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不能外御强侮,又不能内安黎庶,致使中原变起,累陛下御驾亲征,实应重处!却不知陛下为何要如此礼遇臣等,呜呜呜”

    说着说着,二人竟感动得呜咽起来。朱由检忙亲手搀起二人,低声笑道:“二位大人受委屈了。朕有朕的苦衷,不过此处并非讲话之所,咱们先去府衙,你们喝点热茶暖暖身子,然后详谈。”

    等到了府衙才知道,这里的房子让炮弹轰得连一间房顶完整的都找不出来,朱由检的御帐就设在一堆瓦砾旁边。帐内也只有梅剑一人伺候,并无任何奢华器物,有的只是一张行军床、一张书案、几把椅子,以及满桌子的奏折塘报而已。

    待二人坐定,朱由检又让梅剑奉茶。这两位老臣均已是花甲之年,什么没见过?一看朱由检看梅剑的眼神里尽是温存,梅剑则略带羞涩,就什么都明白了,哪还敢安坐受茶,赶紧起身双手接了,连声称谢不止。

    之后朱由检对梅剑使个眼色,梅剑便知趣地退出帐外。朱由检这才对二人歉然笑道:“二位大人,你们是不是觉得朕有些喜怒无常,把怒气撒在你们两个身上?”

    二人连忙顿首道:“陛下何出此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再说我二人身为尚书、阁臣,不能为君父分忧,理应贬黜。”

    朱由检却摇头道:“不,朕对二位大人是明降暗升。之所以到现在才告诉你们,也是怕事机不秘,不得已而为之,还望二位不要介意。”

    接着他就把曹文诏奉旨赶赴南京,却被常胤绪和胡应台等人刁难掣肘,根本无法节制南京官军的事情说了。二人恍然大悟道:“陛下是想把我们换到南京去,不动声色地控制住南京局面?”

    “正是。”朱由检沉声道,“都说南京六部是养老的地方。其他四部也许是,但户部梳理江南财赋,兵部掌控十万卫所官军,可以说半壁江山都在南京,重要性不亚于京师六部。俗话说山高皇帝远,朝廷久不在南京,当地官绅、勋臣、卫所自成一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互相包庇扶持,朕之政令竟不能行,岂不可虑?

    “似此等局面,一个曹文诏是解决不了的,非得二位大人这样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臣才能稳稳地控制局面,而不至于出大乱子。待叛乱平息,朕还要做许多大事,不论哪件事,江南地区均为关键所在。因此朕对二位大人寄予厚望,二位之重任,丝毫不亚于阁臣,还望二位大人振奋精神,尽快赶赴南京!”

第1263章 人才济济() 
    第二天清晨,从陕西风尘仆仆赶来的孙传庭、杨嗣昌和李定国也抵达开封。

    因为一战消灭了高迎祥的叛军主力,高迎祥本人授首,孙传庭名声大噪,朱由检已经顺理成章地向内阁提出,让他补三边总督的缺,料想不会有太大阻力。

    至于杨嗣昌,朱由检认为他既有统揽全局之才,又有足够的名望和资本,可以帮助自己制衡东林党。做了一段时间的西安知府后,杨嗣昌已经有了足够的在地方为官的经历,现在也是时候进入朝廷参赞机枢了。朱由检给他安排的官职是兵部左侍郎,在京师这并非一个很显眼的角色,但如今全国到处都在用兵,杨嗣昌有的是展示才能的机会。

    当然,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杨嗣昌,获得正式任命都需要“廷推”,也就是经过六部及都察院的高官商议后,向皇帝联名上奏保荐,然后皇帝批准。所以二人此次还是奉朱由检的特旨赶来,至于陕西防务以及收复汉中地区的军事行动,暂且交给解勇、左光先、贺人龙等将领负责,召见之后还得尽快返回去。

    现在开封城内聚集了王在晋、袁可立、卢象升、孙传庭、杨嗣昌等文臣,以及郝永忠、李定国、李来亨、孟拱等武将,可谓是人才济济,也是朱由检心目中真正的股肱之臣。借此良机,朱由检在开封府衙召开军事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就下一步的平叛行动,以及全国范围的军事部署各抒己见。

    首先大家一起分析了当前的局势。目前形势比叛乱初起时要好很多,首先皇帝御驾亲征,已经接连收复洛阳、郑州、开封,洪承畴向南溃退西路叛军因为高迎祥之死,已经土崩瓦解,收复汉中只是时间问题惟有东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十三家”仍然十分猖獗。

    但是众人均指出,对局势亦不可过分乐观。首先,最困扰朝廷的粮食问题,因为收复洛阳得到了暂时缓解,然而随着收复的地方越来越多,需要赈济的难民也越来越多,洛阳这点库存很快就会见底。南方的粮食又运不过来,持续缺粮肯定会严重制约官军的行动。

    另外一方面,对叛军的军事实力也不能小视。洪承畴虽然败了,但是洪兵主力尚存,看他的动向,应该是放弃河南退回襄阳。官军最希望能在河南与叛军决战,因为一是这里多为平原,便于火炮辎重的运输二是离京师还算比较近,军需供应还能跟得上。可是如果战线推进到襄阳,甚至更靠南的地方,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供应能力,都对官军甚为不利。

    这时杨嗣昌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就现在的形势而言,西路叛军已经溃散,中路叛军也不足虑,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只有东路叛军,也就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这伙人在名义上依附于朱常洵,然而他们一贯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如今见朱常洵节节败退,恐怕会故态复萌,仍然去做流贼。

