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8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点同样很重要,那就是地形必须是一马平川,最好是茫茫草原,有利于骑兵进行机动。如果地形崎岖或是河湖港汊密布,这种战术便难以实施。当年蒙古铁骑仅以区区数万人便横扫欧亚大6,同样的军队攻南宋却花费了几十年时间,而攻打日本、安南则惨遭失败,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这场仪真之战,却恰好是三个条件都满足。关宁铁骑的战马均是西域汗血宝马与蒙古马的混种,度耐力俱佳,否则也不可能负担重甲。而流贼的战马就参差不齐了,很多都是驿马、拉车或是耕地的马,甚至还有不少是骡子,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致命的差距。

    训练上的差距就更不用说了,关宁铁骑的战士自幼习武,单是集体训练骑战就有五六年之久而流贼不过是乌合之众,能骑在马上不掉下来就不错了。

    而第三个条件,本来是不满足的,因为仪真位于长江北岸,虽为冲积平原,但境内河流密布,并不利于骑兵大规模机动。但现在适逢寒冬,小河全部封冻,战马可以涉冰而过。关宁铁骑本就出自辽东,自然适应冰雪环境,马掌上都钉有抓地的短钉,不至于在冰面上打滑。

    因此从一开始,这场战斗就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初时流贼还气势汹汹地分三路向关宁铁骑扑来,而关宁铁骑立即开始撤退,并且保持着与流贼相同的度,距离则维持在八十步左右。与此同时,按照完美的节奏不停地对流贼动齐射。

    因为没了重甲和重兵器,关宁铁骑携带箭支的数量大大增加。每匹战马都载着两个箭袋,各装箭八十支骑兵背上还背着一个箭袋,装箭四十支,合计为二百支。

    一支箭的重量为十钱,也就是一两。这个重量是从实战中反复摸索出来的,茅元仪的武备志中就引述前人记载:“镞重不得过三钱,箭重不得过十钱。镞重则弓软,而去地不远箭重则弓硬,而中甲不入。”其时明军武备松弛,装备混乱,弓箭亦多不合规制,朱由检登基后虽想大力整治,也只能管得了京师和秦王庄等几处军工厂而已。好在王在晋抵达南京后,专门为关宁铁骑赶制了一批箭支,倒是基本符合标准。

    十六两为一斤,二百支箭共重十二斤多,对惯于负重的关宁铁骑战马来说,当然不是问题。骑兵们此时全部只用双腿控马,左手引弓,右手持箭,断后的曹变蛟大喝一声“开”,便开弓如满月,斜指向天再大喝一声“后”,千名战士齐齐转身向正后方最后大喝一声“放”,千支利箭便同时离弦,织成一张密集的箭网,兜头向流贼罩去。

    流贼此时还不知道厉害,仍按照骑兵对付步兵的密集阵型冲锋。这张箭网兜下来,恰好锁定了中路骑兵前锋方圆六丈的范围内,顷刻间箭落如雨。

    这可不是蒙出来的,而是关宁铁骑严格训练的结果。一千骑兵虽在撤退,可是仍排着整齐的行列,每一行、每一列的人胳膊抬多高、力道使多大,皆有不同的规定,以确保所有箭支皆射向一个较小的范围。这个范围由断后的曹变蛟通过令时间来控制,而主将曹文诏则位于全军前列掌控全局。

    在这么小的范围之内,流贼骑兵人挨人马挤马,如何能躲避?而且关宁铁骑在撤,流贼在追,对于流贼而言,恰似是迎头撞上箭雨。关宁铁骑的将士们本来就臂力雄健,箭支力道十分强劲,再加上冲撞之势,那流贼还能有个好?别说他们没什么像样的盔甲,即使有薄铁甲护身,利箭照样能够贯穿。

