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7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消说了还有一路更为可虑,就是叛军已经占领九江府,正在鄱阳湖襙演水军,不日即将顺江而下。学生虽然驽钝,但对南京防务还算熟悉。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走了,二位大人新来不熟悉情况,万一影响了守城怎么办?因此学生也想晚走几天,待二位大人完全掌握了城防再奉旨北上。”

    这可是个新情况,王在晋和袁可立互相对视一眼,均不能肯定胡应台所言是真是假。还是袁可立反应快,立即微笑颔首道:“二位言之有理。这样吧,这不是文武官员都在外面么,我们先交接印信令箭,岵云兄代表圣上说两句话。然后今夜我们二人做东,宴请二位和所有官员,一来是为二位贺喜,二来与南京官员结识,三也可在席上商谈防务问题。不知顺国公和胡大人意下如何?”

    常胤绪和胡应台见王袁二人虽然说话客气,但要求他们叫印信令箭的态度却是非常坚决,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允。于是当着近百名文臣武将的面,王在晋从常胤绪手中接过南京守备印信,袁可立从胡应台手中接过南京兵部尚书印信和由参赞机务执掌的兵符令箭。曹文诏和曹变蛟亦在武将列中,见二位老臣甫一来南京,三言两语便迫使常胤绪、胡应台交出兵权,不由得心中暗服:到底姜是老的辣!

    当夜王在晋、袁可立大摆宴席,南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及勋臣贵戚系数参加。席上自是推杯换盏、称兄道弟,直到深夜方散。

    常胤绪喝得酩酊大醉,被府上的仆役架着抬进轿子中,突然在瞬间变得完全清醒,低声命令道:“立刻回府,请临淮侯、定远侯世子、灵璧侯,还有胡大人,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过府议事!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看见!”

    半个时辰以后,怀远侯府的议事堂之内,几名身着华服的人已在此正襟危坐。常胤绪居中,他左边是临淮侯李邦镇,定远侯世子邓文明,灵璧侯汤国祥右边则是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张国彦,右都督陈闻礼,以及胡应台。

    年纪最小的定远侯世子邓文明率先开口笑道:“常叔父,怎么,刚才那场酒宴还没喝痛快,还要请侄儿过府接着痛饮么?”

    其他人却没有笑,常胤绪长叹一声道:“痛快?邓贤侄,我痛快得了么!”

    “怎么?”邓文明诧异地问道,“今天叔父刚刚晋升公爵,世袭罔替,这不是天大的喜事么?”

    “贤侄,你还是太年轻啊!”常胤绪摇头苦笑道,“这哪里是喜事,说不准还得变成丧事呢!”

    “常叔父何出此言?”邓文明讶道。

    “学生来替怀远侯说吧。”胡应台阴恻恻地接口道,“各位,你们道圣上封怀远侯为顺国公,又让学生进京做尚书,是什么好意么?”

    “咱们几个都是开国勋臣之后,哪里对不住他了?”常胤绪拍案而起道,“他这摆明了就是要先夺我的兵权,然后对付我们啊!”

第1282章 侯府密议() 
    深夜在怀远侯府密议的这几个人,都是开国大将之后、南京城内势力最大的勋臣。除了鄂国公常遇春的后代、刚刚晋升为顺国公的常胤绪外,临淮侯李邦镇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后,灵璧侯汤国祥是信国公汤和之后。定远侯世子邓文明则是卫国公邓愈之后,由于现任定远侯邓绍煜重病不起,现在一切外务都交给邓文明打理。

    而五军都督府的两位都督张国彦、陈闻礼,也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世袭都督职位。昔年太祖朱元璋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其后又有“靖难之役”,在南京能一直保持世袭的勋臣家族已经不多,今天基本上都到齐了。

    “我们这位万岁爷别看乳臭未干,手段可是好狠啊!”常胤绪似乎憋了很久,一开口就停不下来,“想当年成祖皇帝打进南京,对你我兄弟的先人都没有降罪。我们的先祖也一直安分守己,只守住南京这一亩三分地,因此才能繁衍二百多年,创下今日规模。可他刚一登基,就诏我去京师,你们说,历代皇帝有一位这么干的么?”

