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8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玉喜道:“老人家,啊不,舒洞主,您还懂岐黄之道?”

    “自古医儒不分家,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舒曰敬一边淡淡地回答,一边蹙眉凝神诊脉,片刻吩咐道,“此人既有外伤又着了风寒,一会儿必发高热,须在此静养至少半月。拿这个方子去镇上抓药,要快!”

    就这样,翁玉、黄得功和沈浪一行在白鹿洞书院住了下来,一是为黄得功治病养伤,二也是为了躲避叛军的追捕。幸亏舒曰敬医术高明,黄得功果然发起高烧,且伤口化脓感染,但及时内外服用了对症草药以后,病情很快稳定下来。舒曰敬也颇为惊讶,因为症候相当凶险,但黄得功居然扛得住,可见体质大大胜过常人。

    过了两天,黄得功高烧退去,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但外面风声相当紧,叛军稀里糊涂地被烧了许多战舰,自是恼羞成怒,大肆搜捕可疑之人。为避免暴露身份,舒曰敬让翁玉等四人扮做书生,每日白天就和几十名在此就读的学子一起上课。惟有黄得功,形象气质和书生差得太远,怎么扮也不像,只好让他扮做个打杂的仆人,惹得黄得功老大不高兴。

    到了夜间,几人便与舒曰敬促膝长谈。原来这位舒曰敬正是大发明家宋应星的恩师,在此已经讲学二十多年了。两个月前叛乱骤起,白莲教本来就在鄱阳湖一带苦心经营多年,很快便打跑了附近的卫所官军。有人劝舒曰敬逃走,舒曰敬却以“洞主不可擅离”,仍留下看护书院,并对叛军不理不睬。可能是白鹿洞书院名头太响,叛军倒也从来没来骚扰过。因为消息闭塞,舒曰敬对全国平叛战局一无所知,每日烦闷不已,常常到湖边钓鱼散心,不想就撞上了黄得功等人。

    黄得功对救命恩人自是感激不尽,也把现在的战局,以及他们来此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舒曰敬听罢喜忧参半,一方面盼着官军尽快平叛,一方面又担心叛军水军强大。

    翁玉又问沈浪如何到此。沈浪这一介绍,众人均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祖上可是大大有名,竟是宋代高官、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他的曾祖父沈整亦不是泛泛之辈,曾任杭州卫水师堪属船匠总匠师。

    沈家在永乐年间曾跟随三宝太监郑和三下西洋,保留有多种宝船、福船、广船设计图。时值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沈整多次向卫所将领献上设计图纸,希望朝廷能重造宝船,消灭倭寇。可当时官场贪腐横行,无人干事,沈整献上的设计图连看都没人看,更不会有人想着出钱去造战舰。沈整空有一身造船手艺,却没人用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最后竟沦落到靠为有钱人家打制家具维生。

    但是沈家家训甚严,历代先祖都把宝船图纸看得比性命还重。图纸传到沈浪这里,他的命运却发生了变化。几年前,一个名叫云子建的中年文士找到他,说愿意出资让他研究建造宝船。沈浪大喜过望,不假思索便跟着云子建走了,没想到却被软禁在白莲教的造船厂内,指导工匠打造战舰。

    翁玉听罢喜道:“这真叫误打误撞。当今圣上极重视水师,不惜花重金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战舰。你若真能造出宝船,圣上能不重用你?”

    几人正在密谈,突然一名学生匆匆进来报信道:“洞主,不好了!书院被很多白莲教徒包围了!”

第1352章 护国大法师() 
    听说被至少数百白莲教徒包围,黄得功和翁玉等四人大惊,第一反应就是行踪已经暴露。黄得功刚要冲出去拼命,被舒曰敬一把拉住道:“敌众我寡,将军就算是武穆再世也难杀出重围。不如静观其变,也许他们未必是来寻你们的。”

    几人一想也是,尤其黄得功伤势未愈,出去厮杀与送死也没什么分别。只得与众学子混在一起,紧张地等待着白莲教徒进来。

    舒曰敬虽然年事已高,然而做为白鹿洞书院洞主,此刻显露出从容不迫的气度,独自缓缓开门,负手问道:“此地乃是学子读经论道之所,尔等来此有何事体?”