    顷刻之间惨叫之声叠起,被千支利箭覆盖的数十名骑兵立遭灭顶之灾,少则中一两箭,多则中七八箭,无不连人带马摔倒在地,流贼阵中立即出现了一个空洞。后面的骑兵躲闪不及,有的被绊倒在地,有的只好纵马踏了过去,一时间人仰马翻,阵型一片大乱,追击之势顿时受挫。

    中路流贼这一慢,左右两翼的流贼便突了出来。而关宁铁骑一波齐射之后更不停顿,曹变蛟再次大喊“开”,众将士抽箭、搭弓、斜指向天,动作一气呵成,绝无拖泥带水第二个指令变为“左后”,众将士再次转身,亦改为朝向左后方之敌“放”字一出,第二轮箭雨又瓢泼般袭至!

第1431章 骑射杀阵(2)() 
    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关宁铁骑三轮齐射分别攻击追兵的中、左、右三路,流贼损失惨重,顷刻间便有近百骑死伤。其实如果敌军换做是满清八旗军,就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杀伤,因为八旗骑兵临阵经验丰富,冲锋时队形散得很开,而且护具也较流贼精良得多。

    可是流贼哪经历过这种打击,甫一接战便乱了阵脚,三路追兵度骤减。曹变蛟看得真切,大呼一声“慢”,关宁铁骑便也放缓度,仍与敌军保持八十步左右的距离。

    这时流贼稍稍缓过神来,也意识到这样傻追,在追上之前不知道要被官军射死多少,便也纷纷张弓搭箭,向关宁铁骑射来。不过他们一放箭,登时就傻眼了。

    原来关宁铁骑与敌军保持八十步的距离,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经过了认真的计算。以他们的臂力,弓箭的有效射程都在八十到九十步之内,而除了满清八旗军和蒙古骑兵以外,无论是其他官军还是流贼,在骑战中放箭都远远达不到这个射程,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秦兵也不行。

    许可变的骑兵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乱射了一通才现,自己射的箭大多只射出去三四十步、最多五六十步就坠落于地,离官军还差着老大一截,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而官军的箭却射得又远又准,每一次齐射都能射死十余骑、二十余骑甚至更多的流贼。这样追了数里之后,枉自在战场上抛下数百具尸体,却连官军的衣角都没摸着。

    许可变也并不傻,他倒吸一口冷气,心想照这样追下去,非但不能消灭一个官军,自己这点精锐骑兵可要全搭进去了。俗话说光棍不吃眼前亏,许可变只得喝令全军停止追击,准备退回仪真重整队伍。要知道刚才让官军两次穿城而过,他的数万部下简直乱成了一锅粥,现在还没顾得上清点损失呢。

    可是流贼刚刚停止追击,关宁铁骑也立刻勒住了战马,双方的距离仍保持在八十步左右。趁着流贼乱哄哄地后队变前队,关宁铁骑原地稍稍喘了口气,很快再次动齐射。流贼大骇,还不等排好队型,便纷纷向后乱跑,变成了溃败之势。

    此时的曹文诏已经返回最前列,对曹变蛟微微颔。曹变蛟立即大吼:“追!”

    一声令下,千匹骏马四蹄狂奔,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与流贼间的距离迅缩短。曹变蛟不停地出“开、前、放!开、左前、放!开、右前、放!”的指令,一轮又一轮密集的箭雨如同汹涌的波涛,兜着流贼的屁股不断袭来。

    前面的流贼深知箭雨的厉害,没命地向后跑去而后面的流贼有的还没拨转马头,前面的人就败了下来,自家人互相冲撞,混乱不堪。许可变尽管不停地大声吆喝,也无法阻止混乱的败退,被乱军裹挟着连退数里,又回到了开始追击的地方。

    曹文诏一直在冷静地观察战场,现虽然给流贼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许可变兵力仍然很多,便命曹变蛟高喊“停”。将士们立即勒马停止追击,并且不但是停马,人也从马上跳下来,让战马在短暂的战斗间歇得到尽可能的休息。

    此时双方的距离拉大到一百五十步左右,对面的许可变好不容易拢住队伍,回头一看,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只见官军全体下马,有的伸伸胳膊弯弯腰,放松一下筋骨有的去捡拾死人身上的箭支,看见还没死透的就补一刀有的则干脆舒服地躺在地上。更有甚者,曹变蛟还组织了十几名嗓门大的士卒,冲着流贼这边高声吼道:

    “哎!想你哩,想你哩!啊!想你哩,想你哩口唇皮皮想你哩,实实对人难讲哩三哥哥想你哩,想你哩,想你哩!”

