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火箭便是其中的一种。其实说白了,这东西就和现代的组合烟花差不多,制造起来并无难度。而且这东西早就出现过,并非茅元仪发明,他只是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按照现有的制作工艺,火箭的射程还赶不上鸟铳,和火炮更没法比,所以在实战中用来直接杀伤敌人,效果很是有限。

    但是魏震这个爱动脑筋的小伙子,还是发现了火箭的独特作用,那就是可以用来放火。在箭杆上套的竹筒里,装的全是极易燃的动物油脂,火药筒的火药被引燃爆炸后,刚好可以点燃油脂。油脂的燃烧时间可比火药长多了,而且沾上就不容易甩掉,用来放火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用集束火箭放火,也比用弓箭射出火把这种原始的方式先进多了。首先箭支绑上火把以后会变得非常沉重,射程和射击精度会大大降低再者要想引发大火,火把射少了可不行,至少得有数百支,那就需要数百名弓箭手同时襙作。而这种集束火箭,只要平常准备好,一名工兵就可以襙作,一下就可以射出数十支,而且火力高度集中,敌军根本来不及移动躲避。

    听了魏震的汇报以后,朱由检便命军工厂生产一批火箭。但是由于京师保卫战在即,军工厂的生产肯定是要先紧着使用最频繁、生产工艺也较为成熟的鸟铳和铅弹等军械,只能拨出很少的工匠制作火箭。这批火箭一共也就生产了一百束,日常训练又用去了十余束,现在能投入战斗的也就只有八十多束了。

    但是火箭第一次投入实战,效果却是出奇地好。这次的射击目标是被清军用作临时掩体的尸堆,一不会动,二本身就可燃,被数十支火箭深深嵌入后,火箭上的火势迅速蔓延到整个尸堆上,一时间烈焰飞腾,焦臭冲天。

    而这场突发的大火,又阻碍的清军前进的步伐。本来冲在最前面的楯车,已经准备通过这一区域可是大火一起,楯车就不敢往前走了,因为楯车本身是木质结构,前面还蒙着熟牛皮,都是沾火就着的东西。

    为了给楯车腾出一条通路,汉军旗的士兵又在将领的胁迫下,返回身来用长枪挑开燃烧的尸体。然而火势正旺,稍稍接近便有被吞没的危险更兼明军的鸟铳手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射击,清兵自保尚且困难,哪还有功夫清理尸体?

    趁着这个机会,城头的逍遥炮和速射炮频频开火,把推在最前面的五辆楯车尽数击毁。孟拱急忙大声制止道:“停停停,火炮赶紧停止射击,再轰就把鞑子吓跑了!”

    在永定门正前方烈火熊熊、楯车停滞不前的同时,清军也开始强渡护城河。他们几人一组,扛着临时捆扎起来的木排,到了护城河边就往里一扔,然后跳上木排,或用长枪当船篙,或者干脆就用手拨水,企图趁着明军把防御重点放在永定门一带,从相隔较远的地方摆渡过去。

    可惜他们哪里知道,明军是最喜欢他们这么干了。这道护城河宽五十丈,内沿距城墙五十步,外沿距城墙一百五十步,这个距离可不是随意设定的。因为一百五十步,恰好是燧发鲁密铳和速射炮的有效射程而五十步到一百步,则是鸟铳发挥威力的范围。

    见清军终于开始渡河,一百多名狙击手立即来了精神。刚才的战斗,孟拱没让他们参战,他们正憋得难受如今来了作战预案中属于他们的“菜”,哪肯错过,纷纷急切地望着孟拱。

    孟拱现在情绪已经完全稳定下来,冷静地道:“速射炮待命,燧发鲁密铳先射击!”

