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下数道圣旨之后,圣驾继续北上。因为梅剑怀孕,受不得长途颠簸,大部分车仗缓缓而行,朱由检则在皇城警卫团的保卫下,骑着枣红马在辽阔的雪原上疾驰,过州城府县而不入,夜晚只在野外扎营露宿,天不明便启程赶路。仅过了三天,便遥遥望见京师外城气势雄浑的城墙。

    这次离京又是将近两月,年关将近,城内已经隐隐传出炮仗之声,那是性急的孩童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辞旧迎新了。朱由检也感慨万千,除了对这个庞大帝国的命运深感责任重大之外,还思念着蕊儿、包玉怜、戚美凤、朱存棋、陈圆圆,思念着女儿媺娖和儿子慈照。而且离家越近,这种思念就越强烈,不由得喃喃自语道:“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是不是也一样的思念朕?”

第1306章 圣驾返京() 
    天气六年腊月二十三日,朱由检的圣驾返回京师。

    在中国北方的传统民俗中,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百姓祭灶的日子。传说灶神掌管一家祸福,而每到腊月二十三的半夜,这位神仙就要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子全年的所作所为。为了让这位灶王爷不说自家的坏话,百姓便用黄米和麦芽制成一种粘性很大的糖,俗称“糖瓜”,供奉在灶王爷的牌位之前,用来粘住他的嘴,“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其实这不过是勤劳善良的百姓难得地幽上一默,这糖瓜也不是沾了灶王爷的嘴,供奉一会摆个样子,完事之后就都便宜了自家孩童。童谣有云:“二十三,糖瓜沾”,说的就是这一有趣的习俗。

    不过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京师的粮食危机异常严重,普通百姓连打发灶王爷上天的这点糖都舍不得出了。建虏入侵京畿地区的影响还没过去,中原叛乱又起,再加上今年又是一个寒冬,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粮食问题就像一团黑压压的乌云,始终笼罩在全城一百多万军民的心头。

    朱由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京的。虽然他非常思念几位娇妻和孩子们,但无数大事还在等着他处理,因此他免掉了一切接驾仪式,特意选天黑后进城,以免惊扰百姓。

    回到乾清宫以后,朱由检立即召开紧急朝会。内阁全体成员、六部五寺主要官员悉数到齐,他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过皇帝了。虽然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员集团在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掣皇帝的肘,然而他们毕竟还是维护皇权的。此次御驾亲征连战连捷,收复河南大片土地,尤其是发动叛乱的朱常洵是东林党的死敌,群臣都感到非常振奋,任凭朱由检示意免礼,仍然规规矩矩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不少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朝会正式开始之前,朱由检首先提议:全体向在平叛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和无辜死难的百姓默哀,当然也包括刚刚薨逝的袁可立。袁可立虽非东林党人,然而德高望重,在朝中朋友乃至门生甚多,说是默哀,有不少人都怆然涕下。

    默哀毕,朝会正式开始。十万火急的政务,朱由检已经通过飞鸽传书和驿马处理过了,然而积压的事项仍然很多。首先是六部尚书向皇帝讲述当前的局势,吏部尚书孙承宗奏报的内容主要涉及叛乱地区的官员。

    叛乱初起时,大批地方官员投敌,甚至还包括一些刚通过恩科进入仕途的青年官员。也有不少官员不屈被杀,像阎尔梅那样幸存下来的实在凤毛麟角。目前叛军已经基本被逐出河南,各地急需派官员管理,吏部已拟出名单,呈请皇帝御批。

    朱由检闻奏不禁心中感慨,暗想恩科取了六千进士,虽然已经尽量按新的标准遴选,但只需动笔或动口的考试,还是未必能考出一个人真正的品行。只有把他放在实际的工作岗位,甚至是放在泰山压顶这样的危局之中,才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是朽木还是美玉。真金不怕火炼,虽然一些人的牺牲让朱由检痛心不已,然而也筛出了一些只会夸夸其谈、却缺乏最基本的“大节”的人,这些人永远也没有机会窃据高位,给国家造成更大的危害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至于吏部拟的名单,朱由检表示需要看过之后再定,但是孙承宗办事他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个名单很快就可以确定下来。

    接下来是新任户部尚书毕自严,他的奏报却全是诉苦。其实这也难怪,现在到处缺粮,朱由检硬迫着他又筹措出几十万石军粮运往前线,把毕自严都快愁疯了。幸亏夏天发行了国债,又有大明银行,银子好歹还够花,问题是没有粮食,有银子也不能当饭吃。而且也有一些存款大户对朝廷的财政状况失去了信心,开始取出在大明银行的存款。虽然银行的准备金率定为五成,短期内完全不用担心,但如果任这种恐慌情绪扩散蔓延,一旦引发挤兑,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目前的粮食、财政困局,朱由检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宣布朝会后和内阁、户部再开小会,商讨应对之法。

    接下来是礼部,主要奏报七天之后的百官朝贺仪式和郊天大礼。不过朱由检现在没心思听这些,略听了几句便让礼部留下奏本,等散朝之后再看。

    后面是兵部奏报。因为前任兵部尚书袁可立调往南京,原拟继任者胡应台事败被罢黜一切官职、全国通缉,现在兵部尚书处在空缺的状态。而这就给了新任兵部右侍郎杨嗣昌一个机会,这位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却已名满天下的政坛新星在朱由检的刻意提拔下,终于第一次站在朝堂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杨嗣昌的奏报除了介绍平叛战事以外,也介绍了一些其他地区的值得注意的动向。在北面,逃到鄂尔多斯的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虽想与朝廷通好,一方面联合对抗满清,一方面解决火烧眉毛的物资困难,但又不想俯首称臣,派出的代表来京师谈了两次,都没谈出什么结果来。

    朱由检听罢冷笑道:“那也只好由他去吧。想当年俺答何等强大,尚且接受朝廷册封顺义王。如今攻守之势异矣,他还在做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的清秋大梦!不必理他,等他熬不住了,自会降低身段,那时再谈不迟!”

