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元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眼望去,密集的队伍在田野中穿行,如林的刀枪在阳光下折射寒芒,时不时的,一队队哨骑在周围往来纵横,身前身后人声鼎沸,大笑声、誓言声、谈论声夹杂在一起,北方男儿的直爽和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

    赵信身处其间,也忍不住心潮澎湃,勃然而生出踏平一切阻碍的勇气,他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赖!

    之后几日,大军每日辰时(上午七点到九点)行军,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扎营,行五十里而止。

    一路上仍然不停有青壮从军,有的是绿林豪杰,有的是体力健硕的农夫,还有少许念过书的。

    赵信所在的什里就分到一个读书人,此人姓陈名棋,家道中落前,陈棋家中颇有资财,念过几年私塾。

    此时天下大乱,民族大义之前,陈棋果断拜别父母,投入军中,在为恢复汉家衣冠尽一份力的同时,梦想着博取一番功名。

    赵信见陈棋身体略显单薄,行军有些吃力,便想帮他多背一些东西,但陈棋却微笑着一口回绝了,只是每天扎营之后累得半死,有时候想起来,赵信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份坚持。

    过得几日,前方传来消息,骑军已然围了大同南面门户城市怀仁,于是众军纷纷加快行军脚步。

    等赶到怀仁城下时,倚城四周扎下了连绵数里的营帐,张忠所在的敢战营,则立于怀仁城西偏北的方向。

第3章 大战前夕() 
怀仁城距离大同城不足百里,是大同这个军事重镇的重要卫城之一,加之其临近桑河,水运便利,是粮草转运的集中之地。

    粮草往往对流窜各处的农民义军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攻取怀仁,便成了中路红巾军攻击大同的首战之处。

    此刻的怀仁城早已四门紧闭,城墙并不算高,也就两丈多一些,只是城外引了桑河水,形成护城壕沟,将怀仁城四面护了起来。

    只要能安稳渡过护城河,搭上梯子便能登上城楼,是以,等后续大军赶到后,随军民夫营便开始伐树造梯。

    敢战营统领张忠从中军大帐出来,心情有些沉重,本来大同守备力量并不是很强,可就在大军合围怀仁之时,西边斥候却传来消息,河北行枢密院事察罕帖木儿与陕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李思齐正引军来援大同。

    这绝对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出军之前,大伙儿合议,都认为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正忙着平定关中之乱,是顾不上大同的。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大家都没想到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会暂时放任关中之地不管,先来援救大同,这个消息压在大伙儿的心头,沉甸甸的。

    并且,怀仁拒绝了开城纳降,面对红巾大军合围的威势,一个小小的怀仁城居然敢负隅顽抗,真不知道守将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

    可现在问题来了,攻城战并不容易,凭借十余万人马当然能够吃下小小的怀仁,可这需要时间,如今什么最缺?却恰恰是时间。

    若是在怀仁城下拖个十天半月,等战力强悍的察罕帖木儿、李思齐部援兵赶到,将来攻打大同的时候,不知会增添多少困难。

    刚才军议的时候,大伙儿脸色都不好看,大统领关铎(关先生)在帐中发了脾气,要求三日而下怀仁,作为敢战营统领的张忠,当场就接到了攻城的命令。

    接到命令并不奇怪,张忠也早有心理准备,敢战营是临时征募的青壮,比不得那些久经杀伐的队伍,没有经过战阵的训练,在野战中是不能单独使用的。

    但晋陕大地不同别处,这里民风彪悍、百姓豪迈,青壮健儿中多绿林好汉、多勇士,让他们列阵野战或许不行,但一个对一个,却不输于任何人,所以由敢战营来攻城正好可以发挥长处、避免缺陷。

    张忠本来也做好了第一个请命攻城的准备,但接下命令的时候,心里却感觉有些着慌。

    按理来说,城墙不高且兵力单薄的怀仁应该能够轻易而下,因为战前得到消息,怀仁城中只有不到三千守军,可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都出乎意料的东征了,此番攻城会不会又有什么变数?

    张忠打马在自家营寨中转了一圈,巡视了各处百人队之后,便传令各百户到主帐军议。

    敢战营主帐内军议的时候,赵信正在灶旁啃着炊饼、就着一碗野兔汤,小声地向陈棋讲解着登城的要领。

    这些日子的行军,赵信逐渐将部队服役学到的本事,与这个时代相融合,充分展现出了一个精锐士兵应有的基本素质。

    无论是行军负重,还是扎营收拾行装,一切都干净利落,在得到什长李大壮和队正李义的多次夸奖后,也赢得了什里同伴们的尊敬,就连副千户都曾私下里断言,赵信曾经必定是一个老兵!

    陈棋十分好学,对赵信一路释放的善意也很感激,便经常向他请教军伍中的事宜,按照赵信前世在部队中学习到的军刺使用方法,结合刺刀的拼刺,赵信这两天专门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此刻两人便是在探讨攻城时的战术动作,当然,与其说是探讨,不如说是赵信边琢磨边向陈棋传授。

    “登梯的时候重心一定要低,低下来才能稳得住,尤其在攀爬梯子的时候,重心太高的话,踩不稳,容易摔倒!”赵信努力思索回忆着。

    “重心?这是何物?”陈棋不太理解这个词,张口问道。

    “重心是,额,或者说腰部…脐下的位置,这个地方就是发力点…别管那么多,你就把身子稍微低下来,猫着腰就对了!”赵信额头冒汗地解释着。

    陈棋端着木碗,嚼着大饼,按赵信所说摆了个姿势,然后问道:“是这样么?”

