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一排鸟铳的火绳燃入枪管,骤然击发,于是蒙古人又新增了一批死尸。

    如果蒙古人采用宽大正面冲锋,一来枪弹的密集程度会有所降低,命中率自然下降;二来鸟铳最大的短板还是在装填上,前两次击发尚可,从第三次开始就必须先清理一下枪膛,速度会大为降低,那样骑兵就有机会冲到鸟铳手的阵前。

    如果是这样,秦兵就必须立即变阵,由三排改为两排。省出来的一排,立即用盾牌和长枪形成一道屏障,保护后面的鸟铳手。当然这样鸟铳的火力肯定会减弱不少,近身肉搏导致的伤亡也会大量增加。

    可惜这几百蒙古骑兵兵力太少,又过于托大,直到前两波全军覆没,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眼见勇猛的“大王子”还没摸到敌人的衣角就已经玩完,后面的骑兵登时心生惧意,纷纷勒住战马。这时双方的距离差不多有七八十步,蒙古人不甘心失败,纷纷摘弓搭箭,企图仗着惊人的臂力与高超的箭法,与秦兵展开对射。

    见敌军停止移动,解胜微微一笑,大吼一声:“速射炮!”

第665章 炮步结合() 
二十一世纪的朝鲜三将军妙语迭出,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便是:“现代战争就是炮战。”虽然因其“落后时代一百年”而遭到嘲讽,但如果把这句话搬到朱由检所在的这个时空,却无疑很有前瞻性。

    因为大炮以其超远的射程、恐怖的杀伤力和相对低廉的造价,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就是战争中的大杀器。它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涵盖陆海两军,是当之无愧的“兵器之王”。即使后来出现了更为先进的飞机和导弹,火炮在战争中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且相对于鸟铳这样的单兵火器,大炮在这个时代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就拿宁远之战来说,如果不是有十几门红夷大炮和紧急增援的佛朗机炮,城池早就被攻破了。

    但是明军的火炮主要用来守城,野战则基本不带,一是因为实在太过笨重,二是击发太慢,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野战战场。

    但是朱由检一直对火炮寄予厚望,兵工厂的主要研发力量也全投入到了火炮上面。在牵引重型火炮的工具暂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朱由检走的是火炮小型化路线,也就是重点研发让秦兵方便运输、可以投入到野战中的火炮。

    道理也很简单,对付机动灵活的游牧民族,只有在野战中打败他们,才算是彻底地打败了他们。如果单是满足于守城,不但无法给予对方重大杀伤,而且人家还可以围而不打,光饿都把你饿死了,历史上的祖大寿投降满清就是这个原因。

    这次复套作战,朱由检就让解胜把兵工厂制造出来的仅有的六门速射炮全带上了,配备在一营和二营的炮兵排中。这种速射炮口径比普通的佛朗机炮小了几圈,炮身长度也稍短一些。它配有九支子铳,可以先将子铳填好火药,再将子铳装入母铳中。击发完毕后,迅速卸下子铳,换上另一个子铳再次击发,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填装时间。

    速射炮与传统的佛朗机炮相比,子铳装药量小,炮身发热量也小,因而可以连续击发九次。而普通的佛朗机炮,连续击发两三次就必须冷却一段时间,否则炮管就要变形了。

    在鸟铳手排成整齐的队列,如同训练一般向蒙古人射击时,炮兵排的士兵们早已架好六门速射炮,只等指挥官的命令。

    现在战场上终于出现了利于开炮的良机,蒙古骑兵都聚集在离秦兵阵地八十步到一百步的范围之内,拼命向秦兵的鸟铳手开弓放箭。步兵立即竖起早已准备好的盾牌防御,吸引了蒙古人的大部分注意力。而这个距离也刚好出了速射炮的射击死角,正好处于打击范围之内。