    为首的头目上下打量了舒曰敬一眼,不屑地道:“你个糟老头子,狗眼瞎了?本护法奉护国师之命来这里打前站,还不快大开中门准备迎接法驾?”

    “什么护国师?”舒曰敬冷冷地道。

    “哎呦,连护国师你都不知道?”头目大怒道,“万岁爷刚下圣旨,封我们白莲圣教尊者为护国师,还赐了国姓,百姓尽人皆知,你怎么竟敢说不知道?我看你分明是有意造反!来呀!”

    这家伙刚要命令手下把舒曰敬抓起来,身旁另外一人急忙对他耳语几句。头目这才强压怒火道:“算你走运,护国师明晨驾临白鹿洞书院,法旨特命让洞主迎接。你赶紧回去打扫房屋庭院,明天一定要小心伺候。没有本护法同意,任何人不得擅离书院!”

    退回院中后,舒曰敬向黄得功、翁玉介绍了经过,黄得功当即大喜道:“什么什么,那个的白莲教主要来?这可是天赐良机,老子明天正好趁机宰了他,为朝廷除一大害!”

    “不可莽撞!”翁玉急止道,“白莲教主肯定护卫甚众,而且据说他本身就是武学高手,不论行刺是否成功,不但你我必死无疑,还会连累洞主和几十名学子。”

    舒曰敬也劝道:“老朽倒是不惜一死,不过以区区数人行刺实难成功,宝船图纸也会重新落入叛军手中。”

    “那怎么办,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黄得功气鼓鼓地道,“再说万一我们几个被发现怎么办,到时候不还是个死?干脆趁现在冲出去算了。”

    舒曰敬却极力劝止,把他们几个连上沈浪一起引入书院正堂,搬开孔子画像前的供桌,掀起地砖,下面竟是一个狭小的密室。原来一百多年前的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为躲避叛军,时任洞主便修了这么个小密室。不过宁王之乱很快就平息,这个密室也没派上用场,没想到一百多年之后,倒让黄得功他们几个用了。

    密室内阴冷潮湿,且全无灯火,只有几处非常隐蔽的透气孔。舒曰敬叮嘱几人不管外面发生何事也不要出来,然后从外面封上了石板,将供桌挪回原位。

    这一夜显得格外漫长。好不容易到了清晨,只听山脚下丝竹之声大起,外面的白莲教主纷纷乱嚷道:“护国师法驾到了!”

    很快,一支多达千余人的长长队伍从冬日的薄雾中现身了。队伍的前方是百余名铁甲武士开道,后面跟着的白莲教徒有的高举五色旗幡,有的抬着弥勒佛像,有的敲锣打鼓,更多的则是像和尚念经一般齐声高唱。不过唱的并非佛经,而是对“圣教主”歌功颂德,谄媚得让人听了能掉一地鸡皮疙瘩。

    而在队伍的正中,八名白莲教徒合力高举一面大纛旗,红边蓝底的旗面上,用金线绣着“钦封护国师”几个大字。大纛旗后面是一乘三十二人抬的超级大轿,即使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轿子仍抬得极稳。在轿子左侧一匹骏马上,赫然端坐着一名头戴铁面具的人,那面具冷冰冰的,没有任何表情,让人望之不寒而栗。

    大轿抵达书院门口时,白莲教徒早叫开大门,强迫舒曰敬和学子们在院中迎接。大轿落地,轿帘轻启,出乎舒曰敬意料之外的是,从轿中走出之人并非是装神弄鬼的神汉,而是一名白面中年文士,举止儒雅,大冷天还手摇一柄折扇,显得风度翩翩。

    “圣尊神功盖世,德戴天地,万岁万万岁!”众白莲教徒一齐跪倒高呼,舒曰敬和几十名学子却一个下跪的也没有,更别说跟着喊口号了。舒曰敬心中也吃了一惊,他听说过这个白莲教主惯能蛊惑人心,在叛军中地位极高,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人居然敢让手下喊“万岁”,要知道这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