    “常叔父,只是去一趟京师,万岁爷未必会把您留下吧?”邓文明还是不相信地摇头笑道,“侄儿想去,还没这个资格去呢。”

    “那他为什么要夺去我的南京守备之职?”常胤绪怒道,“就算现在兵荒马乱,我走了怕影响防务,按照规矩,也应该由你们几位之一暂代,怎么能交给王在晋!定远侯、怀远侯、灵璧侯十年一轮出任南京守备,多少年都这样下来了,他说改就改!你们看着吧,就算我命大,有朝一日还能会南京,这南京守备再也轮不到我们做,就像他裁撤南京守备太监一样!”

    众人全都陷入沉默。半晌,胡应台才缓缓开口道:“南京是,为朝廷镇守江南半壁江山。二百多年来,勋臣及军中将领世代相传,各司其职,从未出过乱子,可见成例行之有效。可圣上现在非要改弦更张,学生恐不但于南京城防及当前局势无益,对各位的家族、田产和生计,也会有很大影响啊!”

    “胡大人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常胤绪拍手大叫道,“你们都知道蜀王朱至澍的事吧,只不过想纳个土司女子,多大点事?就被我们这位万岁爷抓住把柄,越查事越大,最后下旨废黜,二百多年基业连根拔起!那还是亲王,与他同宗,他下手都这么狠!我们能和蜀王比么?兔死狗烹之举,太祖皇帝、成祖皇帝都没做,没想到这么个后生居然唉!”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脑门上却都见了汗。他们这些勋臣在南京经营二百多年,与当地官绅、豪强、军户势力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前朱由检彻查皇庄、藩王投献问题,已经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如果皇帝真是对常胤绪明升暗降、向他们的利益开刀的话,细查下去,他们的问题比藩王还大,那可如何是好?

    临淮侯李邦镇终于忍不住问道:“既如此,你打算怎么办?印信和令箭都交出去了,还能怎么办?”

    “是交出去了。”胡应台冷笑一声道,“不过,这些印信和令箭是有主人的,只有在主人手里才会发挥作用。其他人拿了,不过是石头木片而已。”

    “此话怎讲?”灵璧侯汤国祥立即问道,“我说胡大人,您就别跟我们打哑谜了,我们听着着急啊!”

    “这就是我把你们大家请来的原因。”常胤绪狰狞地笑道,“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南京十八卫里,府军五卫都是我常家当年的带过的兵金吾四卫的将领都听邓家的羽林三卫都惟李家马首是瞻虎贲左卫、江淮卫、济川卫,都是汤家部属。虽然我们名义上没有兵权了,但历代万岁爷为什么让我们几家轮流担任南京守备?不就是因为我们能使动这些卫所兵嘛!”

    “常叔父,你难道难道要?”邓文明吓得打了个冷战道。

    “邓贤侄,我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胆子这么小呢?”常胤绪哈哈大笑道,“把你的心放到肚子里,你以为我会撺掇着你们几家造反么?我们是大明勋臣,谁反我们也不能反呀!”

    “那叔父之意”邓文明迟疑地道。

    “咱们大家各自给军中将领打招呼,叫他们不要听从王在晋和袁可立的调遣!”常胤绪阴笑道,“其实不用我们嘱咐,也没人愿意跟着什么关宁铁骑出去剿贼吧!不过不要明着抗命,一个字,拖!这就不用咱们手把手教了吧!”