    而流贼的危害远远大于叛军,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攻略目标,只会到处流窜,所过之处劫掠一空,不亚于蝗虫过境。而且他们基本上不会和官军硬碰硬,官军一来他们就跑,很难将其歼灭。长此以往,国力就会被流贼耗尽,到时候建虏再来入寇,缺乏粮饷的边军就很难顶住了。

    朱由检对杨嗣昌的观点极为赞同,心想杨嗣昌看问题看得真准,历史上的明朝果然是被流贼耗尽了国力,最后满清铁骑一旦入关,攻势如水银泻地一般,谁也无力阻挡,所以流贼必须尽快剪除。

    朱由检又让杨嗣昌对具体的军事部署提些建议。杨嗣昌当仁不让,胸有成竹地道:“陛下已让卢象升总理五省四府军务,臣以为此举极当。臣曾向兵部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平贼方略,其中关键便是命一二重臣提精锐之兵,随贼所向专事征讨,所到之处,官军皆受其节制。如今河南全境即将收复,卢尚书正该奋力东进,寻机与贼决战。”

    “卢象升,你觉得如何?”朱由检问道。

    卢象升慨然答道:“陛下,臣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请陛下下旨,流贼一天不平,臣断不敢来君前复命!”

    “好!朕盼着义盼着尚书大人马到成功!”朱由检也兴奋地道,“既是要追着流贼打,步军就跟不上了,只能全用骑兵。朕看这样,李定国部前期作战太多,现在可在河南驻防,抓紧时间休整陕西诸军还是全力收复汉中,清剿逃往四川的流贼。剩下郝永忠和李来亨,他们两个全都跟着你,再加上你的天雄军,兵力接近二万,已经可以与流贼主力一战了。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谨遵圣旨!”

    “那就这么定下了。”朱由检斟酌着道,“京师那边,大臣们天天催朕回銮,但是叛乱离平息还早,朕不想急着回去。河南让叛军折腾得太惨了,朕得设法让这里尽快恢复元气啊!还要辛苦诸位,王在晋、袁可立,二位明天就启程去南京,路上可让卢象升派兵护送卢象升明日就率军开拔,看看还是否来得及解彭城之围孙传庭也要马上返回陕西主持局面。不过杨嗣昌可以留下,吏部行文应该很快就到,你就在这里帮朕的忙吧。”

    第二天不到黎明,这些文臣武将就肩负着各自的使命,顶着满天星斗出发了。朱由检与杨嗣昌送行回来,又传下两道旨意:一是命令在豫西平叛的平贼将军左良玉返回开封休整二是调缑明显、李守玉的大明军第一师移防开封。而李定国部暂驻洛阳休整,孟拱部暂驻郑州。

    对此杨嗣昌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开封离流贼最近,而大明军刚刚成军不久,现在就让他们上战场,是不是有些仓促?”

    “先生说得很对。”朱由检颔首道,“不过朕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而是协助百姓重建开封!”

第1264章 重建开封() 
    在朱由检的亲自主持下,开封府的重建工作迅速而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朱由检决心重塑昔日汴京的辉煌,把开封打造成一个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都市。

    之所以特别重视开封,朱由检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首先,开封府是河南省的省府,而河南是“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开封府的人口非常稠密,仅城内居民按户籍记录便有三十多万人,在战火未起之前已经很繁华,具备成为大都市的条件。

    第二,开封城是被战火摧毁的,其中官军与叛军的“贡献”不相上下。收复开封后,朱由检当然要给当地居民尽可能多的补偿,也算是弥补战争对他们造成的创伤。

    第三,借此契机,朱由检准备开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如果换做别处,历经二百多年的沉淀,当地官绅、大户、富商利益已经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改革难度极大,远不是派去一两个官员、颁布几条新政就能推行下去的。

    而河南已经被打烂了,战争中玉石俱焚,过去的大户也死了不少,原来的官员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叛变的叛变。洪承畴死守开封时,全城实行军管,根本就没有任命伪官。

    而且开封府还有个周王,与燕王、秦王等一字王一样,也是洪武年间就封了藩王,至今已传十二代。本来周王在开封根深蒂固,没想到叛乱骤起,朱常洵当然想得到其他藩王的承认和响应,开封因为离洛阳最近,当然在劫难逃。

    现任周王名叫朱肃溱,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比朱常洵年龄还大。周王一系已经坐享荣华富贵二百多年,朱肃溱本人也当了几十年藩王,比皇帝还逍遥自在,当然没有任何造反的理由。朱肃溱也不傻,知道明朝除了燕王朱棣以外,藩王造反没有一个成功的,因此当朱常洵找上门来“传旨”时,他来了个闭门不纳。结果触怒朱常洵,让洪承畴把周王全家数百口尽数逮捕,押解往襄阳去了。

    这样一来,客观造成了现在的开封府无藩王、无官绅、无大户的局面,如此良机,朱由检怎能错过。

    当然,在进行改革之前,首先要做好军事部署,毕竟叛军刚刚退走,被数十万流贼团团包围的彭城距开封也不过五百多里。

    首先,由解胜麾下悍将、曾经的秦兵第一团第一营营长,现已升任副总兵的刘全忠率领的五千神机营生力军刚刚赶到河南,朱由检让他们暂时驻防开封。这五千人除了携带火炮较少以外,武器装备丝毫不逊色于孟拱的部队,守卫开封绰绰有余。

    刘全忠参加过秦兵自成军以来的多次大战,战斗经验也非常丰富。这五千人在内部依然按照秦兵的编制,是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下辖十个营,其中有七个标准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侦察营,一个工兵营。刘全忠把炮兵营、工兵营和三个步兵营部署在开封城内,其余三个步兵营呈品字形,分别驻扎在距离开封二十里的三座村镇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