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蓟州方面,朱由检任命李来亨为蓟镇总兵,兼领天津卫,率领原部在京师稍作休整,再去蓟州接防。宣化方面,则仍由袁崇焕担任宣大总督,李定国出任宣府总兵,同样在京师休整一段时间后再赴任。

    因为这两员大将自从奉旨出征西南,在大半年的时间中驰骋不下万里,部下伤亡也不轻。本来各领五千轻骑兵,现在除了各有五百人马留在南方未返京以外,只剩下二千多人,其中还有不少伤号,李定国还曾身染重病,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好好休整一番。

    第二,因为关宁铁骑已经赶到,朱由检立即把这支部队连同大将曹文诏、曹变蛟一并拨给新任三边总督卢象升,让他立即率军开拔,去把洪承畴替换掉。洪承畴则回京述职,另有任用。

    第三,继续开展重建工作,因为连日大雪成灾,重建和救灾要同时进行。内阁大臣、吏部尚书孙承宗主动请缨,到蓟州主持重建事宜。他说蓟州、遵化、迁安、永平、滦州等地,是清军肆虐时间最长、百姓损失最大的地区,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有他这个老臣在,各方面的事情办理起来还能顺利一些,不至于到处掣肘。朱由检虽然舍不得这位得力重臣,但也想不出更合适的人选,只得诏准。

    第四,则是对有功文武大臣及将士的封赏。按照很多大臣、尤其是礼部官员的看法,对战功卓异的将领,如郝永忠、解胜、李定国、李来亨等都应该封爵,最起码也得是个伯爵。

    但朱由检却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对这四员爱将一个也没有封爵,只是晋为正一品左都督,郝永忠挂“骁骑将军”印,仍领三千营解胜挂“镇东将军”印,仍领五军营和神机营李定国仍挂“定南将军”印,李来亨仍挂“平南将军”印。同时四将在京师各赏一处宅第,赏银一万两,其他就没有了。

    这种赏赐水平让众臣大感意外,因为总兵官本来就是正一品,左都督也是正一品。正一品的俸禄是一千石,就算领总兵和左都督的双份俸禄,一年也不过二千石,而且朱由检还特意点明,俸禄按左都督发放,那也就是说,不给双份俸禄。

    虽然伯爵的俸禄也是一千石,但是爵位俸禄与品级俸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至于银子和宅第,那些大臣们根本看不上眼,但凡朝中重臣,谁还没有点手段弄这些东西?

    可是若说皇帝吝于赏赐,似乎也不是。对压根没有参战的祖大寿,朱由检反倒下诏封为兴宁侯!

第1135章 揣摩圣意() 
    除了祖大寿莫名其妙地封侯以外,朱由检对朝中大臣也多有封赏,像内阁成员,就差不多全部加为太师、太傅、太保等正一品官职。

    这三个官职俗称“三公”,是文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按照明代的官场惯例,这些官职在政治上只是虚衔,但品级俸禄还是相当丰厚,而且属于极高的荣誉,一般只有在阁臣即将致仕时才能获得。如今朱由检却打破了这一规矩,虽然大臣们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他们在京师保卫战中也没出什么力,但是能升官加禄总归是好事,因此倒也无人反对。

    而在内阁成员中,只有徐光启和温体仁二人获得的封赏最少,只是赐银千两而已。散朝之后,温体仁与他新网罗的同党、刑科给事中陈赞化一同出宫,陈赞化边走边忿忿不平地道:“阁老,圣上也未免有些太厚此薄彼了吧!建虏打过来的时候,那些东林党做什么了,凭什么他们就能封三公,阁老您却什么都没有?东林党过去被阉党打压,现在阉党倒台了,东林党又迅速坐大,如今圣上也对他们百般迁就。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幸!”