    听到团长解胜点名,炮兵排的炮手立即紧张地计算射击诸元并开始校炮。校准之后,排长一声令下:“放!”六门速射炮便同时发出怒吼,将六颗实心弹狠狠地向敌阵打了出去。

    虽然速射炮配备的仍是传统的实心弹,但六炮齐射,打击的又是这么小的范围,杀伤力自是十分惊人。伴随着死亡的呼啸声,六枚实心弹狠狠地砸入乱哄哄的蒙古人阵中,凭借着强大的势能,将不幸被直接砸中的马匹直接击飞,同时自身落地弹起之后稍稍改变方向,力道仍没有减弱多少。顷刻间蒙古骑兵人仰马翻,除了被炮弹直接击中的以外,更多的是被击飞的马匹和人的躯体撞到。那场面可以用四个字简单地形容:尽皆糜烂!

    不过瞬息之间,就有几十匹战马倒在了血泊之中。残存的蒙古骑兵大为骇异,纷纷拨转战马掉头就跑。可还没跑多远,速射炮的第二轮齐射又到了。这次由于蒙古人溃败时的阵形已经散开,实心弹并未造成如同第一轮齐射时那样的杀伤,但那惊天动地的击发声、尖锐刺耳的炮弹破空之声和击中目标时恐怖的躯体爆裂声,已经让蒙古人心胆俱裂!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如今只剩下一个念头:跑,跑得越快越远越好!

    解胜见为数不多的蒙古骑兵已经溃败,大手一挥道:“擂鼓,战车合围敌军营帐,步兵出击!”

    顷刻之间,如雷的战鼓声响彻草原大地,秦兵再度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刚才一直停在鸟铳手队列后的战车开始向前推进了,他们两翼展开,犹如两条长长的手臂,向几百步以外的鄂尔多斯集市包抄过去。步兵则跃出阵位,在鸟铳枪口处装上明晃晃的刺刀,向敌军发起追击。

    刺刀的出现,也是秦兵的鸟铳与传统鸟铳相比,一个明显的改进。传统鸟铳由于击发非常缓慢,当敌军冲到眼前时,根本来不及填弹,只能扔下鸟铳用别的武器抵挡。秦兵的鸟铳则配有一支长约尺许的剑形刺刀,枪身上也有相应的卡槽。需要近战时,把刺刀往枪口上一套一卡,鸟铳就变成了一支长矛,同时并不影响击发。

    这项“发明”倒不是兵工厂的工匠们想出来的,完全是朱由检一句话的功劳。像这种简单的改进,并不是科技水平没到,而是人的思维囿于传统没有想到,只要能想到,就能非常容易地实现。而且相对于实质性的科技进步,这种小改进的作用也未必就小了。

    而在步兵冲锋的同时,炮兵排的战士仍在紧张地调整炮身,将火力向纵深延伸。只要有蒙古骑兵敢于停下,等待他的就是从天而降的实心弹。在又吃了几发炮弹之后,蒙古人终于彻底崩溃,连营帐也不敢要了,直接逃向远方的茫茫草原。战场上也因此出现了有史以来极其罕见的场景:步兵追着骑兵杀!

    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的时候炮兵再往远处轰,这就是最简单的炮兵与步兵结合,夺取对方阵地的经典战术,第一团平时已经不知道演练过多少次了。今天第一次用于实战即大获成功,极大地振奋了秦兵的士气。

    直到这时,解胜紧绷的面部才稍稍放松了下来。不过他只是透了口气,就又向传令兵发出了一连串的指示:“让一营和二营不要穷追敌骑兵,立即配合车兵抢占敌营。同时马上通知后面的部队,让他们赶紧上来,尤其是车兵营和工兵营。我们要抓紧时间,立即构筑防御工事!”

第666章 痛骂贼婆() 
“我襙他大爷,这班蒙古人真没种,就这么逃了!”

