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开门见山地说道:“众臣虽有忠君之情,却不懂韬略,方才所言皆不可行。眼下的局面确实非常困难,首先,关外还有一个强敌对我们虎视眈眈,皇上不急太监急刚刚铩羽而回,必定存心报复。若把边军抽走,满清铁骑骤至,如何应对?

    “第二,此次叛乱是官军与流贼勾结在一起,危害更大。流贼虽然战斗力一般,但他们机动能力强,走到哪便抢到哪,抢到哪便裹挟到哪,如同蝗虫过境,对地方破坏极大。如果任由他们在中原肆虐,甚至切断京师与江南富庶地区的联系,时间一长,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官军无饷,百姓无粮,必然不战自乱。至于洪承畴,更是个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难缠对手。

    “第三,这次叛军还不单是叛乱,他们还要拥立朱常洵,企图另立朝廷号令天下。京师在国中居于最北,洛阳却地处中原,在散布谣言方面肯定有很大优势。届时谣言满天飞,各地官民不知真相,就算不敢助叛军,亦未必敢助朝廷平叛。”

    当朱由检说出这三大困难之后,众人都陷入沉默,冥思苦想如何破局。过了半晌,孙承宗首先开口道:“臣先说这第三条。朱常洵如欲僭位,前提条件就是行刺成功。可是陛下如今安然无恙,他再想登基就是谋逆了。陛下可立即用飞鸽传书遍传全国,言白莲教行刺失败,朱由崧、洪承畴等人叛乱,朝廷已经知悉,并立即派大军征讨。如此则朱常洵未必敢登基,想号召其他各地响应叛乱便不那么容易了。”

    “孙尚书言之有理。”朱由检沉吟道,“但是仅靠飞鸽传书还不够,朕恐怕必须御驾亲征了!”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刚要劝阻,朱由检沉声道:“此次叛乱蓄谋已久,朱由崧已经在襄阳起兵,根本没有退路,所以不会因为行刺失败就收手。即使朕没死,他们也会拼命散布谣言说朕死了。而戳穿谣言的最佳方法,莫过于朕现身说法。官军和百姓见到了朕,自然不会再去相信谣言。”

    “可是建虏刚刚退走,若陛下离京,他们卷土重来怎么办?”袁可立忧虑地道。

    “所以朕不能动山海关和宣大边军,最起码不能大动,要留着他们震慑鞑子。”朱由检思忖着道,“而且朕不会离开京师太远,最多到河南境内。鞑子不论从哪里入寇,打到京师最起码也要五到七天,朕接到急报后完全有时间赶回去。”

    “可是不用边军,京营又担负保卫京师重任,哪还有足够的兵力去剿贼呢?”王在晋疑惑道。

    朱由检也正为此事发愁,见几位将领一直一言不发,便鼓励他们道:“你们也谈谈看法!”

    解胜、郝永忠、李来亨一起目视李定国,因为他们都深知李定国谋略远胜自己。李定国也早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道:“陛下、各位大人,末将以为流贼兵力虽广,却多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惟有洪承畴麾下人马骁勇善战,再加上洛阳一带的卫所官军,兵力至少在六万以上。如果这些叛军据守于黄河南岸拖住我们,流贼则可四面出击,肆意抢掠。所以必须先打垮洪承畴,洪承畴若败,则流贼早晚可以肃清。”

    “可是如你所说,叛军有六万大军,朝廷该派多少兵力进剿?”朱由检问道。

    “兵贵精而不贵多。”李定国淡然道,“末将愚见,应仍以解胜负责保卫京师,从京师三千营中拨出一到二万骑兵,火速与卢总督的先头部队会师。然后假意与叛军对峙,暗中偷派一小股部队突袭洛阳,擒贼擒王!”