    一声令下,上百名狙击手立即选定合适阵位,各自瞄准敌军。其实也不用太费力瞄准,因为别看清兵在地上跑得不慢,下到水里可就不行了。本来木排动得就很慢,再加上清兵有的刚刚下水,有的还在放木排,登时在岸边挤作一团,混乱不堪。

    “砰砰砰!”突然鲁密铳枪声大作,再看对面清兵,可真成了活靶子。尤其是那些已经下水的,想跑开都没法跑,只等坐等挨打还有一些清兵眼见不妙,纷纷跳入水中。

    可是这护城河水深达丈余,把一个高个子完全淹没也绰绰有余,更何况这些汉军旗清兵多数都是旱鸭子,根本不识水性!有不少清兵一下踩不着底,便立刻惊慌失措,大嘴一张,咕咚咚猛灌河水,然后就扑腾着慢慢向水底沉了下去。

    “好,打得好!”在城头观战的朱由检和袁可立不禁击节叫好。可是他们把目光投向远处时,却均是心头一紧,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第1045章 大炮对轰() 
    从清晨开战直到现在,一直是明军用远程武器打清军,清军根本没机会还击。可是数里之外的清军大营突然一阵欢声雷动,紧接着就有六辆四匹马拉的马车开至阵前。袁可立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目力仍是极佳,一看便紧张地道:“不好,红夷大炮!”

    果不其然,那炮口黑洞洞指向永定门的,正是清军从遵化和蓟州缴获的六门红夷大炮。因为主将赵率教战死,明军撤退得太过仓促,尤其没有来得及炸毁这种重型火炮。皇太极得到这六门大炮后如获至宝,正好汉军旗中也有会开炮的士卒,他便命人把这六门炮拉了过来。因为路途遥远,大炮又太过沉重,足足用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昨天才刚刚抵达。

    袁可立当即紧皱双眉对朱由检道:“圣上,糟了!这六门红夷大炮是天启二年兵部从佛郎机人,哦不,从葡萄牙人手中购得的,长一丈三尺,重三千五百斤,比京师城头的红夷大炮更重,射程更远。当时共购得十二门,蓟镇六门,山海关六门,臣记得很清楚。建虏在三里以外开炮,便可轰到城墙。这里已不安全,陛下宜速下城!”

    袁可立话音刚落,只见那六门红夷大炮其中的一门炮口火光一闪,随即就是闷雷般一声炮响,一枚铁弹立即脱膛而出,狠狠地砸在城墙外三十步的空地上。因为巨大的惯性,铁弹复又跳起向前撞去,直撞到城墙下的工事方才止住。本来工事的顶部是用坚硬的条石砌成的,这一下子就被撞塌了一小片。

    “来人,护送陛下和尚书大人下城!”解胜最先反应过来,立即唤来几名中军,不由分说就把朱由检和袁可立“请”下了城楼。朱由检急得连连跺脚道:“这怎么行!”

    袁可立只好耐心劝道:“城下亦有房舍,陛下在此督战也是一样的。”

    朱由检一想城头有解胜坐镇,应该不会影响士气,再说自己做为皇帝杵在那里,守军还得想着保护自己,反而容易分心。因此也只好进入城门内的一间房子,又差人去城头观战,把最新的战况随时通报给自己。

    过不多时,城头的大炮也怒吼起来,想是明军的远程火炮也开了火,震得城下的地面都在轻轻颤抖。片刻即有小校匆匆返回禀报道:“圣上,解将军正命令所有大炮一齐向鞑子的大炮轰击,但是我们的红夷大炮打得没那么远,够不着新添置的远程炮虽然打得够远,但准头不够,这次齐射没有命中!”