    温体仁却捻着花白的短须嘿嘿冷笑道:“金弦陈赞化字金弦,你年纪还轻,为官时间还短,个中玄机你还是没有参透。别说是你,就是那些东林党的老油条,这次也着了圣上的道啦。”

    “哦?”陈赞化素知温体仁老奸巨猾,闻言大喜道,“学生驽钝,求阁老点拨一二!”

    温体仁警惕地向周围扫视一眼,见四外无人,才压低声音道:“先说这祖大寿,他在辽东多年寸功未立,尾大不掉,还有传言说他大凌河之战中差点开城投降。此次建虏入寇,祖大寿部又留在山海关并未参战,这样的人,圣上为什么单单让他封侯?”

    陈赞化立即醒悟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圣上是要稳住他?”

    “不错!”温体仁赞许地笑道,“依老夫之见,圣上早晚会除掉祖大寿,至少也会剥夺他的兵权。只是现在时机未到,祖大寿羽翼尚丰,所以才不得不加官进爵以安其心。你注意到没有,曹文诏和曹变蛟原归祖大寿节制,现在连同五百关宁铁骑一起划给了卢象升。而卢象升是去接替洪承畴,洪承畴手下悍将祖宽也有五百关宁铁骑,祖大寿是祖宽族叔。你明白了吧?”

    “抽丝剥茧,文火慢炖,先剪除羽翼,令其无法挣扎,然后才徐徐动手,好厉害的手段!”陈赞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道,“没想到圣上正值青春年少,却有如此心机!不过学生还有一事不明,圣上既然可以雷霆手段铲除阉党,为何现在就不能如法炮制,拿掉祖大寿呢?”

    “这就是圣上老到之处。”温体仁阴冷地道,“祖大寿和魏忠贤可不同。魏忠贤一宦官耳,深居京师,虽在先帝跟前呼风唤雨,但天下人心未服,尤其是没有一支完全听命的军队。虽然阉贼也派心腹到三大营任监军太监,可这些人蠢如猪狗,又如何能让三大营为他们效死力?秦兵一到,京师一夜之间就被攻破,便是明证。

    “而祖大寿则不同。他世居辽东,为将多年,宗族势力早已渗透进边军中,祖大弼、祖大乐、吴襄等人为其爪牙,下属将校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祖大寿身处山海关,向北一步即是辽东,如果贸然处置,即使仅仅是调动他去别处,说不定都会把他迫反,去投靠建虏。”

    陈赞化听得直冒冷汗道:“好险!幸亏阁老指点,前日刑部部议对毛文龙如何定罪,当时就有人提出,祖大寿拥兵自重,与毛文龙所作所为无异。”

    “你怎么说?”温体仁问道。

    “我说现在毛文龙还在关在诏狱,部议未免过早,等圣上将他转到刑部大牢,再议不迟。”陈赞化道,“至于祖大寿,我并未发声。”

    “你做得很好。”温体仁点点头道,“想当初田尔耕、许显纯等人,可比毛文龙身份显赫多了,圣上杀他们没有半分犹豫。为什么毛文龙关在诏狱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消息?这说明圣上还想用毛文龙,只是时机未到!刑部这班蠢材如此不懂揣摩圣意,我看乔允升这个刑部尚书也快当到头了”

    经温体仁这么一点拨,陈赞化茅塞顿开,喜形于色地道:“如此说来,圣上之所以封赏东林党人,也不过是因为东林党势大,且在朝政上多有与圣上不合之处,圣上只是用封赏来安抚其心,待以后再徐徐削减其势罢了。至于对阁老和徐光启为何不赏,对李定国等将领赏赐也不丰厚,那是因为皇帝信任之人,就不需要再赏了!”

    温体仁得意地点点头道:“东林党鼠目寸光,有什么奖赏比掌握实权更大?李定国等将虽然赏赐不丰,但个个手握兵权拱卫京师祖大寿虽然封了侯爵,但兵力反而削减,还有满桂、何可纲、朱梅三个总兵官牵制着他,就算他真有异志,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老夫虽然在内阁势单力孤,可老夫就是要做一个孤臣,让圣上看到我与东林党不同。只要圣上能用我之言,当不当三公有什么关系?”