    而在东北方向,朱由检特意问有没有毛文龙的消息,回答却是没有任何消息。朱由检的心不禁沉了下去,也有些后悔,暗想这五百人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满清今年铩羽而归,来年必回猛烈报复如果届时内乱未平,腹背受敌,那该如何是好?

    至于刑部、工部乃至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处的奏报,并非急务,朱由检现在没兴趣听,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挺直腰杆,让大臣们一一奏完。没办法,他是皇帝,是大明帝国的总负责人,所有的事都等着他最后拍板。所以他不能因为不高兴或者累了就拍屁股走人,那就是昏君!

    待朝会结束,已是第二天将近午时。朱由检刚走出乾清宫便呵欠连天,赶紧狠狠吸了几口凛冽的空气,拍了拍发木的脸,缓步向坤宁宫走去。

第1307章 全家团圆() 
    天空中又飘起了小雪花,一向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在这一刻终于显得不再那么气象庄严,甚至还稍微带着点浪漫。朱由检不禁想起自己三年前刚刚穿越到这个时空之时,也是在这样的一场雪中走向坤宁宫。那时的自己还是纯丝一枚,大概在别人眼中简直就是个笑话,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禁莞尔。

    过了交泰殿就是坤宁宫,刚转过殿角,就见皇后蕊儿已经率领着德妃包玉怜、令妃戚美凤、骊妃朱存棋、圆妃陈圆圆,以及伊伊、兰剑、竹剑、菊剑等人等候在宫门外,甚至朱媺娖和朱慈照姐弟俩也被宫女抱着迎接圣驾。一见朱由检,众人全都盈盈拜倒,齐声娇呼万岁。

    朱由检赶紧上前,把几位娇妻一一搀起,只见她们均是粉面含羞、俏目含泪,显是饱受相思之苦,今日一朝得见,心情激动所致。朱由检也觉眼眶潮湿、鼻子发酸、喉头发哽,赶紧掩饰地笑道:“外头这么冷,怎么能跪在雪地里呢,快进殿里说话。把孩子递给朕,朕要抱抱!”

    宫女赶紧上前,朱由检一手接过一个定睛细看,只见两个孩子真是粉雕玉琢,无比可爱,心想毕竟是生在皇家养得好,可比自己小时候那副不招人待见的模样强太多了。尤其是小媺娖,现在已经一岁半,人也非常聪明,奶声奶气地叫了声“父皇”,美得朱由检鼻涕泡差点冒出来。

    相比之下,朱慈照因为太又很少见到父亲,早把朱由检忘了,现在突然被个“陌生人”抱着,大概心情不爽,咧嘴哇哇大哭,身子猛地一挺,朱由检差点没抱住。戚美凤赶紧接过笑道:“瞧这孩子,一天到晚没个安生时候!”

    “有其母必有其子嘛!”朱由检哈哈大笑道,“力气不长大了必是一员虎将!”

    众人有说有笑地进了坤宁宫,朱由检这才感到终于到了自己的家,不用再端着皇帝架子,可以和娇妻儿女尽享天伦之乐了。他刚想脱掉朝服更换便装,突然一拍脑袋道:“啊呀,差点忘了,还没给太后请安呢!”

    其时后宫内辈分最长的刘太妃在几个月前薨逝,张太后已经是整个紫禁城里身份最尊贵的人了。朱由检刚要往外走,蕊儿急忙拦住笑道:“太后知道万岁回銮路上辛苦,又连夜处理朝政,特意下懿旨免了今日请安。”

    朱由检心中感动,不觉脱口而出道:“太后年少孀居,想必十分寂寞吧”

    话刚出口他便觉有些不妥,好在众女也没在意,还说她们每日都要去给太后请安,太后也爱和她们聊天。比如向包玉怜请教医理医术,向朱存棋了解生意经,让戚美凤给她讲那些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故事。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和蕊儿、陈圆圆谈禅论道,因为她们三个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

    朱由检这才略觉宽心,换了舒适的常服,蕊儿又吩咐马上摆宴。说是宴席,可不是过去宫中那种几十、上百个菜的奢华皇家宴,只是顺着朱由检的口味,做了十几道荤素搭配的家常菜,与主食一起端上来而已。

    包括伊伊和三姐妹在内,大家同坐一桌吃饭,朱由检又找回了秦王庄初创时的感觉。那种感觉不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更给了朱由检无限的动力,“强迫”着他竭尽全力也要保护自己的家庭,以及中华大地上的千家万户!

    见朱由检若有所思,包玉怜打趣道:“万岁定是觉得桌上的人还不全。梅剑和秋琳娜没在,红娘子和赫尔哲也该来的。”

    众女便齐声向他道喜,梅剑怀孕的事她们都已经知道了。朱由检却老脸暴红,虽然他离“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标准差得还远,但过去总觉得自己不是滥情之人。这次收了梅剑,那以后其他三姐妹,甚至伊伊她们也要不要一并收了呢?身为皇帝就无法专爱一人,这对她们是否公平?

    因此朱由检只得尴尬地笑着岔开话题道:“朕离开这段日子,你们一定很烦闷吧。”

    “才不是呢!”包玉怜一向是在朱由检面前最敢说话的,撇嘴笑道,“万岁让妾身协理太医院,这段时间天气寒冷,患病的百姓很多,太医院和各下属医院都忙坏了,妾身哪有时间烦闷!”

    朱存棋也轻启朱唇道:“五洲商社的压力也很大,好在万岁严令京师粮米不得随意流通,所有米店只能限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