐,不知杀戮了多少生灵,用去多少府库方灭之,怎可拱手让与区区渤海蛮夷?”礼部侍郎贺知章开口说道。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同意妥协的,谁也不认为区区渤海国有挑战大唐的实力,不过一战罢了。大唐连阿拉伯帝国,吐蕃,南诏,奚族,契丹族都敢同时开战,多一个渤海国不多。

    “只是陛下,该派哪里的兵马征伐,何人为将。”贺知章提出疑问道。

    满朝文武商议如何征讨渤海国,一点也没有避着渤海国的那名使者,显然根本没有把渤海国放在眼里。

    不过贺知章提出的问题也值得思考。

    派哪里的兵马去征讨,紧靠渤海国的无疑只有统辖高句丽故地的安东都护府。

    但安东都护府加在一起不到两万兵马,征讨渤海国不太稳妥,而若从中原征兵,如今奚族和契丹族作乱,却不好过去,再则找何人为将的好。

    唐玄宗微微皱眉,倒感觉到一些为难,这渤海国虽然狂妄不尊大唐,该讨伐,可一时半会好像也不好讨伐。

    难道要这样放过渤海国,任由他们兴兵作乱安东都护府?这显然更不可能,大唐丢不起那样的脸面。

    在场文武百官也觉得有些为难,一时不好出注意。

    商议征伐一国毕竟不是小事,非瞬间能商议出来的。

    当下应当先打发了渤海国的使者。

    想着,唐玄宗开口问道:“渤海蛮国之战书,由何人书写答复?”

    李白适时站了出来笑道:“陛下,臣李白可书写答复,并且照臣看来,区区渤海国蛮夷,不过夜郎自大尔,不知大唐之强大才敢口出狂言,其实根本无需劳师远征讨伐,只需臣一封达书,便可叫渤海蛮夷俯首称臣,不敢再有狂妄!”

    李白这话一出,李飞笑了,果然来了。

    唐玄宗直接愕然了。

    就连一直一副傲然在一旁的那名渤海国使者也愕然了,瞪大了眼睛。

    要说听到大唐毫不犹豫的准备派兵讨伐他们渤海国的时候,他心里也是很忐忑的。

    国君要他送来渤海文字书写的战书,除了想羞辱大唐一下出气外,也是顺便探探大唐的虚实。

    一路走到长安,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