第1166章 偷袭计划() 
    自从朱由检登基之后,乾清宫内就高悬着一幅局部放大版的大明混一图,清晰地标注着全国山川地理形势。李定国便指着地图,为众人详细介绍了偷袭洛阳的作战计划。

    首先他认为,叛军的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洪承畴的洪兵,亦有洛阳官军,还有大量的流贼。这些军队在过去各有统属,甚至互为仇敌,如今虽然在名义上都听朱常洵号令,但朱常洵想把这么多军队很快整合成一支大军,显然不可能。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叛军各部仍由原来的主将率领,分头执行不同的任务。

    而叛军也肯定知道朝廷会发兵来征讨,所以必然会以一部分兵力来阻滞官军,其余兵力则去其他地方攻城略地,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尽可能多的地方,从而最大程度地削弱朝廷的实力。

    “那万一叛军偏要凑成一团,北上攻打京师呢?”孙承宗提问道。

    “以末将对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了解,这种可能性很小。”郝永忠发言道,“流贼的作战方针一向是避实击虚,尽可能绕开官军走,只要能不打硬仗就抢到足够的战利品,那就坚决不打硬仗。就算朱常洵或者洪承畴命令他们北上,他们也很有可能阳奉阴违。”

    李定国也接口道:“洪承畴也不大可能做出这种决定。因为圣上刚刚统率京营和边军击退了鞑子十几万大军,而叛军多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与鞑子不可同日而语。洪承畴向来用兵谨慎,必不敢全军冒进京师。如果他们真的来了,那倒是正中下怀,因为这样流贼就无法去劫掠其他地方,我们还可以逸待劳,发挥火器优势,一战大破叛军。”

    这番分析让众人感到心悦诚服,朱由检连连点头道:“嗯,很有道理!那么以你之见,哪股叛军会来与官军对峙,又会选择在哪里对峙呢?”

    李定国忙手指地图道:“陛下、各位大人请看:京师距襄阳近两千里,如果在两地之间划一条直线的话,这条直线所过之处基本上都是平原,利于行军。所以叛军必然会沿这条直线北进,同理,他们也会认为官军同样会沿这条直线南下。

    “而这条直线在开封府的郑州城北与黄河相交。郑州南距襄阳六百余里,北距京师将近一千三百里,西距洛阳仅二百里。如果叛军在此踞守,首先从路程上要比官军少得多,算得上以逸待劳第二郑州一带人口稠密,便于叛军筹措粮饷第三叛军可依托黄河天险,与官军隔河对峙第四可以拱卫洛阳。所以如果末将是叛军主帅,多半也会选择在郑州驻军。而且很有可能是洪承畴亲自前来,因为洪兵的战斗力在叛军中是最强的。

    “而末将的计划则是将计就计,让卢总督率主力与叛军在郑州对峙,还可以佯攻几次,让叛军误以为官军一定要先拿下郑州,甚至会从洛阳调兵来协助防守。这时可派一支偏师绕道山西,从泽州府突然南下,从河南怀庆府的孟津渡穿过黄河直抵洛阳,趁守军不备一举拿下城池。”

    “定南将军这招剑走偏锋、擒贼擒王果然厉害,”袁可立听罢沉吟道,“但是为何不从郑州以北的新乡沿黄河西进,而是要绕道山西呢?”

    “这个末将倒猜出来了。”郝永忠插言道,“流贼作战虽然不行,但善用哨探,或者化装成百姓潜伏在官军控制的地区。如果叛军主力在郑州集结的话,必会派大量探子在黄河以北侦察官军动静。如果沿河西进,很快就会被发现,也就失去偷袭的突然性了。”

    李定国颔首表示认可,朱由检又皱眉道:“既然叛军推朱常洵为主,拿下洛阳象征意义当然很大。可是如果不能大量歼灭叛军的有生力量,只抢到洛阳一座城池,并无太大益处。朕甚至有一种感觉,此次叛乱,朱常洵根本就是一个被人推到前面的傀儡,即使将他生擒,也对叛军影响不大。”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在晋突然苦笑道:“定南将军可能没好意思把话说透。陛下请恕臣直言,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以户部现有的粮饷,根本就无力维持军需。而朱常洵在洛阳经营数十年,富可敌国,抢先攻下洛阳,最起码可以解决粮饷问题。”