    朱由检额头不禁冒了汗。他知道解胜的战术是没问题的,当敌我双方都有炮兵时,肯定是互相轰击,谁能先摧毁对方,谁就取得了胜利。问题是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已经在三里开外,也就是千步之外。

    要知道火炮的射程,是有“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之分的。最大射程就是以打得远为目的,根据物理学原理,当炮身与地面的夹角约为四十五度时,抛射的距离最远。但是毫无疑问,距离越远,误差就越大。如果攻击目标距离三百步,这个误差可能在一两丈之内可是如果攻击千步以外的目标,那误差可能就是十几丈、甚至几十丈了。

    而有效射程,则是指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时的射程。就拿新购进的远程火炮来说,最大射程可达三四里,但有效射程只有一里半,也就是四百五十步左右。而落入清军手中的红夷大炮,虽然性能稍差,但炮身更长,所以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最大射程。当双方都在有效射程之外开火时,基本上就是在撞大运,新型火炮的优势就在无形中被抵消了。

    但好在明军炮兵的素质比清军强得多,远程火炮的填装速度本来也比红夷大炮更快,基本上清军击发一次,明军已经可击发二次,相当于是提高了命中的机会。

    城头不时响起大炮的怒吼声,朱由检烦躁地在房中走来走去,袁可立也是面有忧色,二人心中都在默默祈祷,希望明军能尽快率先命中对方。他们都知道,如果清军是用别的攻城方式,明军还好应付可是对方也用大炮轰,那守城的优势就大打折扣,甚至是荡然无存。一旦城墙被轰塌,后果不堪设想!

    忽听城头明军一阵欢呼,朱由检不禁大喜,想着一定是命中对方了。须臾小校却来禀道:“圣上,清军一方面开炮轰击,另一方面前面的步军攻击也一刻未停。刚才他们一炮开出,结果砸到了自己人,一下子轰死二十多个,所以大家才会欢呼。”

    朱由检听了却是双眉紧锁,心想这个莽古尔泰是一心攻城,根本没把汉军旗的生死放在心上啊!就算他不懂什么“炮步协同”,最起码的常识也是有的,刀枪尚且无眼,就更别说三里多地以外的红夷大炮了。现在既然莽古尔泰明知会误伤汉军旗,也不让汉军旗先撤回去,这就说明他是铁了心要和明军死磕了。

    而且现在的战场态势对明军不利。如果是在野战中,那朱由检不怕,因为双方的条件是一样的,清军炮术拙劣,而凭借填装快的优势,明军迟早能摧毁清军的大炮。

    可是现在明军是在守城,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一个极大的目标,清军根本不用瞄准,那就是城墙。只要能把炮弹打到这么远,肯定会给城墙造成破坏,而清军的目的也就是破坏城墙。

    刚想到这里,猛听得头顶山崩地裂一声巨响,随即“轰隆”一声,无数砖头土块纷纷向下崩落!幸亏袁可立反应极快,一把就把朱由检扛在背上,如同箭一般射出了这间屋子。朱由检再回头看时,屋子的房顶已被城砖砸漏,刚才还在给自己禀报的军校却没能跑出来,如今生死不知!

    再看城头,已经崩塌了一个一丈方圆的大口子,无数受伤的明军从城头坠落,正被埋在碎砖烂瓦中痛苦呻吟!

第1046章 火力掩护() 
    朱由检担忧的事终于变成了现实。清军的红夷大炮虽然准头极差,但射程在那摆着,终于有一发命中了城墙,把城墙轰塌了一大块,造成那处城墙上的近二十名明军从城上坠下。

    朱由检急命人去救援被压在城砖下的明军,自己则再也忍不住,一路小跑着上了城头。

    此时城下的汉军旗本来死伤惨重,这时突然见城头被轰塌一大块,立刻如同打了鸡血般来了精神,又开始拼命进攻。刚才被火势阻挡了一阵的楯车,也开始缓缓前进汉军旗后面的蒙古八旗,也在莽古尔泰的严令下派出小队骑兵突进到离城墙数十步处,奋力向城头放箭。一时间,明军防御压力大增!

    这时朱由检才体会到战争的瞬息万变。他和解胜等将领在之前已经反复讨论,制定了好几套作战方案,觉得完全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没想到清军居然拉来了大炮,这可完全出乎朱由检意料之外,当然也没有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