    “高,怀远侯,啊不,顺国公这招棋高啊!”李邦镇和汤国祥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道,“只要卫所官军仍在我们手中,他王在晋、袁可立使唤不动,到最后他还得来找咱们,自然也就不能把咱们怎么样了。”

    “我哪能想出这么高的主意,还不是胡大人的妙计。”常胤绪得意地笑道,“想让我去京师,哼哼,先拖他三五个月再说。数月之后如果叛军未定,我仍有借口不走如果叛军平定,万岁爷必然回京,咱们趁这个时间赶紧联系京中故人,各走各的门路,总之一定要保住咱们在南京的一切!”

    “对,太对了!”几位勋臣连连点头道,“胡大人,那你呢?也留下吧,一起对付王在晋,这老头子可不好对付了!”

    胡应台却摇头微笑道:“学生和各位侯爷不一样,我是朝廷命官,必须尽快启程。不过学生会和顺国公保持密切联系,有事大家一起参详。学生的仕途,还得多承各位侯爷照拂呐,哈哈哈”

    不多时几人便分别出府上轿,消失在南京城的夜色之中。刚一落下轿帘,定远侯世子邓文明便压低声音焦急地道:“快,快回府!我有十万火急的事,得马上禀告老爷子!”

第1283章 以进为退() 
    与怀远侯府地处南京繁华坊区、占地百亩、富丽堂皇相比,定远侯府偏处南京一隅,地形局促,大门也远不如怀远侯府阔气。落轿以后,邓文明不等随从敞开大门,急匆匆从轿上下来,大门只开了一条缝,他便闪身而入,边往里小跑边一迭声催促:“关门,快关门!”

    须臾邓文明已经跑到后宅,在一座清幽雅致但却并不奢华的小院前恭敬地停了下来,稳了稳气息才轻声唤道:“父亲安歇了没有?”

    吱呀一声,一名老仆从里面拉开院门,诧异地问道:“世子,侯爷早安歇了。您这么晚来,莫非”

    “是文明么?进来说话。”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房内传出。

    邓文明忙敛容入内,见父亲、定远侯邓绍煜衣着整齐、正襟危坐,唬得赶紧上前搀扶道:“父亲,您抱恙在身,怎么这么晚还没安歇,而且还下床了?”

    “今天南京城如此热闹,为父睡得着么?”邓绍煜捋着花白的胡子道,“坐下。看你慌慌张张的,有什么事情?”

    “父亲,王在晋、袁可立今天到南京了。您是不是已经知道?”邓文明试探着问道。

    “该来的人,总会来的。”邓绍煜咳嗽了两声,摆手示意邓文明没有大碍,这才接着道,“你这么晚才回来,又急着见我,如果为父没猜错的话,是怀远侯把你,还有临淮侯、灵璧侯他们几个都找去了吧?他说了些什么?”

    邓文明忙一五一十地把刚才的经过讲述一遍,末了为难地道:“父亲,怀远侯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王在晋和袁可立此来,就是接管南京军政大权的,恐怕以后我们的日子会很难过呢!可是依常胤绪所说,实则等于抗旨,儿”

    “临淮侯、灵璧侯,还有两位都督是怎么说的?你怎么说的?”邓绍煜肃容问道。

    “他们都很赞成怀远侯的建议,儿也只好随声附和。”邓文明道,“但是儿并没有说出来要做什么具体的事,散了以后,就赶紧来请父亲定夺了。”

    “你做得很好,不愧是我邓家子孙。”邓绍煜满意地点点头道,“现在局势之凶险,远超你所想象。我们若是走错一步,恐怕就粉身碎骨了!”

    “父亲”邓文明吓得噌地跳了起来。

    邓绍煜却示意他坐下,不疾不徐地道:“为父问你,洪武年间评定功臣座次,当时一共评了多少功臣?”

    邓文明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一下子把话题扯远,但也不敢多问,老老实实地答道:“共评了八十多位功勋卓着者,宣国公李善长居首,后面依次是徐达、常遇春、常茂、李文忠、冯胜、先祖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