    王在晋这么一说,众人都不禁苦笑起来,朱由检也郁闷地道:“是啊,打仗就是打消耗,无粮无饷还怎么打?看来这洛阳是非打不可了。”

    李定国赶紧道:“除了获取补给以外,拿下洛阳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打通去关中的道路。陕西孙巡抚麾下还有解勇、左光先、贺人龙等部精兵,如能与京师官军会师,然后统一行动,对整个战局定会大有裨益。”

    接下来众人又对一些细节问题反复商议,一个多时辰以后,朱由检终于决定采纳李定国的作战计划。他当机立断道:“廷臣不懂军事,而且这个作战计划需要绝对保密,也不用再在朝会上商议了。朕意已决,三日之内便要御驾亲征。李来亨!”

    “末将在!”

    “命你为先锋,率五千轻骑兵即日开拔,火速追上卢象升的天雄军,然后徐徐前行,进抵黄河北岸!”

    “遵旨!”

    “郝永忠!”

    “末将在!”

    “你为中军主将,率一万骑兵与朕同行,三日之内务要齐备!”

    “遵旨!”

    “李定国!”

    “末将在!”

    “你为偏师主将,肩负偷袭洛阳重任。朕给你五千轻骑,够不够用?”

    “遵旨!请圣上等候末将的好消息!”

    “解胜!”

    “末将在!”

    “你负责镇守京师,务要确保京师万无一失。另外,让孟拱率五千步兵组成第一批后军,朕要让洪承畴这个老王八蛋也尝尝火炮的厉害!”

    “遵旨!”

    “孙承宗、王在晋、袁可立!”

    “臣等在!”

    “你们留在京师为朕看好这个家,要说服阁部官员,想尽一切办法筹措粮饷,保证前方军需!”

    “臣等遵旨!”

    众人皆领命而退,各自准备去了,偌大的乾清宫内顷刻间只剩下朱由检一个人。本来作战计划已经确定,他一夜未睡,也该去休息片刻。然而此时此刻,他却坐在御座上陷入沉思,总觉得似乎漏掉了什么。

    突然朱由检浑身一凛,蹙眉思索片刻,嘶哑着嗓子叫道:“去诏狱把毛文龙提出来,朕要见他!”

第1167章 戴罪立功() 
    当毛文龙换上了干净舒适的衣服,被锦衣卫和皇城警卫团的战士引导着进入东华门时,清晨的阳光已经洒遍紫禁城,雪后初晴的皇宫更显气象庄严。毛文龙穿行在金碧辉煌的宫阙之中,贪婪地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须臾已至乾清宫外,旨意叫毛文龙独自觐见。毛文龙便诚惶诚恐地迈步入殿,连头也不敢抬,没走两步便跪倒高呼道:“罪臣毛文龙奉旨觐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御座上的朱由检却半晌没有开口,毛文龙自然也不敢起来。殿内一片寂静,简直连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毛文龙猜不透皇帝为何要召见自己,心情自是忐忑不安,只觉得心脏已经快从嗓子眼里跳了出来。

    “毛文龙,朕与你是老相识了。”朱由检终于徐徐开口道。

    毛文龙当然知道朱由检是指昔日流落皮岛,冒充道士哄骗自己的那段往事,额头冷汗更是涔涔而下,连连向上磕头道:“罪臣有眼无珠,冒犯天颜,罪该万死!”

    “你确实该死。”朱由检冷冷地道,“不过你该死并不是因为不认识朕,而是你身为一镇总兵,竟把官军视为你个人的私物,国家大事反而成为你买功邀赏的道具!袁崇焕参你十二条大罪,朕看就算不是条条属实,你犯了七八条总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