    这位“师”却似乎并不在意舒曰敬等人的施礼,只是好整以暇地摇着折扇,似笑非笑地盯着他们看。这时便有白莲教徒喝斥舒曰敬等人,要他们行跪拜礼,舒曰敬当即不卑不亢地道:“老夫一生只知名教,不知白莲教只跪天地君亲师,不跪神佛鬼怪。”

    最后这句话说得相当刺耳,立即有白莲教徒大怒,要上前责打舒曰敬。白莲教主却抬手制止,淡然一笑道:“不得无礼。既然舒老洞主不认识本尊,本尊就先自我介绍一下。本尊原本姓云名子建,现已蒙圣上赐姓朱。白莲教亦被圣上钦封为国教”

    舒曰敬立即冷冷地打断道:“据老夫所知,当今圣上自去岁登基后,还从未为任何人赐过姓。”

    朱子建却一点也不恼,耐心地道:“洞主说的是朱由检吧?他两个多月前就已经死了,当今圣上现在岳阳,年号弘光。”

    “弘光?那不是朱常洵用的年号么?”舒曰敬语带嘲讽地道,“听说朱常洵在长江溺毙,怎么还用弘光,不嫌不吉利么?哈哈哈哈”

    “圣尊,这个死老头子狂妄至极,与他多说何益?直接一刀杀了省事!”旁边的白莲教徒杀气腾腾,跃跃欲试地道。

    朱子建也用凌厉的目光盯着舒曰敬,舒曰敬则毫不示弱地对视。良久朱子建大笑道:“果然是大师风骨!洞主勿要误会,本尊来白鹿洞书院特为拜会洞主,怎能加害。这里不是讲话之所,你我进去详谈如何?”

第1353章 一丘之貉() 
    舒曰敬脸上十分平静,心中却是提心吊胆地把“护国师”朱子建引至正堂。因为朱子建显然对白鹿洞书院有一定了解,指名要来这里拜孔子,舒曰敬也不能硬拦着,否则更引人怀疑。黄得功、翁玉、沈浪等人就在他们脚下,因为有透气孔,上面说话下面都能听得很清楚,万一谁没忍住打个喷嚏,那可就立刻暴露了。

    但出乎舒曰敬意料的是,朱子建拜孔子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十分认真地按照标准礼仪,先双手拱手过眼眉,之后先单膝跪地,再双膝跪地,双手掌手指相对按在地面上,以头触地,如是者四次。之后屏退所有手下,与舒曰敬分宾主落座,这才徐徐地道:“看洞主神情,是不是对本尊大不以为然?”

    舒曰敬面无表情地道:“朱先生身为护国师,据说在白莲教中还号称当世弥勒。儒佛已不同流,白莲教更连佛教都不是,为何还要跪拜孔圣人?”

    朱子建微微一笑,毫不在意地道:“洞主是当世圣人,本尊在洞主面前,自然不需要丝毫隐瞒,而对外面那些人就不行。黔首愚昧无知,虽有圣人教化,亦难达于市井,神怪之说遂大行其道,古今皆然。道、佛信众甚多,各地亦有各种神仙名色,乃至狐仙、河神,虽有万千说辞,实乃一丘之貉。

    “然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三武一宗屡次灭佛而不绝,真的是佛法无边么?不是,是百姓不会思考,他们只需要一尊神诉苦求甜,而念佛拜佛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圣人教化为正道,佛道之说为旁道,如运用得当,正道难行,旁道亦可走通。就拿本朝太祖皇帝来说,未得天下之前,也曾加入明教,依靠大量明教信众迅速崛起得天下之后,便禁绝明教,改以名教治天下,又有何不可呢?”

    舒曰敬惊道:“这么说,朱先生弄的白莲教这一大堆把戏,完全是蛊惑人心了?”

    “蛊惑二字不确,得民心就差不多了。”朱子建冷笑道,“朱常洛好色暴亡,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