    “阁老高见!”陈赞化媚笑着问道,“还请阁老指点,学生今后该如何做,才能赢得圣上欢心呢?”

    温体仁心中冷笑,口中却以诚恳的语气道:“你毕竟还有些稚嫩,这揣摩圣意四个字,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皇帝对言官一向反感,你平时更要谨言慎行。有机会时,老夫自会提醒你。”

    陈赞化当然听出温体仁是警告他不要越过自己去巴结皇帝,心中一紧,忙赔笑道:“学生惟阁老马首是瞻!”

    温体仁满意地笑了,半晌才神秘地道:“为人臣者,要懂得如何为君父分忧。如今圣上最缺的是什么?”

    “哦”陈赞化似有所悟。

    “今晚你回府之后可写一篇奏章,内容如此如此”

    温体仁说罢,陈赞化大喜过望,就要给他跪倒行礼。温体仁赶紧制止,老奸巨猾地笑道:“老夫亦是出于公心,嘿嘿嘿嘿”

第1136章 惊天奏折() 
    第二天本来并非朝会日,但刑科给事中陈赞化的一篇奏折却在内阁中引发激烈争论,不得不立即进呈养心殿。朱由检看到这篇奏折后如获至宝,马上临时召集朝会,专议这篇奏折。

    匆匆赶到的群臣了解了奏折的内容后,无不大惊失色,议论纷纷。原因也很简单:这篇奏折的分量太重,涉及面太广,牵扯到的利益太多!

    陈赞化在奏折中说了两件事。第一件:前期皇帝已经下旨彻查皇庄投献问题,据初步查明的结果,北直隶八府的数百处皇庄,几乎每处都有借投献偷税的现象,投献土地远远超过真正的庄田。

    而陈赞化并不是要说皇庄,而是尖锐地指出,各地藩王的藩田及免于纳粮的官绅田,同样存在投献偷税行为,而且更为严重。因为皇庄数量毕竟有限,而且集中于北直隶一省藩田和官绅田则遍及全国各地,投献地的数量此前谁也没有统计过,但必定非常惊人。陈赞化的建议是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清查投献土地,对利用投献偷税者予以重罚,从而增加赋税收入。

    而第二件事,则是指出各地税赋负担不均,甚至出现田地越丰腴的地区,税率反而越低的怪现象。要求朝廷重新审定各地税粮定额,并且严格执行,严禁拖欠,追缴往年所欠税额。

    温体仁还真是善于揣摩圣意,朱由检现在正为财政入不敷出而焦头烂额。本来他实行各种新政,摊子就铺得非常大,花钱如流水一般又赶上清军入寇,虽然朱由检实行坚壁清野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百姓的伤亡,可是各地财产损失因此更加惊人。在这些地方救济难民、开展重建,至少又得花上千万两银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又是一个严酷的寒冬,明年各地粮食必然大幅减产。在赋税收入铁定减少的情况下,还必须按时支付大明银行的存款利息。因此虽然还有内帑银二千多万两,朱由检也有些心里没底了。

    他可是知道在历史上,大明就是因为财政破产,李自成马上兵临城下了,却连调动关宁铁骑需要的几十万两饷银都拿不出来,最终导致亡国的。因此尽管回到宫中,昨夜他却无心与几位后妃温存,而是把自己关在养心殿内,愁得几乎一夜未睡。

    而陈赞化提出的这两条建议,很显然可以大幅增加赋税收入,朱由检当然非常重视。他先是让陈赞化当众把奏折又朗读了一遍,然后问道:“陈赞化所奏是否属实,其议能否实行,众卿奏来!”

    话音刚落,阁臣刘鸿训立即出班奏道:“陛下,陈赞化所奏万万不可!如真按他所言清查追缴,则社稷危矣!”

    “哦?”朱由检不动声色地道,“朕愿闻其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