    在原本属于“大王子”卓立格图的大蒙古包中,当担任战斗主力的一团一营长刘全忠襙着浓重的陕西口音,却骂出前世标准的“京骂”之时,参加前线临时会议的二团长、前线总指挥李定国,一团长解胜及其他秦兵将领都会心地笑了。

    自打有人从秦王朱由检那里学会了这一句,以及它的姊妹篇“跟你丫死磕”,这两句骂在秦兵中不胫而走,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染力,迅速成为风靡军中的口头语。当将士们想表达对敌人的愤恨及蔑视之情时,这两句就会脱口而出。

    眼看刘全忠的脏话就要如滚滚长江之水一般没完没了,老成持重的解胜断喝一声道:“少废话,简要汇报战况!”

    刘全忠被自己的团长吓得一缩脖子,赶紧肃容道:“经过刚才的战斗,我军已经完全占领这个叫‘包克图’的地方。共击毙蒙古骑兵一百多人,具体人数还没点出来,其中包括一个什么狗屁“大王子”;我方一营阵亡一人,伤十三人;二营伤了十六人。”

    如果换做其他明军,这已经是一个可以称作“大捷”的辉煌胜利了。可解胜却双眉紧锁,把脸一沉道:“怎么会有这么大伤亡?你平时是怎么训练的?”

    刘全忠苦着脸道:“主要是有些新兵没上过战场,今天一紧张,把平时演练的战术要领都忘了。当敌军放箭的时候,有些人不注意隐蔽,还有些盾牌手动作太慢。我也觉得窝囊,伤了这么多弟兄,还让那一百多蒙古杂碎给跑了!”

    李定国见解胜还要训斥刘全忠,忙微笑着打圆场道:“解团长要求很严格,但将士们第一次与蒙古人对垒,取得这样的战绩,并且达成了主要的作战意图,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蒙古人跑了更好,他们不跑,怎么给鄂尔多斯部的主力送信,我们又怎么吸引他们来攻?至于伤亡偏大这个情况,我们以后再慢慢总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布防。各位,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完成,请立即按照预案行动,在今天黄昏之前,务必完成防御工事!”

    众将轰然应诺,纷纷踏出这座临时中军帐,奔向各自的阵地。李定国与解胜也跟着出来,视察各营的布防工作。

    进度最快的是两个车兵营,以及暂时划归一团的五百戚家军。他们一共配备了三百六十辆战车,每辆战车长八尺,高六尺,下面是四个木制车轮,两侧包有铁皮。这些战车在下部用铁环和铁钩首尾相连,与前世的火车皮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车与车之间的间隙很小,刚好能容纳一门佛朗机炮的炮口,或是一名步兵。

    现在全部战车已经围成了一座方圆近百丈的车阵,将包克图的蒙古营帐彻底包在其中。车兵们正忙着从战车的车厢内往下卸载物资,包括大量的弹药、粮食、淡水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而工兵营的战士们就更辛苦了,他们负责在紧贴车阵的外侧,挖掘一道壕堑。这道壕堑宽一丈,深八尺,再加上内侧战车车厢的阻挡,确保了蒙古人的战马不能直接跃入车阵之中。即使敌人下马徒步来攻,也必须先跳下壕堑,再从另一边爬上去,极大地增加了进攻的难度。

    由于挖掘的土方量太大,除了工兵营所有战士,包括营长都挥着铁锹挥汗如雨外,一部分步兵营的战士也协助挖掘。而另外一些战士则押着大批俘虏,强迫他们也投入这项艰苦的劳动之中。

    这些俘虏既有蒙古人,也有来做走私生意的汉人,人数多达五六百。那些汉人倒比较老实,刚才的一战已经让他们吓破了胆。本来按照《大明律》,越境走私货物就是死罪,如今秦兵没有将他们直接处死,而是只让他们卖苦力挖沟,他们已经烧高香了。

    而那些蒙古人刚开始还有些不服气,他们平常吆喝惯了汉人奴隶,如今地位倒转,自己成了阶下囚,一时还有些接受不了。有人便用蒙语怒骂,不肯乖乖地干活。

    秦兵们则是毫不客气,只要有人敢反抗,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