    赵信纠正了一下他的站姿,然后点点头,让陈棋坐下来,又接着道:“上到城头的那一刻,要斜着跳进去,别直接冲,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正对面的人,而是旁边那个,这样可以有很大机会让你正对面的敌人攻击落空,同时,出其不意地攻击旁边敌人的侧面,也比较容易得手!”

    陈棋眨着眼睛默默体会着,想了想,大笑道:“声东击西?好主意!”

    赵信接着道:“面门、脖颈、腹部这些地方都是人身上的软肋,尽量往这些地方砍,敌人防守起来也比较困难……”

    正说着,队里的伙夫牛二笑眯眯的过来,往每个人碗里加了一撮黑粉,牛二生得壮硕,却不好厮杀,也没什么大志向,他也是个老兵了,从军比李大壮还早,却一直当个火头军,专门给大伙做饭,赵信一愣,尝了尝汤味,不由有些惊喜:“胡椒?”

    牛二回头一咧嘴:“我晌午刚弄来的,大伙儿尝个鲜!”

    加了胡椒粉的肉汤滋味更好,牛二挨个给大伙儿添加着,伙里的气氛霎时热烈起来。

    徐大虎喜滋滋地灌了两口肉汤,忽然想起一事,忙赶过去问牛二:“老牛,你这胡椒哪儿弄的?还有多少?”

    牛二想了想,回道:“营寨后头的林子里弄的,那里有几颗胡椒树!”

    赵信眼前一亮,饭后,赵信央求牛二帮他弄了些胡椒,舂成粉末,讨要了一个小陶罐,再请李大壮帮忙寻了些硝石,便找了个营寨中偏僻的所在开始捣鼓。

    穿越前,他在部队中学过制作简易催泪弹的方法,此刻攻城在即,他得为自己留个保命的杀手锏。

    他把一些麻布用火熔解,然后移入陶罐内,加了些清水,在陶罐下生火加热,等陶罐内的液体成粘稠状后。

    赵信便用树枝不停搅拌着,边搅拌边撒入胡椒粉,搅拌均匀后,他把火一撤,将一些硝石粉盖在上头,然后将制作好的火药线插到里面,露出两寸的长度当做引线,等液体凝固,一枚简易的加料催泪弹便加工完成。

第4章 夜袭() 
将简易催泪弹往怀里一兜,赵信哼着小调返回大帐,帐篷内,连上什长李大壮,本什十人全部到齐。

    此时,红巾军高层的军议还没有结束,每个人都在心里有了隐隐猜想,没准明日就要上阵了,自古沙场便是埋骨之处,也不知这一战后还有几人能够回来。

    晚上二更时分,营内已经宵禁,可大伙儿各自有着心事,都睡不着,干脆就在军帐内说话,在相互的插科打诨中舒解着紧张的心情。

    不知过了多久,军帐掀开,有人探头进来喊了一嗓子:“谁可以夜视,都出来!”

    黑暗中,大伙儿看不清人,但听出来是队正李义,当下,赵信便起身出了军帐,身后紧跟着陈棋。

    这个时代,因为缺乏营养的缘故,大部分人都患有夜盲,只有少数人能在黑暗里分辨些简单的事物。

    赵信生长于后世物质丰富的时代,加之侦查兵选拔对视力要求严格,因而,他的夜视能力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很强,至于陈棋也能夜视,则与他的个人天赋以及良好的家庭出身有关。

    随着队官李义来到百户刘达的军帐前,便看到这儿烧着一个火堆,稍一注意便可以看到,附近聚集了一些本百人队的士卒。

    大家也不明就里,都大眼瞪小眼,相互对视着,又过了片刻,等人数达到二十来个,刘百户便从帐内出来了。

    赵信听说过,这位刘百户的年纪虽说还不到二十,比赵信都要小个两、三岁,但却是绿林土匪出身,武艺精湛,尤善刀术,据说打起仗来四、五个汉子近不了身。

    刘百户看了看眼前二十来人,便轻声将事情经过告知了大伙儿,原来怀仁城内早有愿意投靠红巾军的汉人大户,晚间忽然觅得机会出城前来联络。

    关先生当即决定里应外合,就在今夜破城,打头阵的自然还是敢战营等新募之军,所以张千户要选拔能够夜视之人晚间袭城。

    听到这个消息,赵信有些激动,能够以这种方式破城,就不用冒着巨大风险登城,自然是谁都高兴的。

    但忽然之间要打仗了,却又着实让人紧张,这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他深深吸了口气,等心情恢复平静,却发现手掌心里已然满是汗水。

    等赵信回军帐拿了自己那把破砍刀再赶回来,这次本千人队参加夜袭战的二十五人都已到齐,百户刘达带队,每人发了一条显目的白麻巾系在胸前以示区分,便出了营寨集结。

    陆陆续续其他百人队的士卒都汇聚了过来,黑夜中分辨不清,赵信算了算,大概二、三百人的样子。

    等千户张忠到来后,便随他一起向怀仁城北门赶去,大伙儿都被严令不许出声,所以除了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外,倒也安静肃然。

    到了北门外,队伍停下原地待命,过了片刻,又有几支其他营的队伍汇合过来,已经有近千人了。

    今夜云厚,遮挡了不少星月的光辉,旷野外黑沉沉的,视线只能够得着十步之内,赵信抬眼望向身前的怀仁城。

    只见城墙处勾勒出一道极细的黑丝,在前方若隐若现,城下的护城河则完全一片漆黑,看不出一丝痕迹,如此天色,正是偷袭的良机。

    大伙儿都知道这个时候非常关键,静静等待着,连呼吸、喘气都不敢太大声,此时的赵信,心中也满是紧张、兴奋、忧虑的复杂情绪。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见城头窜起一支火把,有人举着火把左右摇晃,赵信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

    前方张忠命人也点燃了火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