    这一唱不要紧,可把许可变和他的手下们气坏了。原来这民歌乃是陕北民间小调,名字就叫想你哩,是青年男女对唱的情歌。也不知官军怎么给学会了,他们根本也不是陕西人,此时怪腔怪调地唱出来,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却是对流贼逃跑的辛辣讽刺,对大多为陕西人的流贼而言,实在是极大的羞辱。

    许可变气得眼珠子都红了,声嘶力竭地吼道:“弟兄们!这帮官军太可恨了,今天不杀光他们,老子决不罢休!给我冲!”

    这回流贼也顾不上兵分三路了,在仇恨的支配下,一窝蜂地杀了回来。还别说,气势比第一次追击时更猛了。

    可惜他们上当了,关宁铁骑的目的就是激怒对手,好让他们来追。见流贼动冲锋,曹变蛟连续令:“上马!撤!开,后,放!”

    于是战场上又开始了关宁铁骑边撤边放箭、流贼一批又一批地倒下去的过程,几乎与第一次一模一样。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流贼是被激怒了,即使伤亡惨重,仍然穷追不舍。

    可是战局的展,再次印证了另一个时空几百年后一位俄国伟人的名言: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流贼尽管一直奋不顾身地追击,无奈马不如官军快,射箭又够不着人家,虽然看起来追得挺凶,却是一直干挨打,连半点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在又付出上千骑兵伤亡的惨痛代价后,献血和尸体终于让许可变冷静了下来。他不得不接受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即使自己兵力再多一倍,也别想杀伤哪怕是一个官军!因此只好拨转马头,带着哭腔吼了一声:“撤!…”

    想撤?可没那么便宜!见流贼再次败退,曹文诏立即率军追了回来。所谓“放风筝”就是如此,关宁铁骑就好比一个放风筝的人,用风筝线扯着流贼往前走。现在风筝想挣脱线自己飞走,可是已经筋疲力竭,败得比第一次还惨。第一次虽然也是溃败,好歹还是往一个方向败这次则彻底一哄而逃,即使关宁铁骑不追,许可变想把队伍重新拢起来也不可能了。

    当败到仪真城附近时,许可变已经心胆俱丧,哪敢进城,带着他的标营直接向北败下去了可是他的老营,也就是很多老弱妇孺还聚在城池附近。曹文诏一马当先,率领千名铁骑齐齐箭指敌营,威风凛凛地大喝道:“降者免死,否则格杀勿论!”

第1432章 周遇吉() 
    关宁铁骑初战告捷,打得“改世王”许可变落荒而逃。天籁小说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老营里面的老弱妇孺可跑不掉,迫于关宁铁骑的强大武力,只得全体投降。经过粗点,俘虏竟有两万多人,一千人俘虏两万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但这个辉煌的胜利并没让曹文诏有任何喜悦之情,反而给关宁铁骑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因为他们此次出兵的任务很明确,就是救援扬州。即使杀伤再多流贼,俘虏再多的人,一旦扬州丢了,那任务就彻底失败。如果没有这些俘虏,曹文诏肯定不会在仪真停留,而是径直赶往南京。可是两万多俘虏不是一个小数目,仪真当地官府已经不复存在,该如何处置俘虏呢?

    全部杀光?显然不行,且不说朱由检早有明诏,诚心投降者不得擅杀对关宁铁骑的将士们来说,他们并非普通士卒,而是出身于武林世家,自幼除了习武之外,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教育,杀戮手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